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直”的成語大全(186個)

21872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直”的成語大全(186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直言讜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枉尺直尋等含“直”的成語186個,其中“直”開頭的55個,“直”結尾的47個,“直”在中間的84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直”開頭的成語

【第1句】:直言讜議[zhí yán bù yì]

【解釋】讜:正直。正直的言論。

【出處】宋·錢易《南部新書》甲:“每侍臣賜對,則左右悉去,故直言讜議,盡得上達?!?/p>

【第2句】:直道守節(jié)[zhí dào shǒu jié]

【解釋】節(jié):節(jié)操。處事公正,遵守節(jié)操。

【示例】我喜歡與直道守節(jié)的人交往。

【第3句】:直節(jié)勁氣[zhí jié jìn qì]

【解釋】氣節(jié)正直,操守剛勁。

【出處】《明史·王廷傳》:“廷守蘇州時,人比之趙清獻,直節(jié)勁氣,始終無改?!?/p>

【第4句】:直撲無華[zhí pǔ wú huá]

【解釋】質樸無文采。

【出處】羅惇曧《文學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詞尚整飾,《書》垂《典》《誥》,尤多葉韻,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日直撲無華,遂稱復古也?!?/p>

【第5句】:直道不容[zhí dào bù róng]

【解釋】按正直的道理行事而不被社會容納。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公祖大人直道不容,以致忤時,敝鄉(xiāng)士民迄今廑想明德?!?/p>

【第6句】:直來直去[zhí lái zhí qù]

【解釋】指來去途中不繞道、不停留,或指說話、做事不繞彎子。

【出處】我就喜歡你說話~。

【示例】我就喜歡你說話直來直去

【第7句】:直上直下[zhí shàng zhí xià]

【解釋】①上下一貫。②從上到下,從頭到腳。③形容陡直。

【出處】《朱子全書》卷四:“凡事都分做兩邊,是底放一邊,非底放一邊。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則分別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則分別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之道?!?/p>

【示例】②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七回“官道旁邊,只見走過一條大漢,直上直下相李逵?!雹圻@樓梯直上直下,不好走。

【第8句】:直言盡意[zhí yán jìn yì]

【解釋】爽直地說出全部的意思。

【出處】《漢書·元帝紀》:“直言盡意,無有所諱?!?/p>

【第9句】:直口無言[zhí kǒu wú yán]

【解釋】猶言啞口無言。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一回:“眾人被他罵的直口無言。”

【第10句】:直眉楞眼[zhí méi léng yǎn]

【解釋】形容眼神發(fā)直。

【出處】鄧十喆《活礦工和死把頭》:“老礦工直眉楞眼地坐了半天,想起了自己的女兒?!?/p>

【第11句】:直入公堂[zhí rù gōng táng]

【解釋】比喻言行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出處】老舍《駱駝祥子》九:“可是,咱們就這么直入公堂的去說,還是不行?!庇帧端氖劳谩菲撸骸暗竭@幾家去!別直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明白嗎?要順口答應的探聽有什么路子可走!”

【第12句】:直待雨淋頭[zhí dài yǔ lín tóu]

【解釋】待;等到。直到下雨時方要做某事。比喻不能及早動手或毫無準備。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二:“僧問:'一言合道時如何?’師曰:'七顛八倒。’曰:'學人禮拜?!瘞熢唬?教休不肯休,直待雨淋頭?!?/p>

【示例】三巧兒晚丫鬟開看,只見薛婆衣衫半濕,提個破傘進來,口兒道:“睛千不肯走,直待雨淋頭?!保鳌ゑT夢龍《喻世明言》卷一)

【第13句】:直捷了當[zhí jié liǎo dàng]

【解釋】形容說話、做事不繞彎子,干脆爽快。同“直截了當”。

【出處】魯迅《墳·燈下漫筆》:“但措施太繞彎子了。有更其直捷了當?shù)恼f法在這里?!?/p>

【示例】才見一面我就直捷了當,把我的情況告訴了他們了! ——沙汀《困獸記》十五

【第14句】:直言極諫[zhí yán jí jiàn]

【解釋】①謂以正直的言論諫諍。古時多用于臣下對君主。②直言極諫科的省稱。

【出處】漢·晁錯《舉賢良對策》:“救主之失,補主之過,揚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內無邪辟之行,外無騫污之名。事君若此,可謂直言極諫之士矣?!?/p>

【第15句】:直言正論[zhí yán zhèng lùn]

【解釋】正直公道的言論。

【出處】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王荊公始用事,公以直言正論折之,不能勝?!?/p>

【第16句】:直權無華[zhí quán wú huá]

【解釋】質樸無文采。

【第17句】:直抒胸臆[zhí shū xiōng yì]

【解釋】胸臆:胸腔,內心,引申為心意。直率地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

【出處】明·胡震亨《唐音癸簽》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負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廣酬事物之變而無礙。”

【示例】古詩章節(jié)未諧,尤多趁韻;然直抒胸臆,語皆有物。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卷中

【第18句】:直沖橫撞[zhí chōng héng zhuàng]

【解釋】任意亂沖亂撞,毫無顧忌。

【出處】明·李贄《續(xù)焚書·與友人論文》:“凡作文皆從外面攻進里去,我為文章只就里面攻打出來,直沖橫撞,就他城池,食他糧草,攪得他粉碎,故不費一毫氣力而自然有余也?!?/p>

【第19句】:直搗黃龍[zhí dǎo huáng lóng]

【解釋】黃龍:即黃龍府,轄地在今吉林一帶,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黃龍府。指搗毀敵人的巢穴。

【出處】《宋史·岳飛傳》:“金將軍韓常欲以五萬眾內附。飛大喜,語其下曰:'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示例】直搗黃龍君莫懈,福星高照古神州。 ——吳玉章《和印泉老兄“七七”三年抗戰(zhàn)紀念感賦原韻》

【第20句】:直言切諫[zhí yán qiē jiàn]

【解釋】謂以正直的言論諫諍。古時多用于臣下對君主。同“直言極諫”。

【出處】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朔雖詼笑,然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上常用之?!?/p>

【第21句】:直上青云[zhí shàng qīng yún]

【解釋】直上:直線上升。比喻官運亨通,直登高位。

【出處】唐·李白《駕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詩:“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shù)ぱ┬匾?。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p>

【示例】一朝直上青云路,錦衣還眉揚氣吐。 ——明·謝讜《四喜記·詩禮趨庭》

【第22句】:直抒己見[zhí shū jǐ jiàn]

【解釋】直:直爽;抒:抒發(fā)。坦率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出處】清·方苞《與李綱主書》:“倘鑒愚誠,取平生所述訾敖朱子之語,一切薙芟,而直抒己見,以共明孔子之道。”

【示例】討論會上,大家熱涌躍發(fā)言,直抒己見。

【第23句】:直眉瞪眼[zhí méi dèng yǎn]

【解釋】形容發(fā)脾氣或發(fā)呆的樣子。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連司棋也都氣了個直眉瞪眼?!?/p>

【示例】忙住口低頭瞧一眼腳底下,然后直眉瞪眼楞怔著。 ——管樺《一幅畫》

【第24句】:直木必伐[zhí mù bì fá]

