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賈”的成語(22個)
本文整理了余勇可賈、坐賈行商等含“賈”的成語22個,其中“賈”結尾的成語10個,“賈”在中間的成語12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賈”結尾的成語【第1句】:余勇可賈[yú yǒng kě gǔ]
【解釋】余勇:剩下來的勇力;賈:賣。原意是說,我還有余力可賣,誰要就可以來買。表示還有力量沒有用完。
【出處】《左傳·成公二年》:“欲勇者賈余余勇。”
【示例】其在過渡以后,達于彼舉,躊躇滿志,其有余勇可賈與否,亦難料也。 ——清·梁啟超《過渡時代論》
【第2句】:鴻商富賈[hóng shāng fù gǔ]
【解釋】鴻:大;商、賈:商人。十分富有,資財雄厚的大商人。
【出處】清·梁章鉅《稱謂錄·商賈·鴻商富賈》:“鴻商富賈,舞女成群。”
【第3句】:多錢善賈[duō qián shàn gǔ]
【解釋】賈:做生意。本錢多生意就好做。比喻條件充分,事情好辦。
【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示例】誰都明白多錢善賈的道理。
【第4句】:長袖善舞,多錢善賈[cháng xiù shàn wǔ。duō qián shàn gǔ]
【解釋】長衣袖合于舞蹈,本錢多便于做生意。比喻有所憑藉,事業容易成功。也比喻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于鉆營,會走門路。
【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
【示例】韓子稱'長袖善舞,多錢善賈’,信哉是言也! ——西漢·司馬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第5句】:富商蓄賈[fù shāng xù jiǎ]
【解釋】指擁有大量錢財的商人。同“富商大賈”。
【出處】《管子·輕重甲》:“故遷封食邑、富商蓄賈、積余藏羨跱蓄之家,此吾國之豪也。”
【示例】但《侈靡篇》所不同……的是:《侈靡篇》的作者還沒有采取商業國營政策,不限富商蓄賈,這是一個重大的區別。 ——郭沫若《集外·〈侈靡篇〉的研究》
【第6句】:豪商巨賈[háo shāng jù jiǎ]
【解釋】指大商人。
【出處】《宋史·食貨志下五》:“由是虛估之利皆入豪商巨賈。”
【示例】而當時通商之業亦漸盛,豪商巨賈往往與士大夫酬酢。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一節
【第7句】:富商大賈[fù shāng dà jiǎ]
【解釋】指擁有大量錢財的商人。
【出處】《史記·貨殖列傳》:“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杰諸侯于京師。”
【示例】歷史上有名的富商大賈,像陶朱、猗頓、計然、白圭,絡繹出現了。 ——郭沫若《奴隸制的下限在春秋與戰國之交》
【第8句】:南販北賈[nán fàn běi gǔ]
【解釋】為了謀生而到處奔走。
【出處】漢·焦延壽《易林》卷八:“南販北賈,與怨為市,利得自治。”
【第9句】:多財善賈[duō cái shàn gǔ]
【解釋】賈:做買賣。原意是本錢多,生意就做得開。后指資本家會做買賣。
【出處】《韓非子·五蠹》:“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示例】他這次下來是越有越有,以后水大舟高,多財善賈,更是無往不利了。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卷十一
【第10句】:富商巨賈[fù shāng jù jiǎ]
【解釋】指擁有大量錢財的商人。同“富商大賈”。
【出處】清·薛福成《請豁除舊禁招徠萬民疏》:“閩人多富商巨賈……往往擁有百萬,羈棲海外,十無一還。”
“賈”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坐賈行商[zuò gǔ xíng shāng]
【解釋】賈:有固定店面的商人。指有固定店面的商人和轉運販賣的行商
【出處】宋·范成大《題南塘客舍》:“君看坐賈行商輩,誰復從容唱渭城。”
【第2句】:蜀賈賣藥[shǔ gǔ mài yào]
【解釋】賈:商人。四川商人賣藥,各得其所。指商人投機取巧謀取暴利。
【出處】《郁離子》:“蜀賈三人,皆賣藥于市。”
【第3句】:直言賈禍[zhí yán gǔ huò]
【解釋】直:坦率、直爽;賈:買,引申為招致。指說話直率的人會惹禍。
【出處】《左傳·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難。”
【示例】文太夫人早知文郎必以直言賈禍,潛避至此。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一回
【第4句】:銜玉賈石[xián yù jiǎ shí]
【解釋】給人看的是玉,賣給人的卻是石頭,義同“掛羊頭,賣狗肉”。
【示例】這家小店老板經常做些銜玉賈石的買賣,以此發財。
【第5句】:炫玉賈石[xuàn yù gǔ shí]
【解釋】炫:夸耀;賈:賣。拿玉吸引人,賣出的卻是石頭。比喻說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出處】漢·揚雄《法言·問道》:“炫玉而賈石者,其狙詐乎?”《新唐書·柳渾傳》:“是夫炫玉而賈石者也,往必見擒,何賊之攘。”
【第6句】:刀筆賈豎[dāo bǐ gǔ shù]
【解釋】刀筆:古人在竹簡上寫字,錯了用刀削去重寫;賈豎:相當于“小子”。是對刀筆吏的蔑稱。
【出處】《明史·湯開遠傳》:“吏部惟雜職多弊,臣鄉吳羽文竭力釐惕,致刀筆賈豎哄然而起,羽文略不為撓。”
【第7句】:市賈不二[shì gǔ bù èr]
【解釋】買賣不二價。比喻不作假不欺騙人。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國中無偽。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
【第8句】:善賈而沽[shàn jià ér gū]
【解釋】?鄭和ā凹邸薄I萍鄭漢眉矍還粒撼雎簟5群眉矍舫觥1扔骰巢挪揮觶扔械納褪兜娜嗽儷隼醋鍪隆R脖扔饔辛朔嗜保趴先沃啊?
【出處】《論語·子罕》:“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價)而沽諸?”
【第9句】:良賈深藏[liáng gǔ shēn cáng]
【解釋】好的生意人常把貴重之物深藏而不顯露。也多比喻有真本事的人往往不輕易顯露。
【出處】《大戴禮記·曾子制言》:“良賈深藏若虛,君子有盛教如無。”
【示例】璇姑謙說百無一能,大奶奶認是良賈深藏。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十二回
【第10句】:作賈行商[zuò gǔ xíng shāng]
【解釋】賈:有固定店面的商人。指有固定店面的商人和轉運販賣的行商
【示例】作賈行商都是商人
【第11句】:衒玉賈石[zuì yù jiǎ shí]
【解釋】叫賣璧玉,實際上賣的卻是石頭。比喻言不副實。
【出處】漢·揚雄《法言·問道》:“衒玉而賈石者,其狙詐乎!”
【第12句】:待賈而沽[dài jiǎ ér gū]
【解釋】等待善價出售,也比喻懷才待用或待時而行。亦作“待價而沽”。
【出處】語本《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