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秘”的成語(15個)
本文整理了秘而不泄、蹤跡詭秘、詭秘莫測等含“秘”的成語15個,其中“秘”開頭的成語4個,“秘”結尾的成語3個,“秘”在中間的成語8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秘”開頭的成語【第1句】:秘而不泄[mì ér bù xiè]
【解釋】泄:泄漏。嚴守秘密,不肯吐露。
【出處】《三國志·魏志·董昭傳》:“秘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
【示例】上仙真經秘而不泄者,為此子母之法,恐凡愚之心見知也。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六十九
【第2句】:秘而不宣[mì ér bù xuān]
【解釋】宣:公開說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出處】《三國志·魏志·董昭傳》:“秘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
【示例】泛音既有如此妙論,如何譜上都無此說?他卻秘而不宣,是個甚么意思。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三回
【第3句】:秘而不言[mì ér bù yán]
【解釋】嚴守秘密,不肯吐露。同“秘而不露”。
【出處】晉·干寶《搜神記》第七卷:“騁益憂懼,秘而不言。”
【第4句】:秘而不露[mì ér bù lù]
【解釋】嚴守秘密,不肯吐露。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董昭傳》:“秘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
“秘”結尾的成語【第1句】:蹤跡詭秘[zōng jì guǐ mì]
【解釋】行蹤隱秘難測。
【出處】《剪燈余話·泰山御史傳》:“率輕狂而自若,蹤跡詭秘,賄賂公行。”
【示例】他蹤跡詭秘,很難找到的。
【第2句】:鉤玄獵秘[gōu xuán liè mì]
【解釋】探取精微,搜尋奧秘。
【出處】清·陳田《明詩紀事戊簽·江暉》:“景孚為文,鉤玄獵秘,雜以古文奇字。”
【第3句】:鉤元摘秘[gōu yuán zhāi mì]
【解釋】探取精微,采摘奧秘。
【出處】鄭觀應《盛世危言·藏書》:“或鉤元摘秘,著古今未有之奇書。”
“秘”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詭秘莫測[guǐ mì mò cè]
【解釋】詭秘:神秘不可知;莫測:無法捉摸。指人的行為態度神秘難以揣測。
【出處】宋·劉克莊《后村全集·和實之讀邸報之一》:“鬼谷縱橫舌,終南詭秘蹤。”
【第2句】:陰謀秘計[yīn móu mì jì]
【解釋】指暗地里策劃壞的害人的壞主意。
【出處】明·朱之瑜《留侯像贊》:“子房陰謀秘計必多,而獨著其躡足偶語,當由妙處不傳耳。”
【示例】若我一搖足,則中原非彼所有,所以陰謀秘計,不得不遣使也。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一百二十
【第3句】:元經秘旨[yuán jīng mì zhǐ]
【解釋】微妙的道理。
【出處】清·袁枚《續新齊諧·雁巖仙女》:“所說言語,都是元經秘旨,不能記憶。”
【第4句】:潛德秘行[qián dé mì xíng]
【解釋】指不為人知的德行。同“潛德隱行”。
【出處】明·宋濂《陳府君墓志銘》:“其績用昭著者,易于言;而潛德秘行者,難于形容也。”
【第5句】:抽秘騁妍[chōu mì chěng yán]
【解釋】抒發深意,施展美才。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詞林·四六》:“本朝既廢詞賦,此道亦置不講,惟世宗奉玄,一時撰文諸大臣,竭精力為之,如嚴?a href='.com/baike/224/2672【第65句】:html' target='_blank' >忠恕⑿旎ぁ⒗鉬乓Γ倌己D諉考副椋露非桑溉輳渲釁襠儷槊爻義紗購笫勒摺!?/p>
【示例】唯少游自辟蹊徑,卓然名家。蓋其天分高,故能抽秘騁妍于尋常擩染之外。 ——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
【第6句】:神秘莫測[shén mì mò cè]
【解釋】不可理解的。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所以同行都知道胡雪巖是個神秘莫測的'大好佬’。”
【示例】面對這神秘莫測的山洞,我感慨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第7句】:東園秘器[dōng yuán mì qì]
【解釋】指皇室、顯宦死后用的棺材。
【出處】《漢書·佞幸傳·董賢》:“及至東園秘器,珠襦玉柙,豫以賜賢,無不備具。”
【示例】賜物四百叚,米粟四百石,東園秘器兇事,給儀杖至墓所往還。 ——唐·楊炯《中書令汾陽陰公薛振行狀》
【第8句】:祖傳秘方[zǔ chuán mì fāng]
【解釋】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9章:“說不定老人家還會拿出什么祖傳秘方,把女兒侯玉英的那條跛腿治成好腿哩!”
【示例】他有祖傳秘方,致富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