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結尾的成語94個(含解釋和出處)
百問中文為您整理了談辭如云、飄如游云、流水行云、月露風云等“云”結尾的成語94個,包括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第1句】:談辭如云[tán cí rú yún]
【解釋】指談話時言辭如飄云那樣奔涌而出。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符融傳》:“融幅巾奮裒,談辭如云?!?/p>
【示例】符融談辭如云,讓李膺十分佩服。
【第2句】:飄如游云[piāo rú yóu yún]
【解釋】飄:飄逸;游云:流動的云彩。形容書法和人的儀容俊逸瀟灑。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時人目王右軍飄如游云,矯若驚龍?!?/p>
【第3句】:流水行云[liú shuǐ xíng yún]
【解釋】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約束,就象漂浮著的云和流動著的水一樣。
【出處】宋·洪咨夔《朝中措·壽章君舉》:“流水行云才思,光風霽月精神?!?/p>
【示例】容止則光風霽月,應對則流水行云。 ——明·湯顯祖《邯鄲記·極欲》
【第4句】:月露風云[yuè lù fēng yún]
【解釋】比喻無用的文字。
【出處】《隋書·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云之狀?!?/p>
【第5句】:暮雨朝云[mù yǔ zhāo yún]
【解釋】指男女間的情愛與歡會。
【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p>
【示例】暮雨迎,朝云送,暮雨朝云去無蹤。 ——元·馬致遠《四塊玉·巫山廟(暮雨迎)》
【第6句】:盲風怪云[máng fēng guài yún]
【解釋】指急驟的風云。
【出處】宋·姜夔《圣宋鐃歌吹曲·時雨霈》:“五領之君,盲風怪云,毒蛇臻臻,相其不仁?!?/p>
【第7句】:覆雨翻云[fù yǔ fān yún]
【解釋】形容人反復無?;驊T于耍手段。
【出處】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示例】覆雨翻云四十年,專房共輦承恩顧。 ——清·吳偉業《銀泉山》
【第8句】:說雨談云[shuō yǔ tán yún]
【解釋】談說男女風情之事。
【出處】元·湯式《賞花時·送友人觀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說雨談云口倦開,須發已斑白,風流頓改。”
【第9句】:繞梁遏云[rào liáng è yún]
【解釋】繞梁:繞著屋梁,形容歌聲保留時間長久;遏云:形容歌聲嘹亮高入云端。余聲嘹亮,響徹云霄。形容歌聲十分動聽。
【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第10句】:響遏行云[xiǎng è xíng yún]
【解釋】遏:阻止;行云:飄動的云彩。形容歌聲嘹亮,高入云霄,連浮動著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出處】《列子·湯問》:“撫節悲歌,聲振林術,響遏行云?!?/p>
【示例】跟手又唱第二出,便是《一夜九更天》,用老生掛白須,扮老人家,唱過嶺時,全用高字,真是響遏行云。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八回
【第11句】:甲第連云[jiǎ dì lián yún]
【解釋】甲第:富豪顯貴的宅第。形容富豪顯貴的住宅非常之多。
【出處】唐·崔顥《長安道》:“長安甲第高入云,誰家居住霍將軍。”
【示例】做善事的時候,不過是個窮光蛋,不多幾年,就有好幾個甲第連云起來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
【第12句】:高義薄云[gāo yì bó yún]
【解釋】?。浩冉T肝恼卤磉_的內容很有意義。后形容人很講義氣。
【出處】《宋書·謝靈運傳論》:“英辭潤金石,高義薄云天。”
【示例】逾數日得君遂手書,并墨銀三百元,資助訟費,高義薄云,感激無量。 ——章炳麟《獄中與吳君遂、張伯純書》
【第13句】:觀者如云[guān zhě rú yún]
【解釋】觀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樣密集。形容圍看的人非常多。
【出處】唐·劉禹錫《監祠夕月壇書事》:“鏗鏘揖讓秋光里,觀者如云出鳳城?!?/p>
【示例】言適為項王相召飲酒,欲醉方返。溪濱觀者如云。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百一十三
【第14句】:殢雨尤云[tì yǔ yóu yún]
【解釋】比喻男女之間的纏綿歡愛。同“殢云尤雨”。
