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而”的成語大全(891個,含解釋)

37501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而”的成語大全(891個,含解釋)

樹欲靜而風不止、瞠目而視、拂袖而起、無德而稱等含有“而”字的成語891個,附成語解釋。

【第1句】:樹欲靜而風不止[解釋:樹想要靜下來,風卻不停地刮著。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第2句】:瞠目而視[解釋:瞪大眼睛看著。]

【第3句】:拂袖而起[解釋: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形容很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

【第4句】:無德而稱[解釋:①無何恩德可以稱道。②指德高不可言狀。]

【第5句】:向若而嘆[解釋: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嘆不如。]

【第6句】:虎生而文炳[解釋:文:紋理;炳:顯著。老虎生來身上的皮毛就是花紋鮮艷多彩。比喻人本來就具有的素質和品德。]

【第7句】:據梧而瞑[解釋:梧:梧樹;瞑:休息。靠著梧樹休息。形容極其疲倦勞累的樣子。]

【第8句】:一哄而起[解釋: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起來。]

【第9句】:不言而喻[解釋:喻:了解,明白。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第10句】:樹欲靜而風不息[解釋: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第11句】:及瓜而代[解釋:及:到。到明年瓜熟時派人接替。指任職期滿由他人繼任。]

【第12句】:款款而談[解釋:款:誠懇。誠懇而從容的談話。]

【第13句】:魚貫而前[解釋:像游魚一樣連貫地向前行進。]

【第14句】:望洋而嘆[解釋: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同“望洋而嘆”。]

【第15句】:滿而不溢[解釋:器物已滿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資財而不浪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于節制守度。]

【第16句】:掃興而回[解釋:掃興:指情緒低落。指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而情緒低落。]

【第17句】:尤而效之[解釋:指明知其為錯誤而有意仿效之。]

【第18句】:一轟而起[解釋: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起來]

【第19句】:老而不死是為賊[解釋:責罵老而無德行者的話。]

【第20句】:掩口胡盧而笑[解釋:胡盧:喉間的笑聲。捂著嘴笑,指暗笑,竊笑]

【第21句】:生而知之[解釋: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這是唯心主義者的觀點。]

【第22句】:樂而不厭[解釋:喜愛而不厭倦。]

【第23句】:鳴鼓而攻[解釋:比喻宣布罪狀,加以遣責或討伐。]

【第24句】:貴而賤目[解釋:比喻相信傳說,不重視事實。]

【第25句】:擇善而從[解釋: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第26句】:類是而非[解釋:類:類似;是:正確的;非:錯誤的。貌似正確的,實際上是錯誤的。也指是非不分明,模棱兩可。]

【第27句】:寸而度之,至丈必差[解釋:度:量;至:到;差:誤差。一寸一寸地量到丈,必然會有誤差。]

【第28句】:竭澤而漁[解釋:澤: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魚。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也形容反動派對人民的殘酷剝削。]

【第29句】:倍道而行[解釋:加快速度,一天走兩天的行程。]

【第30句】:欲蓋而彰[解釋:猶欲蓋彌彰。]

【第31句】:置之死地而后已[解釋:已:結束。把他人害死才算結束。]

【第32句】:施施而行[解釋:形容走路緩慢。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

【第33句】:蹺足而待[解釋:踮起腳跟等待。形容短時間內便能見到事情的結果。]

【第34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解釋: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奧妙,在于各人的領會。]

【第35句】:惠而不費[解釋:惠: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

【第36句】:因勢而動[解釋:因:依據;勢:趨勢。順著事情的發展趨勢來行動。]

【第37句】:屈指而數[解釋:屈:彎曲。形容數量很少,扳著手指頭就能數過來。]

【第38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解釋: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單純簡樸的生活。]

【第39句】:倍道而進[解釋: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進。]

【第40句】:怫然而怒[解釋:怫然:憤怒的樣子。指突然發怒。]

【第41句】:終而復始[解釋:不斷地循環往復。]

【第42句】:不期而然[解釋: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這樣,而竟然這樣。表示出乎意外。]

【第43句】:易子而食[解釋:子:指兒女。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后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第44句】:從天而下[解釋: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現。]

【第45句】:擇肥而噬[解釋:擇:挑選;噬:咬。比喻選擇富裕的人進行敲詐勒索。]

【第46句】:奪門而出[解釋:奪門:破門,奮力沖開門。猛然奮力沖開門出去。形容迫不及待。]

【第47句】:似是而非[解釋:似:像;是:對;非:不對。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

【第48句】:擇地而蹈[解釋:選擇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謹慎。]

【第49句】:人人得而誅之[解釋:得:可以,能夠;誅:殺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殺死他。極言某人罪大惡極。]

【第50句】:樂而忘死[解釋:形容胸襟曠達,忘懷一切。]

【第51句】:量力而行[解釋:量:估量;行:行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強。]

【第52句】:顯而易見[解釋: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顯,極容易看清楚。]

【第53句】:倚閭而望[解釋:閭:古代里巷的門。靠著家門向遠處眺望。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迫切心情。]

【第54句】:膝行而前[解釋:跪著用膝蓋向前移動。形容敬畏恭謹之極。]

【第55句】:從風而靡[解釋:指如風之吹草,草隨風傾倒。①比喻強弱懸殊,弱者不堪一擊,即告瓦解。②比喻仿效、風行之迅速。]

【第56句】:具體而微[解釋:具體:各部分已大體具備;微:微小。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大體都有了,不過形狀和規模比較小些。]

【第57句】:強而后可[解釋:強:硬要,迫使。經強求后才答應。]

【第58句】:迷而不反[解釋: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第59句】:幼而學,壯而行[解釋:幼時勤于學習,壯年施展報負。]

【第60句】:好色而惡心[解釋:容貌美麗但狠毒。]

【第61句】:聚族而居[解釋:聚:聚集;族:家族。同族人聚集一起居住。]

【第62句】:道而不徑[解釋:道:走路。徑: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險。]

【第63句】:習而不察[解釋:習:習慣。指常見之事,就覺察不到存在的問題。]

【第64句】:相視而笑,莫逆于心[解釋: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第65句】:量力而為[解釋:量:估量。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強。]

【第66句】:虱處頭而黑[解釋:處:停留。虱子本來是白色,躲在人頭發里就變成黑色。比喻隨著環境而變化。]

【第67句】:公而忘私[解釋:為了公事而不考慮私事,為了集體利益而不考慮個人得失。]

【第68句】:虎而冠[解釋:冠:把帽子戴在頭上。比喻生性殘虐的人。]

【第69句】:罕譬而喻[解釋:說話用不著多比方,都能聽懂。形容話說得非常明白。]

【第70句】:毋翼而飛[解釋:比喻傳播之迅速。]

【第71句】:不勞而獲[解釋:獲:獲取,得到。自己不勞動卻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第72句】:重而無基[解釋:基:根基。外表強大,卻沒有基礎。比喻虛而不實。]

【第73句】:敗興而歸[解釋:敗興: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緒低落。掃興地歸來。]

【第74句】:一呵而就[解釋:一口氣完成。]

【第75句】:死而不朽[解釋:指身雖死而聲名、事業長存。]

【第76句】:石韜玉而山暉[解釋:韜:掩藏。石藏美玉,其山必有光輝。]

【第77句】:無疾而終[解釋:沒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擾就自行消滅。]

【第78句】: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解釋:考慮問題要變通靈活,行為則須端方不茍;膽量要大,心思要縝密]

【第79句】:從一而終[解釋:丈夫死了不再嫁人,這時舊時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

【第80句】:述而不作[解釋:述:闡述前人學說;作:創作。指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創作。]

【第81句】:迎刃而解[解釋:原意是說,劈竹子時,頭上幾節一破開,下面的順著刀口自己就裂開了。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

【第82句】:謔而不虐[解釋:謔:開玩笑。開玩笑而不使人難堪。]

【第83句】:華而不實[解釋:華:開花。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

【第84句】:一掃而光[解釋:一下子就掃除干凈。]

【第85句】:鎩羽而歸[解釋: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敗或不得志。指失敗或不得志而歸。]

【第86句】:掛冠而去[解釋:冠:官帽。指辭去官職。]

【第87句】:不得已而為之[解釋:沒有辦法,只能這樣做。]

【第88句】:擦肩而過[解釋:擦:挨。挨著肩而溜走。指沒有抓住機會。]

【第89句】:析骨而炊[解釋:同“析骸以爨”。指被圍日久,糧盡柴絕的困境。亦以形容戰亂或災荒時期百姓的悲慘生活。]

【第90句】:不期而遇[解釋:期:約定時間。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

【第91句】:學而不厭[解釋: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第92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解釋:雖然望著,卻沒看見;雖然聽著,卻沒聽到。形容不關心,不注意。]

【第93句】:望而卻步[解釋:卻步:不敢前進,向后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討厭,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縮。]

【第94句】:一概而言[解釋:一概:同一標準,一律。指處理事情或問題不分性質,不加區別,用同一標準來對待或處理。]

【第95句】:自今而后[解釋:從今以后]

【第96句】:總而言之[解釋:總的說起來。]

【第97句】:否終而泰[解釋:否:壞;泰:好,順利。壞運到了盡頭,好運就來了。]

【第98句】: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解釋:芝:通“芷”,香草;蘭:香草。好像進入滿是香草的房間,聞久了就不能聞出香味。比喻在某種環境里呆久了,習以為常。]

【第99句】:否極而泰[解釋:否、泰:64卦中的兩個卦名。指壞的到了盡頭就要好起來。]

100、樂而不淫[解釋:快樂而不過分。指表現的情感有節制。]

10【第1句】:不謀而合[解釋:謀:商量;合:相符。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10【第2句】:一褱而論[解釋:指處理事情或問題不分性質,不加區別,用同一標準來對待或處理。同“一概而論”。]

10【第3句】:置而不問[解釋:宋·蘇軾《漢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上林令吏之不材,而虎圈嗇夫,才之過人者也,才者遺而不錄,不才者而不問,則事之不廢壞者有幾?”]

