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亞《你去問雨吧》抒情散文鑒賞
作者: 張秀亞
【原文】:
這是個落雨的日子!
雨灑在平靜的原野,開花的園子,同沉默的樹林。
原野開始低語,園子開始微笑,林中的禽鳥,開始唱出濕潤的歌聲。
落吧,雨,這是六月,雨的季節(jié)。
雨落得更綿密了,落到她的發(fā)上眼上……
她說:
“你知道,我是不愛哭泣的。只因這是個落雨的日子。”雨珠落上她的睫毛、頰邊……。而在她的頸際,碎了的圓圓的雨珠又聚了起來,成了一串水晶色的項鏈,什么和這裝飾品更相襯呢,她想起她那件黑紗的衣裳。
這是個落雨的日子,適于在記憶里散步的日子。
她走進了那個小園子,百合花是愁慘的,薔薇已經(jīng)褪紅了。鷓鴣飛到哪一個干爽的角落去避雨了?誰又知道呢,古樹的洞穴里,只留下幾片濕了的羽毛。殷勤的青苔,已在為石徑覆衣了,雨的手指,敲碎了池面的人影。落雨的園中是冷落的。
雨漸漸的疏了,停了,蚯蚓和蝸牛開始出行,這雨后的園中逍遙的旅客!
陰雨仍然沒有飛去,重重的暗影,落在她的眉梢,她的眼瞼。她渴望著有一盞燈,圓圓的藍色小燈,如同《茵夢湖》故事的開端,搖曳在窗前的那盞燈,但是那故事中燈影里的支頤而坐的老人呢?老人記憶里那個名叫伊利莎白的小姑娘呢?……她在暗影里四顧,只有漸深的暮色。
暮色如一條魔術(shù)氈子,厚了,更加厚了,將她織在里面,連同那盞燈,圓圓的藍色小燈。
“利莎!”一個稚弱的聲音傳來了,這聲音是顫抖的,如同風(fēng)中一朵火焰,這聲音也是濕潤的,不知道浸透它的是雨還是淚?
“喊誰呢?”她驚悸的悄然四顧,她才猛憶起那是她十年前的名字,這呼喚,也是十年前的聲音么?
這是十年前的聲音,浸濕了這聲音,是十年前的雨,和著十年前的眼淚。
那聲音,直到今天才在她心頭發(fā)出了響亮的回聲!而那個呼喚她的人早已死去了。但那聲音又發(fā)了出來,是由于今天的雨嗎?
她懊悔自己辜負(fù)了那熱情的呼喚,這久已沉寂的生命音樂,又變得如此清晰動聽了,是由于今天的雨嗎?
她走回屋子,屋角才漏過雨,地上沒是濕的。她當(dāng)真點上那盞燈,那盞記憶的藍色小圓燈。……雨又開始灑落了,落雨的是窗子里面的世界,落雨的是她的心靈,她的眼睛。
在藍色的燈影里,她打開一本黑皮子的紀(jì)念冊,第一頁上貼了一塊剪成小牧人形狀的白色羊皮。上面以笨拙的字體寫了:“給利莎。”她的淚又落下來,發(fā)出疏落的雨聲。
在一個六月的夕暮、在山腳那株老榆樹下,一個小牧人送給了她這塊羊皮:“你喜歡它嗎?”
“謝謝你,你真好。”她歡歡喜喜的接了過來,放在那裝滿了山果同鳥卵的小袋里。
“你也真好。”小牧人笑了。
“你天天趕著羊跑來跑去嗎?你到底有個家沒有?”
小牧人的頭抬了起來,摘掉他闊邊的草帽,澄澈的眼睛轉(zhuǎn)動著,手指向多云的天邊:“也許,我的家就在那有一堆白羊的天邊。”他又若有所思的低下頭:“我有什么家,羊群走過的地方,都是我的家。”他緊緊的捏著手中的笛管,小面孔上堆起了愁云。
大點的雨突然落了下來,濕了小牧人同他的羊,也濕了利莎烏黑的辮發(fā)。
“不怕,我拿這個給你遮住雨。”小牧人的眼睛亮了起來,急急脫下他那灰色土布小罩衫,披在利莎的頭上。一雙淘氣的黑眼睛,自那衣服下面閃了出來,利莎發(fā)出了緋色的微笑。小牧人也笑了:
“你再也不要怕雨了,看,我不是為你支起了小帳篷!”