【解釋】直木:筆直的樹木;伐:砍。成材的樹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出處】《逸周書·周?!罚骸案嗜亟?,直木必伐?!薄肚f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p>

【第25句】:直入云霄[zhí rù yún xiāo]

【解釋】云霄:指天空。直沖云天。形容歌聲高亢嘹亮。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點起幾百盞明角燈來,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歌聲縹緲,直入云霄?!?/p>

【第26句】:直認不諱[zhí rèn bù huì]

【解釋】直截了當承認,毫不回避隱瞞。

【出處】中國近臺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徐錫麟安慶起義清方檔案》:“馬子畦一犯即現(xiàn)獲之黃福詭名,亦經質訊明確,直認不諱?!?/p>

【示例】這幾條罪案,本社同人當然直認不諱。 ——陳獨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

【第27句】:直言無諱[zhí yán wú huì]

【解釋】直率地說話,無所隱諱。

【出處】語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論人也,見賢而進士,不同君所欲;見不善而廢之,不辟君所愛;行已而無私,直言而無諱。”

【示例】臣鑒先征,竊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無諱。 ——《晉書·劉波傳》

【第28句】:直言勿諱[zhí yán wù huì]

【解釋】直率地說話,無所隱諱。同“直言無諱”。

【出處】清·張廷玉《明史·弋謙傳》:“爾群臣勿以前事為戒,于國家利弊、政令未當者,直言勿諱?!?/p>

【第29句】:直而不挺[zhí ér bù tǐng]

【解釋】指作事按正直之道而行,但有變通。

【出處】《漢書·蓋寬饒傳》:“夫君子進而不挺,曲而不詘。”

【第30句】:直眉睖眼[zhí méi lèng yǎn]

【解釋】豎眉瞪眼。

【出處】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十七:“那個直眉睖眼的小子是他們的炮手呵!”

【第31句】:直樸無華[zhí pǔ wú huá]

【解釋】華:文采。質樸而沒有文采

【出處】羅悴懸《文學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詞尚整飾,《書》垂《典》《誥》,尤多葉韻,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曰直樸無華,遂稱復古也。”

【第32句】:直諒多聞[zhí liàng duō wén]

【解釋】直:正直;諒:信實;多聞:學識淵博。為人正直信實,學識廣博。

【出處】《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也。”

【示例】文章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世有直諒多聞,引繩墨經糾余不逮者,禱祀求之矣。 ——清·黎庶昌《續(xù)古文辭類篡序》

【第33句】:直言正色[zhí yán zhèng sè]

【解釋】謂言語正直,儀容嚴肅。

【出處】《三國志·魏志·國淵傳》:“每于公朝論議,常直言正色,退無私焉?!?/p>

【示例】直言正色,論不阿諂。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

【第34句】:直截了當[zhí jié liǎo dàng]

【解釋】形容說話做事爽快、干脆。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倒是一個極爽快的?!?/p>

【示例】他說話、辦事直截了當,認真干脆。

【第35句】:直寫胸臆[zhí xiě xiōng yì]

【解釋】胸臆:胸腔,內心,引申為心意。直率地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

【出處】明·胡震亨《唐音癸簽》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負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廣酬事物之變而無礙?!?/p>

【第36句】:直情徑行[zhí qíng jìng xíng]

【解釋】徑:直;行:從事。憑著自己的意思徑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出處】《禮記·檀弓下》:“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p>

【示例】直情徑行,視毀譽如風而不恤。 ——宋·陳亮《謝羅尚書啟》

【第37句】:直撞橫沖[zhí zhuàng héng chōng]

【解釋】形容向前突破,不可阻擋或毫無顧忌地亂沖亂闖。

【出處】《英烈傳》第二十八回:“這些隨來的精勇,個個持死殺來,真?zhèn)€是摧枯拉朽,直撞橫沖,殺得友諒遠走二十里之地。”

【第38句】:直言取禍[zhí yán qǔ huò]

【解釋】《左傳·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難。”

【出處】下官目睹其奸,不容不奏,豈不知~。 ——明·王士楨《鳴鳳記·幼海議本》

【示例】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95回:“臣因祿山有此不祥之二夢,知其必敗,故不與直言取禍,只以巧言對之,正欲留此微軀,再睹天顏耳。”

【第39句】:直言無隱[zhí yán wú yǐn]

【解釋】直率地說話,無所隱諱。同“直言無諱”。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臣不忍坐視君國之危亡,故敢直言無隱。”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三回:“年兄宜直言無隱,某亦有肺腑相通。”

【示例】旋用御史徐啟文奏,今中外臣工于時事闕失,直言無隱。 ——柯劭忞《清史稿·后妃傳·文宗孝貞顯皇后》

【第40句】:直如弦[zhí rú xián]

【解釋】像弓弦一樣直。形容為人正直。

【出處】《后漢書·五行志》:“順帝之末,京都童謠曰:'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p>

【示例】常知生似幻,維重直如弦。(唐·貫休《和韋相公見示閑臥》)

【第41句】:直言正諫[zhí yán zhèng jiàn]

【解釋】指以正直的言論諫諍。古時多用于臣下對君主。

【出處】《戰(zhàn)國策·齊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廟,守社稷,聞先生直言正諫不諱?!?/p>

【示例】其有直言正諫之士,敢決徇義之夫,二十五日,悉集華林東門,人別引見,共論得失。 ——《北史·魏紀四·肅宗孝明帝》

【第42句】:直木先伐[zhí mù xiān fá]

【解釋】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樹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會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出處】《莊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p>

【示例】伏望陛下思直木先伐之義者,眾惡必察之。 ——宋·王禹偁《滁州謝上表》

【第43句】:直言賈禍[zhí yán gǔ huò]

【解釋】直:坦率、直爽;賈:買,引申為招致。指說話直率的人會惹禍。

【出處】《左傳·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難?!?/p>

【示例】文太夫人早知文郎必以直言賈禍,潛避至此。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一回

【第44句】:直言不諱[zhí yán bù huì]

【解釋】諱:避忌,隱諱。說話坦率,毫無顧忌。

【出處】《晉書·劉隗傳》:“臣鑒先征,竊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無諱。”

【示例】這倒不必多心,我是個無黨無派的人,才敢這樣直言不諱。 ——梁斌《紅旗譜》五十二

【第45句】:直內方外[zhí nèi fāng wài]

【解釋】形容內心正直、做事方正。

【出處】《周易·坤》:“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示例】只要體當自家直內方外之實事,乃是為已之切。 ——宋·朱熹《朱子全書·論語》

【第46句】:直言危行[zhí yán wēi xíng]

【解釋】危行:直行。正直的言論和行為。

【出處】唐·白居易《使百職修皇綱振》:“以直言危行者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為凝滯?!?/p>

【第47句】:直而不肆[zhí ér bù sì]

【解釋】直:正直;肆:放肆。雖然耿直卻不放肆。

【出處】《老子》第五十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p>

【示例】其文章一以氣為主,博而敏,直而不肆,自成一家言。(《元史·楊載傳》)

【第48句】:直道事人[zhí dào shì rén]

【解釋】正直無私地對待人。

【出處】《隋書·馮慈明傳》:“慈明直道事人,有死而已。不義之言,非所敢對?!?/p>

【第49句】:直眉怒目[zhí méi nù mù]

【解釋】形容發(fā)怒的樣子。

【出處】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十七:“孔二老婆并不上他的當,直眉怒目罵他?!?/p>

【第50句】:直道而行[zhí dào ér xíng]

【解釋】直道:正路。沿著直的道路走。比喻辦事公正。

【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示例】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第51句】:直壯曲老[zhí zhuàng qū lǎo]

【解釋】老:引申為衰,氣餒。理直氣壯,理曲氣餒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之乎?”