10【第4句】:列鼎而食[解釋:列:陳列;食:吃。形容豪門貴族的奢侈生活。]

10【第5句】:向隅而泣[解釋:向:對著;隅:墻角;泣:小聲地哭。一個人面對墻腳哭泣。形容沒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絕望地哭泣。]

10【第6句】:和而不唱[解釋:贊同別人的意見,不堅持自己的說法。]

10【第7句】:相輔而成[解釋:輔:輔助。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輔助,缺一不可。]

10【第8句】:治絲而棼[解釋:指理絲不找頭緒,就會越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正確,使問題更加復雜。]

10【第9句】:解顏而笑[解釋:解顏:開顏。笑得使面容舒展開來。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1【第10句】:結繩而治[解釋: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1【第11句】:笑而不答[解釋:只是微笑著,不作正面回答。]

1【第12句】:斷而敢行[解釋:斷:果斷。果斷而敢于行動。]

1【第13句】:乘虛而入[解釋:乘:趁。趁著虛弱疏漏的地方進入。]

1【第14句】:膝行而進[解釋:跪著用膝蓋向前移動。形容敬畏恭謹之極。]

1【第15句】:從天而降[解釋: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現。]

1【第16句】:可一而不可再[解釋:只可做一次而不可再做。]

1【第17句】:雞鳴而起[解釋:雞叫時就起床。形容勤奮不怠。]

1【第18句】:望風而走[解釋:遠遠望見對方的氣勢很盛,就嚇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敵。同“望風而逃”。]

1【第19句】:威而不猛[解釋:有威儀而不兇猛。]

1【第20句】:言而有信[解釋: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1【第21句】:半途而廢[解釋:廢:停止。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中途停頓,有始無終。]

1【第22句】:高枕而臥[解釋:墊高枕頭安心地睡覺。形容無憂無慮。平安無事。]

1【第23句】:赴東海而死[解釋:跳進東海淹死。形容人所下的決心極大。]

1【第24句】:富而不驕[解釋:富:富有;驕:驕傲。指很富有但不趾高氣揚。]

1【第25句】:夜而忘寢[解釋:晚上忘記了睡覺。形容學習或工作十分勤勞辛苦。]

1【第26句】:不德而功[解釋:不:無;德:德行,才能。沒有才能卻受到獎賞。]

1【第27句】:有所為而為[解釋:做好了計劃才去做。]

1【第28句】:一望而知[解釋:一看就明白。]

1【第29句】:雜沓而至[解釋:雜沓:雜亂。指從四面紛紛而來。]

1【第30句】:千夫所指,無病而死[解釋:指:指責。被眾人所指責將沒什么好下場。]

1【第31句】:溫潤而澤[解釋:比喻人的態度、言語溫和柔順。]

1【第32句】:量力而動[解釋:量:估量;動:行動。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強。]

1【第33句】:知難而進[解釋:明知困難,卻敢于向前。指迎著困難上。]

1【第34句】:山以小陁而大崩[解釋:陁:崩潰。山因為有小的崩潰所以傾塌。比喻小漏洞不及時補救,就可能釀成大禍。]

1【第35句】:積而能散[解釋:積:積蓄;散:散發。能把自己的積蓄散發給貧困的人。]

1【第36句】:呱呱而泣[解釋:呱呱:嬰兒的啼哭聲;泣:小聲哭。像嬰孩一樣哭啼不停。]

1【第37句】:肆口而食[解釋:隨意而吃。比喻一點也不拘束。]

1【第38句】:引領而望[解釋:引領:伸長脖子。伸長脖子遠望。形容殷切盼望。]

1【第39句】:并日而食[解釋:并日:兩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兩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糧食。形容生活窮困。]

1【第40句】:學而時習之[解釋: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1【第41句】:源源而來[解釋:原指諸侯相繼朝覲一輩子。后形容接連不斷地到來。]

1【第42句】:凱旋而歸[解釋:打仗得勝后返回。]

1【第43句】:探口而出[解釋:猶言脫口而出。不經考慮,隨口說出。]

1【第44句】:外君子而中小人[解釋:外:表面;中:中間,里邊,引申為實際。表面上是高尚的人,而實際是卑鄙的人。]

1【第45句】:出污泥而不染[解釋:比喻生于污濁的環境卻不受污染,依然保持純潔的品格。]

1【第46句】:鼓噪而起[解釋:鼓噪:喧鬧,大喊大叫。喧叫鬧哄起來。]

1【第47句】:匍匐而行[解釋:躡手躡腳地走動或慢慢地走動。]

1【第48句】:落荒而逃[解釋:形容吃了敗仗慌張逃跑。]

1【第49句】:叩馬而諫[解釋:勒住馬頭進行規勸。形容竭力進行勸諫。]

1【第50句】:夸夸而談[解釋:形容說話浮夸不切實際。]

1【第51句】:不得已而求其次[解釋:不得已:無奈何;求:尋求;次:稍差的。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得以差一等的將就。]

1【第52句】:指日而待[解釋:指不久即可實現。同“指日可待”。]

1【第53句】:捆載而歸[解釋:形容帶回的東西很多。]

1【第54句】:一往而深[解釋:指對人或對事物頃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同“一往情深”。]

1【第55句】:泥而不滓[解釋:染而不黑。比喻潔身自好,不受壞的影響。泥,通“涅”。染黑。滓,通“緇”。黑色。]

1【第56句】:魚貫而行[解釋:象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跟一個單行前進。]

1【第57句】:涅而不渝[解釋:涅:黑泥;渝:改變。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

1【第58句】:見機而行[解釋:見機:看時機,看情況。看具體情況靈活辦事。]

1【第59句】:惡欲其死而受欲其生[解釋: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1【第60句】:繼世而理[解釋:繼:繼承;理:治理,統治。代代相傳,行使統治。]

1【第61句】:徉長而去[解釋:徉長:大模大樣。大模大樣地徑自走了。]

1【第62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解釋:作:做工。太陽升起就做工,太陽下山就休息。泛指簡樸單純的生活。]

1【第63句】: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解釋:澤:原指雨露,引申為祖業;斬:衰敗。君子的祖業,經過五代就會衰敗,最終斷絕。]

1【第64句】:穎脫而出[解釋:穎,錐芒。言錐芒全部脫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即能全部顯現出來。]

1【第65句】:千夫所指,無疾而死[解釋:指:指責。被眾人所指責將沒什么好下場。]

1【第66句】:不矜而莊[解釋:矜:自尊自大;莊:莊重。不自養自大而顯得莊重。]

1【第67句】:審勢而行[解釋:審:詳察細究。對形勢朝廷周密考察之后,再采取行動。]

1【第68句】:蜂擁而起[解釋:像蜂飛一樣成群而起。形容許多人一擁而起。]

1【第69句】:挾天子而令諸侯[解釋:挾:挾制;諸侯:帝王分封的列國統治者。挾制著皇帝,用其名義號令諸侯。比喻借用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1【第70句】:脫口而出[解釋:不經考慮,隨口說出。形容說話不慎重。也形容才思敏捷,可以對答如流。]

1【第71句】:知二五而未識于十[解釋:知道兩個五是多少,卻不知十是什么意思。比喻看問題片面孤立。]

1【第72句】:擇主而事[解釋:事:侍奉。舊指選擇明主,為他辦事。]

1【第73句】:望風而遁[解釋:遠遠望見敵人的蹤影或強大氣勢,即行遁逃。]

1【第74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解釋: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已:停止。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到死為止。]

1【第75句】:是而非之,非而是之[解釋:對的以為不對,不對的以為對。指是非不分。]

1【第76句】:拂袖而去[解釋: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形容生了氣,一甩袖子就走了。]

1【第77句】:隨踵而至[解釋:踵:腳后跟。一個跟著一個前來。形容人來得多,接連不斷。]

1【第78句】:樂而不荒[解釋:指表現的情感有節制。同“樂而不淫”。]

1【第79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釋:然:這樣,如此。知道是這樣,但不知道為什么是這樣。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現象,不知事物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

1【第80句】:月暈而風,礎潤而雨[解釋:月暈出現,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事情。]

1【第81句】:倒屣而迎[解釋:屣:鞋。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爭于迎客,將鞋穿倒。形容熱情歡迎賓客。]

1【第82句】:順風而呼[解釋:順著風向呼喊,聲音傳得遠,使人聽得清。比喻憑借外力可有較好效果。]

1【第83句】:翩躚而舞[解釋:翩躚:輕揚飄逸的樣子。常用以形容輕快旋轉的舞姿。]

1【第84句】: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解釋:哺:口中所含的食物;熙:游戲;鼓腹:鼓起肚子,即飽食。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時代無憂無慮的生活。]

1【第85句】:高而不危[解釋:身居高位而沒有傾覆的危險。]

1【第86句】:溘然而去[解釋:溘然:突然。指人忽然死去。]

1【第87句】:同年而校[解釋:猶言相提并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1【第88句】:無翼而飛[解釋:翼:翅膀。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傳播開來。]

1【第89句】:相須而行[解釋:互相依存而行動一致。]

1【第90句】:不得其門而入[解釋:找不到大門走不進去。比喻沒有找到合適的途徑。]

1【第91句】:投傳而去[解釋:傳:符信。指棄官而去。]

1【第92句】:極而言之[解釋:從最極端的情況來說。指把話說到頭。]

1【第93句】:同日而言[解釋: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同“同日而論”。]

1【第94句】:華而失實[解釋:華:通“花”,開花;實:果實,結果。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

1【第95句】:取瑟而歌[解釋:瑟:弦樂器。彈瑟歌唱。比喻用曲折的方式表達情意。]

1【第96句】:老而彌堅[解釋:彌:更加。人雖已老,但志向卻更加堅定。]

1【第97句】:廢然而反[解釋:廢然:沮喪失望的樣子。反:返回。懷著失望的心情而歸來。形容因消極失望而中途退縮。同“廢然思返”、“廢然而返”。]

1【第98句】:聯袂而至[解釋:比喻一同來到。]

1【第99句】:股戰而栗[解釋:戰:怕;栗:發抖。兩腿發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懼異常。]

200、而今而后[解釋:而:語助詞。從今以后。]

20【第1句】:不得已而用之[解釋:用:使用。沒有辦法,只好采用這個辦法。]

20【第2句】:聯翩而至[解釋:聯翩:鳥聯著翅膀疾飛的樣子。形容人接連來到。]

20【第3句】:似非而是[解釋:看來與常識相矛盾或相反而事實上卻可能是正確的。]

20【第4句】:易衣而出,并日而食[解釋:易:更換;并日:兩天并成一天。只有一件衣服比較體面,誰外出就換上;一天的飯食分作兩天吃。比喻非常窮困。]

20【第5句】:拍案而起[解釋:案:桌子。一拍桌子猛地站起來。形容非常憤慨。]

20【第6句】:掩鼻而過[解釋:捂著鼻子走過去。形容對腥臭骯臟的東西的嫌惡。]

20【第7句】:東向而望,不見西墻[解釋:向東面看,看不到西面的墻。比喻主觀片面,顧此失彼。]

20【第8句】:隨機而變[解釋:隨著時機或情況而變化。形容靈活機敏。]

20【第9句】:擇人而事[解釋:事:侍奉。選擇好人,侍奉終身。多指妓女選擇所嫁對象。]

2【第10句】:譏而不征[解釋:譏:稽查,查看;征:征稅。指在關卡、市場等處只稽查而不征稅。]

2【第11句】:磨而不磷[解釋:磨了以后不變薄。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

2【第12句】:垂涕而道[解釋:涕:鼻涕,眼淚。流著眼淚說話。比喻十分沉痛地懇切陳詞。]

2【第13句】: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解釋:興:興致,興趣。趁著興致來到,結果很掃興的回去。]

2【第14句】:無根而固[解釋:固:牢固。沒有根柢卻能牢固。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礎。]

2【第15句】:循次而進[解釋:循:依照,順著。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進或提高。亦作“循次漸進”、“循序漸進”。]

2【第16句】:易地而處[解釋:換一換所處的地位。比喻為對方想一想。]

2【第17句】:載譽而歸[解釋:載:裝載。獲得榮譽后歸來。]

2【第18句】:愛博而情不專[解釋: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很廣泛,而感情不能專一。]

2【第19句】:自鄶而下[解釋: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評論。同“自鄶以下”。]

2【第20句】:奄然而逝[解釋:奄然:忽然。忽然死去。]

2【第21句】:援筆而就[解釋:援筆:拿筆。拿起筆立刻寫成。形容才思敏捷。同“援筆立成”。]

2【第22句】:魚貫而進[解釋:象游魚頭尾相接一樣。形容連續行進。]

2【第23句】:相時而動[解釋:觀察時機,針對具體情況采取行動。]

