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磊25歲即任985高校博導 25歲任985高校博導
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
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95后”弘深青年學者馮磊再度引起社會輿論關注。他撰寫的一篇論文最近在第38屆國際機器學習會議上發(fā)表,這是機器學習領域公認的頂級國際學術會議,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首次以第一單位在該會議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實現了零的突破。(據10月19日澎湃新聞)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均為馮磊,這是一個可以令人獻出膝蓋的青年才俊,出生于1995年4月的他,2024年1月以應屆博士畢業(yè)生身份,被重慶大學直接聘為正高/博導時,還不到25歲。網友說,天啊,這個年紀我還在為完成論文設計發(fā)愁。
沒有兩把刷子當然不會被破格錄用,有金鋼鉆才能攬到瓷器活。馮磊直博并提前畢業(yè)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機器學習、數據挖掘、人工智能。近三年來,他在國際頂級會議與中科院一區(qū)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fā)表論文十余篇,研究成果在弱監(jiān)督學習領域做出了許多重要的貢獻。所以,他有資本成為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目前年齡最小的引進人才。
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馮磊25歲即任985高校博導,當然是佳話,不過,令人驚艷的倒不僅是這個年齡,而是一個真有才,一個真敢用才。
常說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是指在年齡上打破論資排輩,敢于給年輕人以舞臺,這只是一個方面。不拘一格的含義是廣泛的,從年齡、身份、學歷等各方面,都能打破條條框框,既要敢用年輕人,也要敢用年紀大的人,既要敢用有高學歷的人才,也要不看學歷,堅持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用人所長,唯才是舉,“年紀不是問題,身高不是距離”,這才是破格的真諦。
目前,像馮磊這樣的青年才俊并不少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29歲及以下的高校研究生導師達1934人,博導有14人,年輕人才正在脫穎而出。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有史以來首次直接給應屆博士畢業(yè)生正高/博導崗位,這個魄力倒不是敢于在用人上年輕化,年齡不是衡量人才的標準,而是馮磊所擁有的真才實學,讓重慶大學敢于破這個例。
唯才是舉,重點在于識才要有慧眼、愛才要有誠意、用才要有膽識、容才要有雅量、聚才要有良方,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yè)為上、公道正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才有用人的生動活潑局面與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