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朕幼清以廉潔兮)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魂魄離散,汝筮予之。”
巫陽對曰:“掌夢!
上帝其難從;若必筮予之,
恐后之謝,不能復(fù)用。”
巫陽焉乃下招曰:
魂兮歸來!去君之恒干,
何為四方些?舍君之樂處,
而離彼不祥些!
魂兮歸來!東方不可以讬些。
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
彼皆習(xí)之,魂往必釋些。
歸來兮!不可以讬些。
魂兮歸來!南方不可以止些。
雕題黑齒,得人肉以祀,以其骨為醢些。
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雄虺九首,往來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歸來兮!不可久淫些。
魂兮歸來!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旋入雷淵,爢散而不可止些。
幸而得脫,其外曠宇些。
赤蟻若象,玄蜂若壺些。
五谷不生,叢菅是食些。
其土爛人,求水無所得些。
彷徉無所倚,廣大無所極些。
歸來兮!恐自遺賊些。
魂兮歸來!北方不可以止些。
增冰峨峨,飛雪千里些。
歸來兮!不可以久些。
魂兮歸來!君無上天些。
虎豹九關(guān),啄害下人些。
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豺狼從目,往來侁侁些。
懸人以嬉,投之深淵些。
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
歸來!往恐危身些。
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
土伯九約,其角觺觺些。
敦脄血拇,逐人伂駓駓些。
參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此皆甘人,歸來!恐自遺災(zāi)些。
魂兮歸來!入修門些。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秦篝齊縷,鄭綿絡(luò)些。
招具該備,永嘯呼些。
魂兮歸來!反故居些。
天地四方,多賊奸些。
像設(shè)君室,靜閑安些。
高堂邃宇,檻層軒些。
層臺累榭,臨高山些。
網(wǎng)戶朱綴,刻方連些。
冬有穾廈,夏室寒些。
川谷徑復(fù),流潺湲些。
光風(fēng)轉(zhuǎn)蕙,氾崇蘭些。
經(jīng)堂入奧,朱塵筵些。
砥室翠翹,掛曲瓊些。
翡翠珠被,爛齊光些。
蒻阿拂壁,羅幬張些。
纂組綺縞,結(jié)琦璜些。
室中之觀,多珍怪些。
蘭膏明燭,華容備些。
二八侍宿,射遞代些。
九侯淑女,多迅眾些。
盛鬋不同制,實滿宮些。
容態(tài)好比,順彌代些。
弱顏固植,謇其有意些。
姱容修態(tài),絚洞房些。
蛾眉曼睩,目騰光些。
靡顏膩理,遺視矊些。
離榭修幕,侍君之閑些。
悲帷翠帳,飾高堂些。
紅壁沙版,玄玉梁些。
仰觀刻桷,畫龍蛇些。
坐堂伏檻,臨曲池些。
芙蓉始發(fā),雜芰荷些。
紫莖屏風(fēng),文緣波些。
文異豹飾,侍陂陁些。
軒辌既低,步騎羅些。
蘭薄戶樹,瓊木籬些。
魂兮歸來!何遠(yuǎn)為些?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
稻粢穱麥,挐黃梁些。
大苦醎酸,辛甘行些。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和酸若苦,陳吳羹些。
胹鱉炮羔,有柘漿些。
鵠酸臇鳧,煎鴻鸧些。
露雞臛蠵,厲而不爽些。
粔籹蜜餌,有餦餭些。
瑤漿蜜勺,實羽觴些。
挫糟凍飲,酎清涼些。
華酌既陳,有瓊漿些。
歸來反故室,敬而無妨些。
肴羞未通,女樂羅些。
敶鐘按鼓,造新歌些。
《涉江》《采菱》,發(fā)《揚荷》些。
美人既醉,朱顏酡些。
嬉光眇視,目曾波些。
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長發(fā)曼鬋,艷陸離些。
二八齊容,起鄭舞些。
衽若交竿,撫案下些。
竽瑟狂會,搷鳴鼓些。
宮庭震驚,發(fā)<激楚>些。
吳歈蔡謳,奏大呂些。
士女雜坐,亂而不分些。
放敶組纓,班其相紛些。
鄭衛(wèi)妖玩,來雜陳些。
《激楚》之結(jié),獨秀先些。
菎蔽象棋,有六簙些。
分曹并進,遒相迫些。
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晉制犀比,費白日些。
鏗鐘搖簴,揳梓瑟些。
娛酒不廢,沈日夜些。
蘭膏明燭,華燈錯些。
結(jié)撰至思,蘭芳假些。
人有所極,同心賦些。
酎飲盡歡,樂先故些。
魂兮歸來!反故居些。
亂曰:
獻歲發(fā)春兮,汨吾南征。
菉蘋齊葉兮,白芷生。
路貫廬江兮,左長薄。
倚沼畦瀛兮,遙望博。
青驪結(jié)駟兮,齊千乘。
懸火延起兮,玄顏烝。
步及驟處兮,誘騁先。
抑騖若通兮,引車右還。
與王趨夢兮,課后先。
君王親發(fā)兮,憚青兕。
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
皋蘭被徑兮,斯路漸。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魂兮歸來,哀江南!