【出處】明·無名氏《桃符記》第四折:“門東娘殢雨尤云,纏攪定良家子弟?!泵鳌ぬm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九回:“拖泥帶水兩情癡,殢雨尤云都不辯。”
【示例】更初,果至宗齋。殢雨尤云,備極親愛。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荷花三娘子》
【第15句】:高聳入云[gāo sǒng rù yún]
【解釋】聳: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處】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p>
【示例】高聳入云的世貿大廈已經在911中消失了。
【第16句】:就日瞻云[jiù rì zhān yún]
【解釋】原指賢明的君主恩澤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出處】《史記·五帝本紀》:“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示例】就日瞻云兮心若驚。 ——唐·李邕《日賦》
【第17句】:志氣凌云[zhì qì líng yún]
【解釋】云:直上云霄。志氣直上云霄。形容志向宏大,意氣豪邁。
【出處】元·無名氏《飛刀對箭》第四折:“我如今狀貌堂堂,威風赳赳,志氣凌云?!?/p>
【示例】明·無名氏《陳倉路》第一折:“志氣凌云貫斗牛,老當益壯鬢霜秋?!?/p>
【第18句】:撥雨撩云[bō yǔ liáo yún]
【解釋】指挑逗、試探對方的情意。泛指調情。
【出處】明·李日華《南西廂記·猜詩雪案》:“你用心撥雨撩云,我好意與你傳書遞緘。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為,待要尋人破綻。”
【示例】妝聾做啞,擔驚受怕,無端撥雨撩云,成就了鸞孤鳳寡。 ——明·陳所聞《桂枝香·合歡》曲
【第19句】:不知所云[bù zhī suǒ yún]
【解釋】云:說。不知道說得是些么。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p>
【示例】這篇文章邏輯性太差,使人看了不知所云。
【第20句】:壯志凌云[zhuàng zhì líng yún]
【解釋】壯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偉遠大。
【出處】《漢書·揚雄傳下》:“往時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賦》,欲以風,帝反縹縹有凌云之志?!?/p>
【示例】這號人,在困難中不是低頭嘆氣,而是奮發圖強,壯志凌云,氣吞山河。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第21句】:山中白云[shān zhōng bái yún]
【解釋】山上只有白云繚繞。舊時謝絕客人來訪的話。
【出處】南朝·梁·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第22句】:過眼煙云[guò yǎn yān yún]
【解釋】從眼前飄過的云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處】宋·蘇軾《寶繪堂記》:“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云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p>
【示例】論起榮華富貴,原不過是過眼煙云。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八回
【第23句】:叱嗟風云[chì jiē fēng yún]
【解釋】形容聲勢、威力極大。
【出處】宋·陸游《鍾離真人贊》:“五季之亂,方酣于兵。叱嗟風云,卓乎人英?!?/p>
【第24句】:拿風躍云[ná fēng yuè yún]
【解釋】拿:握持。比喻氣概雄杰俊偉。
【出處】明·宋濂《鳳陽陳方式贈二代碑銘》:“當時元夫志士,無不拿風躍云,吐陽噓陰,致身于九霄之上?!?/p>
【第25句】:壯氣凌云[zhuàng qì líng yún]
【解釋】豪壯的氣概高入云霄。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第六十一回:“殺場臨敵處,沖開萬馬,掃退千軍。更忠肝貫日,壯氣凌云?!?/p>
【第26句】:握雨攜云[wò yǔ xié yún]
【解釋】指男女歡合。
【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原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示例】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6卷:“伎倆熟,口舌利,握雨攜云多巧計?!?/p>
