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挖”的成語(11個)
本文整理了挖肉補瘡、摳心挖血等含“挖”的成語11個,其中“挖”開頭的成語5個,“挖”在中間的成語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挖”開頭的成語【第1句】:挖肉補瘡[wā ròu bǔ chuāng]
【解釋】挖下身上的好肉來補傷口。比喻只顧眼前,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
【出處】唐·聶夷中《詠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示例】就財政上以論,外債之宜借者,不過為茍安目前,挖肉補瘡之計。 ——清·梁啟超《外債平議》
【第2句】:挖空心思[wā kōng xīn sī]
【解釋】比喻費盡心思,想盡一切辦法。
【出處】清·俞萬春《蕩寇志》第一百二十六回:“今此賊挖空心思,用到如許密計,圖我安如泰山之鄆城。”
【示例】例如問《十三經》是什么,文天祥是那朝人,全用不著自己來挖空心思做,一做,倒糟糕。 ——魯迅《花邊文學·考場三丑》
【第3句】:挖墻腳[wā qiáng jiǎo]
【解釋】比喻拆臺。
【出處】毛澤東《統一戰線的獨立自主問題》:“彼此不挖墻腳,彼此不在對方軍政軍內組織秘密支部。”
【示例】他盡干些挖墻腳的事。
【第4句】:挖耳當招[wā ěr dāng zhāo]
【解釋】見別人舉手挖耳朵,卻誤以為是在招呼自己。比喻希望達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吳衙內鄰舟赴約》:“那吳衙內記掛著賀小姐,一夜臥不安穩。早上賀司戶相邀,正是挖耳當招。”
【示例】溜須拍馬到了挖耳當招的地步實在讓人發笑。
【第5句】:挖墻角[wā qiáng jiǎo]
【解釋】比喻破壞對方的基礎,拆對方的臺。
【示例】彼此不挖墻角,彼此不在對方黨政軍內組織秘密支部。 ——毛澤東《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
“挖”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摳心挖血[kōu xīn wā xuè]
【解釋】猶言摳心挖肚。形容費心思索。
【出處】陳天華《轟天雷》第八回:“你想吾朝自入關以來,摳心挖血,費了無數經營布置,方將漢人壓服。”
【第2句】:摳心挖膽[kōu xīn wā dǎn]
【解釋】把心膽都挖出來。形容待人真心實意。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四回:“照這樣摳心挖膽的待你,不想出在堂中名人……便回回落第,也是情愿。”
【第3句】:抓頭挖耳[zhuā tóu wā ěr]
【解釋】形容竭力思索。
【出處】清·魏子安《花月痕》第十七回:“謖如見大家都不依,只得抓頭挖耳的思索。”
【第4句】:摳心挖肚[kōu xīn wā dù]
【解釋】把心肚挖出來。形容費心思索。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這日吃過了晚膳,就靠在煙榻上,摳心挖肚的足足擬了一夜的條陳稿子,還沒有擬好。”
【第5句】:抓腮挖耳[zhuā sāi wā ěr]
【解釋】形容心里焦急而無法可想的樣子,也形容高興得不知怎么辦為好
【出處】茅盾《林家鋪子》:“大家喝了一會悶酒,抓腮挖耳地想不出好主意。”
【第6句】:撬窗挖壁[qiào chuāng wā bì]
【解釋】撬開門窗,挖開墻壁進行偷竊。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8回:“偷東西自是個賊,然而他總是扮了嫖客去的多。若是撬窗挖壁的,那又不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