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tái)一笛風(fēng)。
惆悵無日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形式: 七言律詩 押[東]韻翻譯
六朝留下的文物已草蔽連空,只有這淡遠(yuǎn)的天空和飄忽的白云依舊古今相同。蒼山翠柏間百鳥飛來飛去,世世代代生活水鄉(xiāng)山寨中。
簾幕外千家承受連綿秋雨,日落西山傳來悠揚(yáng)的笛聲。
內(nèi)心里悵惘無緣見到范蠡,只好掠過樹木凝望太湖東。
注釋
六朝:指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gè)朝代。文物:指禮樂典章。
淡:恬靜。
閑:悠閑。
人歌人哭:詩中借指宛溪兩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
笛風(fēng):笛聲隨風(fēng)飄動(dòng)。
范蠡:春秋末政治家,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省南陽縣)人,越國大夫,輔佐越王勾踐滅吳,事成后游于齊國,改名鴟夷皮子。
參差:高低不齊的樣子。
五湖:指太湖及其相屬的滆湖、洮湖、射湖、貴湖等四個(gè)小湖的合稱,因而它可以用作太湖的別稱。
這里指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