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代”的成語大全(83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代拆代行、黃金時代、萬代一時等含“代”的成語83個,其中“代”開頭的12個,“代”結尾的20個,“代”在中間的51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代”開頭的成語
【第1句】:代拆代行[dài chāi dài xíng]
【解釋】拆:拆開,指拆閱來電來文;行:發出。一般指首長不在時由專人負責代理拆閱和審批、處理公文。形容權力極大。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九回:“其時撫臺請病假,各事都由藩司代拆代行。”
【示例】這些文件都是由他代拆代行。
【第2句】:代人受過[dài rén shòu guò]
【解釋】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別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出處】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61章:“各省系軍閥懾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過,曹輥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示例】你這是代人受過,你不覺得冤嗎?
【第3句】:代馬依北風[dài mǎ yī běi fēng]
【解釋】代:古國名,泛指北方。北方所產的馬總是懷戀北邊吹來的風。比喻人心眷戀故土,不愿老死它鄉。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未通》:“故代馬依北風,飛鳥翔古巢,莫不哀其聲。”
【第4句】:代馬望北[dài mǎ wàng běi]
【解釋】比喻人心眷戀故土,不愿老死他鄉。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實邊》:“且夫人重遷,戀慕墳墓,賢不肖之所同也。……代馬望北,狐死首丘,邊民謹頓,尢惡內留。”
【第5句】:代越庖俎[dài yuè páo zǔ]
【解釋】比喻越出本分,代行其事。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示例】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甚么代越庖俎,還他個一矢雙穿。 ——清·陳天華《獅子吼》楔子
【第6句】:代人捉刀[dài rén zhuō dāo]
【解釋】捉刀:代別人寫文章。指代別人做事,多指寫文章。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p>
【示例】他經常代人捉刀。
【第7句】:代馬不思越[dài mǎ bù sī yuè]
【解釋】代:古國名,在今河北蔚縣、山西東北部一帶,泛指北方;越:古國名,泛指南方。北方所產的馬不思念南方。比喻眷戀故土。
【出處】唐·李白《古風五十九首》六:“代馬不思越,越禽不戀燕,情性有所習,土風固其然。”
【第8句】:代為說項[dài wéi shuō xiàng]
【解釋】比喻替別人說好話。
【出處】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項斯》:“幾度見詩詩盡好,及觀標格過于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示例】這年頭代為說項的人動機都不純了。
【第9句】:代代相傳[dài dài xiāng chuán]
【解釋】一代接一代地相繼傳下去。
【示例】我們一定要將林州人民戰天斗地、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代代相傳。
【第10句】:代馬依風[dài mǎ yī fēng]
【解釋】代:古國名,泛指北方。北方所產的馬總是懷戀北邊吹來的風。比喻人心眷戀故土,不愿老死它鄉。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未通》:“故代馬依北風,飛鳥翔古巢,莫不哀其聲?!?/p>
【示例】臣聞太公封齊,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馬依風。 ——《后漢書·班超傳》
【第11句】:代遠年湮[dài yuǎn nián yān]
【解釋】湮:埋沒。過去的年代已距今十分久遠,無法記憶,無從考證。
【第12句】:代人說項[dài rén shuō xiàng]
【解釋】替人說好話。
【出處】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項斯》:“幾度見詩詩盡好,及觀標格過于詩,平生不解臧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p>
【示例】他總愛代人說項。
“代”結尾的成語
【第1句】:黃金時代[huáng jīn shí dài]
【解釋】指人一生中最為寶貴的時期。也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期。
【出處】廖仲愷《中國人民和領土在新國家建設上之關系》:“自己不想個正當方法奮斗去,卻斂著手等候那黃金時代來碰他。”
【示例】青少年時期是我們每個人的黃金時代。
【第2句】:千秋萬代[qiān qiū wàn dài]
【解釋】一千年,一萬代。指世世代代,時間久長。
【出處】唐·劉長卿《哭陳歙州》:“千秋萬古葬平原,素業清風及子孫?!?/p>
【示例】幸?;ㄩ_人人愛,千秋萬代開不敗。 ——任德耀《馬蘭花》第一幕第一場
【第3句】:子孫后代[zǐ sūn hòu dài]
【解釋】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后裔。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2章:“樹活皮,人活臉,他金家的子孫后代都成了眾人唾罵的對象!”
