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竇”的成語(12個)
本文整理了衡門圭竇、情竇初開等含“竇”的成語12個,其中“竇”結(jié)尾的成語6個,“竇”在中間的成語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竇”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衡門圭竇[héng mén guī dòu]
【解釋】衡門:橫木為門;圭竇:在墻上挖圭玉形的洞作窗。形容住所極其簡陋。
【出處】清·汪琬《答安軒記》:“衡門圭竇之屋亦可以居。”
【第2句】:篳門圭竇[bì mén guī dòu]
【解釋】篳門:柴門(用竹條或樹枝編成的門)。圭竇:上尖下方的圭形的門洞。形容住室極其簡陋。舊指窮人住處。
【出處】《左傳·襄公十年》:“篳門圭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難為上矣。”
【示例】吾倚吾篳門圭竇而以為安也。 ——宋·鄧牧《伯牙琴·見堯賦》
【第3句】:杜門塞竇[dù mén sāi dòu]
【解釋】竇:孔、洞。關(guān)上門,堵塞漏洞。指斷絕一切通道。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荷花三娘子》:“入夜,杜門塞竇,唯恐其亡。”
【第4句】:篳門閨竇[bì mén guī dòu]
【解釋】篳門:柴門;圭竇:上尖下方的圭形門洞。形容窮苦人家的住處。
【出處】《左傳·襄公十年》:“篳門閨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難為上矣。”
【示例】我不禁暗暗稱奇,不料這篳門閨竇中,竟有這等明理女子。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十四回
【第5句】:蓽門圭竇[bì mén guī dòu]
【解釋】篳門:荊竹編成的門,又稱柴門。常用以喻指貧戶居室。
【出處】《魏書·逸士傳·李謐》:“繩樞甕牖之室,蓽門圭竇之堂,尚不然矣。”
【示例】我不禁暗暗稱奇,不料這蓽門圭竇中,有這等明理女子。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34回
【第6句】:閉門塞竇[bì kǒu sè dòu]
【解釋】關(guān)閉門窗,堵塞洞穴。多謂防備之嚴(yán)。
【出處】《宋史·儒林傳四·蔡元定》:“若有禍患,亦非閉門塞竇所能避也。”
“竇”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情竇初開[qíng dòu chū kāi]
【解釋】竇:孔穴;情竇:情意的發(fā)生或男女愛情萌動。指剛剛懂得愛情(多指少女)。
【出處】宋·郭印《次韻正紀(jì)見貽之計》:“情竇欲開先自窒,心里已凈弗須鋤。”
【示例】我和你自情竇初開之際,就等到如今了。(清·李漁《蜃中樓·耳卜》)
【第2句】:狗竇大開[gǒu dòu dà kāi]
【解釋】竇:洞。狗洞大開。用以嘲笑人缺少牙齒。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diào)》:“張吳興年八歲,虧齒。……戲之曰:'君口中何為開狗竇?’張應(yīng)聲答曰:'正使君輩從此中出入。’”
【示例】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 ——清·程允升《幼學(xué)瓊林·身體》
【第3句】:由竇尚書[yóu dòu shàng shū]
【解釋】比喻沒有真才實學(xué),專靠奉承往上爬的人。
【出處】《宋史·許及之傳》:“居亡何,同知樞密院事。當(dāng)時有'由竇尚書、屈膝執(zhí)政’之語,傳以為笑。”
【第4句】:情竇頓開[qíng dòu dùn kāi]
【解釋】竇:孔穴;情竇:情意的發(fā)生或男女愛情萌動。指少男少女剛開始懂得愛情。
【出處】宋·袁采《袁氏示范·子弟當(dāng)謹(jǐn)交游》:“殊不知此非良策,禁防一弛,情竇頓開,如火燎原,不可撲滅。”
【第5句】:五竇聯(lián)珠[wǔ dòu lián zhū]
【解釋】五竇:唐代竇氏五兄弟。指人兄弟都善作文。
【出處】《新唐書·竇群傳》:“兄常、牟、弟癢、鞏皆為郎,工詞章,為《聯(lián)珠集》行于時,義取昆弟若五星然。”
【示例】揆之諸父前編,則五竇聯(lián)珠,奚是為譽。 ——明·顧起綸《國雅品·士品四》
【第6句】:情竇漸開[qíng dòu jiàn kāi]
【解釋】竇:男女相愛的心竅。指少男少女逐漸懂得愛情。
【出處】宋·郭卬《次韻正紀(jì)見貽之計》:“情竇欲開先自窒,心里已凈弗須鋤。”
【示例】蓋人生八歲,則知識漸長,情竇漸開,養(yǎng)之以正,則日就規(guī)矩;養(yǎng)之不正,則日就放逸。 ——明·張居正《請皇太子出閣講學(xué)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