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僇”的成語(5個)
本文整理了駢首就僇、天之僇民等含“僇”的成語5個,其中“僇”結尾的成語2個,“僇”在中間的成語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僇”結尾的成語【第1句】:駢首就僇[pián shǒu jiù guī]
【解釋】指一并被殺。同“駢首就戮”。
【第2句】:死有余僇[sǐ yǒu yú lù]
【解釋】僇:通“戮”。形容罪大惡極,雖死還殺不夠。
【出處】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世宗?a href='.com/baike/222/3233【第20句】:html' target='_blank' >蝦蟆罰骸爸遼蔽薰跡酃歟縹某?a href='.com/baike/224/2670【第50句】:html' target='_blank' >李夢陽、內臣何文鼎輩所奏,真死有余僇。”
“僇”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天之僇民[tiān zhī ruò mín]
【解釋】受天懲罰的人;罪人。同“天之戮民”。
【出處】魯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人們都在其間咀嚼著人我的渺茫的悲苦……各各自稱為'天之僇民’。”
【第2句】:同心僇力[tóng xīn jié lì]
【解釋】指齊心合力。同“同心戮力”。
【出處】《明史·王直傳》:“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與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滅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恥。”
【第3句】:祝僇祝鯁[zhù lù zhù gěng]
【解釋】古代帝王敬老、養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