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蘇軾·教戰守(策別安萬民五)》散文名篇鑒賞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唐宋八大家《蘇軾·教戰守(策別安萬民五)》散文名篇鑒賞

唐宋八大家《蘇軾·教戰守(策別安萬民五)》散文名篇鑒賞

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①?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其患不見于今,而將見于他日。今不為之計②,其后將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秋冬之隙,致民田③獵以講武,教之以進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習于鐘鼓旌旗④之間而不亂,使其心志安于斬刈⑤殺伐之際而不懾。是以雖有盜賊之變,而民不至于驚潰。

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議,以去兵為王者之盛節。天下既定,則卷甲而藏之。數十年之后,甲兵頓弊⑥,而人民日以安于佚樂;卒有盜賊之警,則相與恐懼訛言⑦,不戰而走。開元、天寶之際,天下豈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樂,豢⑧于游戲酒食之間;其剛心勇氣,消耗鈍眊⑨,痿蹶⑩而不復振。是以區區之祿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獸奔鳥竄,乞為囚虜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蓋嘗試論之:天下之勢,譬如一身。王公貴人所以養其身者,豈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農夫小民,終歲勤苦,而未嘗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風雨霜露寒暑之變,此疾之所由生也。農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窮冬暴露,其筋骸之所沖犯,肌膚之所浸漬,輕霜露而狎風雨{11},是故寒暑不能為之毒。今王公貴人,處于重屋之下,出則乘輿,風則襲裘,雨則御蓋。凡所以慮患之具,莫不備至。畏之太甚,而養之太過,小不如意,則寒暑入之矣。是以善養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步趨動作{12},使其四體狃于寒暑之變{13};然后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如婦人孺子,不出于閨門。論戰斗之事,則縮頸而股栗{14};聞盜賊之名,則掩耳而不愿聽。而士大夫亦未嘗言兵,以為生事擾民,漸{15}不可長。此不亦畏之太甚,而養之太過歟?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見四方之無事,則以為變故無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國家所以奉西北之虜者,歲以百萬計,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無厭,此其勢必至于戰。戰者必然之勢也,不先于我,則先于彼;不出于西,則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遲速遠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天下茍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漸,使民于安樂無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則其為患必有所不測。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臣所謂大患也。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講習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陣之節;役民之司盜者{16},授以擊刺之術。每歲終則聚于郡府,如古都試之法{17},有勝負,有賞罰。而行之既久,則又以軍法從事。然議者必以為無故而動民,又撓以軍法,則民將不安,而臣以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則其一旦,將以不教之民而驅之戰。夫無故而動民,雖有小怨,然熟與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驕豪而多怨,陵壓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習于兵,彼知有所敵,則固已破其奸謀,而折其驕氣。利害之際{18},豈不亦甚明歟?

【注】

①果安在哉:到底在什么地方?果,究竟,到底。②為之計:為它考慮,作防備。③田:同“畋”,打獵。④鐘鼓旌旗:古代軍隊用以發號施令的器具。⑤刈(yì義):割,砍。⑥甲兵頓弊:武備殘損失效。⑦訛言:指謠言四起。⑧豢(huàn換):本為圈養牲畜之意,引申為沉溺。⑨鈍眊(mào冒):愚鈍不明。鈍,智力魯鈍。眊,眼睛失神。⑩痿蹶(wěijué委厥):指肢體萎弱,精神不振。{11}狎(xiá峽)風雨:習慣風雨。{12}步趨動作:做緩步或急步等運動。{13}四體狃(niǔ扭)于寒暑之變:身體適應寒暑的變化。四體,四肢,指身體。狃,習慣,適應。{14}縮頸而股栗:縮脖腿抖,畏懼不已。{15}漸:指慢慢訓練,使之習慣。{16}役民之司盜者:指從民間抽調維護治安的人。{17}古都試之法:定期集合官兵于都城,演習武事。都,郡府所在地。{18}利害之際:利與害的分別。際,本為界線,引申為分別。

