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溫”的成語大全(52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溫凊定省、香潤玉溫、山溫水軟等含“溫”的成語52個,其中“溫”開頭的24個,“溫”結尾的9個,“溫”在中間的19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溫”開頭的成語
【第1句】:溫凊定省[wēn qǐng dìng shěng]
【解釋】冬溫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稱。謂冬天溫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請安。表示侍奉父母無微不至。
【出處】語出《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示例】蜀《孟熙》:“販果實養父母,承顏順旨,溫凊定省,出告反面,不憚苦辛。”
【第2句】:溫故知新[wēn gù zhī xīn]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處】《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示例】溫故知新是學習上的重要方法。
【第3句】:溫情脈脈[wēn qíng mò mò]
【解釋】脈脈: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意。形容飽含溫和的感情,很想表露出來的樣子。
【出處】宋·辛棄疾《摸魚兒》詞:“千金曾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示例】總之,資本主義制度把無數家庭的溫情脈脈的氣氛都給敗壞了。 ——秦牧《衰老》
【第4句】:溫恭直諒[wēn gōng zhí liàng]
【解釋】溫恭:溫和謙恭;直諒:性格正直,能諒解人。指和氣、謙恭、正直、誠信的高尚品德。
【出處】明·王陽明《客坐私祝》:“但愿溫恭直諒之友,來此講學論道,示以孝友謙和之行,德業相勸,過失相規,以教訓我子弟,使無陷于非僻。”
【第5句】:溫柔敦厚[wēn róu dūn hòu]
【解釋】溫柔:溫和柔順;敦厚:厚道。原指態度溫和,樸實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溫和寬厚。
【出處】《禮記·經解》:“溫柔敦厚,《詩》教也。”
【示例】依孔子的見解,詩的靈魂是要“溫柔敦厚”的。 ——聞一多《詩人的橫蠻》
【第6句】:溫香軟玉[wēn xiāng ruǎn yù]
【解釋】溫:溫和;軟:柔和;香、玉:女子的代稱。舊小說形容女子的身體。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軟玉溫香,休道是相親旁若能夠湯他一湯,倒與人消災障。”
【示例】可憐嫩蕊新花,拍殘狂蝶;卻恨溫香軟玉,拋擲終風。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九
【第7句】:溫香艷玉[wēn xiāng yàn yù]
【解釋】比喻婦女的美好姿質。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冥誓》:“看他溫香艷玉神清絕,人間迥別。”
【示例】清·洪昇《長生殿·埋玉》:“溫香艷玉須臾化,今世今生怎見他!”
【第8句】:溫恭自虛[wēn gōng zì xū]
【解釋】溫恭:溫和謙恭;虛:虛心。溫順謙恭而不自滿。形容誠懇受教的好態度。
【出處】《管子·弟子職》:“先生施教,弟子是則,溫恭自虛,所受是極。”
【第9句】:溫衾扇枕[wēn qīn shān zhěn]
【解釋】指侍奉父母無微不至。同“溫枕扇席”。
【出處】元·柯丹邱《荊釵記·會講》:“親年邁,且自溫衾扇枕,隨分度朝昏。”
【第10句】:溫潤而澤[wēn rùn ér zé]
【解釋】比喻人的態度、言語溫和柔順。
【出處】《禮記·聘義》:“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
【第11句】:溫柔鄉[wēn róu xiāng]
【解釋】比喻女色迷人之所。
【出處】漢·伶玄《飛燕外傳》:“是夜進合德,帝大悅,以輔屬體,無所不靡,謂為溫柔鄉。”
【示例】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一回:“乃流寓于眾香國之溫柔鄉,而自號花也憐儂云。”
【第12句】:溫良忍讓[wēn liáng rěn ràng]
【解釋】聽他人意志的擺布、忍讓、屈從。
【出處】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斯人寂寞》:“一向溫良忍讓的母親,憤憤地說:'受苦的日子過去了,我們也沒有什么使用價值了。’”
【示例】你不要因為他溫良忍讓就欺負他。
【第13句】:溫文儒雅[wēn wén rú yǎ]
【解釋】態度溫和,舉止文雅。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為首的是個半老的儒者氣象……次后便是一個溫文儒雅的白面書生。”
