含“煉”的成語(22個)
本文整理了煉之未定、千錘百煉、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等含“煉”的成語22個,其中“煉”開頭的成語2個,“煉”結尾的成語7個,“煉”在中間的成語1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煉”開頭的成語【第1句】:煉之未定[liàn zhī wèi dìng]
【解釋】用心琢磨,反復錘煉,決定不下來。
【示例】我們寫作經常在一些關鍵用詞上煉之未定。
【第2句】:煉石補天[liàn shí bǔ tiān]
【解釋】煉:用加熱的方法使物質純凈或堅韌。古神話,相傳天缺西北,女媧煉五色石補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彌補國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誤。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
“煉”結尾的成語【第1句】:千錘百煉[qiān chuí bǎi liàn]
【解釋】比喻經歷多次艱苦斗爭的鍛煉和考驗。也指對文章和作品進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出處】晉·劉琨《重贈盧諶》詩:“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三:“百鍛為字,千煉成句。”
【示例】詩家好作奇句警語,必千錘百煉而后能成。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一
【第2句】:一字百煉[yī zì bǎi liàn]
【解釋】百煉:上百次的錘煉。形容寫作時在文字上反復推敲。
【出處】唐·皮日休《劉棗強碑》:“百鍛為字,千煉成句。”
【示例】玄暉含英咀華,一字百煉乃出,如秋山清曉,霏藍翕黛之中,時有爽氣。 ——清·田雯《古歡堂雜著》卷二
【第3句】:日鍛月煉[rì duàn yuè liàn]
【解釋】指長期下苦功磨練,以求達到精熟的地步。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三》:“天下事有意為之,輒不能盡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間,詩尤然。世乃有日鍛月煉之說,此所以用功者雖多,而名家者終少也。”
【示例】大抵作詩當日鍛月煉,非欲夸奇斗異,要當淘汰出合用字。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鍛煉·王平甫》
【第4句】:百鍛千煉[bǎi duàn qiān liàn]
【解釋】形容寫作時一字一句多次推敲、琢磨。
【出處】唐·皮日休《劉棗強碑》:“牢奇籠怪,百鍛為字,千煉成句,雖不在鐲太白,也后來之佳作也。”
【示例】他的文章是經過百鍛千煉才寫出來的。
【第5句】:精金百煉[jīng jīn bǎi liàn]
【解釋】比喻德才修養鍛煉十分到家。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精金成煉,在割能斷。功則治人,職思靖亂。”
【第6句】:月鍛季煉[yuè duàn jì liàn]
【解釋】鍛、煉:加工錘煉。形容長時間地加工修改。
【出處】宋·歐陽修《六一詩話》:“如周樸者,構思尤艱,每有所得,必極其雕琢,故時人稱樸詩'月鍛季煉,未及成篇,已播人口’。”
【第7句】:真金不怕火煉[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
【解釋】比喻品質好、意志堅強的人經得起任何考驗。
【出處】浩然《艷陽天》第一一五章:“烏云遮不住太陽,真金不怕火煉,東山塢永遠會是太陽當空,永遠是我們人民的天下!”