【第52句】:直性狹中[zhí xìng xiá zhōng]

【解釋】性:性格;狹:狹隘。性格直爽,但心胸狹隘,不能容人容事。

【出處】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p>

【第53句】:直吐胸懷[zhí tǔ xiōng huái]

【解釋】直:直爽;抒:抒發(fā)。坦率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出處】明·楊循吉《論詩》:“予觀詩不以格律體裁為論,惟求直吐胸懷、實敘景象,婦人小子皆曉所謂者,然后定為好詩?!?/p>

【第54句】:直言骨鯁[zhí yán gǔ gěng]

【解釋】言辭正直,氣節(jié)剛勁。

【出處】唐·韓愈《爭臣論》:“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從諫如流之美?!?/p>

【第55句】:直接了當[zhí jiē liǎo dàng]

【解釋】了當:干脆,爽快。形容說話做事爽快、不繞彎子

【出處】聶紺弩《關于知識分子》:“因為反正無法挽救,倒不如各人知趣,早點'賣身投靠’的直接了當?!?/p>

【示例】王朔《過把癮就死》:“別拐彎抹角,直接了當……怎么就這么難呢?比要你命還難?”

“直”結尾的成語

【第1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zì zhí]

【解釋】蓬草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huán)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出處】《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示例】昔在江南,目能視而見之,耳能聽而聞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不勞翰墨。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

【第2句】:主圣臣直[zhǔ shèng chén zhí]

【解釋】君主圣明,臣子忠誠。比喻上行下效。

【出處】《漢書·薛廣德傳》:“臣聞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橋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聽?!?/p>

【示例】臣聞主圣臣直。今既遇圣主,輒為直臣,上答殊私,下塞群謗,誓除國蠹,無以家為。(《舊唐書·裴度傳》)

【第3句】:沽譽買直[gū yù mǎi zhí]

【解釋】故作正直以獵取名譽。同“沽名賣直”。

【出處】《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爭論新法之際,便行竄黜,謂之立異好勝,謂之沽譽買直,謂之非上所建立,謂之不能體國,謂之不遵稟處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責,亦不能成其美矣?!?/p>

【第4句】:事核言直[shì hé yán zhí]

【解釋】事情確實,文辭直捷。

【出處】語出《漢書·司馬遷傳贊》:“其文直,其事核?!?/p>

【示例】然且一人繪一圖,一圖敘一事,附一贊,事核言直,理明詞約,直閨壸之箴鑒也。 ——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刑部·重刊閨范序》

【第5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ér zhí]

【解釋】蓬:蓬草。蓬草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huán)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出處】戰(zhàn)國·趙·荀況《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p>

【第6句】:分文不直[fēn wén bù zhí]

【解釋】直:同“值”。一分錢一文錢也不值。形容沒有任何價值。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八:“有人贊嘆此事,如虎帶角;有人輕毀此事,一文不值,一等是恁么事,因什么毀贊不是?!?/p>

【第7句】:口快心直[kǒu kuài xīn zhǐ]

【解釋】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云姑娘,你如今長大了,越發(fā)心直嘴快了?!?/p>

【示例】他是一個口快心直的人。

【第8句】:詞正理直[cí zhèng lǐ zhí]

【解釋】言詞嚴正,理由充足。

【出處】《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按院見說得詞正理直,更不再問?!?/p>

【示例】他的話詞正理直,應該相信。

【第9句】:拗曲作直[niù qū zuò zhí]

【解釋】故意將錯的說成對的。比喻是非顛倒。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5卷:“方媽媽呆了半晌,開口不得,思想沒收場,只得拗曲作直,說道:'誰叫你私下通奸?我已告在官了?!?/p>

【第10句】:撓曲枉直[náo qū wǎng zhí]

【解釋】指矯正曲直。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大論》:“俗非唐虞之時,而世非許由之民,而欲廢法以治,是猶不用隱括斧斤欲撓曲枉直也?!?/p>

【第11句】:縱曲枉直[zòng qǔ wǎng zhí]

【解釋】指縱容有錯誤的人卻冤枉正直的人。形容不主持正義。

【出處】《抱樸子·內篇·微旨》:“縱曲枉直,廢公為私,刑加無辜。”

【第12句】:砥平繩直[dǐ píng shéng zhí]

【解釋】砥:磨刀石;繩:墨線。磨刀石極平,墨線繃直。形容十分平直。

【出處】漢·蔡邕《隸勢》:“或穹窿恢廓,或櫛比針列,或砥平繩直,或蜿蜒繆戾?!?/p>

【第13句】:君仁臣直[jūn rén chén zhí]

【解釋】仁:仁義;直:正直。君主仁愛,臣下才能直言相諫。

【出處】充·劉向《新序·雜事》:“臣聞其君仁者其臣直,向者,翟黃之言直,臣是以知君仁君也。”

【第14句】:古之遺直[gǔ zhī yí zhí]

【解釋】遺:留下來的;直:正直。有古代遺風的正直的人。

【出處】《左傳·昭公十四年》:“叔向,古之遺直也。治國制刑,不隱于親,三數(shù)叔魚之惡,不為末減?!?/p>

【示例】《陳書·孔奐傳》:“世祖曰:'古之遺直,復見于卿?!?/p>

【第15句】:船到橋頭自會直[chuán dào qiáo tóu zì huì zhí]

【解釋】意謂事先不用著急,到時候問題總可以解決。這是在無可奈何中強作寬慰的說法。同“船到橋門自然直”。

【出處】程樹榛《鋼鐵巨人》十三:“俗語說,船到橋頭自會直,那就到哪會說哪會話吧!”

【示例】二爺?shù)脑挷诲e,事緩則圓,船到橋頭自會直,你放心好了! ——高陽《草莽英雄》第二十六章

【第16句】:平康正直[píng kāng zhèng zhí]

【解釋】平康:平安;正直:公正不偏邪。世事平安,公正不邪。

【出處】《尚書·洪范》:“平康正直,強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潛剛克,高明柔克。”

【示例】朕之以寬為政是繼皇考之遺命,因時更化,蹈于中庸之道,臻致平康正直之治,并非寬而無當。 ——二月河《乾隆皇帝》二十五

【第17句】:聰明正直[cōng míng zhèng zhí]

【解釋】頭腦聰明,行為正直無私。形容詞人的品質優(yōu)秀。

【出處】《左傳·莊公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

【示例】那包爺(拯)自小聰明正直,做知縣時,便能剖人間曖昧之情,斷天下狐疑之獄。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三現(xiàn)身包龍圖斷冤》

【第18句】:言訥詞直[yán nè cí zhí]

