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散文·劉義慶·劉伶病酒》原文鑒賞
《漢魏六朝散文·劉義慶·劉伶病酒》原文鑒賞
劉伶病酒1,渴甚,從婦求酒。婦捐酒毀器2,涕泣諫曰:“君飲太過,非攝生之道3,必宜斷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當祝鬼神,自誓斷之耳。便可具酒肉。”婦曰:“敬聞命。”供酒肉于神前,請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4,五斗解酲5。婦人之言,慎不可聽。”便引酒進肉,隗然已醉矣6。
【注釋】 1劉伶:字伯倫,沛國(今安徽宿縣西北)。“竹林七賢”之一。性嗜酒。病酒:飲酒過多而致病。2捐:除去,此處是倒掉之意。3攝生:保養身體。4斛(hu):古代量器名,十斗為一斛。5酲(cheng):病酒。6隗(wei)然:醉倒的樣子。
【今譯】 劉伶因喝酒過多而成病,特別想酒喝,便向他的妻子要酒。妻子把酒倒掉并毀壞裝酒的器具,哭著勸他說:“您喝酒喝得太多了,這不是保養身體的辦法,一定要把酒戒掉!”劉伶說:“非常好。但我自己不能戒掉,只有在鬼神面前禱告,并向鬼神發誓才能戒酒。你快去準備祝告鬼神的酒肉。”妻子說:“好吧,就照您說的辦。”便把灑肉供在神象前,請劉伶禱告誓。劉伶跪著禱告說:“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喝一斛,五斗除病,婦人之言,萬不能聽。”說完便開始喝酒吃肉,一會就已經醉倒了。
【總案】 劉伶生當魏晉易代之時,社會激烈動蕩,政治斗爭恐怖,致使不少名士把老莊思想作為精避難所和消積反抗的思想武器。而按照老莊哲學,形神相親則神全,因而可以求得一物我兩冥的自然境界,所以飲酒也就成他們追求達到此種境界的一種手段。倘若我們把劉伶病酒說成消極頹廢,就未免太簡單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