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而不平庸格言匯集60句
平凡而不平庸演講稿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平先生曾告訴我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是由那些不平凡的人引導著前進的,但是是由眾多像你我這樣的平凡人支撐起來的。所以說,平凡不可怕,可怕的是平庸----抱著一顆平庸的心態,一輩子甘于平庸。
我每天醒來第一件事都會想,今天我會有什么收獲?能學到什么?在功成名就之前,每一天都應該是一個備戰的狀態,都在努力地拓展自己,克服自己,磨練自己,一旦機遇來臨能夠毫不猶豫的抓住,扶搖直上攀至頂峰!而讀書正好滿足了我這些。書里邊無盡的財富、廣袤的天地,大大激發了我對知識的渴求對智慧的把握。或許這也正是溫總理說的“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精髓吧,知識給我們帶來了希望,智慧照亮了前程!
閱讀能豐富人生,智慧能改變命運,多讀書,讀好書,從閱讀中學知識,從知識中找到快樂,在快樂中變成智慧,用智慧改變平凡人生。以下三條,用于平凡中汲取營養,困惑中尋找方向,機遇來臨時聚集勇氣非常對癥,藉此分享“藥理”與大家。
首先,一個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為,決定了他對工作是盡心盡責還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現狀還是銳意進取。在任何一個企業都存在著三種人,一種是得過且過,一種是牢騷滿腹,一種是銳意進取。作為銀橋鑄造的一名普通員工,不用說我們都想做一個積極進取的好員工。但僅僅一個“想”是遠遠不夠的,要落到實處。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將心態回歸到零,抱著學習的態度,將每一次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接受新的工作就是接受一次學習的機會。
其次,一個人無論從事任何職業,都應該心中常存責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俗話說:把每一天簡單的事做好就不簡單,把每一天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不要把當天該完成的工作拖到明天完成,這個月該完成的拖到下個月完成,如此拖延下去,工作能有成效嗎?肯定的.回答是不可能,這樣拖延下去不但工作沒成效,還會使人喪失進取心,一名優秀的員工做事從不拖延。
第三,要挑戰“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戰,是事業成功的基礎,西方有句名言:“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你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即使挑戰之后沒有讓“不可能完成”變成“被完成”,也千萬不要沮喪失望,沒有一種挑戰會有馬上成功的必然結果。但只要我們努力過,所得到的,都是膽怯觀望者們永遠也不可能得到的,而這些都是你走向成功的資本。
所以前面我說,平凡不可怕,每一個成功的人也都有一個平凡的前身。關鍵是,平凡中你獲得多少,學到多少,這才是你走向成功的基石。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母愛,平凡而不平庸的作文
母親是我們生命中一位重要的引路人和守護者,她們總是在平凡的街市平凡的馬路上在平凡的人群中為我們奔波、操勞。她們往往把自己無法完成的夢想寄托到我們身上。不一定每一位母親都希望自己會有成功的事業,但她們沒有一位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會有燦爛的人生。有時她們會為了自己的事業而奮斗,但更多時候她們甘愿做為我們鼓掌歡笑的那個人,默默支持我們。
小時候,母親總會在我寫完作業后幫我再檢查一次,一道一道地計算,當檢查到錯誤時就向我講解,因此她總會忙到晚上十一點多,而我的作業常常是全對的。我曾經想問他為什么別人的媽媽從來不會這樣做,而我的媽媽卻為我檢查了四年的作業。但我沒去問,我給了自己一個答案——我有一個不一樣的'媽媽。
后來啊,我戴上了眼鏡,母親便開始每天為我的眼睛勞累起來——規定我在電視電腦前半個小時就得休息十分鐘,每節課上完做眼保健操……盡管我從來不會自覺遵守這些規定,但她總會督促我,卻從來沒說過累。每次去查視力,她總是計算著我每年會增長多少度然后對癥下藥地安排我每天用眼時間。她可以簡單說幾句話然后就置之不理,但她不會也不可能這樣做。現在我近視度數不高,完全歸功于母親對我每天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提醒。
而現在,我上初中了,母親也沒法再為我檢查作業了——二三十年前學的東西,很多都記不起來了,于是我就讓母親“和我一起學”,常常出一些題目來考她,我們都很開心。每次考試成績一出來,她就會結合我一個月來在家學習的情況,批評或表揚我兩句,提醒我不要被分數迷惑了,分數是一時的,知識是永恒的。
在與同學的溝通中,我也漸漸認識到了每一位做母親的都是一樣的,只是表達的方式不一樣。不一定每一位母親都會像我的母親那樣為孩子檢查作業,當母親對孩子的愛卻是一樣的,是填滿整顆心的。母親的頭發在歲月滄桑的沖刷中不再亮麗,而我們卻一天天長大起來,不要忘記母親為我們付出的點點滴滴,即使我們無法以自己的能力將這付出全部報答母親,但我們也要盡自己所能來報答她們!