【解釋】言訥:出言遲鈍;直:直率。說話不利索,用詞直率。形容說話直率,不善于花言巧語。

【出處】唐·韓愈《上考工崔虞部書》:“欲學為辭,則患言訥詞直,卒事不成。”

【第19句】:扭曲作直[niǔ qū zuò zhí]

【解釋】比喻是非顛倒。

【出處】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一折:“兄弟,您哥哥平日不曾扭曲作直,所以不走不逃?!?/p>

【示例】你不要扭曲作直了。

【第20句】:中通外直[zhōng tōng wài zhí]

【解釋】通:通氣。內有小孔通氣,外表形狀挺直。比喻人心胸開闊,行為端正。

【出處】宋·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p>

【第21句】:好諛惡直[hào yú wù zhí]

【解釋】諛:討好奉承;直:正直。喜歡討好奉承,厭惡正直勸諫。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八回:“日事淫樂,好諛惡直,政事不修,群臣解體?!?/p>

【示例】今佞人超遷而群賢獲罪,恐海內聞之,謂陛下好諛惡直。 ——《明史·王時柯傳》

【第22句】:清廉正直[qīng lián zhèng zhí]

【解釋】清白廉潔,為人正直不阿。

【出處】《韓非子·奸劫弒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猶上高陵之顛,墮峻溪之下以求生,兇不幾矣?!?/p>

【示例】親自問殺人賊,全不論清廉正直,倒不如懵懵遇癡。 ——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

【第23句】:訐以為直[jié yǐ wéi zhí]

【解釋】訐:攻擊別人短處;直:直率。揭發(fā)別人的隱私自認為坦率。形容人品奸詐虛偽。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p>

【示例】吾聞君子不欲加諸人,而惡訐以為直者。 ——唐·韓愈《爭臣論》

【第24句】:矯枉過直[jiǎo wǎng guò zhí]

【解釋】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同“矯枉過正”。

【出處】漢·袁康《越絕書·篇敘外傳記》:“子之復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乳狗哺虎,不計禍福?!?/p>

【示例】學問之汩沒性靈,至是已極,物極必反,矯枉過直。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四節(jié)

【第25句】:心地正直[xīn dì zhèng zhí]

【解釋】指為人正直,不存邪念。

【示例】做人要心地正直。

【第26句】:是非曲直[shì fēi qū zhí]

【解釋】正確還是不正確,有理還是無理。

【出處】漢·王充《論衡·說日篇》:“二論各有所見,故是非曲折未有所定?!?/p>

【示例】我奉著玉帝天符非輕慢,將是非曲直分明看。 ——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三折

【第27句】:筆筆直直[bǐ bǐ zhí zhí]

【解釋】非常直,沒有曲折、彎弧或棱角。

【示例】我們經過一條筆筆直直的大道就到達了目的地。

【第28句】:言信行直[yan xin xing zhi]

【解釋】指言語信實,行為正直。

【第29句】:船到橋門自然直[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rán zhí]

【解釋】意謂事先不用著急,到時候問題總可以解決。這是在無可奈何中強作寬慰的說法。

【出處】洪深《香稻米》第二幕:“黃二官:不要這樣想,'船到橋門自然直’,我們慢慢的總有法子好想。”

【第30句】:沽名賣直[gū míng mài zhí]

【解釋】故作正直以獵取名譽。

【出處】《明史·錢唐韓宜可等傳贊》:“伯巨、敬心以縫掖諸生言天下至計,雖違于信而后諫之義,然原厥本心,由于忠愛,以視末季沽名賣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語者也?!?/p>

【第31句】:尺枉尋直[chǐ wǎng xún zhí]

【解釋】枉:彎曲;尋:古長度單位,1尋=8尺;直:伸。彎曲一尺而使得一尋伸直。比喻微小的讓步換來較大的利益。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绤正傳》:“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雖尺枉而尋直,終揚光以發(fā)揮也?!?/p>

【第32句】:以迂為直[yǐ yū wéi zhí]

【解釋】迂:曲折,繞遠。用迂回曲折的途徑達到近直的目的。

【出處】《孫子·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后人發(fā),先人致,此知迂直之計者也?!?/p>

【第33句】:舉枉措直[jǔ wǎng cuò zhí]

【解釋】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罷黜正直者。

【出處】《論語·為政》:“舉枉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p>

【示例】可不道舉枉措直民不服。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

【第34句】:蓬賴麻直[péng lài má zhí]

【解釋】比喻生活在好的環(huán)境里,也能學習成為好人。

【出處】《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p>

【第35句】:史魚秉直[shǐ yú bǐng zhí]

【解釋】史魚:春秋時衛(wèi)國大夫,以直諫著名;秉:秉性;直:正直。史魚秉性正直。形容人秉性剛直不阿。

【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蹦铣ち骸ぶ芘d嗣《千字文》:“孟軻敦素,史魚秉直。”

【示例】天呵,非是俺“求古尋論”,恰正是“史魚秉直”。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十七出

【第36句】:小枉大直[xiǎo wǎng dà zhí]

【解釋】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須保持正直。

【出處】戰(zhàn)國·楚·尸佼《尸子》下卷:“孔子曰:'絀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弗為也。”

【示例】故小枉大直,君子為之。 ——漢·桓寬《鹽鐵論·論儒》

【第37句】:船到橋門自會直[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huì zhí]

【解釋】橋:橋梁。比喻事先不必多慮,問題自會得到解決。

【出處】茅盾《賽會》:“算了罷!船到橋門自會直!忘八才去趕他媽媽的夜市!”

【示例】我不相信船到橋門自會直。

【第38句】:忠果正直[zhōng guǒ zhèng zhí]

【解釋】果:果斷。忠誠果斷,公正剛直。

【出處】漢·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雪,見善若驚,疾惡若仇。”

【第39句】:眾曲不容直[zhòng qū bù róng zhí]

【解釋】曲:彎曲,比喻邪惡;直:筆直,比喻正直。比喻在眾多的壞人里不能容納正直的人

【出處】西漢·司馬遷《淮南子·說山訓》:“此所謂同污而異涂者,眾曲不容直,眾枉不容正?!?/p>

【第40句】:以訐為直[yǐ jié wéi zhí]

【解釋】訐:攻擊別人的短處或揭發(fā)他人隱私。用揭別人的短或隱私來表明直率。

【出處】《論語·陽貨》:“惡訐以為直者。”

【示例】然則以訐為直,固非忠厚之道。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

【第41句】:氣壯理直[qì zhuàng lǐ zhí]

【解釋】指理由充分,說話有氣勢。

【出處】義俠《為滇越鐵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無端廢約于先,吾滇人要求廢約于后,氣壯理直,諒法人不復狡焉思逞。”

【示例】他倒顯得氣壯理直了。

【第42句】:堅忍質直[jiān rěn zhì zhí]

【解釋】質:品質。堅韌不拔,品格正直。

【出處】《史記·張丞相列傳》:“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堅忍質直,且自呂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憚之?!?/p>

【第43句】:一錢不直[yī qián bù zhí]

【解釋】指毫無價值

【出處】金·元好問《晨起》詩:“多病所須惟藥物,一錢不直是儒冠。”

【第44句】:秉公任直[bǐng gōng rèn zhí]