zhèn yòu qīng yǐ lián jié xī ,shēn fú yì ér wèi mò 。
zhǔ cǐ shèng dé xī ,qiān yú sú ér wú huì 。
shàng wú suǒ kǎo cǐ shèng dé xī ,zhǎng lí yāng ér chóu kǔ 。
dì gào wū yáng yuē :“yǒu rén zài xià ,wǒ yù fǔ zhī 。
hún pò lí sàn ,rǔ shì yǔ zhī 。”
wū yáng duì yuē :“zhǎng mèng !
shàng dì qí nán cóng ;ruò bì shì yǔ zhī ,
kǒng hòu zhī xiè ,bú néng fù yòng 。”
wū yáng yān nǎi xià zhāo yuē :
hún xī guī lái !qù jun1 zhī héng gàn ,
hé wéi sì fāng xiē ?shě jun1 zhī lè chù ,
ér lí bǐ bú xiáng xiē !
hún xī guī lái !dōng fāng bú kě yǐ tuō xiē 。
zhǎng rén qiān rèn ,wéi hún shì suǒ xiē 。
shí rì dài chū ,liú jīn shuò shí xiē 。
bǐ jiē xí zhī ,hún wǎng bì shì xiē 。
guī lái xī !bú kě yǐ tuō xiē 。
hún xī guī lái !nán fāng bú kě yǐ zhǐ xiē 。
diāo tí hēi chǐ ,dé rén ròu yǐ sì ,yǐ qí gǔ wéi hǎi xiē 。
fù shé zhēn zhēn ,fēng hú qiān lǐ xiē 。
xióng huī jiǔ shǒu ,wǎng lái shū hū ,tūn rén yǐ yì qí xīn xiē 。
guī lái xī !bú kě jiǔ yín xiē 。
hún xī guī lái !xī fāng zhī hài ,liú shā qiān lǐ xiē 。
xuán rù léi yuān ,mí sàn ér bú kě zhǐ xiē 。
xìng ér dé tuō ,qí wài kuàng yǔ xiē 。
chì yǐ ruò xiàng ,xuán fēng ruò hú xiē 。
wǔ gǔ bú shēng ,cóng jiān shì shí xiē 。
qí tǔ làn rén ,qiú shuǐ wú suǒ dé xiē 。
páng yáng wú suǒ yǐ ,guǎng dà wú suǒ jí xiē 。
guī lái xī !kǒng zì yí zéi xiē 。
hún xī guī lái !běi fāng bú kě yǐ zhǐ xiē 。
zēng bīng é é ,fēi xuě qiān lǐ xiē 。
guī lái xī !bú kě yǐ jiǔ xiē 。
hún xī guī lái !jun1 wú shàng tiān xiē 。
hǔ bào jiǔ guān ,zhuó hài xià rén xiē 。
yī fū jiǔ shǒu ,bá mù jiǔ qiān xiē 。
chái láng cóng mù ,wǎng lái shēn shēn xiē 。
xuán rén yǐ xī ,tóu zhī shēn yuān xiē 。
zhì mìng yú dì ,rán hòu dé míng xiē 。
guī lái !wǎng kǒng wēi shēn xiē 。
