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杳”的成語(23個)
本文整理了杳無人煙、魚雁沉杳、音信杳然等含“杳”的成語23個,其中“杳”開頭的成語15個,“杳”結尾的成語3個,“杳”在中間的成語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杳”開頭的成語【第1句】:杳無人煙[yǎo wú rén yān]
【解釋】僻遠無人居住。形容荒涼,偏僻。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64回:“師兄差疑了,似這杳無人煙之處,又無個怪獸妖禽,怕他怎的。”
【示例】這兒杳無人煙,得提防動物來犯。
【第2句】:杳無蹤跡[yǎo wú zōng jī]
【解釋】一點蹤跡都沒有。謂不知去向。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無蹤跡,叫了幾聲不應。”
【示例】四面搜尋,杳無蹤跡。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二十二回
【第3句】:杳無人跡[yǎo wú rén jì]
【解釋】杳:不見蹤影;跡:腳印。連一個人的腳印也看不到。形容地方非常荒涼、偏僻,從來沒有人去過。
【出處】唐·常沂《靈鬼志·鄭紹》:“至明年春,紹復至此,但見紅花翠竹,流水青山,杳無人跡。紹乃號慟經日而返。”
【示例】穿過小亭,有秋千一架,上與云齊;而罥索沉沉,杳無人跡。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西湖主》
【第4句】:杳無影響[yǎo wú yǐng xiǎng]
【解釋】沒有蹤影,沒有音信。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二回:“晁夫人起先等那官府有甚賑濟的良方,杳無影響;又等那鄉宦富室有什么捐輸,又絕無音信。”
【第5句】:杳無信息[yǎo wú xìn xī]
【解釋】一直得不到一點消息。
【出處】明·湯顯祖《邯鄲記》第十八出:“一從盧郎征西,杳無信息,不知彼中征戰若何。”
【示例】自這一去,杳無信息。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
【第6句】:杳不可聞[yǎo bù kě wén]
【解釋】再也聽不到。形容聲音斷絕。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五十回:“誰知秦敬宇在家,這孫蘭姬別要說見他的影響,你就再要聽他聲咳嗽也杳不可聞。”
【第7句】:杳無音信[yǎo wú yīn xìn]
【解釋】音信:消息,回信。沒有一點消息。
【出處】宋·黃孝邁《詠水仙》詞:“驚鴻去后,輕拋素襪,杳無音信。”
【示例】孔明一去東吳,杳無音信。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
【第8句】:杳不可得[yǎo bù kě dé]
【解釋】沒有一點消息。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無官受黜》:“島忽吟曰:'落葉滿長安’,志重其沖口直致,求之一聯,杳不可得,不知身之所從也。”
【示例】不肖夜來望氣,知有異人在于貴縣。求之市中數日,杳不可得。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二十一
【第9句】:杳無音塵[yǎo wú yīn chén]
【解釋】杳:不見蹤影。沒有一點消息。
【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卷二十七:“促召唐若水,與內臣赍詔,于江表海濱尋訪,杳無音塵矣。”
【第10句】:杳無消息[yǎo wú xiāo xī]
【解釋】杳:無影無蹤。沒有一點兒音信。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微聞有浮海行者,蹤跡可疑。乃南至閩廣近海諸地,無不遍歷,杳無消息。”
【示例】我四處打聽,也杳無消息。 ——魯迅《故事新編·鑄劍》
【第11句】:杳無音訊[yǎo wú yīn xùn]
【解釋】沒有一點消息。見“杳無音信”。
【出處】柯云路《三千萬》:“前不久,總算熬到了國家建委來了調令,但是到了省里、局里,又幾個月杳無音訊。”
【第12句】:杳然黃鵠[yǎo rán huáng hú]
【解釋】杳:無影無聲;黃鵠:傳說中仙人所乘的鶴。原指傳說中仙人騎著黃鶴飛去,從此不再回來。現比喻無影無蹤或下落不明。
【出處】唐·錢起《送張五員外東歸楚州》:“杳然黃鵠去,未負白云期。”
【第13句】:杳無蹤影[yǎo wú zōng yǐng]
【解釋】一點蹤跡都沒有。指不知去向。同“杳無蹤跡”。
【出處】葉圣陶《潛隱的愛》:“伊常常盼望傭婦到來,好問個究竟,卻又杳無蹤影。”
【示例】她走到園子里,只看見那株玫瑰花上,非但不比昨天開得更大更美麗,而且連昨天所看見的那幾朵將開的花,都杳無蹤影,不知去向了。 ——倪貽德《初戀》
【第14句】:杳無音耗[yǎo wú yīn hào]
【解釋】猶言杳無音信。沒有一點消息。
【出處】宋·無名氏《異聞總錄》卷一:“唯妻泣曰:'汝投于海,杳無音耗……何得在此?’”
