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的近義詞
[mark_b]
立功的近義詞: 建功
[/mark_b]
立功的反義詞:犯罪
立功的意思:立功,建樹功績;建立功勞;取得功效。有為國立功等。孔穎達疏:“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于時。”唐柳宗元《非國語下·董安于》:“受賞者恥,則立功者怠。”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連珠七辭,則從事於巧艷,此循體而成勢,隨變而立功者也。”
立功的拼音:[ lì gō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立勛:建立功勛。
【第2句】:立學:興建學校。清 馮桂芬《武進盛氏義莊記》:“吾縣 范文正公 生千餘年之后,獨毅然有所建復者二事:其一為立學,天下之有學自 文正 始;又其一則義莊也。”
【第3句】:立國:立國,周代偃姓諸侯國(?-----公元前622),世系不明。立國為楚國所滅。立國:建立國家。
【第4句】:立約:訂立契約或公約:~簽字。租房先得立個約。
【第5句】:立品:培養品德。
【第6句】:立體:利用特種光學材料(通稱光柵材料)在平面上展示出栩栩如生的立體世界,匪夷所思的立體效果。打破了傳統平面圖像的一成不變,為人們帶來了新的視覺感受,使人過目難忘。手摸上去是平的,眼看上去是立體的,有突出的前景和深邃的后景,景物逼真。各類型圖像都可以做出立體效果。
【第7句】:立足:站穩,比喻在一個地方安定下來,站穩腳跟。
【第8句】:立方:【第1句】:也叫三次方。三個相同的數相乘,叫做這個數的立方。如5×5×5叫做5的立方,記作53。
【第9句】:立論:對某個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意見:~精當。
【第10句】:立憲:選舉是民主的主要形式,民主很大程度上要靠選舉來實現,但選舉并非民主的唯一形式,把選舉等同于民主是一種機械的理解。
【第11句】:立身:立身,處世、為人;立足;安身。《孝經·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名於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史記·太史公自序》:“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魯迅《華蓋集·論辯的魂靈》:“是處世的寶訓,立身的金箴。”唐張讀《宣室志·李徵》:“吾子以文學立身,位登朝序,可謂盛矣!”
【第12句】:立夏:【第1句】:二十四節氣之一,在5月【第5句】:6或7日。我國以立夏為夏季的開始。見〖節氣〗、
【第13句】:立錐:立錐,讀音lìzhuī,是一個現代詞語,意思是插立錐尖。形容地方極小。
立功造句:
【第1句】:凡立功名,雖賢必有其具,然后可成。
【第2句】:列寧不用相當的獨立功夫,不論在哪個嚴重的問題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誰怕用功夫,誰就無法找到真理。
【第3句】:他向公安機關提供了大量線索,確有立功贖罪的表現。
【第4句】:馮友蘭認為立言需要天賦,立功需要機遇,立德每個人都能做到,看似立言最難,立功次之,立德最容易,實際上立德最難,因為他需要每天的堅持。
【第5句】:凡建立功業,以立品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
【第6句】: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周瑜
【第7句】: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為不朽。
【第8句】:他作戰勇敢,常常立功。
【第9句】:執政得立功德寺,公素排佛教,雅不欲立寺。
【第10句】:假如我果然罪大惡極,無論過去的微勞、現在的悔恨或是將來立功自贖的決心,都不能博取他的矜憐寬諒,那麼我也希望得到一個明白的答覆,我就死心塌地向別處去乞討命運的布施了。
【第11句】:有虛榮心的人在不幸中建立功績,在恥辱中取得勝利。赫茲里特
【第12句】:那個犯人正在立功贖罪。
【第13句】:他主動交代了問題,并為徹底破案提供了大量線索,確有立功贖罪的表現。
【第14句】:歷代圣賢或立功、或立言、或立德,而永為萬流景仰。
【第15句】:他正努力想立功贖罪,取得大家的諒解。
立功的詩句:
【第1句】:白頭盡耐立功名《夔門邂逅同年汪丈議示詩和吟三首》
【第2句】:何人立功業《下第》
【第3句】:碧油幢下立功勛《頌古一百首》
【第4句】:不立功名終不還《東征行》
【第5句】:立功在異域《送郭大夫元振再使吐蕃》
【第6句】:會見立功勛《出塞》
【第7句】:龍沙早立功《塞下曲》
【第8句】:立功老無期《書悲》
【第9句】:但愿將軍重立功《母別子》
【第10句】:欲立功名命不來《赴蘇州至常州答賈舍人》
【第11句】:每一尋思怕立功《韓信廟》
【第12句】:歸來寢立功名《風入松·金榜初登》
【第13句】:勉法前修立功業《和小阮沇感時韻》
【第14句】:拾芥立功名《滿江紅·九十炎光》
【第15句】:差立功名錯用心《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