2【第24句】:反其道而行之[解釋:其:他的;道:方法,辦法。采取同對方相反的辦法行事。]

2【第25句】:歃血而盟[解釋:泛指發誓訂盟。同“歃血為盟”。]

2【第26句】:順流而下[解釋:順著河流的方向一直下去。形容毫無阻礙。]

2【第27句】:迎刃而判[解釋:原意是說,劈竹子時,頭上幾節一破開,下面的順著刀口自己就裂開了。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

2【第28句】:出淤泥而不染[解釋: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2【第29句】:擇木而棲[解釋:棲:棲息。鳥兒選擇合適的樹木棲息。舊時比喻選擇賢明君主,為其效命。]

2【第30句】:不一而足[解釋:足:充足。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

2【第31句】:觸類而通[解釋: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律,進而推知同類事物的知識或規律。]

2【第32句】:怒目而視[解釋:睜圓了眼睛瞪視著。形容正要大發脾氣的神情。]

2【第33句】:鍥而不舍[解釋:鍥:鏤刻;舍:停止。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第34句】:溯流而上[解釋:溯:逆流而上。逆著水流的方向行進。]

2【第35句】:避而不談[解釋:躲避開而不肯說。指有意回避事實。]

2【第36句】:時難得而易失[解釋:時機難以得到而容易失掉。]

2【第37句】:恭而敬之[解釋:恭:恭敬;敬:敬重。恭敬的加重說法或詼諧說法。]

2【第38句】:無往而不勝[解釋:往:到。無論到哪兒都能取得勝利。形容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取得勝利。]

2【第39句】:知而不言[解釋:明明知道而不說。]

2【第40句】:引頸而望[解釋:引頸:伸長脖子。伸長脖子遠望。形容殷切盼望。]

2【第41句】:執一而論[解釋:執:抓住;論:評論。抓住一點或一個方面進行評論。形容看問題片面。]

2【第42句】:歷階而上[解釋:歷:依次。沿著臺階,依次登上。]

2【第43句】:無脛而行[解釋:脛:小腿。沒有腿而能行走。比喻事物用不著推行,能迅速傳播。]

2【第44句】:應運而出[解釋:應:順應;運:原指天命,泛指時機。舊指應天命而產生。現指適應時機而產生。]

2【第45句】:一而二,二而三[解釋: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聯想開去。]

2【第46句】:不辭而別[解釋:辭:告辭;別:離別。沒有告辭就離開了。或悄悄溜走了。]

2【第47句】:淡而不厭[解釋:比喻既不熱心也不厭棄。]

2【第48句】:側目而視[解釋:側:斜著。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2【第49句】:焚藪而田[解釋:藪,林藪。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2【第50句】:國而忘家[解釋:指為國事而忘其家。]

2【第51句】:焚林而田,竭澤而漁[解釋:竭:使……干涸;漁:打魚。燒毀森林捕捉野獸,排干湖水去捕捉魚。比喻只顧眼前的利益,無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2【第52句】:談笑而道[解釋:有說有笑地講述。形容講述不相關切的事。]

2【第53句】:推而廣之[解釋:廣:寬,大。推展開來而且把它擴大。也指從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2【第54句】:稱薪而爨[解釋:薪:柴;爨:燒火煮飯。稱了柴草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不從大處著眼。]

2【第55句】:掩口而笑[解釋:掩:捂。笑時捂住口,以防出聲失禮。]

2【第56句】:牽一發而動全身[解釋:牽動一根頭發就會涉及整個身體。比喻動極小的部分就會影響全局。]

2【第57句】:因人而異[解釋: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2【第58句】:騰空而起[解釋:騰空:向天空飛升。向高空升起。]

2【第59句】:置之死地而后快[解釋:快:痛快。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腸狠毒。]

2【第60句】:順時而動[解釋:順應時勢而行動。]

2【第61句】:膚寸而合[解釋:膚寸:古代長度單位,一指的寬度為寸,一膚等于四寸。形容云氣密集。]

2【第62句】:沖口而發[解釋:不加思索地說出口來。]

2【第63句】:無為而治[解釋:無為:無所作為;治:治理。自己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當政的時候,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后泛指以德化民。]

2【第64句】:大而無當[解釋:當:底。雖然大,卻無底。原指大得無邊際。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不合用。]

2【第65句】:善刀而藏[解釋: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凈。將刀擦凈,收藏起來。比喻適可而止,自斂其才。]

2【第66句】:行而未成[解釋:行:從事;成:成功。雖然行動了但沒有成功。比喻時機還沒有成熟]

2【第67句】:不壹而三[解釋:指再三;多次。]

2【第68句】: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解釋:躬自:自己;薄:少。對自己嚴格要求,對他人不苛刻要求。]

2【第69句】:坐而待弊[解釋: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采取積極的措施。]

2【第70句】:死而死矣[解釋:死就死罷了.]

2【第71句】:目逆而送[解釋:逆:迎。目逆:眼睛迎著當面走過來的人。眼睛注視著迎來,注視著送走。形容對所見的人十分關注或敬佩。]

2【第72句】:從風而服[解釋:從:順從;服:服從。象順風倒下一樣就迅速服從了。]

2【第73句】:接踵而至[解釋:指人們前腳跟著后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

2【第74句】:一哄而集[解釋:哄:喧鬧。一陣喧鬧,人們都起來了。形容自發地行動起來。]

2【第75句】:去而之他[解釋:之:到,往。離開一個地方又到另一個地方去。]

2【第76句】:知二五而不知十[解釋:知道兩個五是多少,卻不知十是什么意思。比喻看問題片面孤立。]

2【第77句】:傾巢而出[解釋:傾:倒出;巢:巢穴。比喻敵人出動全部兵力進行侵擾。]

2【第78句】:豕而負涂[解釋:豕:豬;涂:泥;負涂:背上有泥。豬身上有很多污泥。比喻骯臟污穢。]

2【第79句】:秀而不實[解釋:秀:莊稼吐穗開花;實:結果實。開花不結果。比喻只學到一點皮毛,實際并無成就。]

2【第80句】:蠅附驥尾而致千里[解釋:蒼蠅因附在千里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賢人的光而名聲大振。]

2【第81句】:窮而后工[解釋:工:精巧,精彩。舊時認為文人越是窮困不得志,詩文就寫得越好。]

2【第82句】:接踵而來[解釋:指人們前腳跟著后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

2【第83句】:奮袂而起[解釋:奮袂:揮袖。袖子一揮站起來。形容奮然而起。]

2【第84句】:韞匵而藏[解釋:韞匵:藏在柜子里。把東西放在柜子里藏起來。舊時比喻懷才隱退。]

2【第85句】:不令而信[解釋:令:命令;信:信服。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從。]

2【第86句】:含屈而死[解釋:含著委屈而死去。]

2【第87句】:斗而鑄錐[解釋:臨到打仗才去鑄造兵器。比喻行動不及時。]

2【第88句】:魚貫而入[解釋:象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

2【第89句】:困而不學[解釋: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2【第90句】:抵足而臥[解釋:腳對著腳,同榻而睡。形容關系親密,情意深厚。同“抵足而眠”。]

2【第91句】:質而不俚[解釋:質:樸素、單純。俚:粗俗。質樸而不粗俗。亦作“質而不野”。]

2【第92句】:畫地而趨[解釋:趨:疾走。只在規定的范圍內行動。比喻不知變通。]

2【第93句】:稱薪而爨,數粒乃炊[解釋:稱:衡量;薪:柴;爨:燒火煮飯。稱了柴草數著米粒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計較,形容吝嗇或貧窮。]

2【第94句】:引而不發[解釋:引:拉弓;發:射箭。拉開弓卻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啟發引導。也比喻做好準備暫不行動,以待時機。]

2【第95句】:仰而賦詩[解釋:仰頭歌唱作詩。]

2【第96句】:赍志而沒[解釋:赍:懷抱著,帶著;歿:死。志愿沒有實現就死了。]

2【第97句】:皮不存而毛焉附[解釋:存:存留;焉:哪里;附:附著。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2【第98句】:信而有證[解釋:真實而有根據。]

2【第99句】:施而不費[解釋:施: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

300、赍志而歿[解釋:赍:懷抱著,帶著;歿:死。指懷抱著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30【第1句】:拱手而降[解釋:拱手:兩手在胸前合抱,表示恭敬。恭恭敬敬地俯首投降。]

30【第2句】:一概而論[解釋:一概:同一標準,一律。指處理事情或問題不分性質,不加區別,用同一標準來對待或處理。]

30【第3句】:扶搖而上[解釋: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形容上升很快或指仕途得志。]

30【第4句】:稱量而出[解釋:稱量:用秤稱,用斗量。用秤、斗仔細測定后才拿出來。比喻說話、寫文章經過斟酌,恰如其分。]

30【第5句】:盡心而已[解釋:原指直到竭盡心力才罷休。后指明知無濟于事,但仍然努力去做,以盡心意。]

30【第6句】:自上而下[解釋:從上到下。]

30【第7句】:和衣而臥[解釋:和:連著;臥:躺下。穿著衣服躺下睡覺。]

30【第8句】:困而學之[解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學習。]

30【第9句】:垂裳而治[解釋:垂衣而能治理天下。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3【第10句】:娓娓而談[解釋:連續不倦地談論著。]

3【第11句】:敢怒而不敢言[解釋:心里憤怒而嘴上不敢說。指懾于威脅,胸中憤怒不敢吐露。]

3【第12句】:一哄而散[解釋:哄:吵鬧。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3【第13句】:同日而道[解釋: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同“同日而論”。]

3【第14句】:素位而行[解釋:素位:安于平常所處的地位。指安于現在所處的地位,并努力做好應當做的事情。]

3【第15句】:擊壤而歌[解釋:擊壤:古代的一種游戲。打擊土堆而唱歌。比喻太平盛世,人人豐衣足食。]

3【第16句】:不惡而嚴[解釋:并不惡聲惡氣,但很威嚴,使人知敬畏。]

3【第17句】:面墻而立[解釋:比喻不學之人,如面對墻壁而立,一無所見。]

3【第18句】:企足而待[解釋:抬起腳后跟來等著。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3【第19句】:學優而仕[解釋:優:有余力,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

3【第20句】:鼎足而三[解釋: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也泛指三個方面。]

3【第21句】:破殼而出[解釋:帶殼的動植物沖破其外殼而生長。形容新生事物十分頑強。]

3【第22句】:品而第之[解釋:品:品評,區分;第:等第,等級。品評優劣而后確定他的等級。]

3【第23句】:鼎足而立[解釋:象鼎的三只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3【第24句】:因機而變[解釋:因:趁,隨順;機:機會。隨機會變化而變化自己的策略。]

3【第25句】:繼踵而至[解釋:踵:腳后跟;接踵:足跟相接;至:到,來。指人們前腳跟著后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

3【第26句】:危而不持[解釋:持:扶助,支持。國有危急之事,不須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

3【第27句】:捫虱而談[解釋:捫:按。一面捺著虱子,一面談著。形容談吐從容,無所畏忌。]

3【第28句】:望風而靡[解釋:①見對方的威勢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懼之狀。②望見對方就為之折服傾倒。形容欽敬之狀。③形容軍無斗志。同“望風披靡”。]

3【第29句】:席卷而逃[解釋:指偷了全部貴重衣物逃跑。]