【示例】我們要對子孫后代負責。
【第4句】:桃僵李代[táo jiāng lǐ dài]
【解釋】原比喻兄弟友愛相助,后轉用為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同“李代桃僵”。
【出處】清·錢謙益《遵旨回話疏》:“復社自有周之夔之案,奕琛自有薛國觀之案,奕琛又欲紐而一之,而曰復社操戈,繇臣指授,此所謂桃僵李代也?!?/p>
【示例】傷心極,恁桃僵李代,魚網鴻罹。 ——清·傷時子《蒼鷹擊·株連》
【第5句】:前朝后代[qián cháo hòu dài]
【解釋】前后各個朝代。喻指歷代。
【出處】元·范子安《竹葉舟》第一折:“量那些一陀兒寰土,經了些前朝后代戰爭余?!?/p>
【第6句】:七窩八代[qī wō bā dài]
【解釋】詈詞。指全部眷屬家族。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卻只怕那水里有甚么眷族老小,七窩八代的都來,我就弄他不過?!?/p>
【第7句】:成年古代[chéng nián gǔ dài]
【解釋】猶言長期以來。
【出處】元·劉君錫《來生債》第一折:“這灶成年古代不燒火,埋上這銀子,扒上些灰兒蓋著,誰知道灶窩里有銀子?”
【第8句】:改朝換代[gǎi cháo huàn dài]
【解釋】舊的朝代為新的朝代所代替。
【出處】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總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貴族利用了去,當作他們改朝換代的工具。”
【示例】真是改朝換代了。學生也來管閑事!他們要到蘇貨鋪里檢查東洋貨。 ——茅盾《虹》
【第9句】:天工人代[tiān gōng rén dài]
【解釋】天的職責由人代替。
【出處】《尚書·皋陶謨》:“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示例】且選眾授能,非才莫舉,天工人代,焉可妄加。 ——唐·吳兢《貞觀政要·論擇官》
【第10句】:傳宗接代[chuán zōng jiē dài]
【解釋】宗:宗教,家族。代:后代。傳延宗教,接續后代。舊指生了獨生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傳下去。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輩子,掙了這分大家私,死下來又沒有個傳宗接代的人,不知當初要留著這些錢何用?!?/p>
【示例】我想勸他討個“小”,將來生個兒子也可以傳宗接代。 ——巴金《秋》第三十七章
【第11句】:更新換代[gēng xīn huàn dài]
【解釋】以新換舊。
【出處】鄧小平《在接見首都戒嚴部隊軍以上干部時的講話》:“不管我們受到多名大的損失,不管如何更新換代,我們這個軍隊永遠是黨領導下的軍隊。”
【示例】現在科學技術更新換代很快。
【第12句】:一生一代[yī shēng yī dài]
【解釋】指一輩子。同“一生一世”。
【出處】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
【示例】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消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清·納蘭性德《畫堂春》詞
【第13句】:世世代代[shì shì dài dài]
【解釋】泛指延續的各代。
【出處】鄧小平《“兩個凡事”不符合馬克思主義》:“提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
【示例】我們世世代代都會記住你的恩情。
【第14句】:千齡萬代[qiān líng wàn dài]
【解釋】猶千秋萬代。極言歲月長久。
【出處】唐·盧照鄰《懷仙引》:“天長地久時相憶,千齡萬代一來游。”
【第15句】:一代不如一代[yī dài bù rú yī dài]
【解釋】代:父子相繼為一代。一代比一代差。
【出處】宋·王君玉《國老談苑》第二卷:“谷視之,笑謂忠懿曰:'此謂一代不如一代也?!?/p>
【示例】九斤老太雖然高壽,耳朵卻還不很聾,但也沒有聽到孩子的話,仍舊自己說:'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魯迅《風波》
【第16句】:改姓易代[gǎi xìng yì dài]
【解釋】指朝代改換。泛指政權更替。
【出處】《宋書·符瑞志上》:“歲星入太微,內有兵亂,人主以弱。三者,漢改姓易代之異也?!?/p>
【第17句】:及瓜而代[jí guā ér dài]
【解釋】及:到。到明年瓜熟時派人接替。指任職期滿由他人繼任。
【出處】《左傳·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
【示例】及瓜而代,主公所親許也。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四回
【第18句】:遺臭萬代[yí chòu wàn dài]
【解釋】死后惡名流傳,永遠受人唾罵。同“遺臭萬載”。
【出處】唐·高適《后漢賊臣董卓廟議》:“母妻屠戮,種族無留,懸首燃臍,遺臭萬代。”
【第19句】:遺臭千代[yí chòu qiān dài]
【解釋】遺臭:死后留下的惡名。死后惡名一直流傳,永遠被人唾罵。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耶!”