母愛,平凡而不平庸。我們不一定永遠都能放在心中最顯眼的地方,但永遠不會忘記,因為,母愛永恒。
平凡而不平庸作文600字
他的個子矮小,性子很急,但是從不怠慢了自己的職業,高強度的工作壓彎了他的腰,讓他看上去又滄老了幾分。
每當夏天來臨,我躲在空調房里向窗外看去時,常常瞧見一個留寸頭,套著保安服的人在小區里走來走去,似乎再大的太陽都燒不完他對工作的熱情。
聽同學報怨自己的快遞被別人錯拿了,我十分驚訝,因為有他認真而細心的工作,我從未“體驗”過這樣的事。每次去拿快遞,他只看一眼你,便默不作聲的把快遞從排放整齊的小山里抽出來——他記得小區里的居民是哪一幢的,有時有大件的包裹,他就會幫我們扛著,我們家住五樓是沒有電梯的老居民樓,他二話不說,一直送到了樓上。那是他本份之外的事,但他心甘情愿地付出,他嚴肅,但細心。
有一年,有一戶人家住一樓,半夜沒關窗,家里快被賊掏空了。他發起捐款,還自費買了一個小喇叭。隔天,我上課晚歸,看見他拿著喇叭,一邊走一邊放著提醒居民關好水電、門窗的錄音。夜燈下,他的臉顯得瘦削而灰暗,但眼中卻是無比堅定的神情,他的'細心,讓我感觸很深。
許多年過去了,每晚,他仍堅持騎自行車讓錄音傳遍整個小區。我們搬家了,偶然在一天,晚上回去拿東西,那聲音似乎沒變,記憶中的沙塵突然被吹走。大門口他的站立,每晚堅持的巡邏,排放整齊的快遞……他的種種事跡又突然沖回了我的記憶。
倏忽間瞥見他的臉,他的額頭上似乎多了幾道皺紋,但直直的眉毛和眼中的神情,卻未曾改變,燈光下,他努力挺直著腰身,似乎想掩蓋歲月在其身上留下的痕跡。看著他漸行漸遠,可平凡的他和他不平庸的堅持,永遠不會走出我的記憶里。
我平凡而不平庸的姥爺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平凡而不平庸的姥爺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本是大將命,萬事成蹉跎。幼年時,曾有一個算命先生給姥爺算了這樣一卦,但他不信這個命,在長達70多年的歲月里,他用自己的奮斗來抗拒這個命運。造化弄人,姥爺至今沒有走出鄉村,但卻活出了一個大將的風采。
壹:少年求學
1944年,他出生于河南南部一個貧寒的小鄉村里。十二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這讓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正在上小學的他面臨輟學的風險。
家里沒有交學費的錢,父親無力供他上學,他只能自己想辦法。因為他堅信,只有上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他絞盡腦汁去想辦法賺學費,當打聽到菱角秧可以賣些錢,便立馬跑到離家不遠的水塘里撈菱角秧。為了多賣些錢,有一次,他整整撈了兩大擔菱角秧,但身薄力單的他根本擔不起來,他就想辦法,用一根麻繩扎在腰間,使出渾身力氣,一步一挪地將擔子挪到了集市上,換回了兩分錢,而兩個肩膀已血肉模糊。就這樣,那個秋天,他用這樣的勞動,終于攢足了學費。
1959年,國內發生大饑荒,河南更是重災區,餓死的人隨處可見。姥爺家靠一壇腌制的洋姜挺過了大饑荒。一天一塊洋姜,人餓得浮腫,也沒讓他放棄上學,他邊勞作,邊苦讀。
他咬牙上完小學,又上完初中,但家里再無力支持了。十七八歲的他成為家里的主要勞動力。命運,再次顯示他殘酷的一面。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日,西北風刮的正緊,光著腳踏在雪地里的他走在上學的路上。那天也是上高一的他最后一天去學校了。
西北風刮得極為狼藉,遍地都是殘枝爛葉。他抱著已破爛不堪的書包,縮著頭,不停拉緊沒剩幾個紐扣的棉襖,不讓風鉆到衣服里。他的腳早已經凍得麻木了,感受不到路上小石塊的刺痛;臉也被那刺骨的寒風吹得發紫又慘白。但這樣的日子以后也沒有了,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道路就此中斷。
