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括”的成語(10個)
本文整理了括目相待、衽扱囊括、一塌括仔等含“括”的成語10個,其中“括”開頭的成語5個,“括”結尾的成語1個,“括”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括”開頭的成語【第1句】:括目相待[kuò mù xiāng dài]
【解釋】用不同于以前的新的眼光來看待。
【第2句】:括囊守祿[kuò náng shǒu lù]
【解釋】括囊:扎束袋口;守祿:守住官祿。指說話謹慎,只想保住個人祿位。
【出處】《后漢書·崔寔傳》:“或見信之佐,括囊守祿。”
【示例】拜塵邀勢,括囊守祿,從來長息,以為深恥。 ——《舊唐書·王志愔傳》
【第3句】:括囊避咎[kuò náng bì jiù]
【解釋】括囊:束緊口袋;咎:罪責,災禍。為人謹慎小心,不輕易說話,避免災禍。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楊賜傳》:“不敢自同凡臣,括囊避咎。”
【第4句】:括囊不言[kuò náng bù yán]
【解釋】括囊:扎束袋口。扎緊袋口不講話。比喻閉口不言。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雜記》:“車丞相即周魯之列,當軸處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第5句】:括囊拱手[kuò náng gǒng shǒu]
【解釋】括囊:像扎好的口袋一樣不說話;拱手:指無所作為。指大臣不諫言,就是無所作為。
【出處】《宋史·劉述傳》:“趙汴則括囊拱手,但務依違大臣,事君豈當如是。”
“括”結尾的成語【第1句】:衽扱囊括[rèn xī náng kuò]
【解釋】比喻全部擒獲或肅清。
【出處】清·唐甄《潛書·兩權》:“天下多群盜,衽扱囊括,可次取也。”
“括”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一塌括仔[yī tā kuò zǐ]
【解釋】通通或全部加在一起。
【出處】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五十六回:“故歇齊大人要辦,容易得勢,我就立刻喊齊仔人,一塌括仔去捉得來,阿好?”
【第2句】:囊括無遺[náng kuò wú yí]
【解釋】囊括:把全部包羅在內。指完全包羅在內,無所遺漏。
【出處】明·馮惟敏《仙桂引》:“喜則喜空洞能容,為則為囊括無遺。”
【示例】其他重要行政之顧問權,土地租借權,均皆囊括無遺。 ——李大釗《國民之薪膽》
【第3句】:鏃礪括羽[zú lì kuò yǔ]
【解釋】比喻人刻苦磨練,力求精進。鏃礪,磨礪箭頭;括羽,用羽毛裝束箭尾。
【出處】語本《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示例】于是有切磋琢磨鏃礪括羽之道,圣人以為重。 ——唐·柳宗元《送豆盧膺秀才南游序》
【第4句】:囊括四海[náng kuò sì hǎi]
【解釋】囊括:比喻統統包羅在內;四海:指全國。指統一全國。
【出處】漢·賈誼《過秦論》:“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示例】陛下智周萬物,囊括四海。 ——唐·吳兢《貞觀政要·納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