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粲詩
端坐苦愁思,攬衣起西游。
樹木發春華,清池激長流。
中有孤鴛鴦,哀鳴求匹儔。
我愿執此鳥,惜哉無輕舟。
欲歸忘故道,顧望但鴦愁。
悲風鳴我側,羲和逝不留。
重陰潤萬物,何懼澤不周?
誰令君多念,自使鴦百憂。
形式: 古風 押[尤]韻翻譯
安坐之時愁多心里忙,拖著衣裳來把西園逛。樹木逢春花兒已盛開,池水清澈激起波浪長。
池中僅有一只鴛鴦鳥,尋找同伴鳴聲很哀傷。
我真想去把那鳥捉住,可惜無船難到水中央。
我要回去忘了來時路,不住回頭步步結愁腸。
風兒凄厲在我身邊叫,太陽無言滑向正西方。
密云垂雨能夠潤萬物,即使遺漏那又有何妨?
是誰讓你心細想得多,致使百般憂愁涌心上?
注釋
王粲:(177年—217),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作者友人之一。
端坐:正坐。
攬衣:披衣。
西:指西園,在鄴城城西。
華:同“花”。
清池:指鄴城玄武池,亦即王粲詩中所言“曲池”。
孤鴛鴦:喻王粲之孤獨。
匹儔:配偶,伴侶。
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執:捉拿,此處意為親近。
無輕舟:比喻作者沒有權勢,因而無法重用王粲。
故道:舊道,舊路。
顧望:回頭看。
但:只。
以上兩句表現作者對友人的依依之情。
鳴:吹,指風聲。
羲和:神話傳說中太陽的御者,這里代指時日。
重陰:密云,這里喻曹操。
澤:恩澤,恩惠。
周:普遍。
念:思慮。
百憂:憂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