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襲的近義詞
[mark_b]
承襲的近義詞: 秉承、繼承、承繼、襲取、承受
[/mark_b]
承襲的意思:古漢語,指繼承沿襲
承襲的拼音:[ chéng xí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承繼:承繼,拼音chéngjì,出自《孟子·萬章上》。
【第2句】:繼承:繼承是指一個對象直接使用另一對象的屬性和方法。也指按照法律或遵照遺囑接受死者的財產、職務、頭銜、地位等。
【第3句】:承當:承當,漢語詞匯。拼音:chéngdāng。釋義:承擔,擔當。
【第4句】:承恩:【第1句】:蒙受恩澤。
【第5句】:承想:料想;想到(多用于否定式):不~。沒~會得到這樣的結果。誰~今天又刮大風呢!也作成想。
【第6句】:承業:【第1句】:遵命從事。
【第7句】:承讓:承蒙相讓的意思,一般是在比賽后優勝者謙虛客氣時說的話。例如,甲乙比賽甲贏了,甲會對乙禮貌客氣的說:“承讓了”,大意是你讓著我我才贏了。
【第8句】:承保:保險人對投保人提出的保險申請經審核同意接受。
【第9句】:承盤:托盤。
【第10句】:承受:(1)[bear]∶接受,承擔(2)[sustain]∶支承或經受[重量或壓力](3)[inherit]∶繼承
【第11句】:承認:承認表示肯定,同意,認可,國際上指肯定新國家、新政權的法律地位。
【第12句】:承籍:承襲先人的仕籍。
【第13句】:承建:承建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承包建設某工程。
【第14句】:承望:預料到(多用于否定式,表示出乎意外):不~你這時能來,太好了。
【第15句】:秉承:秉承,指接受;承接;按[命令或指示]辦事或處理問題秉承旨意。語出清朱克敬《瞑庵雜識》卷二:“草率稽查,局務之秉承終隔,則道府分辦之難也。”
承襲造句:
【第1句】:它在形式上承襲了宋元樓閣遺制,在結構上繼承了唐宋傳統。
【第2句】:設計家們已開始在承襲本民族或借鑒他國民族傳統書籍藝術的同時,延展出具有嶄新概念的書籍新形態來。
【第3句】:承襲宗申優良傳統,每一個基因都有一種精堪之美。
【第4句】:通常這種人也承襲了一種錯誤模式,也就是他們所認定的所謂暗之工作者行為不顧別人,如“邪惡的天才”。
【第5句】:對內,實行農人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租稅,八家各分私田百畝,大小官吏都有分地,子孫承襲,作為俸祿等經濟政策,促進了生產的發展,打下了滅商的經濟基礎。
【第6句】:當前中國行政文化基本上承襲了“官本位”體制下的傳統行政文化。
【第7句】:同時對二者間承襲與疏離的原因試做討論。
【第8句】:以前成功的方式不盡然可完全承襲,適時而變,才不會故步自封。
【第9句】:與現代的新潮小說相比,汪曾祺的作品傳統化因子最為豐富,詩情的承襲和畫意的追求是其主要精神內核。
【第10句】:而膠東菜以海鮮見長,則是承襲海濱先民食魚的習俗。
【第11句】:位在風景秀麗臺北外雙溪的”國立故宮歷史博物院”,珍藏了中華文化歷史古物、圖書、文獻,數量達件,主要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宮廷的皇家收藏。
【第12句】:一代一代的漁家人,就這樣承襲著祖輩留傳下來的習俗,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13句】:宋代官印制度承襲唐代,發展得更為成熟和完備,http://www.semjishu.com/并對以后各朝代官印制度產生深遠影響。
【第14句】:人生三大致命傷:埋頭苦干一成不變,努力成果無法累積;上一代努力下一代無法承襲。
【第15句】:接著我們來看艾薩克牛頓,他承襲了笛卡爾,伽利略和波義耳的研究成果。
承襲的詩句:
【第1句】:少年承襲擁青油《寄酬鄴王羅令公五首(一本前三首題作感德敘》
【第2句】:兒孫承襲付度《六言偈四首》
【第3句】:傳家無承襲《秋夜有懷》
【第4句】:百年承襲地《錢塘感興》
【第5句】:此后來二支承襲偏興旺《木皮散人鼓詞》
【第6句】:承襲詩庭訓《賦新繁周表權如詔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