天黑了,人家的窗子里都點起了燈。雨漸漸停了,她飛快的跑回家去,摸弄著那件羊皮的禮物,她要求母親也為她買一只羊,要灰色的。
母親漫應(yīng)著:“我們后天就要搬到城里去住了,到城里再給你買小灰羊吧。”
第二天她到了山腳下,找到了那個小牧人:
“我明天就要搬到城里去,到了城里,就去買小羊。你說好嗎?我喜歡灰色的小羊。”
聰明的小牧人呆呆地望著她,他知道,到了城里她再也不會注意什么買小羊的事了。他一句話也不說。
“你不理我,那我就走了。”她搖著小辮子,轉(zhuǎn)過身來。
“利莎!”直到她去遠了,他才向著她的背影喊了這么一聲,小牧人是熱情的,但小牧人是倔強的,他只喊了這么一聲。她聽到了,卻并沒有轉(zhuǎn)回來。
到了城里,她當(dāng)真忘記了什么買小羊的事。在一個落雨的日子,有人送給她一把美麗的綢傘,在那傘下面,她失落了自己的影子。有人告訴她小牧人已經(jīng)死去了,她已不再憶起他,連同他那以灰布衫子搭成的可憐小帳篷!
這又是一個落雨的日子!時光過得真快,十年已經(jīng)過去了。她那把美麗的綢傘早已壞了,已壞得不能遮雨。
她又走出房門,站在空階上,雨又來了,這惡作劇的六月的雨!雨落著,而再也沒有那個小牧人,脫下自己土布的小衫子,遮覆起她的頭。她的眼睛開始濕潤了,她卻說:是的,這是雨,我也說這是雨!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還是幻想的?你去問雨吧,去問雨中那褪紅的薔薇,問愁慘的百合吧。在我的手冊上,只記述到這里。
【鑒賞】:
這是一個雨的世界,一個充滿著濃郁感情的世界。雨中帶著童年的執(zhí)拗和天真,透著溫馨的情絲,交織著幽婉的感傷和哀愁。
作品中的她在萌動的情感中透出純樸的美,在追憶從前中更增添對昔日人事的無限眷戀。那件羊皮的禮物,那灰色土布小罩衫支起的小帳篷……無不流露出少年的質(zhì)樸和純真。
本篇不僅是為紀(jì)念小牧人而作,而是為了追尋青春的純樸和失落了的自己從前的影子,也為了撫慰那逝去的,童年留在心靈上的淡淡的遺憾。
落雨的日子,也是在記憶里徘徊的日子。童年的生活,在一般人的心中大抵已被現(xiàn)實洗刷得如同那褪紅的薔薇,不再如癡地追憶。可見,在這雨季,濛濛的落雨又勾起往昔的故事。“她”在艱難涉過一段人生道路之后,仍然要驀然回首,要追尋自己失落了的從前的影子。要回到那朦朧的不諳世事的童年,用人生的色彩為昔日的圖畫抹上濃重的色調(diào)。無論現(xiàn)實有多么殘酷,也無論那離去的日子走得多么遠,那盞記憶的藍色的小圓燈都永遠是亮著的;無論漂落到哪里,也無論身居何處,那夢中不謝的花朵也不能隨著時光的流逝而失去光彩。“她”的生命支柱也就存在于這夢一般的,彌漫著綿密細雨的世界里了。于是,在這個落雨的日子,“她”又“當(dāng)真點上了那盞燈,那盞記憶的藍色小圓燈”……
雨不僅可以滋潤哺育大地,而且還可以潤濕我們的眼睛、浸透我們的心靈。它可以把記憶中的事情串起來展現(xiàn)在自己的眼前。“雨珠……。而在她的頸際,碎了的圓圓雨珠又聚了起來,成了一串水晶色的項鏈……”。全文從“雨”落筆,結(jié)尾點題“你去問雨吧”,以雨貫穿全文。綿密的雨,稀疏的雨,暮色中的雨……形成了本文的意境,給全文籠罩上一層淡淡的感傷色彩。
文中的“雨”又是與淚交織在一起的,“雨”濕潤眼睛成為“淚”,“淚”又使“雨”落得變化多姿,襯托“雨”的哀傷。“雨”和“淚”和諧地編織起來,構(gòu)成了淡淡的哀愁氛圍。
文章清新、含蓄、自然。在恬靜中蘊藏著熾烈的感情。全文以“雨”為紐帶進行編織,圍繞“雨”展開情節(jié),勾起人無際的遐想,似喝一杯清茶,讀過后使人回味無窮,是一篇上乘的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