3【第30句】:攘臂而起[解釋:攘臂:捋起袖子,伸出手臂;起:站起。形容興奮、激動地站起來,準備行動。]

3【第31句】: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解釋: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3【第32句】:日出而作[解釋:作:勞動。太陽出來就出去勞動。指古人純樸簡單的勞動生活。]

3【第33句】:蠕蠕而動[解釋:像蟲子似的前后蠕動身體,形容準備慢慢移動的樣子。]

3【第34句】:絕裾而去[解釋:絕裾:扯斷衣襟。形容離去的態度十分堅決。]

3【第35句】:霍然而愈[解釋:霍然:很快的樣子。很快病就好了。]

3【第36句】:崛地而起[解釋:崛:高起,突起。從平地上突起。形容某種新興事物出現極為迅速。]

3【第37句】:廉而不劌[解釋:廉:廉潔;劌:割傷,刺傷。有棱邊而不至于割傷別人。比喻為人廉正寬厚。]

3【第38句】:觸而即發[解釋: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著射出去。比喻事態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立即會爆發。]

3【第39句】:哀而不傷[解釋: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致,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3【第40句】:量腹而食[解釋:形容自己加以節制。]

3【第41句】:一言而喻[解釋:喻:明白。一句話就使人了解或說明白。]

3【第42句】:二而一[解釋:一演化為二,二合成為一。指同一事物可以演化為對立的兩種現象,對立的兩種現象可以找到同一根源。]

3【第43句】:質而不野[解釋:質:樸素、單純。野:粗俗。質樸而不粗俗。同“質而不俚”。]

3【第44句】:乘興而來[解釋:乘:趁,因;興:興致,興趣。趁著興致來到,結果很掃興的回去。]

3【第45句】:不勤而獲[解釋:指不勞而獲。]

3【第46句】:同日而語[解釋:日:時日。同時來講。比喻一樣看待。]

3【第47句】:渴而掘井[解釋: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沒有準備,臨時才想辦法。]

3【第48句】:樂而忘返[解釋:非常快樂,竟忘記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種場合,舍不得離開。]

3【第49句】:不勞而成[解釋:不須勞苦就能有成就。]

3【第50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解釋:憂患:患難。憂患使人勤奮,因而得生;安樂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3【第51句】:囅然而笑[解釋:囅然:笑的樣子。高興地笑起來。]

3【第52句】:見幾而作[解釋:幾:通“機”,時機;作:行動。指抓住有利時機及時采取行動。]

3【第53句】:遵而不失[解釋: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違失。]

3【第54句】:貧而無諂[解釋:雖貧窮而不去巴結奉承人。]

3【第55句】:魚爛而亡[解釋:魚腐爛從內臟起。比喻國家因內部禍亂而滅亡。]

3【第56句】:懸而未決[解釋:一直拖在那里,沒有得到解決。]

3【第57句】:鋌而走險[解釋:鋌:急走的樣子;走險:奔赴險處。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動。]

3【第58句】:死而無怨[解釋:即使死了,也毫不怨恨。形容心甘情愿。]

3【第59句】:知其不可為而為[解釋:為:做。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指意志堅決或倔強固執]

3【第60句】:引而伸之[解釋:由某件事或某種思想推衍到其他有關的意義,并進一步加以發揮。]

3【第61句】:犯而不校[解釋:犯:觸犯;校:計較。受到別人的觸犯或無禮也不計較。]

3【第62句】:卷席而居[解釋:極言生活之不安定,隨時準備逃難。]

3【第63句】:可望而不可即[解釋:即:接近。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

3【第64句】:同盤而食[解釋:同吃一個盤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間骨肉情深。]

3【第65句】:公而忘私,國而忘家[解釋: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3【第66句】:待價而沽[解釋:沽:賣。等有好價錢才賣。比喻誰給好的待遇就替誰工作。]

3【第67句】:應刃而解[解釋:猶言迎刃而解。比喻問題得到順利解決。]

3【第68句】:如此而已[解釋:如此:象這樣;而已:罷了。就是這樣罷了。]

3【第69句】:木猴而冠[解釋: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

3【第70句】:掩面而泣[解釋:用兩手掩著臉哭泣。]

3【第71句】:臥而治之[解釋:臥:躺著。躺著就把政事處理好了。用以稱頌政清事簡。]

3【第72句】:戛然而止[解釋:戛:象聲詞。形容聲音突然終止。]

3【第73句】:望塵而拜[解釋:指迎候有權勢的人,看見車揚起的塵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態。]

3【第74句】:一言而定[解釋:一句話說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說話算數,決不翻悔。]

3【第75句】:當刑而王[解釋:謂先經受磨難而后飛騰黃達。]

3【第76句】:忙而不亂[解釋:在繁忙的工作中或緊急情況下,有條有理,毫不慌亂。]

3【第77句】:默而識之[解釋:默:不語,不說話。識:記。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里。]

3【第78句】:一洗而空[解釋:洗:洗刷,清洗。清洗得一干二凈。]

3【第79句】:時者難得而易失[解釋:時機難以得到而容易失掉。]

3【第80句】:如丘而止[解釋:如:到達;丘:丘陵;止:止步。指遇到困難則停下來,不求上進。]

3【第81句】:形而上學[解釋: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世界。]

3【第82句】:坐而待斃[解釋: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采取積極的坐著等死措施。]

3【第83句】:盡歡而散[解釋:盡情歡樂之后,才分別離開。多指聚會、宴飲或游樂。]

3【第84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解釋: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3【第85句】:挺身而斗[解釋:形容勇敢地投入戰斗。]

3【第86句】:翹足而待[解釋:踮起腳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3【第87句】:時祀盡敬,而不祈喜[解釋:祀:祭祀;祈:向神求禱。按四時去祭祀欽敬,并沒有求來好事。形容祈求諸神鬼也無濟于事。]

3【第88句】:百足之蟲,斷而不蹶[解釋: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3【第89句】:比肩而立[解釋: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離極近。]

3【第90句】:一蹴而至[解釋:蹴:踏;至:達到。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3【第91句】:廣而言之[解釋:一般說來。]

3【第92句】:伏而咶天[解釋: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與所求不一致,無法達到目的。]

3【第93句】:備而不用[解釋:準備好了,以備急用,眼下暫存不用。]

3【第94句】:緩轡而行[解釋:轡:駕馭牲口的嚼子的韁繩。信馬由韁地慢走。]

3【第95句】:相輔而行[解釋:互相協助進行或互相配合使用。]

3【第96句】:滿車而歸[解釋:滿:滿滿地;歸:返回。東西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極豐富。]

3【第97句】:焚林而田[解釋:燒毀樹林以獵取野獸。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3【第98句】:有百害而無一利[解釋:百害:泛指許多壞處。有許多壞處,沒有一點好處]

3【第99句】:久而不匱[解釋:匱:缺乏。指物資儲蓄充足,在很長時間內不缺乏供應。]

400、莫躓于山,而躓于垤[解釋:躓:絆倒;垤:小土堆。沒有因登山而絆倒,反而被小土堆絆倒了。比喻小問題常易被忽略,因而贊成錯誤。也指在小事上出了大差錯。]

40【第1句】:知難而退[解釋:原指作戰要見機而行,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難就后退。]

40【第2句】:聞風而起[解釋:聞:聽到;風:風聲,消息。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40【第3句】:不言而信[解釋:舊指君子不用說什么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40【第4句】:死而不悔[解釋:就是死了也心甘。]

40【第5句】:相提而論[解釋: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40【第6句】:謔而近虐[解釋:開玩笑近乎傷害人。]

40【第7句】:畏影而走[解釋:比喻庸人自擾。亦作“畏影惡跡”。]

40【第8句】:礎潤而雨[解釋:柱子的基石潤濕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方向。]

40【第9句】:鼎足而居[解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樣。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

4【第10句】:應際而生[解釋:際:際遇,指時運。指順應時運而生。]

4【第11句】:迷而不返[解釋: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4【第12句】:掇而不跂[解釋:掇:拾取;跂:抬起腳后跟站著。就近拾取,不必踮起腳跟企盼遠處的。]

4【第13句】:嗛而未發[解釋:嗛:懷恨隱忍。懷恨在心而未露表露出來。]

4【第14句】:幾而不征[解釋:幾:稽查,查看;征:征稅。指在關卡、市場等處只稽查而不征稅。]

4【第15句】:三過其門而不入[解釋: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4【第16句】:蜂擁而至[解釋:像一窩蜂似地一擁而來。形容很多人亂哄哄地朝一個地方聚攏。]

4【第17句】:魚貫而出[解釋:像游魚那樣連貫著出現。]

4【第18句】:神而明之[解釋:指表面玄妙的事理。]

4【第19句】:此而可忍,孰不可容[解釋:此:這;孰:哪個;容:容忍。如果這能容忍,還有什么不能容忍的。]

4【第20句】:食言而肥[解釋: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圖自己占便宜。]

4【第21句】:功者難成而易敗[解釋:功;功業、事業。事業的成功非常難,但失敗卻很容易。]

4【第22句】:沖口而出[解釋:沖口:脫口,一下子說出。形容不加思索地說出來。]

4【第23句】:一鼓而下[解釋:趁形勢有利或士氣高昂時,一舉打跨敵人或攻占城市。]

4【第24句】:謔而虐[解釋:開玩笑很尖刻。]

4【第25句】:側足而立[解釋:形容有所畏懼,不敢正立。]

4【第26句】:不可同年而語[解釋:不能放在同一時間談論。形容不能相提并論,不能相比。同“不可同日而語”。]

4【第27句】:簡而言之[解釋:簡括地說,長話短說。]

4【第28句】:企而望歸[解釋:企:踮起腳后跟。踮起腳后跟盼望歸來。形容殷切地期望。]

4【第29句】:席地而坐[解釋:席:鋪席;席地:在地上鋪席。古人在地上鋪了席子等物以為座。后泛指在地上坐。]

4【第30句】:鑿壞而遁[解釋:壞:沒有燒過的磚瓦、陶器等。遁:逃避。謂隱居不仕。]

4【第31句】:半涂而廢[解釋:半路上終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

4【第32句】:旦旦而伐[解釋:多比喻天天損害或斫喪。]

4【第33句】:迷而知反[解釋:迷路后知道回來。比喻有了過失能夠改正。]

4【第34句】:說說而已[解釋:非實質性的事物,空談,閑談。]

4【第35句】:貪而無信[解釋:貪婪而又不守信用。]

4【第36句】:要而言之[解釋:要:簡要。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4【第37句】:擇善而行[解釋:指選擇有益的事去做。]

4【第38句】:如是而已[解釋:如是:象這樣;而已:罷了。就是這樣罷了。]

4【第39句】:勞而不獲[解釋:獲:收獲。付出了勞動,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

4【第40句】:望風而潰[解釋:遠望敵人蹤影就已嚇得潰散。形容軍隊毫無戰斗力,還未接觸,就已潰散。]

4【第41句】:富而好禮[解釋:富庶而有講禮教。指雖很富有但不驕縱無禮。]

4【第42句】:磨而不磷,涅而不緇[解釋:磨了以后不變薄,染了以后不變黑。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

4【第43句】:鑿坯而遁[解釋:指隱居不仕。同“鑿壞以遁”。]

4【第44句】:識二五而不知十[解釋:只知道一個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觀察問題。]

