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希”的成語(24個)
本文整理了希世之珍、地廣人希、緣木希魚等含“希”的成語24個,其中“希”開頭的成語6個,“希”結尾的成語1個,“希”在中間的成語1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希”開頭的成語【第1句】:希世之珍[xī shì zhī zhēn]
【解釋】希世:世上希有;珍:寶物。世間罕見的珍寶。比喻極寶貴的東西。
【出處】元·歐陽玄《題紫微老人大字歌》:“家藏有此希世珍。”
【示例】秦王展開錦袱觀看,但見純白無瑕,寶光閃爍,雕鏤之處,天成無跡,真希世之珍矣。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
【第2句】:希奇古怪[xī qí gǔ guài]
【解釋】希罕奇特,古里古怪。指極不一般。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楔子:“還有許多騙局、拐局、賭局,一切希奇古怪。”
【示例】如果你來到海邊,戴上一副特制的耳機,把耳機的一頭接到水中,便能聽到許多希奇古怪的聲音。
【第3句】:希世奇寶[xī shì qí bǎo]
【解釋】希:稀少;奇:稀罕。世上極稀罕極難得的珍奇寶物。
【出處】三國·魏·曹丕《與鐘繇書》:“猥以蒙鄙之姿,得睹稀世之寶。”
【示例】此劍乃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帶之有威,用之無敵,真希世奇寶。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
【第4句】:希世之寶[xī shì zhī bǎo]
【解釋】世上極稀罕極難得的珍寶。
【出處】三國·魏·曹丕《與鐘繇書》:“猥以蒙鄙之姿,得睹稀世之寶。”
【示例】此書世上久不見了,季滄葦、黃丕烈諸人俱未見過,要算希世之寶呢!(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三回)
【第5句】:希世之才[xī shì zhī cái]
【解釋】指世間很少有的人才。
【出處】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欲解倒懸之厄,須杖希世之才。”
【第6句】:希旨承顏[xī zhǐ chéng yán]
【解釋】指言語行動迎合上級的意圖。
【出處】《孔叢子·抗志》:“希旨容媚,則君親之。”《漢書· 不疑傳》:“聞暴公子威名久矣,今乃承顏接辭。”
“希”結尾的成語【第1句】:地廣人希[dì guǎng rén xī]
【解釋】廣:寬闊;希:通“稀”,稀少。指土地廣大,人煙稀少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總之,楚越之地,地廣人希。”
“希”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緣木希魚[yuán mù xī yú]
【解釋】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同“緣木求魚”。
【出處】《后漢書·周舉傳》:“陛下所行,但務其華,不循其實,猶緣木希魚,卻行求全,”
【第2句】:邀功希寵[yāo gōng xī chǒng]
【解釋】求取功名和寵信。
【出處】明·王瓊《雙溪雜記》:“茍以迎駕為名,自可邀功希寵。”
【第3句】:知希則貴[zhī xī zé guì]
【解釋】希:少;貴:珍貴。了解的人少,就會顯得珍貴。
【出處】《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第4句】:挾冰求溫,抱炭希涼[xié bīng qiú wēn,bào tàn xī liáng]
【解釋】夾著冰塊以求溫暖,抱著火炭希望能涼快。比喻行動與目的相違背,必然徒勞無功。
【出處】《三國志·魏志·高柔傳》裴松之注引孫盛曰:“信不足焉而祈物之必附,猜生于我而望彼之必懷,何異挾冰求溫,抱炭希涼者哉?”
【第5句】:望風希指[wàng fēng xī zhǐ]
【解釋】指說話行事見機迎合他人意旨。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杜恕傳》:“近司隸校尉孔羨辟大將軍狂悖之弟,而有司默爾,望風希指,甚于受屬。”
【第6句】:知希之貴[zhī xī zhī guì]
【解釋】希:少;貴:珍貴。了解的人少,就會顯得珍貴。
【出處】《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示例】此知希之貴,賢豪所以感結而不能自已也。(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連城》)
【第7句】:淺希近求[qiǎn xī jìn qiú]
【解釋】目標不遠,要求不高。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六十五:“是以太真夫人猶語馬君云:'與安期相隨少久,其術可得而傳。如淺希近求,則房戶幽堅。”
【第8句】:物以希為貴[wù yǐ xī wéi guì]
【解釋】事物因稀少而覺得珍貴。同“物以稀為貴”。
【出處】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
【第9句】:大有希望[dà yǒu xī wàng]
【解釋】指做成某事或實現某種愿望的可能性很大。
【出處】鄧小平《高級干部要帶頭發揚黨的優良傳統》:“選拔干部,選拔人才,只要選得好,選得準,我們的事業就大有希望。”
【示例】她這次大有希望。
【第10句】:抗心希古[kàng xīn xī gǔ]
【解釋】抗:通“亢”,高尚;抗心:使志向高尚;希:期望。使自己志節高尚,以古代的賢人為榜樣。
【出處】三國·魏·嵇康《幽憤》:“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示例】少英異,為桐城姚瑩所器重。抗心希古,落落寡合。 ——《清史稿·陳克家傳》
【第11句】:先意希旨[xiān yì xī zhǐ]
【解釋】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出處】《韓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禮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
【示例】賈能先意希旨,偁常疾之。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十
【第12句】:聲希味淡[shēng xī wèi dàn]
【解釋】指平淡無奇,沒有什么名聲。有曲高和寡,不為人知之意。
【出處】清·蔣士銓《空谷香·哄箋》:“人間聲希味淡半世間,分明喚我返白雪。”
【示例】此十一年間,表面上之克林威爾,其聲希味淡也若此,而后此轟天裂地之克林威爾又何以稱焉。 ——梁啟超《新英國巨人克林威爾傳》
【第13句】:一線希望[yī xiàn xī wàng]
【解釋】還有一點微弱的希望。
【出處】鄭振鐸《貓》:“我心理還有一線希望,以為它偶然跑到遠處去,也許會認得歸途的。”
【示例】只要有一線希望,我是絕對不會放棄的。
【第14句】:承風希旨[chéng fēng xī zhǐ]
【解釋】承:迎合;希:揣摩;風:風向;旨:意旨。指關于揣摩迎合上司的意向。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薛宣傳》:“九卿以下,咸承風指。”
【示例】那時的長安縣姓蘇,名又簡,是個榜下即用,為人卻甚狡猾,專門承風希旨。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60回
【第15句】:望風希旨[wàng fēng xī zhǐ]
【解釋】指說話行事迎合上面和意旨。
【出處】《三國志·魏書·杜畿傳》:“近司隸校尉孔羨辟大將軍狂悖之弟,而有司嘿爾,望風希旨,甚于受屬。”
【第16句】:依希猶記[yī xī yóu jì]
【解釋】依希:模糊,不清楚。模模糊糊還記得。
【出處】宋·蘇軾《題靈峰寺壁》:“前世德云今我是,依希猶記妙高臺。”
【第17句】:大音希聲[dà yīn xī shēng]
【解釋】指最大最美的聲音乃無聲之音。
【出處】《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王弼注:“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可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