【第20句】:風華絕代[fēng huá jué dài]
【解釋】風華:風采才華;絕代:冠絕當世。意思是風采才華為當世第一。
【出處】《南史·謝晦傳》:“時謝混風華為江左第一,嘗與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時頓有兩玉人耳?!?/p>
“代”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萬代一時[wàn dài yī shí]
【解釋】很多世代才有這么一個時機。極言機會難得。
【出處】《后漢書·隗囂傳》:“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薄稑犯娂の奈桦A步辭》:“云行雨洽,天臨地持。茫茫區宇,萬代一時?!?/p>
【示例】臺家府庫空竭,復無器仗,三倉無米,東境饑流,此萬代一時也,機不可失。 ——《梁書·陳伯之傳》
【第2句】:越俎代庖[yuè zǔ dài páo]
【解釋】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出處】《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p>
【示例】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第3句】:一代風騷主[yī dài fēng sāo zhǔ]
【解釋】風騷:原指《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泛指文學。一個時代的文壇領袖人物。
【出處】宋·龍袤《全唐詩話》卷五:“司空嘆息撫背曰:'當為一代風騷主。’”
【第4句】:以桃代李[yǐ táo dài lǐ]
【解釋】比喻以自身去頂替別人。
【出處】《再生緣》第三二回:“咳,且慢些笑他的失節,或者劉燕玉也是以桃代李的機關,亦未可定。”
【第5句】:一代談宗[yī dài tán zōng]
【解釋】談宗:善于言談,為世人所尊崇。指當代清談大師。
【出處】《晉書·潘京傳》:“君天才過人,恨不學耳!若學,必為一代談宗?!?/p>
【第6句】:燕雁代飛[yàn yàn dài fēi]
【解釋】燕夏天來溫帶,冬天歸南方;雁冬天來溫帶,夏天歸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見。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地形訓》:“磁石上飛,云母來水,土龍致雨,燕雁代飛。”
【第7句】:一代文宗[yī dài wén zōng]
【解釋】宗:宗師。一個時代為眾人所宗仰的文學家。亦作“當世辭宗”、“一代宗匠”、“一代辭宗”。
【出處】《陳書·除陵傳》:“自有陳創業,文檄軍書及禪授詔書,皆陵所制,而《九錫》尤美,為一代文宗,亦不以此矜物,未嘗詆訶作者?!?/p>
【示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他本是一代文宗,不覺肅然起敬。”
【第8句】:世代簪纓[shì dài zān yīng]
【解釋】簪纓:頭簪和束發的纓絡,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接連幾代都是做高官的的仕宦之家。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久聞公世代簪纓,何不立于廟堂,輔佐天子,乃區區作相府門下一吏乎?”