【第27句】:瑞氣祥云[ruì qì xiáng yún]
【解釋】瑞:祥瑞。天上云氣呈現吉兆。舊因以為喜事降臨的征兆。
【出處】明·無名氏《度黃龍》第一折:“今到此山之中,觀見瑞氣祥云,氤氳于九霄之上。”
【第28句】:插漢干云[chā hàn gān yún]
【解釋】持漢:插入河漢;干云:高入云霄。形容非常高。
【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淆水》:“其水南流經魯陽關左右,連山插漢,秀木干云。”
【第29句】:巫山一段云[wū shān yī duàn yún]
【解釋】形容女子美麗的頭發。也用來形容女子美好的身材。
【出處】唐·李群玉《同鄭相并歌姬小飲戲贈》:“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云?!?/p>
【示例】想得橫陳,全是巫山一段云。 ——宋·向子諲《減字木蘭花·韓叔夏席上戲作》
【第30句】:富貴浮云[fù guì fú yún]
【解釋】意思是不義而富貴,對于我就象浮云那樣輕飄。比喻把金錢、地位看得很輕。
【出處】《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p>
【示例】自己一生契重名士,以為無不可招致之人,今日竟遇著一個鐵君,真是富貴浮云。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六回
【第31句】:冠蓋如云[guān gài rú yún]
【解釋】冠蓋:指仁宦的冠服和車蓋,用作官員代稱。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出處】漢·班固《西都賦》:“紱冕所興,冠蓋如云,七相五公。”
【示例】冠蓋如云,急偵之,乃一吏部郎經過也。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記前生》
【第32句】:嘯吒風云[xiào zhà fēng yún]
【解釋】形容威力極大。同“叱咤風云”。
【第33句】:渺若煙云[miǎo ruò yān yún]
【解釋】渺:渺茫;若:象。象煙云一樣渺茫不清。比喻模糊不清,令人捉摸不定。
【示例】像一個多情的幽靈獨自追念著那不可喚回的渺若煙云的以往,又是惋惜,又是哀傷,那樣充滿了怨望和依戀。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
【第34句】:瑞彩祥云[ruì cǎi xiáng yún]
【解釋】瑞:吉祥。天上的云氣呈現吉祥的征兆。
【出處】明·無名氏《紫微宮》第二折:“瑤池內瑞彩祥云盡籠罩,總堪描?!?/p>
【第35句】:平步青云[píng bù qīng yún]
【解釋】平:平穩;步:行走;青云:高空。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出處】《史記·范睢蔡澤列傳》:“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示例】本圖平步上青云,直為紅顏滯此身。 ——元·關漢卿《謝天香》楔子
【第36句】:嘯咤風云[xiào zhà fēng yún]
【解釋】形容威力極大。同“叱咤風云”。
【第37句】:激昂青云[ji ang qing yun]
【解釋】奮發意氣于青云之上,指痛痛快快地做一番事業。
【第38句】:從者如云[cóng zhě rú yún]
【解釋】從:跟隨。形容跟隨的人很多。
【出處】宋·陳亮《祭陳肖夫文》:“從者如云,得者寧幾。”
【第39句】:猛士如云[měng shì rú yún]
【解釋】形容猛將非常多。
【出處】朱德《贈友人》:“華北收復賴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風?!?/p>
【第40句】:勝友如云[shèng yǒu rú yún]
【解釋】勝友:良友。許多良友聚集一處。
【出處】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十旬休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p>
【示例】今日之聚,可謂極盛了,我出“高朋滿座,勝友如云”,打曲牌名。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一回
【第41句】:平地登云[píng dì dēng yún]
【解釋】比喻境遇突然變好,順利無阻地一下子達到很高的地位。同“平地青云”。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9回:“若你克我者為官鬼,必主平地登云之喜,添官進祿之榮。”
【第42句】:翻手是雨,合手是云[fān shǒu shì yǔ,fù shǒu shì yún]
【解釋】翻:反轉;覆:反覆。形容人反復無常或慣于玩弄權術。
【出處】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咱人翻手是雨,合手是云,那塵埃中埋沒殺多才俊。”
