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卯”的成語(12個)
本文整理了克丁克卯、寅年用卯年等含“卯”的成語12個,其中“卯”結尾的成語6個,“卯”在中間的成語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卯”結尾的成語【第1句】:克丁克卯[kè dīng kè mǎo]
【解釋】做事認真,一絲不苛。
【出處】劉心武《醒來吧!弟弟》:“當個鐵面無私,克丁克卯的檢查員。”
【第2句】:可丁可卯[kě dīng kě mǎo]
【解釋】恰好,不多不少,程度正適合。
【示例】要做到可丁可卯的程度并不難。
【第3句】:子丑寅卯[zǐ chǒu yín mǎo]
【解釋】四個地支。多指事理。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曰:'如何是十二時?’師曰:'子丑寅卯。’僧禮拜。師 示頌曰:'十二時中那事別,子丑寅卯吾今說。若會唯心萬法空,釋迦、彌勒從茲決 。’”
【示例】他對此事說不出個子丑寅卯。
【第4句】:應名點卯[yìng míng diǎn mǎo]
【解釋】指形式上查點人役。形容照例行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八回:“尤氏雖天天過來,也不過應名點卯,不肯亂作威福。”
【示例】若應名點卯,以寧靜圣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
【第5句】:丁是丁,卯是卯[dīng shì dīng,mǎo shì mǎo]
【解釋】某個釘子一定要安在相應的鉚處,不能有差錯。形容對事認真,毫不含糊。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三回:“我看你利害,明兒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別抱怨。”
【示例】銀錢大事,再比小侄年輕的人,他也會丁是丁,卯是卯的。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三回
【第6句】:不避子卯[bù bì zǐ mǎo]
【解釋】子、卯:古人認為子日和卯日為惡日。不回避子、卯等不吉利的日子。指不迷信,沒有忌諱。
【出處】《儀禮·士喪禮》:“朝夕哭,不辟子卯。”
“卯”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寅年用卯年[yín nián yòng mǎo nián]
【解釋】寅上預支了卯年的財物開支。比喻入不敷出,預先借支。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六回:“我打量雖是璉兒管事,在家自有把持,豈知好幾年頭里已就寅年用了卯年的,還是這樣裝好看,竟把世職俸祿當作不打緊的事情,為什么不敗呢!”
【第2句】:書畫卯酉[shū huà mǎo yǒu]
【解釋】猶言上下班。卯時簽到,酉時簽退。
【出處】《水滸傳》第五一回:“依舊每日縣中書畫卯酉,聽候差使。”
【第3句】:寅支卯糧[yín zhī mǎo liáng]
【解釋】寅、卯:地支的第【第3句】:四位。寅年用了卯年的糧。比喻經濟困難,收入不夠支出,預先支用了以后的進項。比喻指經濟困難,入不敷出。
【出處】明·畢自嚴《蠲錢糧疏》:“大都民間止有此物力,寅支卯糧,則卯年之逋,勢也。”
【示例】自從有了孩子后,寅支卯糧,生活更加困難了。
【第4句】:丁一卯二[dīng yī mǎo èr]
【解釋】丁:通“釘”,這里指榫頭;卯:器物上接榫頭的孔眼。丁卯合位,一絲不差。形容確實、牢靠。
【出處】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要說個丁一卯二,不許你差三錯四。”
【示例】相公說的丁一卯二的道:有姓王的施主,舍在寺中,以后來取,你把假的還了他,真的自藏了。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六
【第5句】:參辰卯酉[shēn chén mǎo yǒu]
【解釋】①參、辰,二星名。參星酉時出于西方,辰星卯時出于東方。參與辰,卯與酉相對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關或勢不兩立。②猶是非曲直。
【出處】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二折:“我覷著那珠翠金銀,我可便渾如似參辰卯酉。”
【示例】握金章,懸紫綬,一例唯唯否否,全不管參辰卯酉,只盼到腰纏萬貫上揚州。 ——清·惜秋旅生《維新夢·感憤》
【第6句】:寅吃卯糧[yín chī mǎo liáng]
【解釋】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糧。比喻經濟困難,收入不夠支出,預先支用了以后的進項。比喻指經濟困難,入不敷出。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五回:“就是我們總爺也是寅吃卯糧,先缺后空。”
【示例】自從有了孩子后,寅吃卯糧,生活更加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