4【第45句】:不教而誅[解釋:教:教育;誅: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4【第46句】:數米而炊,稱柴而爨[解釋:爨:燒火煮飯。指稱柴草,數米粒做飯。比喻只注意小事,不從大處著眼。]

4【第47句】:遵而勿失[解釋: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違失。]

4【第48句】:歿而無朽[解釋:歿:死。人雖然死了,名聲或事業長存。]

4【第49句】:唾手而得[解釋:唾?鄭和稚賢巒倌1扔骷菀椎玫降畝鰲

4【第50句】:鎩羽而逃[解釋: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敗或不得志。指失敗或不得志而逃跑。]

4【第51句】:群起而攻之[解釋:大家都起來攻擊它,反對它。]

4【第52句】:誨而不倦[解釋:誨:教誨,教導;倦:厭煩,疲倦。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煩。]

4【第53句】:學而后知不足[解釋:只有經過學習,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

4【第54句】:言而無信[解釋: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

4【第55句】:相待而成[解釋:互相輔助以取得成功。]

4【第56句】:貨而不售[解釋:想賣卻賣不出去。貨:賣。]

4【第57句】:懸懸而望[解釋: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

4【第58句】:觀機而動[解釋:時:時機。等待時機然后行動。]

4【第59句】:沒而不朽[解釋:沒:同“歿”,死。指人的身體雖死,但其精神、業績、文章永存人間。]

4【第60句】:中途而廢[解釋:廢:停止。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中途停頓,有始無終。]

4【第61句】:置之死地而后生[解釋: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后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4【第62句】:稱柴而爨[解釋:稱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飯。比喻斤斤于細節而不識大體。同“稱薪而爨”。]

4【第63句】:聽而無聞,視而無見[解釋:視: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聽到了當作沒聽見。]

4【第64句】:啞然而笑[解釋:啞然:形容笑聲。禁不住笑出聲來。]

4【第65句】:直而不肆[解釋:直:正直;肆:放肆。雖然耿直卻不放肆。]

4【第66句】:一覽而盡[解釋:覽:看。一眼望去,事物就都收入眼底。]

4【第67句】:中道而廢[解釋: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4【第68句】:枕干而寢[解釋:干:盾。枕著盾牌睡覺。形容時刻不忘復仇。]

4【第69句】:渴而穿井[解釋:比喻事先沒準備,臨時才想辦法。]

4【第70句】:觀機而作[解釋:等待時機然后行動。同“觀機而動”。]

4【第71句】:蜂擁而來[解釋:象蜂群似的擁擠著過來。形容許多人一起過來。]

4【第72句】:有過之而無不及[解釋:過:超過;及:趕上。相比之下,只有超過而不會不如。]

4【第73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解釋:為:做。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指意志堅決或倔強固執]

4【第74句】:因人而施[解釋:指按照各人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區別對待。]

4【第75句】:侃侃而談[解釋: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4【第76句】:危而后濟[解釋:危:危險,危急;濟:接濟。到了十分危險的時候再給予救助。]

4【第77句】:夤緣而上[解釋:拉攏關系,攀附權貴,以求高升。]

4【第78句】:敏而好學[解釋:敏:聰明;好:喜好。天資聰明而又好學。]

4【第79句】:僅此而已[解釋:只有這樣罷了。]

4【第80句】:有所恃而不恐[解釋:恃:倚仗;恐:害怕。有所倚仗而不害怕。]

4【第81句】:應運而起[解釋:應:順應;運:原指天命,泛指時機。舊指應天命而產生。現指適應時機而產生。]

4【第82句】:死而復蘇[解釋:死去了又活過來,形容生命不息。]

4【第83句】:動而若靜[解釋:動:行動;若:象。行動卻象靜止一樣。指軍隊或某種事情雖已行動,由于隱蔽等原因,使人感到象沒有行動一樣。]

4【第84句】:蜂擁而上[解釋:形容許多人一起涌上來。]

4【第85句】:重足而立,側目而視[解釋:重足:雙腳并攏;側目:斜著眼睛。形容畏懼而憤恨的樣子。]

4【第86句】:迎刃而理[解釋: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同“迎刃而解”。]

4【第87句】:不脛而走[解釋:脛:小腿;走:跑。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

4【第88句】:富而無驕[解釋:富:富有;驕:驕傲。指很富有但不趾高氣揚。]

4【第89句】:久而久之[解釋: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

4【第90句】:為而不恃[解釋:為:做;恃:倚仗。做了好事而不自認為有功。]

4【第91句】:言有盡而音意無窮[解釋:語言有窮盡而含意沒有窮盡。指詩文等蘊含著深刻含義]

4【第92句】:聽其言而觀其行[解釋: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

4【第93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解釋:厭:滿足;誨:教導。學習總感到不滿足,教導人從不厭倦。]

4【第94句】:入寶山而空手回[解釋:寶山:聚藏寶物的山。進入滿藏寶物的山間卻空手回來。比喻雖然遇到了很好的機會,卻毫無所得。]

4【第95句】:涸澤而漁,焚林而獵[解釋:涸:使水干枯;澤:聚水的洼地;焚:燒毀。把池水戽干來捕魚,將林地燒毀來打獵。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

4【第96句】:水因地而制流[解釋:制:引,限定。流水因地勢而引出其流向。比喻用兵時要按敵人的具體情況來采取制勝的辦法。]

4【第97句】:包而不辦[解釋:包:包攬。把事情包攬下來卻不辦理。]

4【第98句】:來而不往非禮也[解釋:表示對別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動將作出反應。]

4【第99句】:聚而殲之[解釋:聚:會集,包圍;殲:消滅。把敵人包圍起來消滅。]

500、無脛而走[解釋:猶無脛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愛賢者之門。同“無脛而行”。]

50【第1句】:聞風而動[解釋:風:風聲,消息。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50【第2句】:扺掌而談[解釋:指談得很融洽。注意'扺’不作'抵’,也不念di。]

50【第3句】:勇而無謀[解釋:謀:計謀。雖然勇敢,但沒有智謀。]

50【第4句】:絕裙而去[解釋:絕裾:扯斷衣襟。形容離去的態度十分堅決。]

50【第5句】:相機而言[解釋:觀察適當時機而說話。]

50【第6句】:向明而治[解釋:向明:天將要亮了;治:治理。形容勤于政事。]

50【第7句】:飲彈而亡[解釋:飲彈:中彈。因中了槍彈而死亡。]

50【第8句】:博而不精[解釋:形容學識豐富,但不精深。]

50【第9句】:放之四海而皆準[解釋: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故稱全國為“四海”;準:準確。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

5【第10句】:見機而作[解釋: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

5【第11句】:不患寡而患不均[解釋:患:憂慮;寡:少,貧窮;均:平均。不憂慮貧窮而憂患不平均。]

5【第12句】:夜而忘寐[解釋:寐:睡覺。晚上忘記了睡覺。形容學習或工作十分勤勞辛苦。]

5【第13句】:戴頭而來[解釋:戴著腦袋來的。形容無所畏懼的樣子。]

5【第14句】:沐猴而冠[解釋: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5【第15句】:長驅而入[解釋:驅:快跑;長驅:策馬快跑。迅速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形容進軍迅猛順利,所向無敵。]

5【第16句】:一揮而就[解釋:揮:揮筆;就: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5【第17句】:推之四海而皆準[解釋: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故稱全國為“四海”;準:準確。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

5【第18句】:相機而行[解釋:相機:觀察當時情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而決定自己的行動。]

5【第19句】:一擁而上[解釋:一下子全都圍上去。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5【第20句】:坐而待旦[解釋:旦:天亮。坐著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5【第21句】:聽而不聞[解釋:聞: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心,不在意。]

5【第22句】:起死人而肉白骨[解釋: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詞委婉動聽,將死的也說活了。]

5【第23句】:口惠而實不至[解釋:惠:恩惠。只在口頭上答應給別人好處,而實際的利益卻得不到別人身上。]

5【第24句】:言而不信[解釋:說話不講信用。]

5【第25句】:半濟而擊[解釋:半濟:渡河渡過一半。當敵人渡河渡過一半的時候再去攻擊。指善于捕捉有利時機攻擊敵人。]

5【第26句】:刮目而視[解釋:刮目:擦拭眼睛,指去掉老看法。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去看待。]

5【第27句】:倚門而望[解釋:靠著家門向遠處眺望。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迫切心情。]

5【第28句】:如斯而已[解釋:如斯:象這樣;而已:罷了。就是這樣罷了。]

5【第29句】:操券而取[解釋:執持契券,憑證在手。比喻事成有把握。]

5【第30句】:自下而上[解釋:從下到上。]

5【第31句】:行而世為天下法[解釋:行:所作所為;法:效法。言行要謹慎,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為世人作學習榜樣]

5【第32句】:死而無悔[解釋: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態度堅決。]

5【第33句】:聞風而逃[解釋:風:風聲。聽到風聲,立即逃跑。]

5【第34句】:相視而笑[解釋:雙方互相看著,發出會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態。]

5【第35句】:不耕而食,不織而衣[解釋:耕:翻松田土以備播種。不種田卻有飯吃,不織布卻能穿絲綢。形容不勞而獲。]

5【第36句】:望風而逃[解釋:遠遠望見對方的氣勢很盛,就嚇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敵。]

5【第37句】:不藥而愈[解釋:生病不用吃藥而自行痊愈。]

5【第38句】:投袂而起[解釋:投袂:揮動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動起來的神態。]

5【第39句】:逆流而上[解釋:逆:倒。逆水前進。比喻迎著困難而上。]

5【第40句】:揚長而去[解釋:大模大樣地徑自走了。]

5【第41句】:一蹴而幾[解釋:蹴:踏。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5【第42句】: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解釋:這個如能容忍,還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5【第43句】:明鼓而攻之[解釋: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

5【第44句】:落荒而走[解釋:指離開戰場,向荒野逃命。形容戰敗逃命。]

5【第45句】:聞風而興[解釋: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同“聞風而起”。]

5【第46句】:嫣然而笑[解釋:嫣然:美好的樣子。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5【第47句】:抵掌而談[解釋:抵掌:擊掌。指談得很融洽。]

5【第48句】:掃地而盡[解釋:表示破壞得一干二凈。多指某種文物揣度、精神氣慨等喪失殆盡。]

5【第49句】:拂袖而歸[解釋: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決。指毫無留戀,回到家鄉歸隱。]

5【第50句】:順非而澤[解釋:順從錯誤言行且加以潤飾。]

5【第51句】:擇木而處[解釋:鳥兒選擇合適的樹木做巢。舊時比喻選擇賢君明主,為其效命。]

5【第52句】:油然而生[解釋:油然:很自然的。形容自然地產生(某種思想感情)。]

5【第53句】:適可而止[解釋:適可:恰好可以。到適當的程度就停下來,不要過頭。]

5【第54句】:挺而走險[解釋:挺:挺直;走險:奔赴險處。指被迫采取冒險行動]

5【第55句】:比而不黨[解釋:比:親近;黨:偏私。親近而不偏私。]

5【第56句】:不謀而同[解釋:謀:商量;同:相同。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5【第57句】:降服而囚[解釋:脫去上衣,象囚犯那樣,表示謝罪。]

5【第58句】:擇交而友[解釋:選擇結交而為朋友。指不隨便交友。]

5【第59句】:隨寓而安[解釋:指能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同“隨遇而安”。]