【解釋】持心公正,處事正直。

【出處】明·張居正《答鄭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紛紛之言,不足為意?!?/p>

【第45句】:主明臣直[zhǔ míng chén zhí]

【解釋】君主圣明,臣子忠誠。比喻上行下效。

【出處】《北史·張晏之傳》:“天下有道,主明臣直;雖休勿休,永貽世則?!?/p>

【示例】妾聞主明臣直,今朝有直臣魏征,就是陛下的圣明呢。(蔡東藩《唐史演義》第十八回)

【第46句】:理正詞直[lǐ zhèng cí zhí]

【解釋】道理正當,言詞樸直。

【出處】宋·樓鑰《答綦君更生論文書》:“心平氣和,理正詞直,然后為文之體,可以追配古作?!?/p>

【第47句】:公平正直[gōng píng zhèng zhí]

【解釋】公道平等,不偏袒,不營私。

【出處】元·孫仲章《勘頭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體面,方才得公平正直萬人傳。”

【示例】玉皇說我在陽世為人公平正直……正要補我做個太子太命。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四十二回

“直”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枉尺直尋[wǎng chǐ zhí xún]

【解釋】枉:彎曲;直:伸直;尋: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卻有一尋。比喻在小處委屈一些,以求得較大的好處。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

【示例】然區(qū)區(qū)之事,于此猶不能忘言,更祝深以門戶道學之傳為念。幸甚,幸甚,枉尺直尋,素未嘗以此奉疑也。 ——宋·朱熹《答呂子約》

【第2句】:橫行直撞[héng xíng zhí zhuàng]

【解釋】任意奔走,毫無顧忌。

【出處】《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當先顧全武一騎馬,一把刀,橫行直撞,逢人便殺?!?/p>

【第3句】:枉直同貫[wǎng zhí tóng guàn]

【解釋】指曲直不分。

【第4句】:竿頭直上[gān tóu zhí shàng]

【解釋】比喻進步很快。

【第5句】:快口直腸[kuài kǒu zhí cháng]

【解釋】性情直爽,有話就說。

【出處】宋·文天祥《指南錄·一·紀事詩四首序》:“文丞相心直口快,男子民。”

【示例】宏甫快口直腸,目空一世,憤激過甚,不顧人有忤者。 ——明·焦竑《李氏焚書序》

【第6句】:勇猛直前[yǒng měng zhí qián]

【解釋】勇敢地一直向前進。

【出處】宋·朱熹《答劉智夫書》:“若勇猛直前,便以頭目腦髓布施,亦無不可也?!?/p>

【示例】朱自清《論氣節(jié)》:“知識階級開頭憑著集團的力量勇猛直前,打倒種種傳統(tǒng),那時候是敢作敢為一股氣?!?/p>

【第7句】:急轉直下[jí zhuǎn zhí xià]

【解釋】形容形勢或文筆等突然轉變,并且很快地順勢發(fā)展下去。

【出處】清·梁啟超《論各國干涉中國財政之動機》:“事變之來,急轉直下,其相煎迫者未知所紀極?!?/p>

【示例】由于迅速而順利地取得了遼沈戰(zhàn)役的勝利,就使全國戰(zhàn)局急轉直下,使原來預計的戰(zhàn)爭進程大為縮短。 ——葉劍英《偉大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

【第8句】:奮筆直書[fèn bǐ zhí shū]

【解釋】奮筆:提起筆來。指精神昂揚地揮筆快速書寫。同“奮筆疾書”。

【出處】清·墨憨齋《醒名花》第十四回:“賢侄今日,奮筆直書,如行云流水,珠璣錯落,俊爽之才,有同健鷹之摩秋漢,真命世杰也,與古人何多讓焉,將來正未可量?!?/p>

【示例】于是那幕友奮筆直書:“春霆軍門雅蜀”,見了的人,無不是想笑不敢笑。 ——高陽《慈禧全傳》十九

【第9句】:溫恭直諒[wēn gōng zhí liàng]

【解釋】溫恭:溫和謙恭;直諒:性格正直,能諒解人。指和氣、謙恭、正直、誠信的高尚品德。

【出處】明·王陽明《客坐私?!罚骸暗笢毓е闭徶?,來此講學論道,示以孝友謙和之行,德業(yè)相勸,過失相規(guī),以教訓我子弟,使無陷于非僻。”

【第10句】:舉直厝枉[jǔ zhí cuò wǎng]

【解釋】起用正直者而罷黜奸邪者。同“舉直錯枉”。

【出處】《后漢書·楊彪傳》:“今天下纓緌搢紳,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聰明仁智,輔相漢朝,舉直厝枉,致之雍熙也?!?/p>

【第11句】:勇往直前[yǒng wǎng zhí qián]

【解釋】勇敢地一直向前進。

【出處】宋·朱熹《朱子全書·道統(tǒng)一·周子書》:“不顧旁人是非,不計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說出人不敢說的道理?!?/p>

【示例】人人懼摩拳擦掌,個個勇往直前。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三回

【第12句】:仗氣直書[zhàng qì zhí shū]

【解釋】仗:憑借。堅持正義,如實地把事實寫出來。

【出處】唐·劉知己《史通·直言》:“若南、董之仗氣直書,不避強御;韋、崔之肆情奮筆,無所阿容。”

【示例】唐·劉知幾《史通·直書》:“若南董之仗氣直書,不避強御?!?/p>

【第13句】:徑情直行[jìng qíng zhí xíng]

【解釋】隨著意愿,順利地得到成功。

【出處】《歇冠子·著?!罚骸胺蛄x,節(jié)欲而治,禮,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徑情而行也?!?/p>

【示例】為今之計,保全權利之心,萬不可無,而輕躁寡謀,徑情直行之事,尤當痛戒。 ——勇立《論排外不宜有形跡》

【第14句】:扶搖直上[fú yáo zhí shàng]

【解釋】扶搖: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出處】《莊子·逍遙游》:“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p>

【示例】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唐·李白《上李邕》詩

【第15句】:犯言直諫[fàn yán zhǐ jiǎn]

【解釋】敢于冒犯尊長或皇上的威嚴而直立相勸。

【出處】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犯顏極諫,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諫臣。”

【第16句】:大直若屈,大巧若拙[dà zhí ruò qū,dà qiǎo ruò zhuō]

【解釋】屈:枉屈。極為正直的人,表面上好像枉屈;極為靈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笨拙。

【出處】《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p>

【第17句】:平鋪直序[píng pū zhí xù]

【解釋】鋪:鋪陳。指說話寫文章不加修飾,只是把意思敘述出來

【出處】清·錢謙益《讀蘇長公文》:“吾讀子瞻《司馬溫公行狀》之類,平鋪直序,以為古今未有此體?!?/p>

【第18句】:師直為壯[shī zhí wéi zhuàng]

【解釋】師:軍隊;直:理由正當;壯:壯盛,有力量。出兵有正當理由,軍隊就氣壯,有戰(zhàn)斗力?,F(xiàn)指為正義而戰(zhàn)的軍隊斗志旺盛,所向無敵。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

【第19句】:一往直前[yī wǎng zhí qián]

【解釋】形容勇猛無畏地前進。同“一往無前”。

【出處】陶成章《浙案紀略》第四章第二節(jié):“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氣,而不慮其他。”

