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戛”的成語(14個)
本文整理了戛戛獨造、鏗金戛玉等含“戛”的成語14個,其中“戛”開頭的成語11個,“戛”在中間的成語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戛”開頭的成語【第1句】:戛戛獨造[jiá jiá dú zào]
【解釋】戛戛:形容獨創。別出心裁,富有創造性。
【出處】唐·韓愈《答李翊書》:“惟陳言之務去,戛戛呼其難哉。”清·袁枚《答友人論文第二書》:“人但知其戛戛獨造,而不知其功苦,其勢危也。”
【示例】門接山光來異縣,墻分花氣與芳鄰,皆戛戛獨造。 ——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
【第2句】:戛玉敲金[jiá yù qiāo jīn]
【解釋】戛:敲擊。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聲調有節奏而響亮好聽。也形容人氣節凜然。
【出處】唐·白居易《聽田順兒歌》:“戛玉敲冰聲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示例】雅謔則飛花粲齒,高吟則戛玉敲金。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八大王》
【第3句】:戛戛其難[jiá jiá qí nán]
【解釋】戛戛:困難的樣子。形容極其困難。
【出處】唐·韓愈《答李翊書》:“惟陳言之務去,戛戛呼其難哉。”
【示例】猶戛戛其難,況乃進取以圖中原哉。 ——清·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
【第4句】:戛釜撞翁[jiá fǔ zhuàng wèng]
【解釋】戛:敲擊;釜:陶器;翁:通“甕”,陶器。敲打鍋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樂。
【出處】清·陳廷焯《白雨齋詩話》第六卷:“粗心人讀之,戛釜撞翁,何由識其真哉!”
【第5句】:戛玉鏘金[jiá yù qiāng jīn]
【解釋】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聲調有節奏而響亮好聽。也形容人氣節凜然。同“戛玉敲金”。
【出處】宋·王邁《祭海陽縣尉林磻■(上虍下魚右+攵)先生文》:“先生之學,涵古茹今;先生之文,戛玉鏘金。”
【第6句】:戛玉敲冰[jiá yù qiāo bīng]
【解釋】戛:敲擊。敲打玉器和冰塊。形容聲調有節奏而響亮好聽。也形容人氣節凜然。
【出處】戛:敲擊。敲打玉器和冰塊。形容聲調有節奏而響亮好聽。也形容人氣節凜然。
【第7句】:戛釜撞甕[jiá fǔ zhuàng wèng]
【解釋】刮磨鍋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之音。
【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讀《騷》之久,方識真味;須歌之抑揚,涕淚滿襟,然后為識《離騷》,否則為戛釜撞甕耳。”
【示例】反復吟詠數十過,有不知涕之何從者。粗心人讀之,戛釜撞甕,何由識其真哉! ——清·陳廷焯《白雨齋詩話》卷六
【第8句】: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
【解釋】戛:象聲詞。形容聲音突然終止。
【出處】清·章學誠《文史統義·古文十弊》:“夫文章變化,侔于鬼神,斗然而來,戛然而止,何嘗無此景象?”
【示例】就這一句,戛然而止,聽來格外令人注意。 ——高陽《玉座珠簾》下冊
【第9句】:戛戛乎其難矣[jiá jiá hū qí nán yǐ]
【解釋】戛戛:困難的樣子。形容極其困難。
【出處】唐·韓愈《答李翊書》:“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
【示例】如此行政,以應付二十世紀之現代戰爭,實戛戛乎其難矣。 ——鄒韜奮《抗戰以來·三談抗日各黨派對憲政的要求》
【第10句】:戛玉鳴金[jiá yù míng jīn]
【解釋】戛:敲擊。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聲調有節奏而響亮好聽。也形容人氣節凜然。
【出處】唐·白居易《聽田順兒歌》:“戛玉敲冰聲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示例】我有清風勁節之標,戛玉鳴金之韻,用分一半,少答殷勤。 ——明·朱有燉《賽嬌容》第二折
【第11句】:戛羹之嫂[jiá gēng zhī sǎo]
【解釋】戛:象聲詞。不賢惠的嫂子。
【出處】《史記·楚元王世家》載:漢劉邦和他的客人們到其嫂家吃飯。本來鍋中還有羹,其嫂卻故意用勺刮鍋,發出響聲,表示羹盡。劉邦為此十分怨恨其嫂。
“戛”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鏗金戛玉[kēng jīn jiá yù]
【解釋】形容文詞音節鏗鏘有力。
【出處】清·周亮工《書影》第一卷:“吾豫當初變時,一人起而左右北地,鏗金戛玉,至今踔厲詞壇。”
【第2句】:敲冰戛玉[qiāo bīng jiá yù]
【解釋】戛:打擊。形容聲音清脆,宛如敲擊玉石和冰塊發出的聲響。
【出處】宋·楊無咎《垂絲釣·鄧端友席上贈呂倩倩》詞:“聽敲冰戛玉,恨云怨雨,聲聲總在愁處。”
【第3句】:敲金戛玉[qiāo jīn jiá yù]
【解釋】指演奏鐘磬等樂器。也形容聲音鏗鏘。同“敲金擊石”。
【出處】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五卷:“敲金戛玉之間,忽與瓦缶競,白璧微瑕,固是恨事。”
【示例】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三回:“見頭場七篇,敲金戛玉,句句皆盛世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