5【第60句】:泰極而否[解釋:否、泰:《周易》中的兩個卦名;否:卦不順利;泰:卦順利;極:盡頭。好的到了極點,壞的就來了。]

5【第61句】:樂而忘歸[解釋:非常快樂,竟忘記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種場合,舍不得離開。]

5【第62句】:強而示弱[解釋:示:示形,偽裝。比喻力量強大,卻故意裝作力量很小,造成對方的錯覺,給予意外的打擊。]

5【第63句】:拭目而待[解釋: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著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

5【第64句】:勞而少功[解釋:少:不多。花了力氣卻只收到微小的效果。]

5【第65句】: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解釋: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進攻和退卻。]

5【第66句】:同年而語[解釋:將兩種情況或兩件事情放在同一時間來比較、評論。形容相提并論。]

5【第67句】: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解釋:恭敬勤謹,盡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為止。]

5【第68句】:月暈而風[解釋:月暈:月亮周圍出現的光環。月亮出現光環,就是要刮風的征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

5【第69句】:擇其善者而從之[解釋:擇:選擇;從:追隨,引申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5【第70句】:向天而唾[解釋:仰頭向著天吐唾沫,唾沫還是落在自己的臉上。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果受害的還是自己。]

5【第71句】: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解釋: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識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曉天下的事情]

5【第72句】:喟然而嘆[解釋:喟然:嘆氣的樣子。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嘆息。]

5【第73句】:而立之年[解釋: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后為三十歲的代稱。]

5【第74句】:盡辭而死[解釋:盡辭:把要說的話說完。指在死亡之前把自己的心愿說出來,死無遺憾。]

5【第75句】:存而不議[解釋: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5【第76句】:抱才而困[解釋:很有都能而得不到重用,處境困窘。]

5【第77句】:善賈而沽[解釋:賈:通“價”。善賈:好價錢;沽:出賣。等好價錢賣出。比喻懷才不遇,等有的賞識的人再出來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職。]

5【第78句】:勞而不怨[解釋:勞:勞苦,勞累。雖然很辛苦、很勞累,卻沒有怨言。形容孝子精心侍奉父母。也指當政者使民勤勞而民無埋怨。]

5【第79句】:虎而冠者[解釋:冠:帽子。穿衣戴帽的老虎。比喻兇殘如虎之人。]

5【第80句】:改而更張[解釋: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計劃、方法。同“改弦更張”。]

5【第81句】:好謀而成[解釋:好:喜歡,喜愛。指勤于思考,遇事能深思熟慮而辦好事情。]

5【第82句】:存而不論[解釋:存:保留。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5【第83句】:秤薪而爨[解釋:薪:柴;爨:燒火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不從大處著眼。]

5【第84句】:相機而動[解釋:觀察時機,看到適當機會立即行動。]

5【第85句】:應弦而倒[解釋:隨著弓弦的聲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藝高超。]

5【第86句】:要而論之[解釋:猶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5【第87句】:坐而待曙[解釋:坐著等待天亮。比喻勤謹。]

5【第88句】:等而下之[解釋:由這一等逐級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較起來更差。]

5【第89句】:直而不挺[解釋:指作事按正直之道而行,但有變通。]

5【第90句】:過而能改[解釋: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5【第91句】:秘而不泄[解釋:泄:泄漏。嚴守秘密,不肯吐露。]

5【第92句】:老而不死[解釋:本是孫子罵舊友原壤年老無德可稱術的話,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會國家或拖累后輩。]

5【第93句】:周而復生[解釋:周:環繞一周;復:又。轉了一圈又一圈,不斷循環]

5【第94句】:虛而不淈[解釋:淈:窮竭。原比喻天地為風箱,愈空虛愈不窮竭,愈推拉愈多排風。多比喻愈虛心求知,知識就越豐富。]

5【第95句】:貧而樂道[解釋:家境貧窮,卻以獲得知識、懂得道理為樂事。]

5【第96句】:三十而立[解釋:指人在三十歲前后有所成就。]

5【第97句】:直道而行[解釋:直道:正路。沿著直的道路走。比喻辦事公正。]

5【第98句】:放諸四海而皆準[解釋: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同“放之四海而皆準”。]

5【第99句】:飲恨而終[解釋:飲恨:心里懷著怨恨和冤屈。內心滿懷著怨恨或冤屈死去。]

600、久而不聞其香[解釋:在有香草的房子里呆久了,就聞不著香草的香味了。比喻處在某個環境中的時間長了,對周圍一切都覺得很平常。]

60【第1句】:臨事而懼[解釋:臨:遭遇,碰到;懼:戒懼。遇事謹慎戒懼。]

60【第2句】: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解釋:一個國家必先種下了被伐的惡因,然后才會有別人來討伐的結果。比喻要從自身找事變的原因。]

60【第3句】:戴星而出[解釋:頭頂著星星出去。指天不亮就出門。形容非常辛苦。]

60【第4句】:小學而大遺[解釋:小:指不知句讀;大:指不解疑難問題;而:轉折連詞,可是;遺:棄。小的方面則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

60【第5句】:一揮而成[解釋:揮:揮筆;成: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60【第6句】:察察而明[解釋:謂在細枝末節上用心,而自以為明察。]

60【第7句】:系而不食[解釋:系:結。光掛著卻不吃。指中看不中吃的東西。]

60【第8句】:望屋而食[解釋:指軍行不帶糧草,隨處就食。]

60【第9句】:鳴琴而治[解釋:指以禮樂教化人民,達到“政簡刑清”的統治效果。舊時常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

6【第10句】:垂手而得[解釋:垂:垂下。手不動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費力。]

6【第11句】:待時而舉[解釋:待:等待;舉:行動。等待有利時機再采取行動。]

6【第12句】:仰天而笑[解釋:仰頭朝天而大聲地笑。多就對某件事不以為然而采取旁若無人的態度而言。]

6【第13句】:不言而諭[解釋:諭:舊時指上對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6【第14句】:三過家門而不入[解釋: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6【第15句】:望風而降[解釋:風:蹤影。降:投降。看見敵人的影子便繳械投降。形容軍隊毫無士氣。]

6【第16句】:卷席而葬[解釋:指用葦席裹尸而埋葬。極言葬禮之薄。]

6【第17句】:統而言之[解釋:總的說起來。]

6【第18句】:枕善而居[解釋:指守善不移。]

6【第19句】:知其不可而為之[解釋: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6【第20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釋:然:這樣。只知道是這樣,卻不知道為什么是這樣。形容只了解表面現象,不了解事物的本質或事情的根底。]

6【第21句】:望而生畏[解釋:畏:恐懼,害怕。看見了就害怕。]

6【第22句】:拂衣而去[解釋:形容很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

6【第23句】:相繼而至[解釋:接連不斷地到來。]

6【第24句】:涸澤而漁[解釋:抽干池水捉魚。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

6【第25句】:安枕而臥[解釋:放好枕頭睡大覺。比喻太平無事,不必擔憂。]

6【第26句】:鳴鼓而攻之[解釋:比喻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

6【第27句】:知而不爭[解釋:爭:爭辯。了解是非卻不據理力爭。形容不堅持原則。]

6【第28句】:趁虛而入[解釋:趁:乘著;虛:空虛。趁力量虛弱時侵入。]

6【第29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解釋:勿:不要;為:做。不要以為是微小的壞事就可以做,不要以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6【第30句】:學而優則仕[解釋:優:有余力,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

6【第31句】:易子而教[解釋: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6【第32句】:鼓噪而進[解釋:鼓:敲鼓;噪:高聲叫喊。敲鼓吶喊,大張聲勢地向前進。]

6【第33句】:妄塵而拜[解釋:指迎候有權勢的人,看見車揚起的塵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態。]

6【第34句】:死而不僵[解釋:即使死了也不僵硬。形容壞勢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6【第35句】: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解釋: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

6【第36句】:知而故犯[解釋:明明知道不能做,卻故意違犯。]

6【第37句】:樹欲息而風不停[解釋: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6【第38句】: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解釋:諂:巴結,討好。貧窮卻不巴結奉承,富有卻不驕傲自大。]

6【第39句】:垂拱而治[解釋: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費力;治:平安。古時比喻統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6【第40句】:合而為一[解釋:把散亂的事物合在一起。]

6【第41句】:謀而后動[解釋:做事要先訂好計劃然后再行動。]

6【第42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解釋:百足: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有十二環節,切斷后仍能蠕動。比喻勢家豪族,雖已衰敗,但因勢力大,基礎厚,還不致完全破產。]

6【第43句】:可想而知[解釋:不用說明就能想象得到。]

6【第44句】:一掃而盡[解釋:一下子便掃除干凈。比喻徹底清除干凈。]

6【第45句】:振旅而歸[解釋:旅:軍隊。整頓好軍隊返回。多指部隊作戰勝利歸來。]

6【第46句】:秘而不宣[解釋:宣:公開說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6【第47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解釋: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6【第48句】:揭竿而起[解釋:揭:高舉;竿:竹竿,代旗幟。砍了樹干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6【第49句】:何樂而不為[解釋:有什么不樂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6【第50句】:迷而知返[解釋:迷路后知道回來。比喻有了過失能夠改正。]

6【第51句】:一發而不可收[解釋:事情一經發生便不能收住]

6【第52句】:視而不見[解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

6【第53句】:一蹴而成[解釋: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同“一蹴而就”。]

6【第54句】:言而無文,行之不遠[解釋: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同“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6【第55句】:反其意而用之[解釋:其:他的;意:意義;用:使用。指按照與原來相反的意思去引用或使用詞語、典故等。也用來指文藝創作等有創新或突破前人的束縛。]

6【第56句】:不期而會[解釋:①未經約定而意外地遇見。②未經約定而自動聚集。]

6【第57句】:學而不思則罔[解釋:罔:蒙蔽。只讀書不思考就會上當受騙。]

6【第58句】:執而不化[解釋:指固執己見,不知變通。]

6【第59句】:自崖而反[解釋:崖:崖岸;反:通“返”,回。舊時送行辭。]

6【第60句】:敢怨而不敢言[解釋:內心怨恨但不敢說出來。]

6【第61句】:兼而有之[解釋:指同時占有或具有幾種事物。]

6【第62句】:抵足而眠[解釋:腳對著腳,同榻而睡。形容關系親密,情意深厚。]

6【第63句】:三命而俯[解釋:舊是指官職步步上升,態度也愈加謙虛。]

6【第64句】:滿載而歸[解釋:載:裝載;歸:回來。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很大。]

6【第65句】:掩耳而走[解釋:掩耳:遮著耳朵而逃走。指不愿意聽別人的話。]

6【第66句】:拱手而取[解釋:拱手:兩手在胸前相抱。伸手毫不費力就可以拿來。]

6【第67句】:一鼓而擒[解釋:鼓:擂戰鼓;擒:擒住。作戰開始時,擂第一通戰鼓就把敵人擒獲了。比喻速戰速決。]

6【第68句】:泛泛而談[解釋: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談談。]

6【第69句】:師心而不蹈跡[解釋:師:效法;跡:前人留下的言論。學習前人的理論只能學習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體做法。]

6【第70句】:慕名而來[解釋:指仰慕名聲而來。]

6【第71句】:敬鬼神而遠之[解釋:敬之而不親近之意。指對某些人所持的一種態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對他客客氣氣,絕不接近。]

