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韓非子·內儲說下六術①(節選)》原文鑒賞
《先秦散文·韓非子·內儲說下六術①(節選)》原文鑒賞
晉平公觴客②,少庶子進炙而發繞之③,平公趣殺炮人④,毋有反令⑤。炮人呼天曰:“嗟乎!臣有三罪,死而不自知乎!”平公曰:“何謂也?”對曰:“臣刀之利,風靡骨斷而發不斷⑥,是臣之一死也;桑炭炙之⑦,肉紅白而不焦,是臣之二死也。炙熟,又重睫而視之⑧,發繞炙而目不見,是臣之三死也。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⑨?殺臣不亦蚤乎⑩!”
【注釋】 ①《內儲說》下篇所題名的“六微”:是指危害君權的六種隱蔽活動,要求君主警惕、防范。 ②晉平公:名彪,晉國國君。觴客,請客喝酒。 ③少庶子:年輕的侍從。一說官名。炙。烤的肉。④趣:通“促”。炮人,即庖人,廚師。 ⑤反:平反,指赦免。一說反,違反。 ⑥風靡:望風而倒,形容刀的鋒利。靡,倒伏。 ⑦桑炭:用桑樹燒成,火力旺。 ⑥重睫:睫毛相重,指瞇著眼晴細看。⑨意:心想,猜想。堂下,指平時立于堂下的侍從。甚,豈。翳(yi易)憎,暗恨。翳,隱,暗。 ⑩蚤:通“早”。
【今譯】 晉平公設宴請客,一個年輕侍從奉上的烤肉有頭發纏繞著,平公立即命令殺掉廚師,不得赦免。廚師呼天喊道:“啊呀!我有三條死罪,死了自己都不明白呀!”平公說:“這三條罪是怎樣個說法?”回答說:“我的刀極快,風披骨斷而頭發切不斷,這是我的第一條死罪;用桑炭烤肉,瘐肉能燒紅肥肉能燒白而頭發燒不焦,這是我的第二條死罪;肉烤熟后,又瞇著眼細看,頭發纏在烤肉上而眼睛看不見,這是我的第三條死罪。猜想起來,君主堂下的侍從難道有暗恨我的人嗎?殺我不也太早了嗎!”
【總案】 廚師蒙冤,未嘗沒有鳴屈之語。不過他呼天叫地的話,并非言不擇辭,語無倫次。而是情急生智,正話反說。一串牢騷話反而使動輒殺人的國君疑團渙然冰釋,不意之禍反而促使廚師發表了一通絕妙的辯解詞。刀利、炭好、重睫細看是大前提;骨斷、肉熟、凝視是小前題;結論則是對此時至關緊要的頭發:切不斷、燒不焦、看不見。國君當然不會懷疑他所提供的刀炭不中用,骨斷肉熟也不會成問題,換言之,即是有頭發,也會切斷燒焦,或者被重睫細視所發現。這樣國君對結論的三個“不”,就必然修正為三個“能”。又進一步受到到豈有翳憎臣者”反向啟示,必須會從廚師四個否定結論轉化為肯定的回答。開頭推出懸念,渲染氣氛,波翻浪起。寫“三罪”如乘風揚帆,一氣排列,是由于廚師說起操刀撥火的職業話,所以詞采飛揚;心有怨氣,因而在活靈活現的描述之后緊綴出抑塞不平的感喟語。這兩方面加強了氣勢,和抽絲剝繭的邏輯推理結合起來,就言“罪”而無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