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歠”的成語(7個)
本文整理了歠菽飲水、放飯流歠、哺糟歠醨等含“歠”的成語7個,其中“歠”開頭的成語1個,“歠”結尾的成語3個,“歠”在中間的成語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歠”開頭的成語【第1句】:歠菽飲水[pá shū yǐn shuǐ]
【解釋】喝豆粥飲白水。比喻生活清苦。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孝養》:“歠菽飲水,足以致其敬。”
【示例】晚節亦不復釣,端居篳門,歠菽飲水。 ——《晉書·翟莊傳》
“歠”結尾的成語【第1句】:放飯流歠[fàng fàn liú chuò]
【解釋】歠:喝,飲。大口吃飯,大口喝湯。舊指沒有禮貌。
【出處】《孟子·盡心上》:“不能三年之喪,而緦小功之察;放飯流歠,而問無齒決,是之謂不知務。”
【示例】真所謂放飯流歠而問無齒決者也,亦不知其類甚矣。 ——清·陳確《葬書下·甚次》
【第2句】:橡茹藿歠[xiàng rú huò chuò]
【解釋】以橡實為飯,豆葉為羹。泛指飲食粗劣。
【出處】明·方孝孺《味菜軒記》:“貴而八珍九鼎之筵,賤而橡茹藿歠之室,莫不有待于味。”
【第3句】:大飲長歠[dà yǐn cháng chuò]
【解釋】歠:吸,喝。大口大口地喝。
【出處】宋·葉廷珪《海錄碎事·帝王》:“魏都守曲阜,食飲兼人。每賜食于前,大飲長歠。左右相屬,數人益之乃供,太祖壯之。”
“歠”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哺糟歠醨[bǔ zāo chuò lí]
【解釋】比喻效法時俗,隨波逐流。亦作“哺糟啜醨”。
【出處】語出《楚辭·漁父》“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示例】哺糟歠醨,俯同妄作,披褐懷玉,無由自陳。 ——唐·劉知幾《史通·核才》
【第2句】:餔糟歠漓[bǔ zāo huài lí]
【解釋】吃酒糟,喝薄酒。指追求一醉。亦比喻屈志從俗;隨波逐流。亦比喻文字優美,令人陶醉。同“餔糟歠醨”。
【出處】清·周亮工《書影》第四卷:“咸曰:'此酒魂也。’真餔糟歠漓之言。”
【第3句】:餔糟歠醨[bū zāo chuò lí]
【解釋】①吃酒糟,喝薄酒。指追求一醉。②比喻屈志從俗;隨波逐流。③比喻文字優美,令人陶醉。
【出處】語出《楚辭·漁父》:“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文選》釃作“醨”。呂向云:“餔糟歠醨,微同其事也。餔,食也。歠,飲也。糟、醨,皆酒滓。”洪興祖補注:“醨,薄酒也。”
【示例】閩酒深紅,如汴梁酒。予常在臨洺關,向李浦珠索洺酒以飲閩人。咸曰:'此酒魂也。’真餔糟歠醨之言。 ——清·周亮工《書影》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