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諾”的成語(17個(gè))
本文整理了諾諾爾爾、千金一諾、輕諾寡信等含“諾”的成語17個(gè),其中“諾”開頭的成語2個(gè),“諾”結(jié)尾的成語10個(gè),“諾”在中間的成語5個(gè),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諾”開頭的成語【第1句】:諾諾爾爾[nuò nuò ěr ěr]
【解釋】爾爾:如此如此。是,就這樣辦。
【出處】《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媒人下床去,諾諾復(fù)爾爾。”
【第2句】:諾諾連聲[nuò nuò lián shēng]
【解釋】一聲接一聲地答應(yīng)。形容十分恭順的樣子。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57回:“單道臺(tái)諾諾連聲,告退下去。”
【示例】他對誰的話都是諾諾連聲地稱贊。
“諾”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千金一諾[qiān jīn yī nuò]
【解釋】諾:許諾。一個(gè)諾言價(jià)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輕易許諾。
【出處】《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示例】酒后一言,就果然相贈(zèng),又不憚千里送來,你員外真可謂千金一諾矣。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五十六回
【第2句】:千金之諾[qiān jīn zhī nuò]
【解釋】諾:許諾。許下的一個(gè)諾言有千金的價(jià)值。比喻說話算數(shù),極有信用。
【出處】《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示例】季布無朱家之藏,則千金之諾莫顯。 ——清·徐述夔《快士傳·序》
【第3句】:季布一諾[jì bù yī nuò]
【解釋】季布:人名,很講信用,從不食言。季布的承諾。比喻極有信用,不食言。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示例】昔聶政一言而破面自決,季布一諾而千金不移。 ——明·陸采《明珠記·吐衷》
【第4句】:堂上一呼,階下百諾[táng shàng yī hū,jiē xià bǎi nuò]
【解釋】諾:答應(yīng)。堂上一聲呼喚,階下齊聲答應(yīng)。多形容舊時(shí)豪門權(quán)貴威勢烜赫,侍從和奉承的人很多。
【出處】《呂氏春秋·過理》:“宋王大悅,飲酒室中。有呼萬歲者,堂上盡應(yīng);堂上已應(yīng),堂下盡應(yīng)。門外庭中聞之,莫敢不應(yīng)。”
【示例】堂上一呼,階下百諾。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二折
【第5句】:慨然允諾[kǎi rán yǔn nuò]
【解釋】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猶豫地答應(yīng)下來。
【出處】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35回:“孟良慨然允諾,自令人縛己于柱上。”
【示例】他慨然允諾一定會(huì)幫你渡過難關(guān)。
【第6句】:寡信輕諾[guǎ xìn qīng nuò]
【解釋】輕易答應(yīng)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處】《老子》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示例】佳人應(yīng)怪我,別后寡信輕諾。記得當(dāng)初,翦香云為約。 ——宋·柳永《正宮·尾犯》
【第7句】:一呼百諾[yī hū bǎi nuò]
【解釋】一人呼喚,百人應(yīng)答。形容有錢有勢,仆從很多。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五卷:“當(dāng)前快意,一呼再諾者,人隸也。”
【示例】羅公獨(dú)坐當(dāng)中,一呼百諾,掌著生殺之權(quán)。 ——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第十三回
【第8句】:唯唯諾諾[wěi wěi nuò nuò]
【解釋】諾諾:答應(yīng)的聲音。形容自己沒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順聽從的樣子。
【出處】《韓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示例】他思念父母面上,一體同氣,聽其教誨,唯唯諾諾,并不違拗。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
【第9句】:不輕然諾[bù qīng rán nuò]
【解釋】輕:輕易;然諾:許諾。不隨便許諾什么。形容處事謹(jǐn)慎。也形容人守信用。
【出處】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中:“如嚴(yán)某者,其亦濁世之錚錚,而不輕然諾者與!”
【第10句】:慨然領(lǐng)諾[kǎi rán lǐng nuò]
【解釋】慨然:慷慨、爽快。形容很慷慨地答應(yīng)下來。
【出處】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35回:“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然領(lǐng)諾。”
“諾”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輕諾寡信[qīng nuò guǎ xìn]
【解釋】輕易答應(yīng)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處】《老子》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示例】吾家非輕諾寡信。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鳳仙》
【第2句】:一諾無辭[yī nuò wú cí]
【解釋】一口答應(yīng),沒有二話。
【出處】清·張南莊《何典》第四回:“再?zèng)]有再薦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諾無辭,就同六事鬼去揀了一個(gè)黃道好日。”
【示例】'我想女人的心腸軟,請孫小姐去走一躺,也許有點(diǎn)門路,這當(dāng)然是不得已的下策。’孫小姐一諾無辭道:'我這時(shí)候就去。’ ——錢仲書《圍城》五
【第3句】: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qiān rén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
【解釋】指眾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
【出處】《史記·商君列傳》:“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武王諤諤以昌,殷紂墨墨以亡。”
【示例】不知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盈廷諧媚,而獨(dú)得吳主事之力諫,風(fēng)厲一世,豈不足令人起敬乎? ——蔡東蕃《清史演義》第八十回
【第4句】: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qiān fū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
【解釋】指眾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同“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出處】宋·蘇軾《講田友直字序》:“韓城田益,字遷之。黃庭堅(jiān)以謂不足以配名,更之曰友直……何獨(dú)取諸此?某曰:夫直者,剛者之長也。千夫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第5句】:一諾千金[yī nuò qiān jīn]
【解釋】諾:許諾。許下的一個(gè)諾言有千金的價(jià)值。比喻說話算數(shù),極有信用。
【出處】《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示例】夫人而誠一諾千金,更無食言也者。 ——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嘆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