hún xī guī lái !jun1 wú xià cǐ yōu dōu xiē 。
tǔ bó jiǔ yuē ,qí jiǎo yí yí xiē 。
dūn méi xuè mǔ ,zhú rén pèi pī pī xiē 。
cān mù hǔ shǒu ,qí shēn ruò niú xiē 。
cǐ jiē gān rén ,guī lái !kǒng zì yí zāi xiē 。
hún xī guī lái !rù xiū mén xiē 。
gōng zhù zhāo jun1 ,bèi háng xiān xiē 。
qín gōu qí lǚ ,zhèng mián luò xiē 。
zhāo jù gāi bèi ,yǒng xiào hū xiē 。
hún xī guī lái !fǎn gù jū xiē 。
tiān dì sì fāng ,duō zéi jiān xiē 。
xiàng shè jun1 shì ,jìng xián ān xiē 。
gāo táng suì yǔ ,kǎn céng xuān xiē 。
céng tái lèi xiè ,lín gāo shān xiē 。
wǎng hù zhū zhuì ,kè fāng lián xiē 。
dōng yǒu yǎo shà ,xià shì hán xiē 。
chuān gǔ jìng fù ,liú chán yuán xiē 。
guāng fēng zhuǎn huì ,fán chóng lán xiē 。
jīng táng rù ào ,zhū chén yàn xiē 。
dǐ shì cuì qiào ,guà qǔ qióng xiē 。
fěi cuì zhū bèi ,làn qí guāng xiē 。
ruò ā fú bì ,luó dào zhāng xiē 。
zuǎn zǔ qǐ gǎo ,jié qí huáng xiē 。
shì zhōng zhī guān ,duō zhēn guài xiē 。
lán gāo míng zhú ,huá róng bèi xiē 。
èr bā shì xiǔ ,shè dì dài xiē 。
jiǔ hóu shū nǚ ,duō xùn zhòng xiē 。
shèng jiǎn bú tóng zhì ,shí mǎn gōng xiē 。
róng tài hǎo bǐ ,shùn mí dài xiē 。
ruò yán gù zhí ,jiǎn qí yǒu yì xiē 。
kuā róng xiū tài ,gēng dòng fáng xiē 。
é méi màn lù ,mù téng guāng xiē 。
mí yán nì lǐ ,yí shì mián xiē 。
lí xiè xiū mù ,shì jun1 zhī xián xiē 。
bēi wéi cuì zhàng ,shì gāo táng xiē 。
hóng bì shā bǎn ,xuán yù liáng xiē 。
yǎng guān kè jué ,huà lóng shé xiē 。
zuò táng fú kǎn ,lín qǔ chí xiē 。
fú róng shǐ fā ,zá jì hé xiē 。
zǐ jīng píng fēng ,wén yuán bō xiē 。
wén yì bào shì ,shì bēi tuó xiē 。
xuān liáng jì dī ,bù qí luó xiē 。
lán báo hù shù ,qióng mù lí xiē 。
hún xī guī lái !hé yuǎn wéi xiē ?