貳:中年持家
雖然求學之路不通,但在那時,他也算得上一個有文化的人。他有過很多改變命運的機會,如當兵、招工等等,但都因為當時家里缺乏勞動力,以及后來姥姥體弱生病,孩子幼小,統統錯過了。
年富力強的他沒有因此沮喪,他用一個日漸堅強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希望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來改變命運,更希望能為自己的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
因姥姥經常生病,不能干農活,整個家都是由他來支撐,他同時還承擔公社的公務。忙完公事忙家事,他四處奔波勞作,默默干活,如同一頭老水牛。
他身體很好,但長期勞作,也會出些意外。一次夏收,割麥子,擔麥子,放在別的家里,五六個人一起干的活,在他家卻由他一個人承擔。一天下午,他手里的鐮刀一直不停歇,汗水順著衣服往下滴。割完了整個田地里的麥子,氣喘吁吁的他立即開始擔麥子。剛剛擔起擔子走幾步,他突然覺得嗓子里有一股腥味,一咳嗽,一大口鮮血竟吐在了麥稈上。腦子里一陣眩暈,他倚靠著擔子,緩了好半天才發覺自己吐血了。他穩穩神,沒有驚慌,想起當地的一種說法:將吐的血吃回去,就不會損傷身體。他找來一個荷葉,收集一些鮮血,回到家里,沒有驚動任何人,把血放在鍋里煮了煮喝了下去。
這件事情之后的'很長時間,他發現自己的身體沒有問題之后,才告訴姥姥。
憑借自己的一己之力,與命運頑強抗爭,他在風雨搖曳中支撐住了自己的家。家里境況越來越好,姥姥身體漸漸好轉,孩子們也健康長大。日子雖不說大富大貴,他也讓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
叁:老年維權
老兵不老,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身體一年一年老去,但是他的大將本性依舊,繼續與歲月抗爭,與命運抗爭。
近十五年,他執著于兩件事:上訪與打官司。起因是他家所在的地方正在進行商業開發,占用了大量的基本農田,卻不給農民合理的賠償,侵犯了農民的權益,讓他們無田可種。為了維權,他帶頭與村民聯合起來,去信訪部門信訪。有些人答應背后給他錢,讓他不再管這事,但他卻不同意。從國家的土地主管部門、市主管部門到縣主管部門,他不停歇地去上訪,寫信、打電話反映情況,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但他依然不放棄。
在上訪的同時,他因土地糾紛還打起了一場持久的官司。活到老,學到老,正因為這場官司,70多歲的他又開始學習、了解《土地法》《刑事訴訟法》等各種法律知識。前幾天,他又打電話給學法律的爸爸,咨詢《刑事訴訟法》的修改情況,爸爸細心向他解讀,他在電話額那端用一支筆仔細地紀錄著。此外,他還時時關注國家大事,每天晚上,每當時針直到七時,他都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收集與土地有關的所有國家動態。
這場官司從一審打到二審又到重審,盡管他聘有律師,但每次都會親自出庭,進行法庭辯論。他堅信自己合理合法,始終不與對方私下和解。為此,他家的路曾被人偷偷挖斷,田里的秧苗曾被人拔掉,身邊的人都勸他放棄時,他都堅決不放棄。只要這世間還有法,我就不會放棄!
如今,70多歲的他牙齒已經全部脫落了,一支胳膊已經抬不起來了,曾經高大的身軀現在已彎曲下來了,臉上的皺紋縱橫交錯,但他的眼睛依然目光如炬,骨子里的抗爭精神依舊。
結語
他這一生沒能走出鄉村,沒能功成名就,但在我看來,他一生平凡卻不平庸。70多年的風霜雨雪沒有將他磨的圓滑,依舊棱角分明,那個大將一直住在他的身體里,從未離去。
雖然老去,初心依舊。艱辛一輩子,奮斗一輩子,抗爭一輩子;不服軟、不妥協、不放棄,這就是我的姥爺,大將姥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