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動亂,適將去國,憶天問軍中
去國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說岳家軍。
風塵河北音書斷,戎馬江南羽檄紛。
無限傷心劫后話,連天烽火獨思君。
qù guó tú shēn qū zǐ hèn ,jìng fēn kōng shuō yuè jiā jun1 。
fēng chén hé běi yīn shū duàn ,róng mǎ jiāng nán yǔ xí fēn 。
wú xiàn shāng xīn jié hòu huà ,lián tiān fēng huǒ dú sī jun1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譯文及注釋
注釋
⑿1916年春,南方各省為反對袁世凱,紛紛宣布獨立。天問:即郭厚庵:作者友人。
⒀班生:指東漢班超。他曾投筆從戎,到西域去為國立功。這里用班生來指作者的朋友天問,問他這次投筆參軍以后心情如何,夙愿能否順利實現。日已曛:日落黃昏,指祖國在軍閥統治下前途暗淡。⒁屈子:指戰國時愛國詩人屈原。當時他曾被朝廷趕走,離開國都。這里借來說明作者自己抱著愛國之心,出國時對祖國的危亡不勝哀痛。靖氛:指平定戰亂。岳家軍:南宋岳飛統率的抗金軍隊英勇善戰,當時人贊美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這是說,可惜當時在討袁戰爭中,還缺少像岳家軍那樣強大堅定的武裝力量。言下含有對友人的殷切期望。
⒂風塵河北:這是說北方已有戰事,自己已經和朋友們音訊斷絕。戎馬:猶兵馬。羽檄:軍書。這是說江南的軍事活動正在開展,消息紛紛傳來。
⒃劫后話:劫,劫難,指當時袁世凱竊國所造成的災難。劫后話,指將來戰后碰見時的談話,談到當時戰亂,無限傷心。連天烽火獨思君:指在戰火遍地的情況下懷念友人,希望友人有所作為。烽火,戰火。
作者介紹
李大釗
李大釗(1989──1927)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者。字守常,直隸樂亭(今屬河北省)人。1913年畢業于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后去日本早稻田大學讀書。曾參加反袁世凱運動。1916年回國,后任北京《晨鐘報》總編輯、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和《新青年》雜志編輯,積極參與新文化運動。俄國十月革命后迅即接受和傳播馬列主義,發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創辦《每周評論》,積極領導五四運動,并和改良思潮作斗爭。1920年在北京發起組織學習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和共產主義小組。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負責北方黨區的工作。同年6月,代表中共赴莫斯科出席第三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國共合作期間,在幫助孫中山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和改組國民黨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共第二至四中央執行委員。于1927年4月6日被直系軍閥張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義。遺著編有《李大釗選集》等。?7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