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鋒的近義詞
[mark_b]
沖鋒的近義詞: 沖擊
[/mark_b]
沖鋒的反義詞:退卻
沖鋒的意思:沖鋒,指突入敵陣,以短兵沖殺;作戰(zhàn)部隊向近距離的目標敵人作迅猛進攻的戰(zhàn)斗行動。語出《魏書·肅宗紀》:“妖黨狂丑,必可蕩滌,沖鋒斬級,自依恒賞。”
沖鋒的拼音:[ chōng fē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沖子:用金屬做成的一種打眼工具。也作銃子。
【第2句】:沖流:謂聲由口出,連續(xù)不斷。
【第3句】:沖印:數(shù)碼沖印技術(shù)屬于感光業(yè)尖端的技術(shù),是數(shù)字輸入、圖像處理、圖像輸出的全部過程。
【第4句】:沖漠:亦作“沖漠”。虛寂恬靜。晉 張協(xié)《七命》:“沖漠公子,含華隱曜。”宋 梅堯臣《寄題梵才大士臺州安隱堂》詩:“達士遠紛華,於茲守沖漠。”金 王若虛《茅先生道院記》:“公以高蹈聞四方,賢愚少長,莫不仰其風,觀其擺落世紛,悽心於沖漠之境,始終四十年。”清 施補華《峴傭說詩》:“東坡 與 陶 氣質(zhì)不類,故集中《效陶》、《和陶》諸作,真率處似之,沖漠處不及也。”
【第5句】:沖克:同“沖犯”
【第6句】:沖破:沖破chōngpò,[breakthrough;breach],漢語詞匯。拼音:chōngpò釋義:沖擊突破,沖破難關(guān)。
【第7句】:沖泡:在泡茶過程中的一道特有的程序。
【第8句】:沖昧:沖昧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chōngmèi,亦作“沖昧”。猶渾沌;年幼愚昧。
【第9句】:沖蕩:亦作“沖蕩”。【第1句】:沖撞激蕩;沖洗。唐柳宗元《非國語上·三川震》:“畦汲而灌者,必沖湯濆激以敗土石。”元王禎《柜田》詩:“有時卷地風濤生,外御沖湯如嚴城。”張長《潑水節(jié)·潑水》:“水啊,神潔之水啊!對于壞的,臟的,你洗滌,你沖蕩!”
【第10句】:沖散:受沖擊而分離散開。
【第11句】:沖淹:被水沖走淹死或淹沒。
【第12句】:沖擊:簡體:沖擊繁體:沖擊(1)[lash;pound]∶猛烈撞擊。多指風威水勢。海浪沖擊著巖石。滾滾波濤沖擊著大堤。(2)[charge;assault]∶沖殺進擊。指肉博戰(zhàn)斗向敵人陣地發(fā)起沖擊(3)[pinch]∶痛苦的打擊外國貨沖擊國內(nèi)市場(4)[strike]∶沖犯攻擊。指精神上的刺激、肉體上的傷害受到群眾運動的沖擊沖擊民主的基礎(chǔ)的一些思想詳細解釋(5〕[change]與原本情況不相適應的短時間內(nèi)的巨大變化白話文對傳統(tǒng)語言造成了巨大沖擊
【第13句】:沖讓:謙讓。
【第14句】:沖劇:沖要煩劇。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筮仕·革陋規(guī)》:“如衝劇之區(qū),供應浩繁。”
沖鋒造句:
【第1句】:從戰(zhàn)斗的頭一天起,他就像一個老戰(zhàn)士一樣地行軍作戰(zhàn),沖鋒陷陣。
【第2句】:戰(zhàn)士們一個勇猛的反沖鋒,把大群的敵人打得抱頭鼠竄。
【第3句】:早晨,千萬朵牽牛花同時就仰起頭,綻開花瓣,一起吹響了沖鋒號。這是一片花海,這是一幅壯觀的畫圖。
【第4句】:他穿著上綠下藍的軍裝,領(lǐng)上佩著紅領(lǐng)章,大沿軍帽正中嵌著鮮艷的帽徽,腰系武裝帶,手待沖鋒槍,站立崗位上,多么精神,多么威武!
【第5句】:為了黨的事業(yè),我一定沖鋒在前,退卻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除掉思想上的缺點,不怕艱苦困難,不怕流血犧牲,革命到底!
【第6句】:大雨滂沱,如同千軍萬馬沖鋒,真是使人心驚。
【第7句】: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搖籃、沖鋒的戰(zhàn)旗、斬棘的利劍。
【第8句】:隨著激越的沖鋒號聲,志愿軍戰(zhàn)士躍出戰(zhàn)壕,與敵人展開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戰(zhàn)。
【第9句】:連長斬釘截鐵的對戰(zhàn)士們下了最后一道沖鋒命令。
【第10句】:革命先烈在戰(zhàn)場上前赴后繼,沖鋒陷陣。
【第11句】:伴隨著沖鋒號聲,戰(zhàn)士們勇猛地沖向敵人。
【第12句】:他想帶領(lǐng)部隊突圍,可在這一馬平川的地方,幾次沖鋒都被敵人的重火力壓了回來。
【第13句】:沖鋒號吹響后,我軍摧枯拉朽般向敵人陣地沖去。
【第14句】: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假如你必須戰(zhàn)斗或者在市場上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你就不能不沖鋒、奔跑和大步向前。
【第15句】:戰(zhàn)士們冒著槍林彈雨,沖鋒陷陣,英勇殺敵。
沖鋒的詩句:
【第1句】:百遍沖鋒滾海蛟《龕山凱歌六首(為吳縣史鼎庵)》
【第2句】:沖鋒我愛麥寨郎《二十世紀太平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