【示例】他們把互相的愛悅和義無返顧、一往直前的心情發(fā)揮到了淋漓盡致的程度。 ——歐陽山《三家巷》十三

【第20句】:口直心快[kǒu zhí xīn kuài]

【解釋】想什么說什么,為人直爽。

【出處】巴金《家》:“倒是覺慧口直心快,他終于說了出來。”

【示例】口直心快的人容易犯錯誤。

【第21句】:恃直不戒[shì zhí bù jiè]

【解釋】恃:倚仗;戒:戒備。自恃正直,不加戒備。

【出處】唐·韓愈《釋言》:“夫佞人不能遠,則有時而信之矣,今我恃直而不戒,禍其至哉?!?/p>

【第22句】:心直口快[xīn zhí kǒu kuài]

【解釋】性情直爽,有話就說。

【出處】元·張國賓《羅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哥哥是好人?!?/p>

【示例】這是一個心直口快,喜歡吵吵鬧鬧的人。 ——沙汀《磁力》

【第23句】:鳴雁直木[míng yàn zhí mù]

【解釋】古人認為雁隨陽而處,木隨陽而直。比喻良才。

【出處】《梁書·袁昂傳》:“臣東國賤人,學行何取,既殊鳴雁直木,故無結綬彈冠?!?/p>

【第24句】:大直若屈[dà zhí ruò qū]

【解釋】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亦作“大直若詘”。

【出處】《后漢書荀淑傳論》:“及后潛圖董氏,幾振國命,所謂'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第25句】:莫信直中直,須防人不仁[mò xìn zhí zhōng zhí,xū fáng rén bù rén]

【解釋】直:公正,正直。不能簡單地相信別人很正直,而應當提防他存心不良。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6回:“素姐道:'莫信直中直,須防人不仁。拿天平來,我把這銀子兌兌?!?/p>

【第26句】:性直口快[xìng zhí kǒu kuài]

【解釋】性情直爽,有話就說。

【出處】宋·文天祥《指南錄·一·紀事詩四首序》:“文丞相心直口快,男子民。”

【示例】余性直口快,不能曲折。 ——清·方東樹《大意尊聞·接物》

【第27句】:千里之路,不可直以繩[qiān lǐ zhī lù,bù kě zhí yǐ shéng]

【解釋】千里長的路,不能夠要求它像繩子一樣直。形容人和事物各有不同,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不能用一個標準來衡量。

【出處】《管子·宙合》:“千里之路,不可直以繩;萬家之都,不可干以準。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義立之謂資。”

【第28句】:惡直丑正[è zhí chǒu zhèng]

【解釋】使奸邪者改惡從善。亦指嫉害正直的人。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惡直丑正,實蕃有徒。”

【示例】遷徐州刺史,百司震肅,饕餮風靡,惡直丑正。 ——漢·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

【第29句】:正言直諫[zhèng yán zhí jiàn]

【解釋】以正義之語,規(guī)勸皇帝、上級、長輩或朋友。

【出處】三國·魏·桓范《諫爭》:“今正言直諫,則近死辱而遠榮寵,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示例】臣幸逢陛下至圣大明,好忠愛直,每正言直諫,特見優(yōu)容。 ——唐·陳子昂《申宗人冤獄書》

【第30句】:枉直隨形[wǎng zhí suí xíng]

【解釋】指影子的曲直隨形而定。

【出處】《列子·說符》:“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然則枉直隨形而不在影?!?/p>

【第31句】:心直嘴快[xīn zhí zuǐ kuài]

【解釋】性情直爽,有話就說。同“心直口快”。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二回:“云姑娘,你如今大了,越發(fā)心直口快了。”

【第32句】:訥直守信[nè zhí shǒu xìn]

【解釋】訥直:言語遲鈍,品格正直;守信:遵守信用。指人純樸憨厚,不善辭令。

【出處】《南史·郭祖深傳》:“飾口利辭,競相推薦;訥直守信,坐見埋沒?!?/p>

【第33句】:短刀直入[duǎn dāo zhí rù]

【解釋】比喻開門見山,直截爽快。

【出處】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四篇一:“我們可以短刀直入地便看定一個社會的真實相,而且還可借以判明以前的舊史料一多半都是虛偽?!?/p>

【第34句】:理直氣壯[lǐ zhí qì zhuàng]

【解釋】理直:理由正確、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充分,說話氣勢就壯。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三十一:“便捉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

【示例】只要我們理直氣壯,怕他怎的!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七回

【第35句】:例直禁簡[lì zhí jìn jiǎn]

【解釋】法律或禁令簡單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出處】《晉書·杜預傳》:“例直易見,禁簡允犯?!?/p>

【第36句】:以直抱怨[yǐ zhí bào yuàn]

【解釋】別人對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無私的態(tài)度對待之。

【示例】他與同事相處,一向抱著以直抱怨的宗旨,因此往往能化敵為友,融洽共處。

【第37句】:仗義直言[zhàng yì zhí yán]

【解釋】仗義:主持正義。指伸張正義,說公道話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回》:“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直言,救民水火。”

【第38句】:以直報怨,以德報德[yǐ zhí bào yuàn,yǐ dé bào dé]

【解釋】直:公正、正直。以公道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怨恨的人,把恩惠施與對自己有恩的人。

【出處】《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p>

【示例】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1卷:“超度蘇二爺,朱婆及蘇勝夫婦亡靈,這叫做以直報怨,以德報德?!?/p>

【第39句】:正道直行[zhèng dào zhí xíng]

【解釋】正道:正路。沿著直的道路走。比喻辦事公正。

【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示例】雖懷內美,重以修能,正道直行,而罹讒賊。(魯迅《漢文學史綱要·屈原及宋玉》)

【第40句】:大直若詘[dà zhí ruò qū]

【解釋】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同“大直若屈”。

【出處】《韓詩外傳》卷九:“大直若詘,大辯若訥。”

【示例】叔孫通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大直若詘,道固委蛇’,蓋謂是乎?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論》

【第41句】:舉直錯枉[jǔ zhí cuò wǎng]

【解釋】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出處】《論語·為政》:“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枉錯諸枉,則民服。’”何晏集解引包咸曰:“錯,置也。舉正直之人用之,廢置邪枉之人,則民服其上。”

【示例】舉直錯枉,譚思舊制。 ——《隸釋·漢巴郡太守樊敏碑》

【第42句】:董狐直筆[dǒng hú zhí bǐ]

【解釋】董狐:春秋時晉國的史官。直筆:根據(jù)事實,如實記載。指敢于秉筆直書,尊重史實,不阿權貴的正直史家。

【出處】《左傳·宣公二年》載:趙穿殺晉靈公,身為正卿的趙盾沒有管,董狐認為趙盾應負責任,便在史策上記載說“趙盾弒其君”。為趙盾所殺。后孔子稱贊說:“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p>

【第43句】:質直渾厚[zhì zhí hún hòu]

【解釋】質樸厚重。常用以形容詩文書畫的筆力、風格。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韓吏部下》:“語多質直渾厚,計應似其為人?!?/p>

【第44句】:扭直作曲[niǔ zhí zuò qū]

【解釋】比喻是非顛倒。

【第45句】:橫行直走[héng xíng zhí zǒu]

【解釋】任意奔走,毫無顧忌。

【出處】清·陳天華《警世鐘》:“當初金韃子、元韃子,在中國橫行直走,沒有一個敢擋住他。”

【第46句】:昂然直入[áng rán zhí rù]

【解釋】昂首挺胸地徑直走進去。形容傲然威武的樣子。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何進昂然直入。”

【第47句】:嘴直心快[zuǐ zhí xīn kuài]

【解釋】性情直爽,有話就說。

【出處】老舍《秦氏三兄弟》第二幕:“我要是在營里混下去,早晚有一天非砍了頭不可,我嘴直心快,容易得罪了上司!”

