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第的近義詞
[mark_b]
登第的近義詞: 登科、及第
[/mark_b]
登第的反義詞:落榜
登第的意思:登科,特指考取進士。
登第的拼音:[ dēng dì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登躋:【拼音】:dēngjī【注音】:ㄉㄥㄐㄧ【漢字】:登躋(登躋)猶登攀。宋吳淑《秋賦》:“三隥則山簡登躋,九井則仲文游陟。”
【第2句】:登敘:登敘(登敍)亦作“登敘”,拼音是dēngxù,是漢語詞匯,解釋為指官吏的升遷和敘用。
【第3句】:登錄:《登錄》是一個漢語詞匯,基本意思是登記、錄入、列入、記載。
【第4句】:登晨:【第1句】:升登玉宸。道教謂飛升到三清界。
【第5句】:登陸:登陸,詞語,意思為渡過海洋或江河登上陸地。狹義是指到達某個地方(多指陸地);可以作為軍事用語,表示由空中或水域成功著陸。2渡過海洋或江河登上陸地,特指作戰的軍隊登上敵方的陸地。例:臺風登陸。3比喻商品等打進某市場。如:這種新型空調已經在上海市場登陸。
【第6句】:及第: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因榜上題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進士,明清殿試之一甲三名稱賜進士及第,亦省稱及第,另外也分別有狀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稱謂。
【第7句】:登臺:登臺是漢語詞匯,拼音dēngtái,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第8句】:登科:也說登第???舉時代指考中進士。
【第9句】:登阼:即位;登上皇位。
【第10句】:登高:登高,意思是升至高處。出自《荀子·勸學》:“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比龂喝罴对亼选分澹骸伴_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泵鲃⒒堵门d》詩:“登高望四方,但見山與河?!鼻濉ぬ锾m芳《蓬萊道院(袁可立別業)待月詩》:“非君誰發登高興,老向交游事事慵。”郁達夫《采石磯》:“這樣的念了一句,他忽然動了登高望遠的心思。”
【第11句】:登攀:登攀是漢語詞匯,拼音dēngpān,意思是攀登,努力向上。
【第12句】:登門:登門,比喻得到有名望、有權勢者的援引而身價大增。后亦指科舉時代會試得中。
【第13句】:登時:登時,漢語詞匯。注音:dēngshí釋義:民間用語:形容事物的發展迅速,馬上,當時,立刻,頓時,立即。
【第14句】:登樓:【第1句】:上樓。南朝 宋 謝靈運《南樓中望所遲客》詩:“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彼?戴復古《無策》詩:“老覺登樓懶,心知涉世疎?!薄痘ㄔ潞邸返谑兀骸昂缮?道:'正是,我們何不登樓一望。’”
【第15句】:登途:登途,拼音是dēngtú,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上路;起程。
登第造句:
【第1句】:自登第后,胡三省在案牘之余致力于《通鑒》的勘校工作。
【第2句】:黃頗,宜春人。以洪奧文章蹉跎者一十三載,至會昌三年登第,官監察御史。詩三首。
【第3句】:路貫,與元晦同登第,官桂管觀察副使。詩一首。
【第4句】:陳通方,閩縣人。貞元十年登第,王播薦為江西院官。詩二首。
【第5句】:林應成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物,宋度宗成淳中期與長子林棟同年登第,一時傳為佳話。
【第6句】:孔靈之后,以經術起家者凡六人,習周禮、踵登仕版者十有九人。
【第7句】:中國攀登第一人在黑龍江成功挑戰垂直人造冰景。
【第8句】:司馬光回憶自己登第時即參加過賜宴,這次兒子高中,挈子再赴瓊林,感到無比的欣慰和喜悅這是在近年來與王安石的激烈政爭中,極少看到的。
【第9句】:采即光也,若目細長而有神,眉清秀而有光,必聰明登第之上。
【第10句】:轉念一想自己潛心功名,無非也是為了一官半職,他日若是登第入仕,自然要與此等豺狼虎豹之徒為伍,不禁有些心灰意冷【近義詞網http://www.semjishu.com/】。
【第11句】:唐代的科舉也不像明、清那樣一層層地考上來,錄取也不完全看幾篇詩文,而是要有公卿名人在社會上為之吹噓并推薦才能應試登第。
【第12句】:安心復習,思路整理,心態方正,莫要焦慮。有把握莫得意,沒把握莫喪氣,千軍萬馬上陣,有強有弱勿惱。本職工作做好,考場發揮重要,愿你成功登第。
【第13句】:貞元十六年登第,歷官至鎮州宣慰副使、尚書郎、饒州刺史。
【第14句】:在優禮進士方面,宋代較唐代實有過之而無不及,進士登第后在精神、物質兩方面獲得了優厚的回報。
【第15句】:當年我高考的時候,倆眼一閉,兩腿一蹬,救過來了,如今,你這么炯炯有神,志氣高昂,青春活力,一定會順利登第,金榜題名。愿你高考順利。
登第的詩句:
【第1句】:家因登第起《呂尚書挽詩二首》
【第2句】:莫嫌登第晚《送林師道似之赴寧都尉二首》
【第3句】:同年登第《與羅隱之聯句》
【第4句】:放人少處先登第《句》
【第5句】:或偶因片言只字登第光二親《雜曲歌辭·行路難五首》
【第6句】:去年登第客《送喻鳧春歸江南》
【第7句】:登第早年同座主《寄蘇州白二十二使君》
【第8句】:集英殿下初登第《句》
【第9句】:年少初登第《神童詩》
【第10句】:脫霜披茜初登第《賀圣朝·脫霜披茜初登第》
【第11句】:牛相公應制策登第三等《洛下送牛相公出鎮淮南》
【第12句】:伯仲皆登第《哭薛吏部》
【第13句】:高閣秋登第一回《滕王閣三首》
【第14句】:卻歸登第日《贈友人》
【第15句】:或偶因片言只字登第光二親《行路難·君不見山高海深人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