6【第72句】:韞櫝而藏[解釋:韞櫝:藏在柜子里。把東西放在柜子里藏起來。舊時比喻懷才隱退。]

6【第73句】:一而二,二而一[解釋:兩件事看似不同,實際上卻相同。]

6【第74句】:過屠門而大嚼[解釋:屠門: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6【第75句】:礎泣而雨[解釋:柱子的基石泣濕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方向。]

6【第76句】:侃侃而言[解釋: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6【第77句】:一身而二任[解釋:一個人承擔兩種任務。]

6【第78句】:脫穎而出[解釋:穎:尖子。錐尖透過布囊顯露出來。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

6【第79句】:大而化之[解釋:化:改變,轉變。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6【第80句】:大敗而逃[解釋:指吃了敗仗慌張逃跑。]

6【第81句】:涅而不緇[解釋:涅:礦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緇: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

6【第82句】: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解釋: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6【第83句】:不平而鳴[解釋:平:公平;鳴:發出聲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發出不滿的呼聲。]

6【第84句】:一日而白[解釋:形容一下子名聲大震。]

6【第85句】:乘興而來,敗興而返[解釋:興:興致,興趣。趁著興致來到,結果很掃興地回去。]

6【第86句】:三思而后行[解釋: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后再去做。]

6【第87句】:引而申之[解釋:由某件事或某種思想推衍到其他有關的意義,并進一步加以發揮。]

6【第88句】:虛一而靜[解釋:指虛心、專一而冷靜地觀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確的認識。]

6【第89句】:可望而不可及[解釋: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6【第90句】:敏而好古[解釋:敏:勤勉。指勤勉鉆研古代文化。]

6【第91句】:曲肱而枕[解釋: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枕:枕著。枕著彎曲的胳膊睡。形容人生活恬淡,無憂無慮。]

6【第92句】:擴而充之[解釋:擴:擴展。擴大范圍,充實內容。]

6【第93句】:不勞而食[解釋:食:吃。自己不勞動而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6【第94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解釋:蓬:蓬草。蓬草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6【第95句】:六合之外,存而不論[解釋:六合:指上下和東西南北,泛指天下;存:保留;論: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6【第96句】:及鋒而試[解釋:及:乘;鋒:鋒利,比喻士氣高昂;試:試用。趁鋒利的時候用它。原指乘士氣高漲的時候使用軍隊,后比喻乘有利的時機行動。]

6【第97句】:望然而去之[解釋:望:看;去:離去。形容看一眼就走開的情狀。]

6【第98句】:量才而為[解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強。]

6【第99句】:不寒而栗[解釋:栗: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700、逆天而行[解釋:逆:違背。違背天意做事。比喻違背客觀形勢或規律。]

70【第1句】:一蹴而就[解釋: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70【第2句】:數米而炊[解釋:炊:燒火做飯。數著米粒做飯。比喻計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難。]

70【第3句】:淡而無味[解釋:淡:薄,與“濃”相對。菜肴因鹽少而沒有味道。亦泛指清淡無味。亦形容說話、寫文章內容平淡,無趣味。]

70【第4句】:廢書而嘆[解釋:廢: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發出感嘆。形容讀書時對其內容有所感觸而置書興嘆。]

70【第5句】:同日而論[解釋:猶言相提并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70【第6句】:不可同日而語[解釋:不能放在同一時間談論。形容不能相提并論,不能相比。]

70【第7句】:密而不宣[解釋:宣:公開。保守秘密,不肯公開宣布]

70【第8句】:死而后已[解釋: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罷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斗終身。]

70【第9句】:同舟而濟[解釋:舟:船;濟:渡,過灑。坐一條船,共同渡河。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也比喻利害相同。]

7【第10句】:老而彌篤[解釋:彌:更加;篤:深厚。人越老對某種事物的感情越深。]

7【第11句】:聞風而至[解釋:一聽到消息就來。形容行動迅速。]

7【第12句】:趔趄而行[解釋:身子歪斜不穩地走路。]

7【第13句】:自然而然[解釋:自由發展,必然這樣。指非人力干預而自然如此。]

7【第14句】:死而無憾[解釋:即使死了也而無遺憾。]

7【第15句】:一轟而散[解釋: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7【第16句】:篤而論之[解釋:篤:切實。確切地論述。]

7【第17句】:莞爾而笑[解釋:形容微笑的樣子。]

7【第18句】:周而不比[解釋:周:親和、調合;比:勾結。關系密切,但不勾結。指與眾相合,但不做壞事。]

7【第19句】:拭目而觀[解釋:擦亮眼睛看。同“拭目以觀”。]

7【第20句】:斗而鑄兵[解釋:臨到打仗才去鑄造兵器。比喻行動不及時。同“斗而鑄錐”。]

7【第21句】:一而再,再而三[解釋: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7【第22句】:不戰而潰[解釋:潰:潰敗。沒有開戰就自行崩潰。形容毫無戰斗力。]

7【第23句】:樂而忘憂[解釋:高興得忘記了憂愁。]

7【第24句】:炙手而熱[解釋:炙:烤。手摸上去感到熱得燙人。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7【第25句】:浮而不實[解釋:形容知識淺薄,基礎不扎實;形容作風浮泛,不深入不踏實。]

7【第26句】:老而益壯[解釋:老:老年;益:更加;壯:強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強壯。]

7【第27句】:卓而出群[解釋:卓爾:特出的樣子;出群:與眾不同。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7【第28句】:不得而知[解釋:得:能夠。沒有辦法知道。]

7【第29句】:昂然而入[解釋:仰頭挺胸地走進來。形容態度傲慢。]

7【第30句】:周而復始[解釋:周:環繞一圈;復:又,再。轉了一圈又一圈,不斷循環。]

7【第31句】:自知而不自見[解釋:自知:有自知之明;自見:自我顯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炫耀]

7【第32句】:無脛而來[解釋:猶無脛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愛賢者之門。同“無脛而至”。]

7【第33句】:應運而生[解釋:應:順應;運:原指天命,泛指時機。舊指應天命而產生。現指適應時機而產生。]

7【第34句】:不約而同[解釋:約:相約。事先沒有約定而相互一致。]

7【第35句】:白頭而新[解釋:指相交雖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樣。同“白頭如新”。]

7【第36句】:中道而止[解釋: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比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

7【第37句】:廢然而返[解釋:本指怒氣消失,恢復常態,現在形容失望回來。]

7【第38句】:饑而忘食[解釋:食:吃飯。盡管很饑餓,但也忘記了吃飯。形容極其憂慮的樣子。]

7【第39句】:疏而不漏[解釋: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7【第40句】:未可同日而語[解釋:指兩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論。]

7【第41句】:觀釁而動[解釋:釁:破綻、漏洞。探察對方的破綻、漏洞,乘機發動進攻。]

7【第42句】:一而光[解釋:比喻徹底清除。同“一掃而空”。]

7【第43句】:得而復失[解釋:復:又,再。剛得到又失去了。]

7【第44句】:一發而不可收拾[解釋:事情一旦發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對發生的情況難以控制。]

7【第45句】:欲得而甘心[解釋:想要弄到手才稱心滿意(多用于對人的報復或打擊)。]

7【第46句】:觸類而長[解釋:意指掌握一類事物知識或規律,就能據此而增長同類事物知識。]

7【第47句】:稇載而歸[解釋:稇載:滿載;歸:返回。東西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極豐富。]

7【第48句】:入寶山而空回[解釋:寶山:聚藏寶物的山。進入滿藏寶物的山間卻空著手而回來。比喻雖遇到了很好的機會,卻一無所得。]

7【第49句】:一哄而上[解釋: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起來。同“一哄而起”。]

7【第50句】:虛而虛之[解釋:虛:空虛。力量虛弱而故意表現虛弱,使敵人反誤以為強大]

7【第51句】:折而族之[解釋:推翻他,而且殺他的家族。]

7【第52句】:莞然而笑[解釋:形容微笑的樣子。]

7【第53句】:無脛而至[解釋:猶無脛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愛賢者之門。]

7【第54句】:群而不黨[解釋:群:合群。與眾合群,不結私黨。]

7【第55句】:應時而生[解釋:時:時運。指順應時運而生。]

7【第56句】:赫然而怒[解釋: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樣子。]

7【第57句】:堂而皇之[解釋:堂皇:官署的大堂,引申為氣勢盛大的樣子。形容端正莊嚴或雄偉有氣派。也指表面上莊嚴正大,堂堂正正,實際卻不然。]

7【第58句】:傾城而出[解釋:傾城:全城人。全城人一齊出動。比喻人的數量很多。]

7【第59句】:隨遇而安[解釋:隨:順從;遇:遭遇。指能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

7【第60句】:博而寡要[解釋:《史記·太史公自序》:“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

7【第61句】:待賈而沽[解釋:等待善價出售,也比喻懷才待用或待時而行。亦作“待價而沽”。]

7【第62句】:勞而無功[解釋:花費了力氣,卻沒有收到成效。]

7【第63句】:溘然而逝[解釋:溘然:突然。指人忽然死去。]

7【第64句】:無功而返[解釋:指沒有任何成效而回來。]

7【第65句】:焚林而狩[解釋: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7【第66句】:苗而不秀[解釋:苗:指莊稼出苗;秀:莊稼吐穗開花。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

7【第67句】:死而復生[解釋:死去了又活過來,形容生命不息。]

7【第68句】:乘興而來,興盡而返[解釋:興:興致,高興。趁著當時的興致而來,興致滿足了就返回。指興致融景而產生,又隨興致被破壞而改變最初的想法。]

7【第69句】:捫虱而言[解釋:捫:按;言:交談。一面捺著虱子,一面交談著。形容談吐從容,無所畏忌。]

7【第70句】:比屋而封[解釋: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稱風俗淳美。]

7【第71句】:三思而行[解釋: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后再去做。]

7【第72句】:一呼而集[解釋:呼:呼喚;集:聚集。呼喚一聲,人們就聚集到一起。]

7【第73句】:心有余而力不足[解釋: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夠。]

7【第74句】:弦而鼓之[解釋:弦:琴弦,裝上弦;鼓:彈。裝上弦開始彈奏音樂。]

7【第75句】:坐而論道[解釋:坐著空談大道理。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

7【第76句】:籠而統之[解釋:混合不分。]

7【第77句】:見幾而作[解釋:幾:苗頭;作:行動。指發現一點苗頭就立刻采取措施。]

7【第78句】:敬而遠之[解釋: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諷刺話。]

7【第79句】:無功而祿[解釋:沒有功勞而得到報酬。同“無功受祿”。]

7【第80句】:簡能而任[解釋:簡:選擇;任:作用。選擇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7【第81句】:滾滾而來[解釋:滾滾:指滔滔流水。形容波濤洶涌連續不斷。比喻事物、言談等連續不斷。]

7【第82句】:謙尊而光[解釋:尊者謙虛而顯示其美德。]

7【第83句】:墻面而立[解釋:指面對墻壁。目無所見。比喻不學無術。亦作“面墻而立”。]

7【第84句】:析骸而爨[解釋:爨:燒火煮飯。劈開人的骨頭來燒火做飯。形容戰亂或災荒時期百姓的悲慘生活。]

7【第85句】:不歡而散[解釋:散:離開,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7【第86句】:不耕而食,不蠶而衣[解釋:耕:翻松田土以備播種;蠶:養蠶。不種田卻有飯吃,不養蠶卻能穿絲綢。形容不勞而獲。]