shì jiā suí zōng ,shí duō fāng xiē 。
dào zī jué mài ,ná huáng liáng xiē 。
dà kǔ jiǎn suān ,xīn gān háng xiē 。
féi niú zhī jiàn ,nào ruò fāng xiē 。
hé suān ruò kǔ ,chén wú gēng xiē 。
ér biē pào gāo ,yǒu zhè jiāng xiē 。
hú suān juǎn fú ,jiān hóng qiāng xiē 。
lù jī huò xī ,lì ér bú shuǎng xiē 。
jù nǚ mì ěr ,yǒu zhāng huáng xiē 。
yáo jiāng mì sháo ,shí yǔ shāng xiē 。
cuò zāo dòng yǐn ,zhòu qīng liáng xiē 。
huá zhuó jì chén ,yǒu qióng jiāng xiē 。
guī lái fǎn gù shì ,jìng ér wú fáng xiē 。
yáo xiū wèi tōng ,nǚ lè luó xiē 。
zhèn zhōng àn gǔ ,zào xīn gē xiē 。
《shè jiāng 》《cǎi líng 》,fā 《yáng hé 》xiē 。
měi rén jì zuì ,zhū yán tuó xiē 。
xī guāng miǎo shì ,mù céng bō xiē 。
bèi wén fú xiān ,lì ér bú qí xiē 。
zhǎng fā màn jiǎn ,yàn lù lí xiē 。
èr bā qí róng ,qǐ zhèng wǔ xiē 。
rèn ruò jiāo gān ,fǔ àn xià xiē 。
yú sè kuáng huì ,tián míng gǔ xiē 。
gōng tíng zhèn jīng ,fā <jī chǔ >xiē 。
wú yú cài ōu ,zòu dà lǚ xiē 。
shì nǚ zá zuò ,luàn ér bú fèn xiē 。
fàng zhèn zǔ yīng ,bān qí xiàng fēn xiē 。
zhèng wèi yāo wán ,lái zá chén xiē 。
《jī chǔ 》zhī jié ,dú xiù xiān xiē 。
kūn bì xiàng qí ,yǒu liù bó xiē 。
fèn cáo bìng jìn ,qiú xiàng pò xiē 。
chéng xiāo ér móu ,hū wǔ bái xiē 。
jìn zhì xī bǐ ,fèi bái rì xiē 。
kēng zhōng yáo jù ,xiè zǐ sè xiē 。
yú jiǔ bú fèi ,shěn rì yè xiē 。
lán gāo míng zhú ,huá dēng cuò xiē 。
jié zhuàn zhì sī ,lán fāng jiǎ xiē 。
rén yǒu suǒ jí ,tóng xīn fù xiē 。
zhòu yǐn jìn huān ,lè xiān gù xiē 。
hún xī guī lái !fǎn gù jū xiē 。
luàn yuē :
xiàn suì fā chūn xī ,mì wú nán zhēng 。
lù pín qí yè xī ,bái zhǐ shēng 。
lù guàn lú jiāng xī ,zuǒ zhǎng báo 。
yǐ zhǎo qí yíng xī ,yáo wàng bó 。
qīng lí jié sì xī ,qí qiān chéng 。
xuán huǒ yán qǐ xī ,xuán yán zhēng 。
bù jí zhòu chù xī ,yòu chěng xiān 。
yì wù ruò tōng xī ,yǐn chē yòu hái 。
yǔ wáng qū mèng xī ,kè hòu xiān 。
jun1 wáng qīn fā xī ,dàn qīng sì 。
zhū míng chéng yè xī ,shí bú kě yǐ yān 。
gāo lán bèi jìng xī ,sī lù jiàn 。
zhàn zhàn jiāng shuǐ xī ,shàng yǒu fēng 。
mù jí qiān lǐ xī ,shāng chūn xīn 。
hún xī guī lái ,āi jiāng ná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賞析