【示例】我娘家是大明開國功臣信國公之后,也算得是世代簪纓之族。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第9句】:一代宗臣[yī dài zōng chén]
【解釋】一個時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
【出處】《漢書·蕭何曹參傳贊》:“淮陰黥布等已滅,唯何參擅功名,位冠群臣,聲施后世,為一代之宗臣。”
【第10句】:萬代不易[wàn dài bù yì]
【解釋】易:改變。永遠不改變。
【出處】《六韜·龍韜·五音》:“宮商角徵羽,此真正聲也,萬代不易?!?/p>
【示例】與其認賊作父,為后世唾罵,何不奮發鷹揚,建立萬代不易之基? ——金庸《書劍恩仇錄》第十一回
【第11句】:百代過客[bǎi dài guò kè]
【解釋】指時間永遠流逝。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直逆旅也;光陰者,百代直過客也?!?/p>
【第12句】:新陳代謝[xīn chén dài xiè]
【解釋】陳:陳舊的;代:替換;謝:凋謝,衰亡。指生物體不斷用新物質代替舊物質的過程。也指新事物不斷產生發展,代替舊的事物。
【出處】《淮南子·兵略訓》:“若春秋有代謝,若日月有晝夜,終而復始,明而復晦?!睗h·蔡邕《筆賦》:“新故代謝,四時之次也?!?/p>
【示例】世界上總是這樣以新的代替舊的,總是這樣新陳代謝、除舊布新或推陳出新的。 ——毛澤東《矛盾論》
【第13句】:世代書香[shì dài shū xiāng]
【解釋】世世代代都是讀書人家。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林家雖貧到沒飯吃,也是世代書香人家,斷不肯將他家的人丟給親戚,落的恥笑?!?/p>
【示例】跟你談起鄭家的事,你就滿口世代書香,家學淵源。 ——巴金《秋》
【第14句】:新故代謝[xīn gù dài xiè]
【解釋】指生物體不斷用新物質代替舊物質的過程。也指新事物不斷產生發展,代替舊的事物。同“新陳代謝”。
【出處】漢·蔡邕《蘭賦》:“新故代謝,四時次也?!?/p>
【第15句】:一代辭宗[yī dài cí zōng]
【解釋】辭宗:辭賦作者中的宗師。指一個時代為人所尊崇的文學家。
【出處】《南史·任昉傳》:“昉起草即成,不加點竄。沈約一代辭宗,深所推挹?!?/p>
【示例】張九齡一代辭宗,為中書令,引陟為中書舍人,與孫逖、梁涉對掌文誥,時人以為美談。 ——《舊唐書·韋陟傳》
【第16句】:以耳代目[yǐ ěr dài mù]
【解釋】以:用;代:代替。拿眼睛當耳朵。指不親自去調查了解,光聽信別人說的。
【出處】臧克家《以耳代目之類》:“這種以耳代目的情況是令人吃驚的,但這種情況卻并不是罕見的?!?/p>
【示例】以耳代目的做法不可取。
【第17句】:包辦代替[bāo bàn dài tì]
【解釋】指應該和有關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卻獨自辦理,不讓旁人參與。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三:“媒婆真是包辦代替的老祖宗,可真是把人坑害死了?!?/p>
【示例】我們工作同志作好參謀,不要指手劃腳,包辦代替。 ——陳殘云《山谷風煙》第三四章
【第18句】:分憂代勞[fēn yōu dài láo]
【解釋】分擔憂愁,代替操勞。
【第19句】:將李代桃[jiāng lǐ dài táo]
【解釋】比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頂替。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樓》:“貞麗從良,香君守節,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馬舅之威,將李代桃,一舉四得,倒也是個妙計?!?/p>
【第20句】:荏苒代謝[rěn rǎn dài xiè]
【解釋】荏苒:時光漸漸過去;代謝:交替。指日月交替運行,時光漸漸消逝。
【出處】西晉·張華《勵志》:“日與月與,荏苒代謝?!?/p>
【第21句】:不惜代價[bù xī dài jià]
【解釋】為得到某種東西或實現某個目標而不吝惜付出錢物、精力等。
【示例】他不惜代價,為的是巴結領導討個官做。
【第22句】:李代桃僵[lǐ dài táo jiāng]
【解釋】僵:枯死。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后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出處】古樂府詩《雞鳴》:“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深相待,兄弟還相忘。”
【示例】芝焚蕙嘆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 ——清·黃遵憲《感事》詩