【示例】真金不怕火煉,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經過血與火的考驗,更加英勇無畏了。
“煉”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百煉鋼化為繞指柔[bǎi liàn gāng huà wéi rào zhǐ róu]
【解釋】繞指柔:柔軟得能在手指上纏繞。經過百煉的鋼,竟然變成可以繞指的柔軟之物。比喻經歷失敗后變得無能為力。后用來比喻使火爆強硬的性情變得柔順。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五回:“自從花翠琴嫁來后,竟把他這百煉鋼化為繞指柔了。”
【第2句】:鍛煉周內[duàn liàn zhōu nà]
【解釋】鍛煉:形容對判罪的文辭很有研究;周:周密;內:通“納”,使陷入。指羅織罪狀,故意陷人于罪。
【出處】東漢《班固·路溫舒傳》:“上奏畏卻,則鍛煉而周內之。”
【示例】便加以和《金瓶梅》一樣的罪:這是鍛煉周內的。 ——魯迅《反對“含淚”的批評家》
【第3句】:磨形煉性[mó xíng liàn xìng]
【解釋】指鍛煉身心。
【出處】清·李漁《慎鸞交·情訪》:“使我規避不得,只得用些磨形煉性之法,做一個老頭陀去對付他。”
【第4句】:補天煉石[bǔ tiān liàn shí]
【解釋】煉:用加熱的方法使物質純凈或堅韌。古神話,相傳天缺西北,女媧煉五色石補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彌補國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誤。
【出處】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載……于是女媧練五色石以補蒼天。”
【示例】補天煉石無虛日,憂國如家有幾人。 ——宋·楊萬里《送徐送臣監丞補外》詩
【第5句】:老成煉達[lǎo chéng liàn dá]
【解釋】形容人穩重老練,通達事理。
【出處】太平天國·洪秀全《設赍奏官詔》:“朕今添封殿前正副赍奏官二員,職同天將,專理進本事務,令表們選舉老成煉達元臣保封。”
【第6句】:修真煉性[xiū zhēn liàn xìng]
【解釋】修真:使心靈純潔;煉性:磨煉本性。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七回:“髻挽青絲殺氣浮,修真煉性隱山邱;爐中玄妙趄叁界,掌上風雷震九州。”
【示例】其次者,修真煉性,吐故納新,筑坎離以延年,煮鉛汞以濟物。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
【第7句】:久煉成鋼[jiǔ liàn chéng gāng]
【解釋】經過長期的或多次的冶煉才能成為好鋼。比喻 人必須經過長期的艱苦磨煉才能成為出色的人才。
【出處】《念佛法要》卷二:“妻曰:'此非汝家,家在何處?’曰:'我家在西方。’妻笑曰:'汝去好了。’仍打鐵念佛如故。旋說偈曰:'釘釘鐺鐺,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
【第8句】:百煉成鋼[bǎi liàn chéng gāng]
【解釋】比喻經過長期鍛煉,變得非常堅強。
【出處】漢·陳琳《武軍賦》:“鎧則東胡闕鞏,百煉精剛。”
【示例】他周大勇的戰士卻在戰爭中百煉成鋼,精通了打擊敵人的本領。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七章
【第9句】:鍛煉之吏[duàn liàn zhī lì]
【解釋】指舊時網羅罪名,陷害人的官吏。
【出處】《后漢書·韋彪傳》:“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鍛煉之吏,持心近薄。”
【第10句】:百煉成剛[bǎi liàn chéng gāng]
【解釋】剛通鋼。鐵經過反復錘煉便成為堅韌的鋼。比喻人經過多次磨煉而成為有用之才。
【出處】郭小川《保衛我們的黨》詩:“點起斗爭的烈火,使人在烈火中百煉成剛。”
【示例】有人身經百戰,百煉成剛,爐火純青,喜于心而不形于色。 ——徐遲《火中鳳凰·鳳翔》
【第11句】:百煉之鋼[bǎi liàn zhī gāng]
【解釋】比喻久經鍛煉,堅強不屈的優秀人物。
【出處】漢·陳琳《武軍賦》:“鎧則東胡闕鞏,百煉精剛。”
【示例】蕭若百煉之鋼,不可屈仰。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
【第12句】:鍛煉周納[duàn liàn zhōu nà]
【解釋】鍛煉:錘煉;周納:羅織。指羅織罪名,設法使之周密而無遺漏。
【出處】漢·陸溫舒《上書言宜尚德緩刑》:“故囚人不勝痛,則飾辭以視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卻,則鍛煉而周納之。”
【第13句】:鍛煉羅織[duàn liàn luó zhī]
【解釋】鍛煉:形容對判罪的文辭很有研究;羅織:虛構種種罪名,對無辜者加以誣陷。指羅織罪狀,故意陷人于罪。
【出處】魯迅《端午節》:“可見如果將'差不多說’鍛煉羅織起來,自然也可以判作一種挾帶私心的不平。”
【示例】請不要鍛煉羅織罪名來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