在北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積極實行變法的時候,蘇軾曾經因政見不合,自請外調,相繼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但這不能說明蘇軾不關心朝政,早在宋仁宗嘉祐年間,蘇軾就向宋仁宗進獻了論文,根據當時戰爭必不可避免的形勢,建議早作準備,以免發生不測之患。

因這篇文章是作者向宋仁宗所進的25篇策論之一,故有的選本亦題作《教戰守策》。所謂對策,就是把策題書于簡冊之上,使應舉者作文答問。蘇軾這25篇策論規模宏大,思想深邃,見解透辟,論及范圍極廣,既相對獨立,又有內在聯系。作者說自己作這些文章的目的是:“大抵皆勸仁宗勵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斷而力行。”作者以銳敏的眼光,考察當代時政,針對當時官冗、兵弱、邊弛、財乏以及賦役不均諸問題,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的危險性,從而論述教民戰守的意義,提出了教民習武、能戰能守、以備外患的主張。本文在分析形勢的基礎上,見解精辟,表現了蘇軾輔君治國、經世濟民的政治遠見,對維護宋王朝的長治久安,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第一段開門見山,提出論點,明確指出知安忘危、逸而不勞是當今大患。其后,作者廣征史事,借古見今,論述“兵之不可去也”,使讀者悟得道理,產生共鳴。

在說理過程中,無論是舉例論證還是比喻論證,作者都采用正反對比論證。這既豐富了說理的角度和層次,也加強了說理的力度,使主張更容易為人接受。如第四段借“天下之勢,譬如一身”來說明“養之太過”的危害。以農夫小民頂風冒雪反而獲得免疫力,與王侯貴人生活于安逸溫飽之境而常患疾病作對比論證,說明“只有四肢習慣于冷熱的變化,然后可以身體強健,即使跋山涉水都無妨”的道理。

緊接著,作者并沒有就此結束。而是聯系當今,分析形勢,重申觀點。說明“教戰守”的重要。作者先指出當今國家受到西夏和遼的威脅,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接下來再談使民耽于安樂無事,則必有不測之患,再次重申“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是“當今之大患”的論點,以示論題具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最后兩段陳述“教戰守”的具體主張和建議。作者提出要使士大夫、民間招募的鄉兵、民間抽調的防盜人員都必須尚武勇,有所學,并要有賞罰。結尾又補充了一條,即如能實踐作者的主張,則將獲得一大收益:發動百姓備戰可以消除軍隊中驕氣,有利于提高軍隊的戰斗力。

本文是一篇對策,要求既要明于治道,能提出高明的政治見解,又要“工文”,即文章要寫得好。本文可以說是一篇文采斐然、筆意充沛、志足文遠、說理透辟的對策,時至今日仍為人們所傳誦。究其原因,就是這篇論文闡明了一個歷百代而不衰的真理,那就是人們常說的“居安思危,得榮思辱”。大到一個國家的安危,小到個人的得失,概莫能外。“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一心追求和迷戀舒適安逸,終有一天會大難監頭。無數歷史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另外,蘇軾的這篇議論文,全文始終置疑著“教戰守”這個中心,援引史實,縱論古今,層次分明,巧設比喻,邏輯嚴密,說理透徹;語言流暢,讀來朗朗上口,遣詞造句每有新意;善用對比,且各具情態;排比句式形象有力,文章上下銜接自然。論析時文筆縱橫,處處照應,層層深入,論證流暢,語意精警。

后人評論

劉勰在《文心雕龍•議對》:“對策所選擇,實則通才,志足文遠,不其鮮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歌电影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动漫h肉yin文|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扒开女同学下面粉粉嫩嫩| 国产午夜a理论毛片在线影院|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500福利视频导航|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 国色天香精品一卡2卡3卡|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狠狠色先锋资源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bd| 国产麻豆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小视频|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 国产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不卡在线亚瑟| 99热这里有精品| 欧美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色135综合网| 女欢女爱第一季|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基地4455ww| 日韩在线|中文| 国产99在线观看| aaa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另类第一页|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