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斷的近義詞
[mark_b]
刺斷的相關詞: 刺桐、刺戳、刺撓、刺著、刺灸、刺目、刺人、刺答、刺向、刺戒
[/mark_b]
刺斷的意思:刺字定罪。
刺斷的拼音:[ cì duàn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刺語:多余的話。
【第2句】:刺耳:刺耳,指聲音或話語使人聽著不舒服的。語出唐賈島《送沉秀才下第東歸》詩:“直言好者誰?刺耳如長錐。”
【第3句】:刺撓:刺撓是漢語詞匯,拼音cì·nao,意思是。
【第4句】:刺答:拜訪答問。
【第5句】:刺花:刺花,亦稱“黥”、“膚扎”、“點青”、“扎青”等。舊時社會生活風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
【第6句】:刺骨:形容詞。指氣候非常寒冷,也指對某人怨恨極深或對某事印象特別深刻。
【第7句】:刺目:刺目拼音是cìmù,釋義是不順眼,別扭;光線強烈,令人眩目。
【第8句】:刺猬:哺乳動物。體肥短,長約25厘米。四肢短,爪彎而銳利。眼和耳都小。毛短,有短而密的刺,遇敵害時能蜷曲成球,以刺保護身體。夜間活動,主食昆蟲和蠕蟲。對農業有益。
【第9句】:刺灸:即針灸。
【第10句】:刺針:腔腸動物刺細胞外面的針狀物,是感覺器官。
【第11句】:刺桐:【第1句】:樹名。亦稱海桐、山芙蓉。落葉喬木。花、葉可供觀賞,枝干間有圓錐形棘刺,故名。原產 印度、馬來亞 等地,我國 廣東 一帶亦多栽培。舊時多入詩。亦以指刺桐之花。唐 羅鄴《放鴨》詩:“好倚青山與碧溪,刺桐毛竹待雙棲。”唐 朱慶馀《南嶺路》詩:“經冬來往不踏雪,盡在刺桐花下行。”前蜀 李珣《南鄉子》詞之十:“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宋 蘇軾《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詩:“記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開。”清 孫枝蔚《論詩》詩:“紙作牡丹工剪刻,何如堦下刺桐花。”
【第12句】:刺人:方言,意思與惡心,丑陋相近。武漢人方言。
【第13句】:刺戒:譏刺告戒。
刺斷造句:
【第1句】:這位小友一劍之間,卻是連掃帶刺,恰好刺斷燈芯的芯頭,九盞燈莫不如此。
刺斷的詩句:
【第1句】:路隨荊刺斷《錢塘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