7【第87句】: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解釋: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棄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別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績。]

7【第88句】:平心而論[解釋:平心:心情平和,不動感情;論:評論。平心靜氣地給予客觀評價。]

7【第89句】:破門而入[解釋:砸開門進去。多指盜賊行為。]

7【第90句】:破門而出[解釋:把門砸破沖出來。形容壞人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做壞事。也比喻擺脫束縛或限制。]

7【第91句】:計日而俟[解釋:可以數著日子等待。形容為時不遠。同“計日而待”。]

7【第92句】:知難而行[解釋:知道困難而仍然去做。]

7【第93句】:傳檄而定[解釋:檄:討敵文書;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

7【第94句】:擇鄰而居[解釋:挑選鄰居好的地方居住。]

7【第95句】:盡力而為[解釋:盡: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7【第96句】:視而弗見,聽而弗聞[解釋:視: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聽到了當作沒聽見。]

7【第97句】:見可而進[解釋:見到形勢有利就進軍。后指有把握就行動。]

7【第98句】:什襲而藏[解釋:什:形容多;襲:量詞,套,層。將物品層層包裹,珍重地藏好。形容極珍重地收藏物品。]

7【第99句】:食而不知其味[解釋:東西吃下去,卻不知道它的味道。比喻讀書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800、掛冠而歸[解釋:掛冠:把官帽掛起來。脫下官帽隨即離去。比喻辭官歸隱。]

80【第1句】:山有朽壤而自崩[解釋:朽:腐爛。山有腐朽的土壤,不用外力挖掘,自然就會崩塌。比喻禍患是自己不防止小過失而千萬的。]

80【第2句】:聞鼓而進,聞金而退[解釋:作戰時聽到鼓聲就前進,聽到鳴金就后退。指軍隊服從命令,行動一致。]

80【第3句】:聞義而徙[解釋:聞:聽到;義:正義;徙:遷移。聽到符合道義的事就心動神往,虛心相就。]

80【第4句】:水壅而潰,傷人必多[解釋:壅:堵塞;潰:河堤決口。河水一旦決口,傷害的人必然更多。比喻拒絕納諫,堵塞言路,所帶來的害處會更大。]

80【第5句】:如響而應[解釋:比喻對答迅速,反應極快。]

80【第6句】:取而代之[解釋: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80【第7句】:不宣而戰[解釋:指不宣布開戰,就突然發起進攻。]

80【第8句】:不期然而然[解釋:沒有想到是這樣而竟然是這樣。]

80【第9句】:不教而殺[解釋:教:教育;殺: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8【第10句】:不了而了[解釋:猶不了了之。]

8【第11句】:倡而不和[解釋:倡:同“唱”。和:響應。領唱無人應和。形容有人領導,但無人響應的冷清局面。]

8【第12句】:良馬見鞭影而行[解釋:比喻有才智的人能聞風而動,自覺行事。]

8【第13句】:奪眶而出[解釋:眶:眼眶。眼淚一下子從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極度悲傷或極度歡喜而落淚。]

8【第14句】:對屠門而大嚼[解釋:屠門:肉鋪。比喻心里羨慕而不能如愿以償,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8【第15句】:一飲而盡[解釋:飲:喝。一口氣就喝完了。形容喝得非常爽快。]

8【第16句】:登高而招[解釋:登高:登上高處;招:揮手招呼人。登到高處招呼人,看到的遠。比喻聲望高的人發出號召,響應的人必然會多。]

8【第17句】:待時而動[解釋:時:時機。等待時機然后行動。]

8【第18句】:比肩而事[解釋:比:并。肩并肩做事。指共事、同事。]

8【第19句】: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解釋: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

8【第20句】:秘而不露[解釋:嚴守秘密,不肯吐露。]

8【第21句】:云霧之盛,頃刻而訖[解釋:盛:大;頃刻:一會兒;訖:完結。云霧再大,一會兒就消失干凈。比喻某種勢力不會長久。]

8【第22句】:稱薪而爨,數米而炊[解釋:薪:柴;爨:燒火煮飯。稱柴草,數米粒做飯。比喻只注意小事,不從大處著眼。]

8【第23句】:面壁而已[解釋:面壁:面向墻壁;而已:罷了。面向墻壁呆坐罷了。比喻無所事事。]

8【第24句】:犯而勿校[解釋:受到別人的觸犯或無禮也不計較。同“犯而不校”。]

8【第25句】:畏而愛之[解釋:畏:懼怕。指又怕又愛。]

8【第26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解釋:憂慮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8【第27句】:計日而待[解釋:計:計算;待:等待。可以數著日子等待。形容為時不遠。]

8【第28句】:斃而后已[解釋:指努力工作或為某一目的奮斗終生,至死才罷休。]

8【第29句】:逾庖而宴[解釋:逾:越過,穿過;庖:廚房。越過廚房去吃飯。指辦事不合情理。]

8【第30句】:鼓腹而游[解釋:鼓腹:鼓起肚子,即飽食。拍打肚皮四處游逛。形容閑暇無事,自得其樂。]

8【第31句】:不翼而飛[解釋:翼:翅膀。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丟失。也比喻事情傳播得很迅速。]

8【第32句】:和而不同[解釋:和:和睦;同:茍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8【第33句】:兼程而進[解釋:兼:兩倍的。加快步伐,一天走兩天的路程。]

8【第34句】:背道而馳[解釋:背:背向;道:道路;馳: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8【第35句】:信步而行[解釋:信:隨意。無目的地隨意行走。]

8【第36句】:知一而不知二[解釋:知道一是什么,卻不知道二是怎么回事。形容了解事物不夠全面。]

8【第37句】:乘隙而入[解釋:趁著虛弱疏漏的地方進入。]

8【第38句】:循墻而走[解釋:沿著墻走。形容恭順謹慎。]

8【第39句】:涅而不淄[解釋: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同“涅而不緇”。]

8【第40句】:焚林而獵[解釋:焚燒樹木林,獵取禽獸。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久打算。]

8【第41句】:不期而同[解釋:指不約而同。]

8【第42句】:言有盡而意無窮[解釋:指詩文含義深刻,令人品味不盡。]

8【第43句】:歿而不朽[解釋:歿:死。人雖然死了,名聲或事業長存。]

8【第44句】:和衣而睡[解釋:和:連著。穿著衣服睡覺。]

8【第45句】:脆而不堅[解釋:脆弱而不堅實。形容虛有其表。]

8【第46句】:促膝而談[解釋:促:靠近。靠近坐著談心里話。]

8【第47句】:染化而遷[解釋:因為感受到教化而發生變化。]

8【第48句】:飲恨而死[解釋:飲恨:心里懷著怨恨和冤屈。內心滿懷著怨恨或冤屈死去。]

8【第49句】:泰而不驕[解釋:態度舒泰而不驕傲。也指有地位、有權勢后不驕傲。]

8【第50句】:食而不化[解釋:吃了沒有消化。比喻對所學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沒有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

8【第51句】:樹欲靜而風不停[解釋: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8【第52句】:無為而成[解釋:指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

8【第53句】: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解釋:鮑魚:咸魚;肆:店鋪。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8【第54句】:信而好古[解釋:信:相信;好:愛好。相信并愛好古代的東西。]

8【第55句】:傾耳而聽[解釋:傾:歪,側著。側著耳朵仔細聽。]

8【第56句】:一擁而入[解釋:擁:擁擠。一下子全都擁了進去,擠了進去。]

8【第57句】:信而有征[解釋:信:確實;征:征驗,證據。可靠而且有證據。]

8【第58句】:半涂而罷[解釋:半路上終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同“半涂而廢”。]

8【第59句】:失而復得[解釋:指失去而后又得到。]

8【第60句】:秘而不言[解釋:嚴守秘密,不肯吐露。同“秘而不露”。]

8【第61句】:譎而不正[解釋:譎:欺詐。詭詐而不正派。]

8【第62句】:王顧左右而言他[解釋:指離開話題,回避難以答復的問題。]

8【第63句】:柔而不犯[解釋: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8【第64句】:思而不學則殆[解釋: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學習,就會使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8【第65句】: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解釋:比喻失去主導或羽翼,就辦不成事情了。]

8【第66句】:隨風而靡[解釋:靡:倒下。順風倒下。比喻沒有主見。]

8【第67句】:一蹴而得[解釋: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同“一蹴而就”。]

8【第68句】:兵在精而不在多[解釋:兵士在于精壯而不在乎眾多。也比喻要求質量而不能只講數量。]

8【第69句】:終日而思[解釋:整天思考]

8【第70句】:顧左右而言他[解釋:看著兩旁的人,說別的話。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8【第71句】:伯仁由我而死[解釋:伯仁:晉周颙的字。表示對別人的死亡負有某種責任。]

8【第72句】:物必先腐而后蟲生之[解釋:腐:腐爛。指東西總是自身先腐爛,然后蟲子才可了寄生。比喻自己先有弱點而后為外物所侵害。]

8【第73句】:陶然而醉[解釋:陶然:歡暢的樣子。形容酣暢淋漓地醉飲。]

8【第74句】:鄉鄉而飽[解釋:鄉:通“饗”;鄉鄉:吃得很滿足。形容吃得很滿足的樣子。]

8【第75句】:顧而言他[解釋: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同“顧左右而言他”。]

8【第76句】:不幸而言中[解釋: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卻被說準真的發生了。]

8【第77句】:分而治之[解釋:①分別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國家、民族或宗教等產生分裂,然后對其進行控制和統治。]

8【第78句】:塍蛇無足而飛[解釋:比喻用心專一,必然成功。]

8【第79句】:不壹而足[解釋:足:充足。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同“不一而足”。]

8【第80句】:一掃而空[解釋:一下子便掃除干凈。比喻徹底清除。]

8【第81句】:等而上之[解釋:按某一等級,由此再往上。]

8【第82句】:重足而立[解釋:疊足而立,不敢邁步。形容恐懼。]

8【第83句】:恬而不怪[解釋:恬:安然。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覺得奇怪。]

8【第84句】:焚林而畋[解釋: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8【第85句】:恭而有禮[解釋:恭:恭敬;禮:禮節。恭敬又有禮節。]

8【第86句】:輕而易舉[解釋: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氣。]

8【第87句】:樹欲靜而風不寧[解釋: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8【第88句】:蓋地而來[解釋:多指暴風雪、大隊人馬、飛沙走石等奔涌而至,把大地遮蓋起來。用來形容來勢兇猛,聲勢浩大。]

8【第89句】:挺身而出[解釋:挺身:撐直身體。挺直身體站出來。形容面對著艱難或危險的事情,勇敢地站出來。]

8【第90句】:灑淚而別[解釋:流著淚告別。]

8【第91句】:死而后止[解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斗終身。同“死而后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福利视频| 国产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从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播放| 四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国产| 明星ai换脸高清一区|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看|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免费视频www| 国产4tube在线播放| 女人被男人躁的女爽免费视频|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旧里番yy4480在线高清影院| 健身私教弄了我好几次啊 | www久久com|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在线看| 免费看毛片电影| 91黑丝国产线观看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高贵娇妻被多p| 日本一本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老师的胸好大好软|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东北女大战28公分黑人| 果冻传媒在线观看播放绿野仙踪|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香港国产特级一级毛片| 打开腿给医生检查黄文|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美女被免费网站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久久久| a级特黄的片子| 新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