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暑的近義詞
[mark_b]
殘暑的相關(guān)詞: 殘冬、殘紅、殘芳、殘留、殘聯(lián)、殘云、殘敗、殘羹、殘暴、殘本
[/mark_b]
殘暑的意思:cánshǔㄘㄢˊㄕㄨˇ殘暑殘馀的暑氣。唐沈佺期《酬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見贈》詩:“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唐白居易《曲江早秋》詩:“早涼晴后至,殘暑暝來散。”宋陸游《風(fēng)雨》詩:“殘暑時當(dāng)盡,清風(fēng)勢自回。”亦指夏末時節(jié)。宋范成大《西樓秋晚》詩:“殘暑已隨梁燕去,小春應(yīng)為海棠來。”
殘暑的拼音:[ cán shǔ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殘冬:冬季快要過完的時候。
【第2句】:殘漏:殘漏解釋:將盡的漏壺滴水聲。指天將明。古時以漏壺滴水計時,故云。出處:戎昱《桂州臘夜》詩:“曉角分殘漏,孤燈落碎花。”(曉角:清晨的號角聲。)
【第3句】:殘局:【第1句】:棋下到快要結(jié)束時的局面(多指象棋)。
【第4句】:殘敗:殘敗是漢語詞匯,讀音是cánbaì,指殘破衰敗。
【第5句】:殘兵:殘存下來的兵士:~敗將。
【第6句】:殘篇:殘留的詩文。
【第7句】:殘丘:殘丘是指準(zhǔn)平原上殘留的孤立山丘,是由山地或高地經(jīng)外力長期剝蝕而成。其高度不大,一般由硬巖層組成。準(zhǔn)平原是侵蝕旋回老年期的產(chǎn)物,它的形成過程是在地殼相對穩(wěn)定的條件下河谷受河流側(cè)蝕作用而逐漸展寬;山坡因風(fēng)化作用和流水沖刷而高度降低,坡度變緩。不同類型的殘丘的研究可作為不同地區(qū)古生界潛山油氣勘探的新領(lǐng)域,并且值得深入研究與探索。
【第8句】:殘紅:凋殘的花;落花。
【第9句】:殘云:零散稀疏的云。
【第10句】:殘本:圖書收藏著錄用語。凡不完整的書,稱為“殘本”。一般來說,一部書缺卷,一本書缺頁、破損、粘連、蟲蛀、缺失、以及印刷錯誤等造成的書籍內(nèi)容的不完全、不完整,這一類書籍便稱為殘本。通常殘本是收藏價值不高的,一般作為古籍初學(xué)者入門的品相,但有些殘本同時還是孤本,這一類價值極高,大部分藏于各大圖書館和博物館,極少數(shù)流于民間。
【第11句】:殘羹:吃剩下的湯羹。
【第12句】:殘跡:事物殘留下的痕跡:當(dāng)日巍峨的宮殿,如今只剩下一點兒~了。
【第13句】:殘留:部分地遺留下來:面頰上還~著淚痕。他頭腦中~著舊觀念。
【第14句】:殘芳:猶殘花。
【第15句】:殘害:殘害,漢語詞匯。注音:cánhaì指殘殺,迫害。語出《書·泰誓上》:“惟宮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殘害于爾萬姓。”
殘暑造句:
【第1句】:WORKS按照每年慣例,都會向粉絲們進行殘暑問候。
【第2句】:殘暑蟬催盡,新秋雨雁來。白居易
【第3句】:陸游詩曰,細(xì)思?xì)埵钅芏嗌伲挂钩U级繁亍?/p>
【第4句】:翻惜初秋殘暑,念炎炎,因何遲暮。
【第5句】:宴散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殘暑蟬催盡,新秋雁戴來。將何還睡興,臨臥舉殘杯。白居易
【第6句】:蟬將殘暑依團柳,秋高和露種芙蓉。
殘暑的詩句:
【第1句】:只道消殘暑《點絳唇·山暗秋云》
【第2句】:著意鏖殘暑《鳳棲梧/蝶戀花》
【第3句】:斷送一年殘暑《謁金門·今夜雨》
【第4句】:人間殘暑《喜遷鶯·一天風(fēng)露》
【第5句】:斷送一年殘暑《如夢令·潮退江南晚渡》
【第6句】:秋日未須畏殘暑《有感三首》
【第7句】:清風(fēng)卷地收殘暑《答仲屯田次韻》
【第8句】:殘暑時當(dāng)盡《風(fēng)雨》
【第9句】:殘暑偏能著此翁《秋思》
【第10句】:殘暑欲退席《和劉景文》
【第11句】:雨氣排殘暑《初秋》
【第12句】:殘暑已隨團扇去《夜思》
【第13句】:殘暑晚初涼《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第14句】:蟬聲帶殘暑《瑞鶴仙·西風(fēng)吹暮雨》
【第15句】:殘暑方退《江月五首(并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