【示例】從他的相貌、神氣和言談、舉止看,也很溫文儒雅,不帶一點兒草莽英雄模樣。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四章
【第14句】:溫枕扇席[wēn zhěn shān xí]
【解釋】指侍奉父母無微不至。
【出處】《陳書·沈炯傳》:“每跪讀家書,前懼后喜,溫枕扇席,無復成童。”
【第15句】:溫情密意[wēn qíng mì yì]
【解釋】指情意溫柔親密。
【出處】瞿秋白《餓鄉紀程》:“然而散見零星的翠色,好一似美人的眉飛色舞,已確然見溫情密意的'春之和暢’之先聲。”
【第16句】:溫生絕裾[wēn shēng jué jū]
【解釋】后用為去意堅決的典故。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溫公初受,劉司空使勸進,母崔氏固駐之,嶠絕裾而去。”
【示例】清·虞名《指南公·舉義》:“悲溫生絕裾不猶,漸萊子承歡弗久。”
【第17句】:溫清定省[wēn qīng dìng xǐng]
【解釋】冬天使被子溫暖,夏日讓室內清涼,晚間給父母安睡,早晨起來問候安好。形容對父母盡心侍奉。
【出處】《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示例】販果實養父母,承顏順旨,溫清定省,出告反面,不憚苦辛。 ——《太平御覽》卷一百六十二引《儆誡錄》
【第18句】:溫良恭儉讓[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
【解釋】原意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種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現也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斗爭性。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示例】物有本來,事有終始,以溫良恭儉讓之德,五者乃圣德光輝。 ——明·無名氏《孟母三移》第二折
【第19句】:溫柔體貼[wēn róu tǐ tiē]
【解釋】溫順關懷體貼。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20回:“襲人才將心事說出,蔣玉菡也深為嘆息敬服,不敢勉強,并越發溫柔體貼,弄得個襲人真無死所了。”
【第20句】:溫文爾雅[wēn wén ěr yǎ]
【解釋】溫文:態度溫和,有禮貌;爾雅:文雅。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現有時也指缺乏斗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陳錫九》:“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
【示例】溫文爾雅,正是學者的態度。 ——葉圣陶《演講》
【第21句】:溫良儉讓[wēn liáng jiǎn ràng]
【解釋】溫:溫和;良:善良;儉:節制;讓:忍讓。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泛指態度謙恭,舉止文雅。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示例】張端甫,我見你一貧如洗,教你做門館先生,你則合溫良儉讓。 ——明·無名氏《女姑姑》第四折
【第22句】:溫席扇枕[wēn xí shān zhěn]
【解釋】指侍奉父母無微不至。同“溫枕扇席”。
【出處】唐·楊炯《從弟去盈墓志銘》:“子之承親,溫席扇枕;子之友悌,同輿共寢。”
【第23句】:溫情蜜意[wēn qíng mì yì]
【解釋】指情意溫柔親密。同“溫情密意”。
【出處】楊朔《三千里江山》:“一個男人家,做什么婆婆媽媽的,做出些溫情蜜意,也不怕難為情?”
【第24句】:溫良恭儉[wēn liáng gōng jiǎn]
【解釋】原意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等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現也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斗爭性。
【出處】《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示例】馮翊郡開國公魚朝恩,溫良恭儉,寬柔簡廉,長才博達,敏識高妙。 ——《舊唐書·禮儀志四》
“溫”結尾的成語
【第1句】:香潤玉溫[xiāng rùn yù wēn]
【解釋】形容年輕女子肌膚的嬌嫩溫香。也代指美女。
【出處】明·徐復祚《紅梨記·豪宴》:“更香潤玉溫,似蘭惠絕塵氛,繁英豈堪混。”
【第2句】:水軟山溫[shuǐ ruǎn shān wēn]
【解釋】形容景色幽雅。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老爺果肯見憐,這功德不小,保奏淮水軟山溫。”
【第3句】:竊衣取溫[qiè yī qǔ wēn]
【解釋】竊:偷取。比喻用不當的手段謀取利益。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以此得官,謂為才力,何異益食致飽,竊衣取溫哉!”
