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珠的近義詞
[mark_b]
赤珠的相關詞: 赤頸、赤面、赤板、赤膊、赤兔、赤壁、赤貧、赤土、赤水、赤膽
[/mark_b]
赤珠的意思:【第1句】:紅色的珠子。
赤珠的拼音:[ chì zhū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赤露:赤露,指裸露而無遮蔽。語出蘇軾《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之一:“禁軍大率貧窘,妻子赤露饑寒十有六七,屋舍大壞,不庇風雨。”
【第2句】:赤兔:【第1句】:亦作“赤菟”。駿馬名。
【第3句】:赤水: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水名。
【第4句】:赤膊:脫掉衣服我們可以做任何穿著衣服時做的事情,甚至做得更好!2000多年前,古代奧運會上,古希臘人在全身涂上橄欖油赤身進行角逐,以顯示其身體的健美。赤身主義者認為,如果不是因為天氣寒冷等因素需要穿衣服,人就應該赤膊,因為身體直接與新鮮空氣和陽光接觸,有益健康。赤身主義者還認為,衣服還會使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人體上被衣服遮蔽起來的能夠引起性欲的部位上,從而激發(fā)起一種不健康的淫欲。他們還說,文明社會使人把羞恥和赤身聯(lián)系起來,但人們根本不應該有這種羞恥心。如果大家都不穿衣服,這種羞恥心就會消失,自信心就會增強,還會開始欣賞人體的優(yōu)美和尊嚴。
【第5句】:赤壁: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遺址,位于湖北省蒲圻縣西北。
【第6句】:赤面:臉色發(fā)紅,亦謂使臉變紅。多由憤怒、羞漸或酒醉引起。
【第7句】:赤城:赤城,典故名,主要義項有:(1).指帝王宮城。(2).山名。多以稱土石色赤而狀如城堞的山。(3).傳說中的仙境。
【第8句】:赤化:共產(chǎn)黨以紅旗為標志,解放前稱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或受共產(chǎn)黨的影響為“赤化”。
【第9句】:赤泥:從鋁土礦中提煉氧化鋁后排出的廢渣。因氧化鐵含量大,外觀與赤色泥土相似而得名。
【第10句】:赤板:拼音chìbǎn注音ㄔㄧˋㄅㄢˇ解釋:即露板。不加緘封的奏章。清黃遵憲《感事》詩:“剛聞赤板連名奏,便召長槍第六郎。”
【第11句】:赤磷:也叫紅磷。磷的同素異形體。暗紅色粉末,無臭,不溶于水和二硫化碳。遇熱不熔化而直接變成氣體,著火點高達250℃,無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第12句】:赤裸:赤裸,拼音chìluǒ,意思是裸露;赤裸裸(光著身子)。
【第13句】:赤血:風行烈筆下玄幻著作《傲風》中的女主秦傲風的本命幻獸,現(xiàn)九劍大君王頂峰,已渡過比末世雷霆更可怕的金色雷霆,擁有至尊潛力。
【第14句】:赤畿:即畿縣,也稱次赤縣。唐 代縣分七等,畿縣比京都所治的赤縣次一等。《舊唐書·德宗紀上》:“癸丑,詔以 梁州 為 興元府,南鄭縣 為赤畿。”按,宋 王溥《唐會要·州縣分望道》:“新升次赤縣:江陵府 江陵縣,貞元 元年九月升為畿縣。興元府 南鄭縣,興元 元年六月升。”參見“赤縣”。
【第15句】:赤土:焙燒過的粘土。
赤珠造句:
【第1句】:其根入壟,其莖泛紅,生三葉,葉片細小,莫約寸許,呈紫色,此物名曰:赤珠又名朱果樹。
【第2句】: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
【第3句】:七寶者,是為金、銀、琉璃、玻、硨磲、赤珠、瑪瑙,如是七寶。
【第4句】:中池內(nèi)神服赤珠,丹錦云袍帶虎符,橫津三寸靈所居,隱芝翳郁自相扶。
赤珠的詩句:
【第1句】:赤珠吐焰流星虹《過海羅漢應供圖》
【第2句】:赤珠瑪瑙為嚴飾《漁家傲·富貴經(jīng)中談凈域》
【第3句】:赤珠滴血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第4句】:我亦欲懷三赤珠《道中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