【示例】俺娘翻手是雨,合手是云,常則是惡硍硍緊掿著條黃桑棍,端的待打殺臥麒麟。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
【第43句】:萬里無云[wàn lǐ wú yún]
【解釋】湛湛藍天,沒有一絲云彩。形容天氣晴朗。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碧天萬里無云,空勞倦客身心?!?/p>
【示例】萬里無云賀六龍,千林不放鳥飛空。地燃石裂江湖沸,不見南來一點風。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三十三卷
【第44句】:叱咤風云[chì zhà fēng yún]
【解釋】叱咤:怒喝聲。一聲呼喊、怒喝,可以使風云翻騰起來。形容威力極大。
【出處】《梁書·元帝紀》:“叱咤則風云興起,鼓動則嵩華倒拔。”
【示例】因此,一變而為欺人與自欺,而應當叱咤風云的武士都變成了小丑。 ——老舍《四世同堂》九
【第45句】:子曰詩云[zǐ yuè shī yún]
【解釋】子:指孔子;詩:指《詩經》;曰、云:說。泛指儒家言論。
【出處】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我堪恨那伙老喬民,用這等小猢猻,但學得些妝點皮膚,子曰詩云?!?/p>
【示例】在我早如幼小時候所讀過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魯迅《吶喊·一件小事》
【第46句】:就日望云[jiù rì wàng yún]
【解釋】原指賢明的君主恩澤施及萬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出處】《史記·五帝本紀》:“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碧啤ざ胖苁俊洞拗胸┱埑P表》:“臣歷刺三州,連總三府,外任逾紀,入覲無階,就日望云,魂飛心往,臣某中謝?!?/p>
【示例】瞻天仰圣,雙眼有五色之迷;就日望云,寸管窺三才之妙。(明·羅貫中《平山冷燕》第四回)
【第47句】:裂石流云[liè shí liú yún]
【解釋】流:往來無定或轉運不停。裂開山石,震動云霄。形容聲音高昂響亮。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43回:“唱出一句來,端的有落塵繞梁之聲,裂石流云之響。”
【示例】她的聲音裂石流云,天生就是女高音。
【第48句】:蒼狗白云[cāng gǒu bái yún]
【解釋】比喻事物變幻無常。同“蒼狗白衣”。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八回:“春花秋月銷磨盡,蒼狗白云變態中,游絲萬丈飄無定?!?/p>
【第49句】:際會風云[jì huì fēng yún]
【解釋】遭逢到好的際遇。
【出處】《舊五代史·晉書·趙瑩傳論》:“趙瑩際會風云,優游藩輔,雖易簀于絕域,終歸柩于故園,蓋仁信之行通于遐爾故也?!痹m天挺《范張雞黍》第一折:“文王應飛熊夢兆,遇呂望際會風云?!?/p>
【示例】累年蹭蹬,忽然際會風云;終歲凄涼,竟得高懸月旦。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
【第50句】:拏風躍云[ná fēng yuè yún]
【解釋】比喻氣概雄偉。
【出處】明·宋濂《鳳陽陳方氏贈二代碑銘》:“當時元夫志士,無不拏風躍云,吐陽噓陰,致身于九霄之上?!?/p>
【第51句】:摩肩如云[mó jiān rú yún]
【解釋】摩:摩擦。肩碰肩,如云一樣密集。形容人多擁擠。
【出處】《戰國策·齊策一》:“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
【示例】許多碧眼紫髯的的偉男,蜷發蜂腰的仕女,正是摩肩如云,揮汗成雨的時候,煩渴的了不得。 ——清·曾樸《孽?;ā返谑?/p>
【第52句】:軒蓋如云[xuān gài rú yún]
【解釋】軒:古時供官員乘坐的一種便車;蓋:車蓋。舊時形容官員很多,也形容官員、士紳集會的盛況。
【出處】唐·陳子昂《冬夜宴臨邛李錄事宅序》:“樓如若畫,臨故國之城池;軒蓋如云,總名都之車馬?!?/p>
【第53句】:冬日夏云[dōng rì xià yún]
【解釋】冬天的太陽,夏天的云層。比喻人態度溫和可親,使人愿意接近。
【出處】宋·陳恬《程伯淳贊》:“本以正身,改德溫溫,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第54句】:楚雨巫云[chǔ yǔ wū yún]
【解釋】楚地巫峽的云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
【出處】元·孫周卿《沉醉東風·宮詞》曲:“眼底情,心間恨,到多如楚雨巫云?!?/p>
【示例】雖然是,錦衣玉食身安吉,卻倒是,楚雨巫云意掛心。 ——《再生緣》第六回