《招魂》當(dāng)作于公元前296年,即頃襄王三年。公元前299年楚懷王受秦欺騙,入武關(guān)而被拘于秦,逃跑不成,怨憤而死。頃襄王三年,秦欲與楚修好,歸懷王喪,“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楚人同情懷王這個昏君,除敵愾之心外,還因懷王囚秦時,不肯割地屈服,總算有些骨氣。對比只想茍安的頃襄王,自易引起人們的懷念。屈原曾受懷王信用,后來被讒見疏,但總希望懷王有所覺悟。懷王一死,楚國又面臨親秦、拒秦的斗爭。屈原寫作《招魂》,即認(rèn)同楚人“如悲親戚”之情,其中自然就包含了對秦的敵愾之心。
《招魂》的結(jié)構(gòu)是:一、序引,二、招魂辭,三、亂辭,總共三個部分。招魂辭中又分為“外陳四方之惡”與“內(nèi)崇楚國之美”兩大部分。一般招魂辭是沒有序引和亂辭的。而且招魂辭每句結(jié)束都有“些”字,據(jù)舊注讀蘇賀切,其音與今湘南民歌尾音“啰”相近。而序引、亂辭語氣詞都用“兮”字,與《離騷》、《九章》等篇相同。由此可見,托為巫陽的招魂辭,主要遵從招魂的習(xí)俗要求,而序引和亂辭,則更顯示出屈原的主體色彩。以下即依《招魂》的結(jié)構(gòu),略作鑒賞性介紹。
序引一開頭,便有作者出現(xiàn),自“朕幼清以廉潔兮”至“長離殃而愁苦”,當(dāng)是屈原自敘。屈原從來是以清廉、服義自許的。只是因楚王受到蒙蔽,不能“考此盛德”,而使他遭受不幸而憂愁痛苦。在這幾句之后,忽然說到“帝告巫陽日:‘有人在下……’”,這就使人容易錯會為上帝令巫陽為之招魂的,就是這位“長離殃而愁苦”之人,也就是屈原自己。于是主張“招懷王魂說”者,一般也將前四句解為稱說懷王之詞。然而既有“朕”字自稱(如《離騷》),形容又不相當(dāng)。這確是一個難題。聞一多曾懷疑,開頭四句,本非《招魂》所有,是錯簡于此。我想,如果說其下有脫簡,也未始不可能。假設(shè)加上“上往而不返兮,朕冤結(jié)將誰訴”之類的句子,就自然過渡到招魂的事了。“帝告巫陽曰”以下幾句是對話形式,表示出招魂的迫切性。實已暗示懷王已死,靈魂招來也不能復(fù)用。這幾句有多種斷句法,但大意都是:帝命巫陽下招——巫陽推辭——巫陽受命下招。這三層意思是大家公認(rèn)的。
作為《招魂》主干的是巫陽的招辭。招辭的第一部分寫東、南、西、北、天上、地下的可畏可怖。這里取用了許多神話材料,寫得詭異莫測。神話的瑰奇本是具有現(xiàn)實基礎(chǔ)的,聯(lián)系這種基礎(chǔ),可知想像的合理性;神話又是經(jīng)過幻想加工改造的,賦予了令人眩目的奇幻色彩,更能激發(fā)起人們的審美興味。《招魂》正是如此,如寫到東方,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而古代神話有十日并出烤焦大地的故事,作者用來形容東方的危險,便十分巧妙。又如寫到西方,沙漠無邊,不生五谷,無水可飲,又有赤蟻、玄蜂等毒蟲,使人無法生存。這種種描寫相當(dāng)準(zhǔn)確,使人驚嘆作者具有相當(dāng)豐富的地理知識,夸張的描寫并未脫離現(xiàn)實基礎(chǔ)。又如寫到天上、地下,都有殘忍無比的怪物據(jù)守著。保存了原始神話中的神秘性和原始性的特點。
招魂辭的第二部分,是寫郢都修門之內(nèi)的豪華生活。作為前一部分的強烈對照,這一部分基本寫實。從2002年對許多楚墓的發(fā)掘,完全可以證實其寫實性。這一部分展示了故居的宮室、美女、飲食、歌舞、游戲之盛,描寫了那種無日無夜的享樂生活。作者的描寫是具體生動的。如寫宮室園圃,既總寫了建筑的外觀、布局,池苑風(fēng)物,又詳寫室內(nèi)的裝飾、布置,以及處于其間的人的活動——主要是美女的活動。又如寫飲食,多種多樣的主食、菜肴、飲料一一列舉,且加形容:“臑若芳”、“酎清涼”、“厲而不爽”,讓人感到的確是美味佳肴。文章中時時點染以人的活動、感受,更為傳神。如寫飲食、歌舞之余,“士女雜坐,亂而不分些。放陳組纓,班其相紛些”;寫賭博的場面“分曹并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將那種不顧禮儀、忘乎所以的情形,那種捋袖揎拳,呼五喝六的神態(tài),窮形盡相地描繪了出來。寫得最精彩的,要數(shù)對美人和風(fēng)物的刻畫。如寫美女說:“美人既醉,朱顏酡些。嬉光眇視,目曾波些。”寫人著力寫眼睛,是《詩經(jīng)》已開始了,《碩人》便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句,而這里則發(fā)展為寫挑逗的目光,流動的眼波,更為巧妙生動。整個的美人醉態(tài),猶之一副“貴妃醉酒”圖。又如寫到苑中之景,說:“川谷徑復(fù),流潺湲些。光風(fēng)轉(zhuǎn)蕙,氾崇蘭些。”溪流蜿蜒,汩汩有聲,微風(fēng)挾著陽光,搖動著香草,泛起陣陣清香。“光風(fēng)”二字語簡義豐,形容極為準(zhǔn)確。這兩句確實是當(dāng)之無愧的名句。