【第4句】:挾冰求溫[xié bīng qiú wēn]
【解釋】夾著冰塊以求溫暖。比喻行動與目的相違背,必然徒勞無功。
【出處】《三國志·魏志·高柔傳》裴松之注引孫盛曰:“信不足焉而祈物之必附,猜生于我而望彼之必懷,何異挾冰求溫,抱炭希涼者哉?”
【第5句】:心平氣溫[xīn píng qì wēn]
【解釋】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出處】宋·張镃《讀樂天詩》:“學博才兼裕,心平氣自溫。”
【第6句】:枕穩衾溫[zhěn wěn qīn wēn]
【解釋】形容生活舒適安逸。
【出處】宋·樓鑰《早起戲作》詩:“枕穩衾溫夢不回,閑居不怕漏聲催。”
【第7句】:玉軟香溫[yù ruǎn xiāng wēn]
【解釋】軟:柔和;香、玉:女子的代稱;溫:溫和。舊小說形容女子的身體。
【出處】元·李文蔚《燕青搏魚》第二折:“穿著些素淡衣服越風韻,兀的不是天生成玉軟香溫。”
【示例】雖陽臺春小,巫峽云封,而玉軟香溫,正不知病相如魂銷幾許。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十八回
【第8句】:冬日之溫[dōng rì zhī wēn]
【解釋】冬天城太陽的溫暖。封建時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出處】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君垂冬日之溫,臣盡秋霜之戒。”
【第9句】:席不暇溫[xí bù xiá wēn]
【解釋】席:坐席;暇:空閑。連座席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形容很忙,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示例】我一天到晚忙得席不暇溫,行蹤不定。
“溫”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山溫水軟[shān wēn shuǐ ruǎn]
【解釋】溫:溫柔;軟:柔軟。山溫柔,水柔軟。形容景色幽雅。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老爺果肯見憐,這功德不小,保奏淮水軟山溫。”
【示例】蘇州則以平遠勝,所謂山溫水軟。 ——清·金安清《水窗春囈·廣陵名勝》
【第2句】:爾雅溫文[ěr yǎ wēn wén]
【解釋】爾雅:文雅。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指缺乏斗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
【出處】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杰》:“生得眉清目秀,爾雅溫文,且又性情蘊藉,聰穎過人。”
【第3句】:軟玉溫香[ruǎn yù wēn xiāng]
【解釋】軟:柔和;溫:溫和;玉、香:女子的代稱。舊小說形容女子的身體。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人間天上,看鶯鶯強如做道場。軟玉溫香,休道是相親傍。”
【示例】言已,竟以軟玉溫香之身,置生懷里。 ——蘇曼殊《非夢記》
【第4句】:重溫舊業[chóng wēn jiù yè]
【解釋】指再做以前曾做的事。
【出處】宋·陳亮《謝留丞相啟》:“亮青年立志,白首奮身,敢不益勵初心,期在重溫舊業。”
【第5句】:扇席溫枕[shàn xí wēn zhěn]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出處】《南史·劉苞傳》:“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陳氏并扇席溫枕,叔父繪常嘆伏之。”
【第6句】:香溫玉軟[xiāng wēn yù ruǎn]
【解釋】形容年輕女子肌膚的嬌嫩溫香。也代指美女。
【出處】明·王玉峰《焚香記》第六出:“吾家富比陶朱,獨沒個翠倚紅偎,想香溫玉軟,鳳枕鴛幃。”
【示例】就叫冶兒近身,用手在他身上一摸,卻又香溫玉軟,柔媚可憐,就像連劍也拿不動的。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三十一回
【第7句】:軟香溫玉[ruǎn xiāng wēn yù]
【解釋】軟:柔和;溫:溫和;玉、香:女子的代稱。舊小說形容女子的身體。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軟玉溫香,休道是相親旁若能夠湯他一湯,倒與人消災障。”