【第55句】:斷雨殘云[duàn yǔ cán yún]
【解釋】比喻男女的愛情被阻隔或斷絕。
【出處】宋·劉克莊《西樓》詩:“短松明月易陳跡,斷雨殘云難覓蹤。”
【示例】孤幃再把重門掩,不堪離恨寄冰弦,斷雨殘云思黯然。 ——明·徐霖《繡孺記·剔目勸學》
【第56句】:春樹暮云[chūn shù mù yún]
【解釋】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出處】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示例】誦春樹暮云之句。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瞻仰》
【第57句】:握霧拿云[wò wù ná yún]
【解釋】形容本領極大。
【出處】元·無名氏《連環記》第一折:“這其間多虧了張子房說他說地談天口,韓元帥握霧拿云手。”
【示例】明·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三折:“輕舒握霧拿云手,穩取山河是太平?!?/p>
【第58句】:野鶴孤云[yě hè gū yún]
【解釋】比喻無拘無束、來去自如的人。同“閑云孤鶴”。
【出處】宋·王千秋《臨江仙》詞:“野鶴孤云元自在,剛論隱豹冥鴻?!?/p>
【示例】清霜烈日從渠畏,野鶴孤云覺自閑。 ——元·劉因《自適》詩
【第59句】:天有不測風云[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解釋】比喻災禍是無法預料的。
【出處】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示例】這實在是叫作'天有不測風云’,她的男人是堅實人,誰知道年紀青青,就會斷送在傷寒上? ——魯迅《彷徨·祝福》
【第60句】:噴雨噓云[pēn yǔ xū yún]
【解釋】形容浪花水氣的飛濺散逸。
【出處】明·劉基《送陳庭學之成都衛照磨任》詩:“君不見岷山導戒南紀,噴雨噓云九千里,瞿唐劍閣鍵重關,錦城花繞成都市。”
【第61句】:裂石穿云[liè shí chuān yún]
【解釋】震開山石,透過云霄。形容聲音高亢嘹亮。
【出處】宋·陸游《黃鶴樓》:“平生最喜聽長笛,裂石穿云何處吹?!?/p>
【第62句】:握霧拏云[wò wù ná yún]
【解釋】駕馭云霧。意謂善于掌握戎機。
【出處】元·無名氏《連環記》第一折:“這其間多虧了張子房說地談天口,韓元帥握霧拏云手?!?/p>
【第63句】:飛龍乘云[fēi lóng chéng yún]
【解釋】龍乘云而上天,比喻英雄豪杰乘時而得勢。
【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難勢》:“飛龍乘云,騰蛇游霧……夫有云霧之勢而能乘游之者,龍蛇之材美之也。”
【示例】這對他來說就像飛龍乘云一樣。
【第64句】:際遇風云[jì yù fēng yún]
【解釋】遭逢到好的際遇。同“際會風云”。
【出處】宋·陳亮《廷對應制》詩:“際遇風云凡事別,積功日月壯心愆。”
【第65句】:景星慶云[jǐng xīng qìng yún]
【解釋】比喻吉祥的征兆。慶云,五色云,祥瑞之云。
【出處】明方孝孺《御書贊》:“惟天不言,以象示人,錫羨垂光,景星慶云?!?/p>
【示例】有泰山北斗,景星慶云之語。清惲敬《答姚秋農書》
【第66句】:落紙煙云[luò zhǐ yān yún]
【解釋】筆墨落到紙上如同云煙一樣變幻多姿。形容書法或詩文高超玄妙,變化多姿。
【出處】晉·潘岳《楊荊州誄》:“草隸兼善,尺牘必珍。足不綴行,手不釋文。翰動若飛,紙落如云。”
【示例】落紙煙云紛態度,照人冰玉峙高寒。 ——宋·陸游《致語口號》
【第67句】:風卷殘云[fēng juǎn cán yún]
【解釋】大風把殘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殘存的東西一掃而光。
【出處】唐·戎昱《霽雪》:“風卷殘云暮雪晴,紅煙洗盡柳條輕。”
【示例】叫一聲“請!”一齊舉箸,卻如風卷殘云一般,早去了一半。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
【第68句】:直上青云[zhí shàng qīng yún]
【解釋】直上:直線上升。比喻官運亨通,直登高位。
【出處】唐·李白《駕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詩:“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p>
【示例】一朝直上青云路,錦衣還眉揚氣吐。 ——明·謝讜《四喜記·詩禮趨庭》
【第69句】:概日凌云[gài rì líng yún]
【解釋】蔽日穿云,形容很高。
【出處】南朝·陳·徐陵《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北齊廣陵城主書》:“槊動風霜,弩穿金石,高樓大艦,概日凌云?!?/p>
【示例】或穿池運石,為山學海;或層臺累構,概日凌云。 ——《周書·武帝紀下》
