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帽的近義詞
[mark_b]
筆帽的相關詞: 筆政、筆立、筆耕、筆劃、筆帽、筆底、筆端、筆刷、筆受、筆算
[/mark_b]
筆帽的意思:筆帽,指為了保護鉛筆尖或水性筆、油性筆中的墨汁蒸發保護裝置,并且有裝飾作用。由于筆帽的設計還有便于攜帶的用處。筆帽俗稱:筆蓋。又稱:筆套。
筆帽的拼音:[ bǐ mào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筆鋒:筆毫與筆鋒是一個整體,兩個概念。一支優質毛筆必須具備筆毫、筆鋒兩個要素。一般優質的筆,既有優等的毫,更有優質的鋒(穎),如等外毛、劣質毛、廢品毛,同樣可以制作毛筆,從外觀看很像一支毛筆,實際有毫而無鋒。筆鋒在毛筆頭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書寫過程中用中鋒、側鋒、露鋒折轉自如,按筆提筆不倒鋒,不散鋒等,都是通過筆鋒才能完成的。將筆頭用手捻開筆尖前部鋒穎區,捏平后在陽光或燈光下映看,有一截較為透明晶瑩的部分,就是筆鋒,也叫鋒穎,簡稱鋒。
【第2句】:筆算:用筆寫出算式或算草來計算。
【第3句】:筆端:筆端,漢語詞匯。拼音:bǐduān指筆頭。鋼筆、毛筆等用以寫字、作畫的部分。亦泛指書畫詩文作品。語出《韓詩外傳》卷七:“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筆端,避武士之鋒端,避辯士之舌端。”
【第4句】:筆套:筆套,拼音bǐtào,指.即筆帽用以保護筆頭的套子。
【第5句】:筆句:筆句bǐjù文句。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句》:“若夫筆句無常,而字有條數,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緩。”
【第6句】:筆札:【釋義】【第1句】:[paperandpen]紙和筆。【第2句】:[articles;letter;writtencomposition]指文章、書信等。
【第7句】:筆刷:筆刷是圖像編輯軟件photoshop中的一個工具之一,它是一些預設的圖案,可以以畫筆的形式直接使用。
【第8句】:筆帽:筆帽,指為了保護鉛筆尖或水性筆、油性筆中的墨汁蒸發保護裝置,并且有裝飾作用。由于筆帽的設計還有便于攜帶的用處。筆帽俗稱:筆蓋。又稱:筆套。
【第9句】:筆觸:筆觸,指書畫、文章等的筆法和格調;畫筆接觸畫面形成的線條、色彩和圖像。
【第10句】:筆立:筆立,讀音為bǐlì,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直立。
【第11句】:筆政:筆政(bǐzhèng)意思是報刊編輯中撰寫重要的評論的工作。
【第12句】:筆受:解釋:[古]∶用筆把別人口授的話記錄下來。指用筆記述別人口授的話。宋高承《事物紀原·道釋科教·筆受》:“太平興國七年六月,譯經院成,譯經詔梵學僧筆受綴文。”宋葉適《溫州新修學記》:“嘉定七年,留公茂潛來守,既修崇之,食增田焉。告諸生曰……諸生側聽,轉相語,自學官及其父兄,皆請余筆受。”
【第13句】:筆仙:【第1句】:后晉 時,有不知名高士,善制筆,人稱“筆仙”。《類說》卷五九引 宋 蘇易簡《文房四譜·筆仙》:“石晉 末,汝州 高士每夜作筆十管,至曉賣之,后徙居,不知所終,數十年,人復見,顏色如故,謂之'筆仙’。”按,南唐 沉汾《續仙傳》作“筆僊”。
【第14句】:筆耕:指寫作:~不輟。勤于~。
【第15句】:筆譯:用文字翻譯(區別于“口譯”)。
筆帽造句:
【第1句】:本文還敘述了SSS鋼在制成緊固環,鋼筆帽,內六角螺絲,金屬軟管以及皮下注射針工藝中的應用。
【第2句】:本實用新型的雙色鋼筆,其中所述筆帽通過彈性繩與所述筆管相連,可以防止筆帽拔下后丟失。
【第3句】:在紙上寫字肉眼無法看清,而用筆帽的熒光燈一照,字跡馬上清晰顯現……最近在小商品市場上,一種“魔筆”非常暢銷。
【第4句】:我寫東西時,筆帽掉進了垃圾堆。
【第5句】:大Tony是個早就過氣了的前犯,他害怕人群,吃筆帽大小的藥丸以擺脫服毒引起的周期性精*病的折磨。
【第6句】:這些蜻蜓是多么可愛啊!身子像鋼筆帽一樣長,翅膀像柳葉一樣寬,末段有一個紅色的方形斑,像水一樣透明。
【第7句】:近義詞網盡量原創和收集高質量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時,還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第8句】:簽字筆,黑色名貴樹脂筆桿和筆帽,內嵌萬寶龍標志;鍍鉑金筆夾和圓環。
【第9句】:作弊筆很像普通熒光筆,筆帽上有一盞小燈,里面裝有紐扣式電池,筆芯是呈乳白色。
【第10句】:帶旋轉裝置的圓珠筆;筆桿和筆帽以黑色名貴樹脂制成,內嵌萬寶龍標志;鍍鉑金筆夾和圓環。
【第11句】:他吧嗒一聲把筆帽扣在了圓珠筆上。
【第12句】:萬熙忙一欠身,退后兩步,將皮箱蓋上的文件收回箱內且沒忘了把那末一頁十行紙塞回原處,同時套回筆帽,收筆入袋。
【第13句】:給氈頭筆套上筆帽,不然就乾了。
【第14句】:師傅的工作臺有些凌亂,堆滿了鋼筆零件,包括各種型號的筆尖、筆舌、筆帽、筆桿,還有筆帽上帶的別夾,連吸墨水的塑料細管都齊備。
【第15句】:一家生產廠家工作人員表示,可以生產帶有筆帽的廣告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