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平《商鞅雕像前的遐思》散文鑒賞
迎著獵獵秋風,我再一次踏上了這塊土地。
幾年前的一次路過,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我雖然對這塊神奇的土地有著百般的好奇,然而由于時間有限,根本無法細細打量,所以印象并不深刻。今日踏上舊地,但見新貌崢嶸,廣場開闊,旌旗獵獵,人煙阜盛,一派繁華氣象。而雄渾高大簡約的秦式牌樓屹立在廣場中央,令人生發無限敬慕之情。“武屯古鎮”四個大字遒勁有力,行筆揮毫之間但見悠悠古韻。“承古開今,百業繁榮新櫟邑;鐘靈毓秀,雙河滋潤故秦都”“邑奉明公,斬蛇高祖爭雄地;史彰盛舉,徙木商鞅變法鄉”的楹聯,則揭示出了武屯鎮的歷史與現狀。我仰望著這一行行筆力遒勁的楹聯,不由得生發出一股思古之幽情。是啊,這里曾經是一代霸主秦國的首善之區,兩千多年以前,這里曾經演繹了一代君臣勵志圖新、變法圖強的歷史豪舉。
倘若沒有這位立志圖新、意圖恢復祖先業績、實現聚合諸侯、引領一代潮流的君主的雄心壯志,那么也就不會有今天這位雄立在廣場一側、引人矚目的商鞅雕塑。是啊,歷史上的這一對君臣遇合卻也是充滿了崎嶇和坎坷!當落魄的公子意圖成就一番大事,不甘于寄人籬下,仰望鼻息茍延殘喘,而想像自己的先祖那樣有所作為的時候,這一對君臣遇合就有了惺惺相惜的可能。他們不謀而合,那就是不甘心做草叢中的麻雀,而要做聲鳴九州的鳳凰,不甘心做案板上的魚肉,而要做騰躍飛天的魚龍。一紙求賢令發出,四方紛紛響應。在群雄逐鹿的混亂時代,沒有人固守一隅,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樹上。在“樹挪死,人挪活”思想的支配下,一位來自于中原魏都、中原第一強國的翩翩公子飄然而至。他身上有著高貴的血統,是衛國國君后裔。眉宇間氣宇軒昂,睿智風流。這位失意的貴族后代,并沒有因為沒落的地位而沉淪潦倒,他有著強大的心靈。他自幼飽讀詩書,好習刑名法術之學,曾以前賢李悝、吳起為榜樣,發誓要出人頭地,為先祖爭光,為邦國雪恥。
就這樣,他在不得意的情況下,變賣家財,聚集銀兩,一路風塵仆仆趕赴秦都櫟陽,也就是今天的武屯。而在他來櫟陽之前,自己以前侍奉的魏國國相公叔痤,在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他,說:“商鞅年輕有才,可以擔任國相治理國家。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投奔別國。”昏庸的魏惠王認為公叔痤已經病入膏肓,語無倫次,于是皆不采納。公叔痤轉而讓他趕緊離開魏國。他在毫無焦慮、毫無防范的悠然心情下,像一只快樂的鳳凰飛到了秦都櫟陽。他期望在櫟陽能遇到一位賞識自己的明君,以開創壯舉,像一只大鵬振翅高飛。
然而,萬事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他自以為飽讀詩書,以李悝的《法經》為本,就可以朝為布衣,暮為公卿。他以重禮拜見秦孝公寵臣景監,讓他引薦孝公。在摸不清秦孝公意圖的情形下,他用帝道游說孝公。孝公聽后直打瞌睡并通過景監指責他是個狂妄之徒,不可任用。然而,初次的失敗并沒有使他灰心喪氣,他堅信秦孝公是有為之人,不會就這樣埋沒自己。五日后,他再次會見秦孝公,用王道之術游說。孝公不能接受并再次通過景監責備他。又幾天后,他第三次會見秦孝公。秦孝公不悅。寒天雪地他不退,終于打動秦孝公。這時他用霸道之術游說,雖未獲得孝公肯定,但他已領會孝公心中意圖。最后,他在一番充分準備后,再次會見孝公,暢談富國強兵之策。孝公聽得十分入迷,膝蓋不知不覺向他挪動。二人暢談數日毫無倦意。景監不得其解,向他詢問緣由。他說,秦孝公意在爭霸天下,所以對耗時太長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學說不感興趣。秦國灰暗的歷史大門終于打開了一條縫隙,一縷陽光透射在衰落的王朝,就像一個奄奄一息的病人即將得到起死回生的良藥,大秦的崛起從此拉開了帷幕。
公元前359年,通過一番針鋒相對的辯論,他終于以自己的才華和勇毅贏得了秦孝公的全力支持。這一年,他在國內頒布了《墾草令》,拉開了全面變法的序幕。三年之后,《墾草令》明顯取得良好效果,有著雄圖大略的秦孝公毅然任命他為左庶長,在秦國國內實行第一次變法:明令軍法,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嚴懲私斗,獎勵耕織,重農抑商等。這一系列的制度改革為秦帝國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故西漢賈誼在《過秦論》一文中熱情盛贊秦國君臣的功績:“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我的目光再次落到了眼前這位神采奕奕、氣度非凡的先賢身上,但見他頭戴綸巾,手持經卷,面容嚴肅,神情剛毅,頗具政治家、改革家所特有的魄力和氣度。歷經二十多載,從風華正茂到兩鬢斑白,他把自己的一生才智都奉獻給了這一片熱土。雖然受后主誅戮,但他的改革精神、圖強精神卻被一代代秦王所延續、所繼承,乃至于秦國最后能一舉掃滅天下,統一六國。
商君的精神不死。眼前矗立的雕像,再一次充分說明了后人對他的公正評價,高度認可。獨立寒秋,我默默地沿著歷史的隧道走進了喧嘩紛亂的時代,走進了熙熙攘攘、人煙阜盛的大秦之都,感受到了先祖那一種篳路藍縷、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
武屯,難忘的金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