【第23句】:僵李代桃[jiāng lǐ dài táo]
【解釋】比喻代人受罪責或以此代彼。亦作“僵桃代李”。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胭脂》:“彼逾墻鉆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誠難消其冤氣。”
【示例】遂密斬來使,行僵李代桃之計。 ——《冷眼觀》第二八回
【第24句】:緩步代車[huǎn bù dài chē]
【解釋】緩:舒緩不急切。慢步行走以代乘車。
【出處】唐·魏徴《隋書·劉炫傳自贊》:“玩文史以恰神,閱魚鳥以散慮,觀省野物,登臨園沼,緩步代車,無事為責?!?/p>
【第25句】:一代國色[yī dài guó sè]
【解釋】國色:美麗超群的女子。為一代人當中長得最美的女子。
【出處】元·楊維楨《題二喬觀書圖》:“喬家二女雙芙蓉,一代國色江之東。”
【第26句】:一代儒宗[yī dài rú zōng]
【解釋】儒宗:儒家學者的宗師。指一個時代的城學大師。
【出處】《周書·儒林傳》:“故能馳聲海內,為一代儒宗。雖前世徐廣、何承天之儔,不足過也?!?/p>
【示例】先生一代儒宗,今日即位頒詔,煩先生起草,幸勿再辭! ——蔡東藩《明史演義》第二十六回
【第27句】:絕代佳人[jué dài jiā rén]
【解釋】絕代:當代獨一無二;佳人:美人。當代最美的女人。
【出處】《漢書·外戚傳》載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p>
【示例】絕代佳人曾一笑,傾城傾國。 ——宋·辛棄疾《滿江紅》詞
【第28句】:取而代之[qǔ é dài zhī]
【解釋】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F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p>
【示例】清帝方今玩于彼股掌之上,及其時則取而代之耳。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十六回
【第29句】:百代文宗[bǎi dài wén zōng]
【解釋】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遠的年代里堪為文人楷模的人物。
【出處】《晉書·陸機傳》:“制曰:'故足遠超枚(枚乘)馬(司馬相如),……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第30句】:越俎代謀[yuè zǔ dài móu]
【解釋】俎:古代祭祀時用的盛祭品的器具。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去代替別人出謀劃策。比喻越權辦事或包辦代替
【出處】鄭觀應《盛世危言·公法》:“同者彼此通行,異者各行其是,無庸越俎代謀。”
【示例】柳亞子《紀夢詩序》:“友邦領袖,老謀深算,成竹在胸,豈外人所宜越俎代謀?”
【第31句】:五行代德[wǔ xíng dài dé]
【解釋】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代德:以新德代舊德。泛指改朝換代。
【第32句】:一代楷模[yī dài kǎi mó]
【解釋】一個時代的模范人物。
【出處】《舊唐書·李靖傳》:“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為一代楷模?!?/p>
【示例】周總理是現代社會的一代楷模。
【第33句】:世代相傳[shì dài xiāng chuán]
【解釋】祖祖輩輩傳下來。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將來抱個娃娃,子再生孫,孫又生子,綿綿瓜瓞,世代相傳,奉祀這座祠堂,才是我公婆的心思,才算姐姐你的孝順,成全你作個兒女英雄。”
【示例】這鋼杖重逾三十斤,竹棒卻只十余兩,但丐幫幫主世代相傳的棒法果然精微奧妙。 ——金庸《射雕英雄傳》第二十八回
【第34句】:借箸代籌[jiè zhù dài chóu]
【解釋】箸:筷子;籌:過去用以計算的工具,引伸為策劃。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來指畫當前的形勢。后比喻從旁為人出主意,計劃事情。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請借前箸以籌之。”
【示例】借箸代籌一縣策,納楹閑訪百城書。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七回
【第35句】:一代宗工[yī dài zōng gōng]
【解釋】指在學問、技藝等方面一個時代為眾所推崇的巨匠。
