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捧”的成語(21個)
本文整理了捧腹大笑、自吹自捧、眾口捧月等含“捧”的成語21個,其中“捧”開頭的成語9個,“捧”結尾的成語2個,“捧”在中間的成語10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捧”開頭的成語【第1句】:捧腹大笑[pěng fù dà xiào]
【解釋】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極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日者列傳》:“司馬季主捧腹大笑曰:'觀大夫類有道術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辭之野也!’”
【示例】王捧腹大笑。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司文郎》
【第2句】:捧腹軒渠[pěng fù xuān qú]
【解釋】軒:高;渠:通“舉”。原指幼兒高舉兩手欲就父母。后轉為形容笑貌。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山谷下》:“東坡云:張融有言,不恨臣無二王法,恨二王無臣法。吾于黔安亦云然。他日,黔安見之,當捧腹軒渠也。”
【第3句】:捧頭鼠竄[pěng tóu shǔ cuàn]
【解釋】抱著腦袋,象老鼠似地逃竄。形容倉皇逃跑的狼狽相。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常山王背項王,奉項嬰頭而竄,逃歸于漢王。”
【示例】天威在上賊膽破,捧頭鼠竄吁可哀。 ——宋·陸游《聞虜酋遁歸漠北》
【第4句】:捧心效西子[pěng xīn xiào xī zǐ]
【解釋】效:仿效。丑人用手捫著胸口學西施模樣,反而愈顯其丑。比喻胡亂模仿,效果極壞。
【出處】《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顰,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示例】我豈醫巫魘勝者耶?汝欲自捧心效西子耳。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嫦娥》
【第5句】:捧檄色喜[pěng xí sè xǐ]
【解釋】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曉喻或聲討的文書。指接到委任官職的通知而喜形于色。
【出處】《后漢書·劉平等傳序》:“東漢毛義家貧,以孝出名,府檄召義為守令。義捧檄色喜。后其母死,辭職不干。”
【示例】賢士原不可測,往日捧檄色喜,實是為親屈志;今乃知毛君節操,實異常人! ——蔡東藩《后漢演義》第三十一回
【第6句】:捧土加泰山[pěng tǔ jiā tài shān]
【解釋】捧:兩手承托;加:增加。用手捧土增加泰山的高度。比喻不自量力。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八:“臣賜何敢甚言,尚慮不及耳!臣譽仲尼,譬猶兩手捧土而附泰山,其無益亦明矣;使臣不譽仲尼,譬猶兩手杷泰山,無損亦明矣。”
【第7句】:捧到天上[pěng dào tiān shàng]
【解釋】比喻吹捧過分。
【示例】你竟把這位王主任捧到天上了。
【第8句】:捧心西子[pěng xīn xī zǐ]
【解釋】西子: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西子因心痛而捧心皺眉,仍然顯得很漂亮。形容美女嬌弱之態。
【出處】《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顰,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示例】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回
【第9句】:捧轂推輪[pěng gǔ tuī lún]
【解釋】扶著車轂推車前進。古代帝王任命將帥時的隆重禮遇。
【出處】《七國春秋平話》卷上:“燕王并大臣捧轂推輪,邀樂毅上黃金臺,受天子百官之禮,與樂毅掛印為帥。”
【示例】一遇漢祖,筑壇拜將,捧轂推輪,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
“捧”結尾的成語【第1句】:自吹自捧[zì chuī zì pěng]
【解釋】自我吹噓,自己捧場。
【出處】魯迅《書信集·致姚克》:“我看外國人對于這些事,非常模胡,而所謂'大師’、'學者’之流,則一味自吹自捧,絕不可靠。”
【示例】靠自吹自捧是不能成事的。
【第2句】:你吹我捧[nǐ chuī wǒ pěng]
【解釋】指互相吹噓對方以達到某種目的。
【示例】我很討厭你吹我捧的做法。
“捧”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眾口捧月[zhòng kǒu pěng yuè]
【解釋】大家共同捧舉月亮。比喻共同擁戴一個人。
【第2句】:黃人捧日[huáng rén pěng rì]
【解釋】比喻朝政清明,國力強盛。同“黃人守日”。
【出處】宋·宋祁《春帖子詞·〈皇帝閣〉之六》:“蒼龍東闕轉春旂,居鵒稚易鈐韁G嗟芻胤緇瓜跋埃迫伺躒展食儷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