客觀敘述,一般不著作者主觀色彩。然其中所寫醉酒后的種種失態(tài),客觀上是有批評性的。那些描寫多切合楚王身份。“歸來反故室,敬而無妨些”一句,強調(diào)歸來仍受尊敬而無妨害,應(yīng)是針對楚懷王可能具有的愧悔心情的。
《招魂》的最后部分“亂曰”一段,是全篇的結(jié)束語。“亂曰”主要寫打獵。在《招魂》影響下的漢大賦,打獵是描寫的主要內(nèi)容。這里卻歸入了亂辭,原因是這與巫陽招魂辭無關(guān),而是作者自身的活動。這里屈原又以第一人稱出現(xiàn),敘其在南征途中,回憶起參加懷王狩獵的情況。云夢一帶是楚國著名的獵場,面積極廣,漢賦對云夢之獵有很精彩的描寫。而這里并未多寫狩獵過程,只寫了開始時的壯麗場景,“青驪結(jié)駟兮,齊千乘。懸火延起兮,玄顏烝”。實際狩獵只有“君王親發(fā)兮憚青兕”這一句。《呂氏春秋·至忠篇》載有楚王射中隨兕的故事:據(jù)楚國《故記》說,殺隨兕者不到三月必死,楚王射中隨兕,申公子培出于忠心,奪歸己有,果然代王而死。有這種傳說作為依據(jù),“君王親發(fā)兮憚青兕”其實表現(xiàn)了屈原曾經(jīng)對楚懷王的安危十分關(guān)心,也就是“系心懷王,不忘欲反”的意思。然而懷王終于“客死于秦”不得歸楚了。詩人最后以“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這樣極其凄婉的詩句,結(jié)束了這一篇千古絕唱。而這結(jié)尾幾句,堪稱《楚辭》中最著名的情景交融片段之一,絕不亞于《九歌·湘夫人》開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等名句。它對后世的影響甚大,如果說宋玉《九辯》的“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yuǎn)行,登山臨水送將歸”數(shù)語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悲秋傳統(tǒng)的濫觴,那么不妨說《招魂》末尾的這幾句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傷春傳統(tǒng)的濫觴。后世如北朝庾信的《哀江南賦》,題目即取自“魂兮歸來哀江南”句,感傷時事,眷懷故國,精神亦與楚辭屈賦相仿佛,其深受《招魂》影響固不待言;即如唐司空曙《送鄭明府貶嶺南》“青楓江色晚,楚客獨傷春”二句,雖所感限于身世之悲,其意象又何嘗不是脫胎于《招魂》的亂辭。
作者介紹
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戰(zhàn)國時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名平。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戰(zhàn)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nèi)政外交大事。學(xué)問博,見識廣,彰明法度,舉賢授能,為懷王所信用。主張聯(lián)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jié)據(jù)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主要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等,開楚辭之體。在詩中抒發(fā)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了對楚國的熱愛,體現(xiàn)了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創(chuàng)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jīng)》并稱“風(fēng)騷”二體,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積極影響。?14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