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行路難十八首(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
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形式: 樂府曲辭 押[侵]韻翻譯
即使為你獻上:裝在金杯里的美酒,鑲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繡著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裝飾的帳幔,織著各種葡萄的錦緞被子。
也擋不住年歲將老紅顏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涼。
希望你節制悲傷減少憂愁,聽我側擊行路難的歌調。
君不見漢時的柏梁臺,魏時的銅雀樓都早已灰飛煙滅,難道有誰還能夠聽到古時候的清音管樂?
注釋
奉:奉送。邰希葑給。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一本作“匜”。
這句是說把用金杯盛著的美酒獻給你。
玳瑁:一種和龜相似的海中爬行動物,其甲殼黃褐色,有光澤,可用做裝飾品。
七彩芙蓉:多種顏色的芙蓉花圖案。
羽帳:用翠鳥的羽毛裝飾的帳子。
九華蒲萄:以許多蒲萄組成花紋的圖案。
蒲萄,即葡萄。
錦衾:用錦做成的被子。
以上四句是寫贈送給人的四件解憂之物。
紅顏零落:容顏變得衰老。
寒光:寒日的光輝。
宛轉:轉移。
時欲沉:時將晚。
這二句是說人已容顏衰敗,年歲將老,正如月光轉移,夜將深沉一樣。
裁悲:制止悲傷。
裁,免除。
減思:減少愁思。
思,憂愁。
抵節:擊節。
抵,側擊。
節,樂器名,又叫“拊”。
行路吟:指《行路難》詩。
這二句是說希望你克制住你的悲愁,聽我用柑打著拍子來唱《行路難》。
柏梁:臺名,公元前115年(漢武帝元鼎二年)建,在長安。
銅雀:臺名,曹操于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建,在鄴城(今河南省臨漳縣)西北。
柏梁臺和銅雀臺都是歌詠宴游的場所。
寧:豈、何。
清吹:悠揚的管樂。
這二句是說如今在柏梁和銅雀臺上,哪還能聽到古時悠揚的樂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