【第70句】:翻手為云[fān shǒu wéi yún]
【解釋】翻:反轉。形容人反復無?;驊T于玩弄權術。
【出處】宋·陳亮《祝英臺近》詞:“翻手為云,造物等兒戲?!?/p>
【示例】猴子雖然有手,卻不會制造工具;至于'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猴子更不會。 ——茅盾《手的故事》一
【第71句】:蔽日干云[bì rì gān yún]
【解釋】擋住太陽,直沖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出處】《后漢書·丁鴻傳》:“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蔥青?!?/p>
【示例】于時金臺銀闕,蔽日干云。(唐·張文成《游仙窟》)
【第72句】:平步登云[píng bù dēng yún]
【解釋】平步:平地邁步。比喻一下子就達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
【出處】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得了個官……這便是平步登云,落了好處了?!?/p>
【第73句】:杏雨梨云[xìng yǔ lí yún]
【解釋】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麗。
【出處】明·許自昌《水滸記·冥感》:“慕虹霓盟心,蹉跎杏雨梨云,致蜂愁蝶昏。”
【第74句】:高遏行云[gāo è xíng yún]
【解釋】形容歌聲高亢嘹亮。
【出處】宋·晏殊《山亭柳》詞:“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云。”
【第75句】:駕霧騰云[jià wù téng yún]
【解釋】乘著云,駕著霧。原是傳說中指會法術的人乘云霧飛行,后形容奔馳迅速或頭腦發昏。
【出處】元·鄭德輝《老君堂》第二折:“恨不的駕霧騰云,臂生兩翅,飛出獄院?!?/p>
【示例】馬夫把鞭一晃,那車便如駕霧騰云一般的快。 ——《負曝閑談》第19回
【第76句】:平地青云[píng dì qīng yún]
【解釋】平:平穩;青云:高空。比喻境遇突然變好,順利無阻地一下子達到很高的地位。
【出處】金·元好問《送端甫西行》:“渭城朝雨三年別,平地青云萬里程?!?/p>
【示例】自唐以降,設科取士,平地青云,更無論矣。 ——清·梁啟超《論中國與歐洲國體異同》二
【第77句】:謀臣似雨,猛將如云[móu chén sì yǔ,měng jiàng rú yún]
【解釋】形容謀士武將非常多,人才濟濟。
【出處】漢·李陵《答蘇武書》:“當此之時,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
【示例】然則便因你說的他那猛將如云,謀臣似雨,覺得我動不得他?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
【第78句】:人云亦云[rén yún yì yún]
【解釋】云:說;亦:也。人家怎么說,自己也跟著怎么說。指沒有主見,只會隨聲附和。
【出處】金·蔡松年《槽聲同彥高賦》詩:“槽床過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p>
【示例】刊物內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趨”,那是刊物的尾巴主義。 ——鄒韜奮《經歷·幾個原則》
【第79句】:步月登云[bù yuè dēng yún]
【解釋】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遠大。
【出處】明·謝讜《四喜記·赴試秋闈》:“我勸你休帶憐香借玉心,頓忘步月登云志?!?/p>
【第80句】:大旱望云[dà hàn wàng yún]
【解釋】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樣。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示例】日與吏民延頸企鍾,雖大旱望云,執熱思濯,未喻其急也。 ——宋·蘇軾《上執政乞度牒賑濟及修廨宇書》
【第81句】:裁月鏤云[cái yuè lòu yún]
【解釋】剪裁明月,雕刻云霞。比喻詩文中辭藻潤飾,景物描繪的新巧。
【出處】清·汪琬《〈綺里詩選〉序》:“裁月鏤云,未足與言新也。”
【示例】溫柔敦厚,纏綿悱惻,詩之正也;慷慨激昂,裁月鏤云,詩之變也。 ——清·薛雪《一瓢詩話》卷四十二
【第82句】:高唱入云[gāo chàng rù yún]
【解釋】原形容歌聲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種論調或消息社會上傳說很盛。
【出處】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一:“后宮齊首高唱,聲入云霄。”