【示例】劉母見子久出不歸,杳無音耗,即在任邱縣控追車夫。 ——清·袁枚《新齊諧·驢雪奇冤》
【第15句】:杳如黃鶴[yǎo rú huáng hè]
【解釋】杳:無影無聲;黃鶴:傳說中仙人所乘的鶴。原指傳說中仙人騎著黃鶴飛去,從此不再回來。現比喻無影無蹤或下落不明。
【出處】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荀瓌憩江夏黃鶴樓上,望西南有物飄然降自云漢,乃駕鶴之賓也。賓主歡對辭去,跨鶴騰空,眇然煙滅。”唐·崔灝《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示例】“昨天局長到了沒有?”“還是杳如黃鶴。” ——魯迅《彷徨·弟兄》
“杳”結尾的成語【第1句】:魚雁沉杳[yú yàn chén yǎo]
【解釋】杳:遠得不見蹤影。比喻書信斷絕。
【出處】唐·戴淑倫《相思曲》:“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第2句】:魚沉雁杳[yú chén yàn yǎo]
【解釋】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處】唐·戴叔倫《相思曲》:“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示例】源(劉源)出門年余,魚沉雁杳。 ——清·王韜《凇濱瑣話·劉大復》
【第3句】:音稀信杳[yīn xī xìn yǎo]
【解釋】沒有音訊和消息。
【出處】元·無名氏《字字錦》曲:“想殺人也天,盼殺人也天,短命冤家,音稀信杳,莫不誤約盟言。”
“杳”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音信杳然[yīn xìn yǎo rán]
【解釋】沒有一點消息。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六十一回:“馬道長一去,音信杳然,定非吉兆;明日且與姜尚會戰,看是如何,再探馬道長消息。”
【示例】目今又當大比之年,此時想已放榜,怎么音信杳然?難道我相公又下第了不成? ——明·葉憲祖《鸞鎞記》第二十三出
【第2句】:音信杳無[yīn xìn yǎo wú]
【解釋】沒有一點消息。
【出處】明·吾邱瑞《運甓記·剪發延賓》:“盼前程音信杳無。”
【第3句】:鱗鴻杳絕[lín hóng yǎo jué]
【解釋】杳:遙遠。形容音信斷絕。
【出處】明·天然智叟《石頭點·侯官縣烈女殲仇》:“老父阿兄,遠游漁海,鱗鴻杳絕。”
【第4句】:雁杳魚沉[yàn yǎo yú chén]
【解釋】比喻音信斷絕。
【出處】元·劉廷信《折桂令·憶別》:“想人生最苦離別,雁杳魚沉,信斷音絕。”
【示例】你如何,雁杳魚沉少定蹤。 ——清·陳瑞生《再生緣》第22回
【第5句】:音問杳然[yīn wèn yǎo rán]
【解釋】不通書信與消息。
【出處】唐·李復言《續玄怪錄·盧造》:“后楚卒,元方護喪居江陵,數年間,音問兩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