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撫”的成語(27個)
本文整理了撫膺頓足、感時撫事等含“撫”的成語27個,其中“撫”開頭的成語21個,“撫”在中間的成語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撫”開頭的成語【第1句】:撫膺頓足[fǔ yīng dùn zú]
【解釋】撫膺:拍著胸膛;頓足:以腳跺地。形容悲痛或悔恨的樣子。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荊公展轉尋思,撫膺頓足,懊悔不迭。”
【第2句】:撫心自問[fǔ xīn zì wèn]
【解釋】摸著自己的胸口問問自己。表示自我反省。
【出處】魯迅《華蓋集·這回是“多數”的把戲》:“倘使我看了《閑話》之后,便撫心自問:'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樣?’”
【示例】你能撫心自問嗎?
【第3句】:撫膺之痛[fǔ yīng zhī tòng]
【解釋】撫:撫摸;膺:胸。撫摸著胸部傷痛的地方。指內心受到創傷,感到痛楚。
【第4句】:撫躬自問[fǔ gōng zì wèn]
【解釋】反躬自問,指自我反省。
【出處】清·昭槤《嘯亭雜錄·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今以愚昧,于此獲罪,所知為之流涕,路人為之嘆息。撫躬自問,為幸多矣!”
【示例】段總理試撫躬自問,其胡為啟南方之齷齪耶?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89回
【第5句】:撫孤恤寡[fǔ gū xù guǎ]
【解釋】孤:孤兒;寡:寡婦。撫育孤兒,照顧寡婦。
【出處】明·王世貞《鳴鳳記·桑林奇遇》:“寧經行權,各有其時;撫孤恤寡,存乎一念。若非公孫杵臼,焉得趙氏孤兒。”
【第6句】:撫背扼喉[fǔ bèi è hóu]
【解釋】撫:按著;扼:掐著。比喻扼據要沖,制敵死命。
【出處】唐·盧照鄰《窮魚賦》:“拖鰭挫鬎,撫背扼喉。”
【第7句】:撫掌擊節[fǔ zhǎng jī jié]
【解釋】撫掌:拍手;擊節:打拍子。拍手為樂曲打拍子。也用來表示非常贊賞。
【出處】《晉書·謝尚傳》:“便著衣幘而舞,導令坐者撫掌擊節。”
【示例】《魏略》:“王朗答太祖曰:'承旨之日,撫掌擊節。’”
【第8句】:撫髀長嘆[fǔ bì cháng tàn]
【解釋】髀:股部,大腿。撫摩大腿,發出長長的嘆息。指久處安逸而無所作為發出的慨嘆。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不覺撫髀長嘆道:'……安能久于人世乎!’”
【第9句】:撫今悼昔[fǔ jīn dào xī]
【解釋】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對往事的追思。
【出處】明·陳子龍《張邵陽誄》:“撫今悼昔,愴然悲鳴。”
【示例】憂圣危明,天應有意;撫今悼昔,臣敢無言。 ——清·孫枝蔚《甲申述憂》序
【第10句】:撫胸呼天[fǔ xiōng hū tiān]
【解釋】撫胸:拍打胸口。拍打胸口大聲叫天。形容極度悲痛的樣子。
【出處】宋·陳亮《祭章孟容文》:“今昔見君,累然在疚,撫胸呼天,天不我覆。”
【第11句】:撫今追昔[fǔ jīn zhuī xī]
【解釋】撫:拍,摸,引伸為注意,注視;追:回想;昔:過去。看看現在,想想過去。
【出處】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吾道洵堪千古,撫今追昔,能無黯然。”
【示例】撫今追昔,低徊不已,恭王不由得痛哭了一場。 ——高陽《慈禧前傳》
【第12句】:撫掌大笑[fǔ zhǎng dà xiào]
【解釋】撫:拍。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興。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紕漏》:“帝撫掌大笑。”
【示例】如所夢矣。”(唐·白行簡《三夢記》 ——巫撫掌大笑,謂同輩曰
【第13句】:撫梁易柱[fǔ liáng yì zhù]
【解釋】撫:用手托著;易:更換。指用手托房梁,更換房柱。形容人力大無窮。
【出處】晉·皇甫謐《帝王世紀》:“紂倒曳九牛,撫梁易柱。”
【示例】夫桀、紂之君,握鉤伸鐵,撫梁易柱,手格熊羆,走及虎兕,力甚也。 ——唐·皮日休《鹿門隱書六十篇序》
【第14句】:撫景傷情[fǔ jǐng shāng qíng]
