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秤”的成語(12個)
本文整理了秤薪而爨、我心如秤、綿裹秤錘等含“秤”的成語12個,其中“秤”開頭的成語6個,“秤”結尾的成語4個,“秤”在中間的成語2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秤”開頭的成語【第1句】:秤薪而爨[chēng xīn ér cuàn]
【解釋】薪:柴;爨:燒火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不從大處著眼。
【出處】《淮南子·泰族訓》:“稱薪而爨,數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示例】積財聚谷,日不暇給。真個是數米而炊,稱柴而爨。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五
【第2句】:秤不離砣[chèng bù lí tuó]
【解釋】秤和砣是一整套衡器。比喻事物之間有連帶關系或關系親密。
【出處】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什物》:“《合縱記》劇:自古道:'公不離婆,秤不離砣。’”
【示例】水不離波,秤不離砣。 ——《夢筆生花弦索樂府》
【第3句】:秤錘落井[chèng chuí luò jǐng]
【解釋】秤錘掉進井里。比喻不見蹤影,不知消息。
【出處】宋·釋曉瑩《羅湖野錄》卷一:“福州資福善禪師,自此一別,秤錘落井。”
【第4句】:秤砣雖小壓千斤[chèng tuó suī xiǎo yā qiān jīn]
【解釋】秤砣看來一小塊卻能壓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實際很起作用。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三十一回:“俗語云:尿泡雖大無斤兩,秤砣雖小壓千斤。”
【第5句】:秤平斗滿[chèng píng dǒu mǎn]
【解釋】指做買賣規矩,不短斤少兩。
【示例】做買賣應該做到秤平斗滿,童叟無欺。
【第6句】:秤斤注兩[chēng jīn zhù liǎng]
【解釋】形容斤斤計較,顧小不顧大。
【出處】《朱子語類》:“只看如今秤斤注兩,作兩句破頭,如此是多少衰氣。”
“秤”結尾的成語【第1句】:我心如秤[wǒ xīn rú chèng]
【解釋】表示自己處理事情極端公平。
【出處】《馮堂書鈔》卷三七引諸葛亮《雜言》:“我心如秤,不能為人作輕重。”
【第2句】:人眼是秤[rén yǎn shì chèng]
【解釋】眾人的眼睛如同秤一樣的公平。比喻群眾的意見公正合理。
【第3句】:人心如秤[rén xīn rú chèng]
【解釋】人心象秤一樣。比喻人的心里都有辨別是非、衡量優劣的標準。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書》:“我心如秤,不能為人作輕重。”
【第4句】:大斗小秤[dà dǒu xiǎo chèng]
【解釋】秤:稱重的器皿。使用超出標準的斗收進,小于標準的秤出,進行盤剝克扣。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1回:“大斗小秤、奸盜詐偽、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燒舂銼之苦。”
【示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不存公道,大斗小秤,侵剝百端,以致小民愁怨。”
“秤”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綿裹秤錘[mián guǒ chèng chuí]
【解釋】絲綿里裹著秤錘。比喻深藏不露。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大溈果禪師法嗣》:“興化道:'我逢人則不出,出則便為人,又作么生?’師曰:'綿裹秤錘。’”
【第2句】:大秤小斗[dà chèng xiǎo dǒu]
【解釋】秤:稱重的器皿。使用超出標準的秤進,小于標準的斗出,進行盤剝克扣。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7卷:“不用大秤小斗,不違例克剝人財,坑人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