【第48句】:正直無阿[zhèng zhí wú ē]

【解釋】阿:曲從,迎合。為人處事很正直,沒有任何私心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p>

【示例】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4卷:“姓劉名志仁,為人正直無阿。”

【第49句】:青云直上[qīng yún zhí shàng]

【解釋】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線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出處】《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賈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南朝齊·孔稚圭《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p>

【示例】洪承疇是萬歷年間的進士出身,登第時年歲很輕,從此步步青云直上,一帆風順。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

【第50句】:以直報怨[yǐ zhí bào yuàn]

【解釋】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對待自己怨恨的人。

【出處】《論語·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p>

【示例】這叫做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

【第51句】:平鋪直敘[píng pū zhí xù]

【解釋】鋪:鋪陳;敘:敘述。說話或寫文章不加修飾,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

【出處】清·錢謙益《初學集》卷八十三:“吾讀子瞻《司馬溫公行狀》之類,平鋪直序(敘),以為古今未有此體?!?/p>

【示例】這篇小說盡管大都是平鋪直敘,但讀起來卻令人潸然淚下。

【第52句】:強直自遂[qiáng zhí zì suí]

【解釋】指剛正而自行其意,不為人所動搖。

【出處】《東觀漢記·朱暉傳》:“暉好節(jié)概,有所拔用,皆厲行之士,表善黜惡,抑強絕邪,歲常豐熟,吏民畏而愛之,為之歌曰:'強直自遂,南陽朱季,吏畏其威,民懷其惠?!?/p>

【示例】拱以舊學蒙眷注,性強直自遂。 ——《明史·高拱傳》

【第53句】:青霄直上[qīng xiāo zhí shàng]

【解釋】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同“青云直上”。

【出處】宋·劉克莊《送洪侍御》詩之一:“青霄直上云梯易,白首能堅鐵壁難?!?/p>

【第54句】:舉直措枉[jǔ zhí cuò wǎng]

【解釋】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選用賢者,罷黜奸邪。

【出處】《論語·為政》:“舉枉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示例】讀孔圣之微言,思舉直而措枉;觀王珪之確論,欲激濁以揚清。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十三回

【第55句】:正直公平[zhèng zhí gōng píng]

【解釋】指正直而又公道,不偏袒。

【出處】元·關漢卿《錢大尹智勘緋衣夢》第二折:“我平日所行正直公平,所斷之事并無冤枉。”

【示例】如今為官做吏的人,貪愛的是錢財,奉承的是富貴,把那“正直公平”四字撇卻東洋大海。(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第56句】:長驅直入[cháng qū zhí rù]

【解釋】長驅:不停頓地策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長距離不停頓的快速行進。形容進軍迅猛,不可阻擋。

【出處】《戰(zhàn)國策·燕策二》:“輕卒銳兵,長驅至國。”漢·曹操《勞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直入敵圍者也?!?/p>

【示例】我根據(jù)數(shù)日來的長驅直入,滿相信著先頭部隊是已經進入了武昌。 ——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

【第57句】:奮勇直前[fèn yǒng zhí qián]

【解釋】奮:振起。勇氣十足地直往前沖。形容在艱巨的任務或困難前不畏縮。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驅使,奮勇直前,水火不避?!?/p>

【第58句】:正色直繩[zhèng sè zhí shéng]

【解釋】指嚴正執(zhí)法。

【出處】《南史·孔休源傳》:“[孔休源]遷御史中丞,正色直繩,無所回避,百僚憚之。”

【第59句】:徑情直遂[jìng qíng zhí suì]

【解釋】徑情:任意,隨心;遂:成功。隨著意愿,順利地得到成功。

【出處】《鹖冠子·著?!罚骸肮示痈角槎幸?。”

【示例】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徑情直遂的。 ——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

【第60句】:奮起直追[fèn qǐ zhí zhuī]

【解釋】振作起來,緊緊趕上去。

【出處】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29回:“義無反顧,惟有群策群力,奮起直追,迅電華會代表,堅持原案?!?/p>

【示例】我們要奮起直追,決不落后。

【第61句】:剛直不阿[gāng zhí bù ē]

【解釋】阿:迎合,偏袒。剛強正直,不逢迎,無偏私。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鯉海龍王報德》:“并一生宦跡,剛直不阿之志,具表奏聞?!?/p>

【示例】您是那樣滿懷激情地給我講漢朝的范滂如何剛直不阿,挺身就險…… ——陶斯亮《一封終于發(fā)出的信》

【第62句】:徑行直遂[jìng xíng zhí suí]

【解釋】隨心愿行事而順利達到目的。

【出處】語出《禮記·檀弓下》:“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p>

【示例】觀此可見守節(jié)之難,所以朝廷不設再譙之禁,與其慕虛名而貽中冓羞,不若徑行直遂之為愈也。 ——清·程麟《此中人語·守節(jié)》

【第63句】:正直無私[zhèng zhí wú sī]

【解釋】為人做事很正直,沒有任何私心。

【出處】《左傳·莊公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笨追f達疏:“襄七年傳曰:'正直為正,正曲為直?!哉吣茏哉?,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示例】朝內官員皆懼秦檜,無處與岳元帥伸冤,那陰間神道,正直無私,必有報應。”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六十九回

【第64句】:犯顏直諫[fàn yán zhí jiàn]

【解釋】犯顏:冒犯君主或尊長的顏面、威嚴;直諫:以直言規(guī)勸。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而極力規(guī)勸其改正錯誤。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犯顏極諫,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諫臣。”

【第65句】:不直一錢[bù zhí yī qián]

【解釋】鄙視之詞,猶言毫無價值。比喻無能或品格卑下。

【出處】語出《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夫無所發(fā)怒,乃罵臨汝侯曰:'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今日長者為壽,乃效女兒咕囁耳語?!?/p>

【第66句】:屎屁直流[shǐ pì zhí liú]

【解釋】形容驚恐之極。

【出處】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十八回:“這個風聲傳了出去,嚇得那些承辦蠶桑的鄉(xiāng)紳,屎屁直流!”