【示例】拔起千仞,高唱入云,瑕隙尚不易見。 ——清·譚嗣同《致劉淞芙書》
【第83句】:賓客如云[bīn kè rú yún]
【解釋】來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層。形容客人多。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閉門念佛;雖賓客如云,此日斷不接見,以此為常?!?/p>
【示例】當官時賓客如云的景象與現今形成一個鮮明的對照。
【第84句】:裂石停云[liè shí tíng yún]
【解釋】震開山石,使行云停住。形容聲音高亢嘹亮,婉轉動人
【出處】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26回:“婷婷裊裊,錦簇花攢,端的有裂石停云之音,霓裳羽衣之妙?!?/p>
【第85句】:白草黃云[bái cǎo huáng yún]
【解釋】形容邊塞秋季的荒涼景象。
【出處】唐·權德輿《贈老將》詩:“白草黃云塞上秋,曾隨驃騎出并州。”
【示例】急覓是人,不知何往,惟獨立沙磧中,白草黃云,四邊無際。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
【第86句】:干霄凌云[gān xiāo líng yún]
【解釋】高高地聳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遠大,能夠迅速成才。
【出處】宋·黃榦《勉齋文集·五·林子至子字序》:“勉乎哉!行將見子干霄凌云,而為棟梁之用。”
【第87句】:野鶴閑云[yě hè xián yún]
【解釋】閑:無拘束。飄浮的云,野生的鶴。舊指生活閑散、脫離世事的人。
【出處】宋·王千秋《臨江仙》詞:“野鶴孤云元自在,剛論隱豹冥鴻?!?/p>
【示例】乃三人野鶴閑云,不受籠絡,身分自高,不愿小就。 ——清·洪楝園《后南柯·旌召》
【第88句】:瘴雨蠻云[zhàng yǔ mán yún]
【解釋】指南方有瘴氣的煙雨。也泛指十分荒涼的地方。
【出處】唐·殷堯藩《九日》:“瘴雨蠻煙朝暮景,平蕪野草古今愁?!?/p>
【示例】使君不用勤留客,瘴雨蠻云我欲愁。(宋·陸游《涪州》詩)
【第89句】:游響停云[yóu xiǎng tíng yún]
【解釋】形容響亮的歌聲,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來。
【出處】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p>
【示例】真個是遺聲振木,游響停云。 ——明·汪廷訥《廣陵月》第四出
【第90句】:不測風云[bù cè cē yún]
【解釋】風云:比喻變幻動蕩的局勢。不可預測的變幻動蕩的局勢。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孔明笑曰:'天有不測風云’,人又豈能料乎?”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回“李定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你怎么就保得無事?’”
【示例】真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_@個年紀,倘或就因這個病上怎么樣了,人還活著有什么趣兒!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一回
【第91句】:望斷白云[wàng duàn bái yún]
【解釋】形容想念父母。
【出處】《新唐書·狄仁杰傳》:“親在河陽,仁杰在太行山,反顧,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云移乃得去。”
【第92句】:瓊島春云[qióng dǎo chūn yún]
【解釋】即瓊華島。明代北京八景之一。亦指北京十景之一。
【出處】明·蔣一葵《長安客話·積水潭》:“海子東滸有瓊華島,亦永樂間賜名。島之陽為廣寒殿,喬松古檜,煙云繚繞。京師八景有'瓊島春云’,謂此。”明·王洪《北京八詠》有《瓊島春云》詩。明·李東陽《京都十景》詩之一有《瓊島春云》。
【第93句】:龍虎風云[lóng hǔ fēng yún]
【解釋】①比喻英雄豪杰際遇得時。②指君臣遇合。
【出處】《易·干》:“云從龍,風從虎?!?/p>
【示例】善教他,歸厚德,太平時龍虎風云會。 ——元·馬致遠《粉蝶兒》套曲
【第94句】:鏤月裁云[lòu yuè cái yún]
【解釋】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藝極精巧。
【出處】唐·李義府《堂堂詞》:“鏤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p>
【示例】倚聲絕藝似珠圓,鏤月裁云過百篇。 ——清·趙翼《贈張吟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