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墟”的成語(6個)
本文整理了華屋秋墟、拘墟之見等含“墟”的成語6個,其中“墟”結尾的成語5個,“墟”在中間的成語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墟”結尾的成語【第1句】:華屋秋墟[huá wū qiū xū]
【解釋】壯麗的建筑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出處】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示例】這個艷傳,那個步韻,比對于華屋秋墟,生民涂炭之慘的大事情還起勁。 ——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
【第2句】:宗廟丘墟[zōng miào qiū xū]
【解釋】宗廟:天子諸侯祭祀禱告的地方。宗廟變成廢墟。比喻國家滅亡。
【出處】元·施惠《幽閨記·罔害皤良》:“城市中喧喧嚷嚷,村野間哭哭啼啼,可惜車駕奔馳,生民涂炭,政事文學法理之士咸精其能。”
【第3句】:井管拘墟[jǐng guǎn jū xū]
【解釋】比喻淺陋、片面的見識。
【出處】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尚書集注音疏》:“鉅儒著述,皆有本原,不得以井管拘墟,輕相訾議也。”
【第4句】:華屋丘墟[huá wū qiū xū]
【解釋】壯麗的建筑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出處】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示例】這個艷傳,那個步韻,比對于華屋丘墟,生民涂炭之慘的大事情還起勁。 ——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
【第5句】:社稷為墟[shè jì wéi xū]
【解釋】國家滅亡而成廢墟。指國家被滅亡。
【出處】《淮南子·人間訓》:“重耳反國,起師而伐曹,遂滅之。身死人手,社稷為墟。”
“墟”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拘墟之見[jū xū zhī jiàn]
【解釋】拘:拘守;墟:指所居住的地方。原指井底之蛙受所處空間的限制,只能看到一點天空。現多用來形容狹鎰短淺的見識。
【出處】漢·揚雄《漢言義疏·重黎卷第十》:“而以神明不測之德言之,則昊天者群靈之總匯,五帝者一神之化身,分之則為六天,合之仍為一體。必斤斤較量其高卑,斯拘墟之見也。”
【示例】凡為余所習知者十之三四,最足以破小儒拘墟之見而與夏蟲語冰也。 ——清·唐夢賚《聊齋志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