【出處】《金史·元好問傳》:“兵后,故老皆盡,好問蔚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銘志,盡趨其門?!?/p>
【示例】基、濂學術醇深,文章古茂,同為一代宗工。 ——《明史·劉基等傳贊》
【第36句】:養兒代老,積谷防饑[yǎng ér dài lǎo,jī gǔ fáng jī]
【解釋】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出處】元本高明《琵琶記·牛小姐諫父》:“[貼]爹爹,正是養兒代老,積谷防饑。”
【第37句】:捉刀代筆[zhuō dāo dài bǐ]
【解釋】指代人出力或代寫文章。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示例】領導干部都有自己的捉刀代筆人。
【第38句】:異代之交[yì dài zhī jiāo]
【解釋】異代:不同的時代。不同時代的人們之間的交往。指精神上與前人做朋友。
【出處】《南史·蕭允傳》:“行經延陵季子廟,設蘋藻之薦,托異代之交,為詩以敘意,辭理清典?!?/p>
【第39句】:萬代之業[wàn dài zhī yè]
【解釋】指傳之萬世不朽的大業。
【出處】漢·賈誼《過秦論》:“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p>
【示例】張浚以陛下萬代之業,邀自己一時之功,知臣與朱溫深仇,私相連結。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九十六回
【第40句】:一代宗匠[yī dài zōng jiàng]
【解釋】形容一個時代的人們所尊崇、敬仰的著名文學家。
【出處】《陳書·除陵傳》:“自有陳創業,文檄軍書及禪授詔書,皆陵所制,而《九錫》尤美,為一代文宗,亦不以此矜物,未嘗詆訶作者?!?/p>
【示例】好之者推為一代宗匠,亦多受世抉摘云。 ——《明史·李攀龍傳》
【第41句】:一代鼎臣[yī dài dǐng chén]
【解釋】一個時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同“一代宗臣”。
【出處】《南史·丘靈鞠傳》:“公為一代鼎臣,不可復為覆餗sù?!?/p>
【第42句】:僵桃代李[jiāng táo dài lǐ]
【解釋】比喻代人受罪責或以此代彼。同“僵李代桃”。
【出處】清·贏宗季女《六月霜·對簿》:“僵桃代李誠無與,摧花斫柳夫何???”
【第43句】:以計代戰[yǐ jì dài zhàn]
【解釋】用計謀來代替陣前的交戰。
【第44句】:一代文豪[yī dài wén háo]
【解釋】豪:才能杰出的人。一個時代杰出的文學家。
【出處】宋·歐陽修《歸田錄》:“宋楊大年,作文頃刻數千言,真一代之文豪。”
【第45句】:先代所美[xian dai shuo mei]
【解釋】這是前人所稱道的事。
【第46句】:瓜代之期[guā dài zhī qī]
【解釋】代:時期,時代。以瓜熟為期限。指任職期滿,派他人接替。
【出處】《左傳·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p>
【第47句】:一代風流[yī dài fēng liú]
【解釋】指創立風尚、為當時景仰的人物。
【出處】唐·杜甫《哭李常侍鐸》:“一代風流盡,修文地下深,斯人不重見,將老失知音?!?/p>
【示例】一代風流盡,三師禮數崇。 ——宋·陳師道《后山集·丞相溫公挽詞》
【第48句】:年湮代遠[nián yān dài yuǎn]
【解釋】湮:埋沒。年代久遠。
【出處】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0章:“但是年湮代遠,河流業已改道多次,不復是舊日的河道了。”
【第49句】:人事代謝[rén shì dài xiè]
【解釋】代謝:更迭,交替。泛指人世間的事新舊交替。
【出處】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詩:“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示例】人事代謝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50句】:長歌代哭[cháng gē dài kū]
【解釋】長歌:放聲歌詠,借指寫詩文。用放聲歌詠來代替痛哭泣,借以抒發胸中的悲憤。
【出處】清·秋瑾《挽故人陳闕生》序:“手挽一章,亦長歌代哭之意?!?/p>
【第51句】:萬代千秋[wàn dài qiān qiū]
【解釋】指經歷年代極久遠。亦作“萬古千秋”、“萬載千秋”。
【出處】《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锶f歲之聲恬耳,而一日之壽無征于人,此人所以簡巫祝也。”
【示例】書方易折,家揭難留,鐫茲幽石,萬代千秋。 ——晉·無名氏《平西將軍周處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