【示例】央公子減被添衾,軟香溫玉,豈無動情之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第8句】:重溫舊夢[chóng wēn jiù mèng]
【解釋】溫:復習,指回憶,體味。比喻再經歷一次過去的光景。
【出處】清·丘逢甲《嶺云每日樓詩鈔·重過感舊園二首》詩:“水木清華負郭園,三年客夢此重溫。眼中故物詩留壁,身后浮文酒滿樽。”
【示例】開始寫《第四病室》的時候,因為“記憶猶新”,我的確有“重溫舊夢”的感覺。 ——巴金《談〈第四病室〉》
【第9句】:燃犀溫嶠[rán xī wēn qiáo]
【解釋】燃:點燃;犀:犀牛的角;溫嶠:傳說中的人物。溫嶠點燃犀牛和角來照明。比喻能敏銳地洞察事物。
【出處】南朝·宋·劉敬叔《異苑》:“至中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
【示例】你莫不是燃犀溫嶠江心里走,你莫不是鼓瑟湘靈水面上游。 ——元·范子安《竹葉舟》第三折
【第10句】:定省溫凊[dìng xǐng wēn jìng]
【解釋】定省:古代兒女早晚向父母問安;溫凊:冬溫夏凊的略語,溫是溫被,凊是扇席。形容子女非常孝順。
【出處】《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第11句】:冬溫夏凊[dōng wēn xià qìng]
【解釋】凊:涼。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出處】《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
【示例】一望瓊花爭怒放。飛越群山,人喜從天降。宮闕常年觀白浪,冬溫夏凊真佳況。 ——陳毅《蝶戀花·訪問亞洲三國(一)》詞
【第12句】:款語溫言[kuǎn yǔ wēn yán]
【解釋】指誠懇而溫和的言辭。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回:“寶玉見了這樣,知難挽回,打疊起千百樣的款語溫言來勸慰。”
【第13句】:冬溫夏清[dōng wēn xià qīng]
【解釋】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稱冬暖夏涼。
【出處】北魏《張猛龍碑》:“冬溫夏清,曉夕承奉。”
【第14句】:扇枕溫衾[shàn zhěn wēn qīn]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出處】《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說到此處,就是臥冰哭竹,扇枕溫衾,也難報答萬一。”
【示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說到此處,就是臥冰哭竹,扇枕溫衾,也難報答萬一。”
【第15句】:軟語溫言[ruǎn yǔ wēn yán]
【解釋】溫和的話語。
【出處】周立波《山鄉巨變》上十四:“每逢女兒挨了爸爸罵,陳媽總要軟語溫言,勸慰幾句,生怕她受了委屈。”
【第16句】:扇枕溫被[shān zhěn wēn chuáng]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盡心。
【出處】《晉書·王延傳》:“延事親色養,夏則扇枕席,冬則以身溫被。”
【第17句】:即溫聽厲[jí wēn tīng lì]
【解釋】后以之稱面受尊者的教誨。
【出處】《論語·子張》:“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示例】不得即溫聽厲,良以為歉。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會遇》
【第18句】:扇枕溫席[shān zhěn wēn xí]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示例】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陳氏并扇枕溫席,叔父繪常嘆伏之。 ——《南史·劉苞傳》
【第19句】:挾冰求溫,抱炭希涼[xié bīng qiú wēn,bào tàn xī liáng]
【解釋】夾著冰塊以求溫暖,抱著火炭希望能涼快。比喻行動與目的相違背,必然徒勞無功。
【出處】《三國志·魏志·高柔傳》裴松之注引孫盛曰:“信不足焉而祈物之必附,猜生于我而望彼之必懷,何異挾冰求溫,抱炭希涼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