【第67句】:橫沖直撞[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

【解釋】亂沖亂撞,蠻橫無理。

【出處】明·李贄《續(xù)焚書·與友人論文》:“凡作文皆從外邊攻進里去,我謂文章就時而攻打出來,就他城池,食他糧草,統(tǒng)率他兵馬,直沖橫撞,攪得他粉碎,故不費一毫氣力而自然有余也?!?/p>

【示例】只見三妖全身甲胄,橫沖直撞,左右廝殺。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六回

【第68句】:木直中繩[mù zhí zhòng shéng]

【解釋】中:符合、合乎;繩:木匠用以取直,浸滿墨汁的線繩。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線。

【出處】戰(zhàn)國·趙·荀況《勸學》:“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p>

【第69句】:排闥直入[pái tà zhí rù]

【解釋】闥:門。推門就進去。指未經敲門得到許可就徑直而入。

【出處】《史記·樊噲傳》:“群臣絳、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p>

【示例】于是有一天清晨三點鐘,帶著從人,排闥直入,終于將張勛從床上喚了起來,見著了面。 ——高陽《慈禧全傳》一○八

【第70句】:不直一文[bù zhí yī wén]

【解釋】鄙視之詞,猶言毫無價值。比喻無能或品格卑下。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愛一文,不直一文?!?/p>

【第71句】:飛流直下[fēi liú zhí xià]

【解釋】飛流:指瀑布;直下:垂直瀉下。瀑布垂直瀉下。形容瀑布垂直瀉下的壯觀景象。

【出處】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p>

【第72句】:讜言直聲[dǎng yán zhí shēng]

【解釋】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出處】唐·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銘序》:“(元?。┯尚砂葑笫斑z,不數(shù)月,讜言直聲動于朝廷?!?/p>

【第73句】:巧言不如直道[qiǎo yán bù rú zhí dào]

【解釋】巧言:好聽而虛偽的話。比喻假言假語不如有話直說。

【出處】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一折:“又費我半盆水一錠皂角,巧言不如直道,我謝你個達磨俫把衣缽親交?!?/p>

【示例】秦兄弟,你休怪我說。我和你巧言不如直道,你夜間三更之事,端的何如? ——清·俞萬春《蕩寇志》第一百十九回

【第74句】:正色直言[zhèng sè zhí yán]

【解釋】態(tài)度嚴肅,語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出處】《晉書·王恭傳》:“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憚而忿之。”

【第75句】:急起直追[jí qǐ zhí zhuī]

【解釋】立即行動起來,努力追趕上去。

【出處】宋·孫覿《鴻慶居士文集》:“故今日之亂,且置無豐,元祐勿論,宜度時之所宜為者,急起而趨之,如拯焚救罔,不然,襲常祖故,以亂救亂,天下紛紛,何時而定也?!?/p>

【示例】值此建設時代,內亂外患,險象環(huán)生,各行政官力負責任,急起直追。 ——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十五回

【第76句】:橫沖直闖[héng chōng zhí chuǎng]

【解釋】亂沖亂撞,蠻橫無理。同“橫沖直撞”。

【出處】沙汀《困獸記》三:“他有一種脾氣,凡事只需聽憑感情橫沖直闖一陣……絲毫不管他所說的做的是不妥當。”

【示例】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他幾乎是橫沖直闖地穿過人群,又順著原路拐回到小南河邊。”

【第77句】:秉筆直書[bǐng bǐ zhí shū]

【解釋】秉:持,握住。寫史書根據(jù)事實記錄,不隱諱。

【出處】清·曾樸《孽?;ā返谌寤兀骸拔沂潜P直書,懸之國門,不能增損一字?!?/p>

【第78句】:正直無邪[zhèng zhí wú xié]

【解釋】公正而無私心。

【出處】漢順帝《會葬宋漢策》:“太中大夫宋漢清修雪白,正直無邪?!?/p>

【示例】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16回:“大概年愈久,則道益深,所行正直無邪,即可與天地同壽。”

【第79句】: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mò fáng zhí zhōng zhí,xū fáng rén bù rén]

【解釋】直:正直;不仁:不講道義。不要相信表面上的正直,要防備別人心存不良。

【出處】《增廣賢文》:“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示例】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拿天平來,我把這銀子兌兌。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九十六回

【第80句】:撓直為曲[náo zhí wéi qū]

【解釋】將直的拗成彎的。比喻變剛強正直為阿世取容。

【出處】漢荀悅《漢紀·成帝紀二》:“撓直為曲,斫方為圓;穢素絲之潔,推亮直之心?!?/p>

【示例】遂使世人削方為圓,撓直為曲。 ——晉熊遠《因災異上疏》

【第81句】:枉曲直湊[wǎng qǔ zhí còu]

【解釋】指在彎曲的路上卻筆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變通。

【第82句】:單刀直入[dān dāo zhí rù]

【解釋】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后比喻說話直接了當,不繞彎子。

【出處】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若是作家戰(zhàn)將,便請單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示例】上面一篇“嗣漢六十二代天師正一真人張元旭”的序文,尤為單刀直入。 ——魯迅《熱風》三十三

【第83句】:長驅直進[cháng qū zhí jìn]

【解釋】猶言長驅直入。

【出處】《三國演義》第九六回:“若擒了曹休,便長驅直進,唾手而得壽春,以窺許洛,此萬世一時也?!?/p>

【示例】再有一種人的意見也是不對的,……具備地說,學北伐戰(zhàn)爭的長驅直進和奪取中城市。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第一章第一節(jié)

【第84句】:正法直度[zhèng fǎ zhí dù]

【解釋】度:標準。嚴正法律,統(tǒng)一標準。

【出處】《管子·版法》:“正法直度,罪殺不赦,殺僇必信,民畏而懼?!?/p>

雕塑 信息流廣告 競價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經 代理招生 二手車 劇本網 網絡推廣 自學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北信息網 石家莊人才網 買車咨詢 河北人才網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河北生活網 好書推薦 工作計劃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網絡推廣 石家莊招聘 石家莊網絡營銷 培訓網 好做題 游戲攻略 考研真題 代理招生 心理咨詢 游戲攻略 興趣愛好 網絡知識 品牌營銷 商標交易 游戲攻略 短視頻代運營 張家口人才網 秦皇島人才網 PS修圖 寶寶起名 零基礎學習電腦 電商設計 職業(yè)培訓 免費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語料庫 范文網 工作總結 二手車估價 短視頻剪輯 情侶網名 愛采購代運營 保定招聘 情感文案 吊車 古詩詞 邯鄲人才網 鐵皮房 衡水人才網 石家莊點痣 微信運營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 銅雕 關鍵詞優(yōu)化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yè)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版 chatGPT官網 勵志名言 兒童文學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狗狗百科 教育培訓 游戲推薦 抖音代運營 朋友圈文案 男士發(fā)型 培訓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網 滄州人才網 黃金回收 承德人才網 石家莊人才網 模型機 高度酒 沐盛有禮 公司注冊 十畝地 造紙術 唐山人才網 沐盛傳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芬兰bbw搡bbbb搡bbbb|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黄色特级片黄色特级片|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精品hdvideosex|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 国产福利拍拍拍| 桃花阁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亚洲专区第一页|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欧美18性精品|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制服美女视频一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 国产特黄特色的大片观看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 第一章岳婿之战厨房沈浩 |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第一导航深夜福利| 女大学生的沙龙室| 卡通动漫第一页综合专区| 99r在线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性| 5g影院天天爽天天| 日本理论片2828理论片| 人人爽天天碰天天躁夜夜躁|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性色欲情网站iwww | ww美色吧com| 李丽珍蜜桃成熟时电影在线播放观看 | 我和岳乱妇三级高清电影|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av免费专区| 欧美日韩国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