【解釋】接觸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傷痛。
【出處】元·鄭德輝《王粲登樓》第三折:“登高望遠,人人懷故國之悲撫景傷情,處處灑窮途之泣。”
【第15句】:撫今懷昔[fǔ jīn huái xī]
【解釋】撫:拍,摸,引申為注意,注視;懷:懷念;昔:過去。看看現在,想想過去。形容對當前的事物有所感觸而懷念過去的人事或景物。
【出處】唐·王勃《與契苾將軍書》:“夫撫今懷昔,理寄斯文。”
【第16句】:撫今痛昔[fǔ jīn tòng xī]
【解釋】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對往事的追思。同“撫今悼昔”。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記·釋憤》:“感惠忘仇,撫今痛昔。”
【第17句】:撫綏萬方[fǔ suí wàn fāng]
【解釋】撫綏:安定、安撫;萬方:萬邦,萬族。指安定天下。
【出處】《尚書·太甲上》:“天監厥德,用集大命,撫綏萬方。”
【第18句】:撫今思昔[fǔ jīn sī xī]
【解釋】撫:拍,摸,引申為注意,注視;思:回想;昔:過去。看看現在,想想過去。
【出處】唐·王勃《與契苾將軍書》:“夫撫今懷昔,理寄斯文。”
【示例】撫今思昔,淚與之俱。 ——明·袁宏道《書念公碑文后》
【第19句】:撫時感事[fǔ shí gǎn shì]
【解釋】指感念時事,傷懷往事。
【出處】清·朱仕琇《與林穆庵書》:“故嘗讀孔北海與魏武帝及文帝與朝歌令吳質書,彼其撫時感事,慷慨自數其齒,其言激壯,有足悲者。”
【第20句】:撫世酬物[fǔ shì chóu wù]
【解釋】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五:“后之君子,窮而講道明理,達而撫世酬物,謹無著一能讀書之心橫在胸中也哉!”
【出處】自是~,一出于正,而異端無實之說,了若不經意。 ——明·宋濂《故天臺朱府君霞塢阡表》
【示例】明·宋濂《故天臺朱府君霞塢阡表》:“自是撫世酬物,一出于正,而異端無實之說,了若不經意。”
【第21句】:撫髀興嗟[fǔ bì xīng jiē]
【解釋】髀:股部,大腿;嗟:嗟嘆。撫摩大腿,發出長長的嘆息。指久處安逸而無所作為發出的慨嘆。
【出處】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96回:“急得宗祥撫髀興嗟,非常侘傺。”
“撫”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感時撫事[gǎn shí fǔ shì]
【解釋】感:感慨,感觸;時:時局,時世;撫:歷數,尋思之意。指因為思考時局之事而傷感。
【出處】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示例】雖感時撫事,亦志潔行芳。 ——劉師培《文說》
【第2句】:百般撫慰[bǎi bān fǔ wèi]
【解釋】用各種方式進行安慰。撫慰:安慰。
【出處】《中國通史》(第九冊)第十一章第三節:“代宗對于河北安史降將雖然一味姑息,百般撫慰,但他們并未感恩戴德,反而視為軟弱可欺。”
【示例】老婦人于是百般撫慰,把自己年輕時撫慰孩子的語句,一一背了出來。 ——《九夜》
【第3句】:剿撫兼施[jiǎo fǔ jiān shī]
【解釋】剿:剿滅,討伐;撫:安撫;兼施:同時使用。剿滅與安撫同時進行。
【出處】《清史稿·許廷桂傳》:“百齡乘閩、浙殄賊之后,剿撫兼施,遂如摧枯拉朽。”
【示例】原來拖雷軍北往呼羅珊,沿阿母河西岸進發,所過城寨,剿撫兼施,倒也覺得順手。 ——蔡東藩《元史演義》第十三回
【第4句】:慰薦撫循[wèi jiàn fǔ xún]
【解釋】慰薦:安慰;撫循:撫慰。指安慰、撫慰。
【出處】《漢書·匈奴傳下》:“故未服之時,勞師遠攻,傾國殫貨,伏尸流血,破堅拔敵,如彼之難也;既服之后,慰薦撫循,交接賂遺,威儀俯仰,如此之備也。”
【第5句】:憶昔撫今[yì xī fǔ jīn]
【解釋】回憶昔日,看看今天。
【示例】憶昔撫今,我思緒萬千。
【第6句】:扼喉撫背[è hóu fǔ bèi]
【解釋】撫: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敵方的要害,使其喪失反抗的能力。
【出處】南朝·陳·徐陵《為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西南當扼喉之勢,東北承撫背之機,首尾交侵。”
【示例】江都壽春之域,扼喉撫背之兵,飛龍赤馬,絕水南越。 ——隋·盧思道《為隋檄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