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害的近義詞
[mark_b]
遺害的相關(guān)詞: 遺滴、遺秀、遺著、遺贈、遺囀、遺失、遺患、遺囑、遺愛、遺容
[/mark_b]
遺害的意思:留下禍害;使人受害。 宋 王十朋 《次韻萬先之讀<莊子>》:“王何佐其高,遺害今猶存。”《西游記》第八七回:“不知上天見罪,遺害黎民。”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金榜》:“《周禮·泉府》以國服為之息, 元 明 諸人以為乃 新莽 之制, 劉歆 取以羼入《周官》, 宋 王安石 竊其説為青苗法,乃《周禮》之遺害也。”
遺害的拼音:[ yí hài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遺滴:指剩馀的酒。
【第2句】:遺壟:【第1句】:同“遺壠”。
【第3句】:遺危:颶風一號游戲機是一款機臺為豪華八人連線機臺。
【第4句】:遺民:遺民(yímín),有不同的意思,指亡國之民,或者淪陷區(qū)的百姓,或者改朝換代后不仕新朝的人,或者劫后余留的人民,或者指后裔、隱士、百姓等。
【第5句】:遺容:遺容,拼音yíróng,意思是人死后的相貌、死者的遺像。
【第6句】:遺謬:yímiùㄧˊㄇㄧㄨˋ遺謬亦作“遺繆”。留下的謬誤。《宋書·周朗傳》:“而秦漢馀敝,尚行於今;魏晉遺謬,猶布於民。”《北史·文苑傳·虞世基》:“世基至省,方為敕書,日且百紙,無所遺繆。”唐顏師古《嫂叔舅服議》:“所議兩條,實為舛駁,特降絲綍,俾革遺謬。”
【第7句】:遺囑:人在生前或臨死時留給后人的書面或口頭的囑咐。特指遺囑人生前對遺產(chǎn)所作的處分到其死亡時才發(fā)生效力的一種法律行為。分公證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等。
【第8句】:遺愛:遺愛,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懷的德行﹑恩惠﹑貢獻等。古代多用為對統(tǒng)治階級的迎頌之詞。也指“仁愛”遺留于后世。見《漢書·敘傳下》:“淑入君子,時同功異,沒世遺愛,民有余思。”
【第9句】:遺囀:見“遺轉(zhuǎn)”。
【第10句】:遺秀:【第1句】:殘存的花草。
【第11句】:遺失:遺失是一個漢語詞語,基本意思是丟失;丟棄。
【第12句】:遺臭:《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尤悔》~904~桓公臥語曰:“作此寂寂,將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復(fù)遺臭萬載邪?”
【第13句】:遺患:遺患,漢語詞匯。拼音:yíhuàn釋義:留下禍患,使人受害。
【第14句】:遺照:死者生前的相片。
【第15句】:遺奸:【詞語】遺奸【出處】明葉子奇《草木子·鉤玄》:“詳於刑者,有法外之遺奸,秦王是也,坑儒生而得劉項。”
遺害造句:
【第1句】:因而重金屬對土壤,可謂“污染一次,遺害萬年”。
【第2句】:黨中央、毛*席再三電告二野總部,要求我們要擺好'迷魂陣’,務(wù)必把國民黨的有生力量消滅在西南地區(qū),跑掉一個都會遺害無窮!
【第3句】:賜之厚福野蠻攫取,遺害無窮!循應(yīng)自然,方能豐衣足食善待海洋,即善待人類自己,故政府立法,施行休漁,漁區(qū)尊奉,萬民擁戴,以保長漁久業(yè),富我家園。
【第4句】:天花遺害無窮,有太醫(yī)妥善看護,如佟圖賴等傷于此癥者尚不乏其人,民間禍害之烈,推想而知。
【第5句】:許多國家仍在遭受這些錯誤的遺害。
【第6句】:指出他們過分推崇體力勞動,輕視腦力勞動帶來的遺害。
【第7句】:君昊倒是不急于突破,他深知,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突破才能走得更遠,根基不穩(wěn)急于突破,最終遺害無窮,因此君昊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修煉武技上。
【第8句】:你們這些垃圾的中國人,你們這些遺害萬年的垃圾思想。
【第9句】:靖華老弟可要守好你這寶物,萬萬不可讓它落入其他的歹人之手,否則的話遺害無窮啊。
【第10句】:生物仿生學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使用可以造福人類,但若遍用于戰(zhàn)場,則會遺害萬年。
【第11句】:生化戰(zhàn)傷害不是一般的戰(zhàn)爭傷害:一是它的極端反人道性,二是它的嚴重違背國際公約性,三是它的戰(zhàn)后長期遺害性。
【第12句】:日后宗邦淪喪,只落得銅駝荊棘,禾黍故宮,還不是先生一死的遺害么?你這一死,就輕于鴻毛了。
【第13句】:否則,縱容當代,遺害萬年。
【第14句】:大國不以禮待諸侯,遺害無窮,必將亡國。
【第15句】:一忌病語。教師使用范的語言,會導(dǎo)致學生用語混亂,思維混亂,遺害無窮。
遺害的詩句:
【第1句】:又遺害《水龍吟 次韻答馬觀復(fù)左司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