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荒煤《懷念》抒情散文鑒賞
作者: 陳荒煤
【原文】:
是春天,一個異常陰暗的春天;雨是好容易住了,但是看光景,也許要不了一會兒就又會滴落下來吧。
一整個春天幾乎就是這樣陰沉地過去了。
我是一整個春天連一朵花兒或是一根青草都沒有看見過的;我想我底話一些也不夸張,我記得沒錯,就是瞧見有幾顆瘦瘠的禿頂的樹,那都好象是被竹籬笆圍在人家院子里的,它們常常把那沒有幾片葉子的難看的頭搖晃著,還向我表示什么驕矜似的。
在我底狹又矮的小房里,有煤煙和濃重的潮濕彌漫著,整天使我感到重壓和窒息;夜間,有時我常冒著濛濛的細雨跑到街上去——與其說是想呼吸點較清新的空氣,那還不如說想較暢快地呼吸一下的好吧,可是,酒精廠里底山芋及豆類被燃燒的氣味,香煙廠里底霉煙草般的氣味和膠皮廠里底橡皮氣味,在黑暗里緊緊擾著一團,蕩漾在空間,好象大地都正在腐爛一般,我是連呼吸都感到不能耐受的悶窒了。
春天這一季候底來到和它的逝去,我在感覺方面都似乎遲鈍得不能去辨別了;但是,我不能欺騙我自己,我知道,這就是我曾經盼望過的春天,我不禁無法忍耐地激起可笑的憤恨和苦惱了。春天!這就是春天么?……
我在腐爛的窒息之中呼吸著。
是這樣,白晝和夜晚,甚至在夢中我都不能夠安寧了,我如同失去了什么。
在細雨霏霏我獨自徜徉在街頭的時候,在大雨淋瀝的深夜失去睡眠的時候,我總渴望著一個明朗的春天,但當那么一個好天氣到來了,我簡直不知我將做些什么好;想的太多了,我想到一個靜寂的地方去狂笑或是吶喊一陣,不能哭,因為眼睛只有燃燒而無淚水了,我又想去摘一朵玫瑰或是……唉!總之,我想有一個光明而美麗的日子,并且能讓我盡性地去享受它。然而,好的天,卻又是那么短促,一剎那,烏云就又疊上了。
于是,我憤恨了,苦惱了——我還能不詛咒么?……不過今天,我沒有詛咒它,雖然同樣還感到憤恨與苦惱。
我做了一個夢,今天。
我夢見一個現在不知在哪兒的友人;我和他從認識到別離不過是四五天的光景,那也正是春天里。
他不能大聲說話。第一次和我談話的時候,他并且用手勢來幫助他自己;他告訴我他進了這一間陰黯而又窄小的籠子里的第一個晚上就不能提高聲音了。
他平靜但是熱情地敘述那些故事:他鼻子里如何被灌進一些酸辣的汁液去,脊上如何被烙著,胸部如何遭受著殘酷的鞭撻……好象在說明一般人底不可違背的命定的遭遇,而不是在說他自己。
“我現在算是完了!”末了,他把頭側過去喟然嘆息一聲道;輕輕地欠一欠腰,用一只手撫著肺部,好象動彈一下就會引起劇烈的疼痛。可是他似沒有悲哀,眼睛燃燒般炯炯放起亮光來,蒼白的臉顯得異常穆靜和美麗的嚴肅。
是春天,可是我們看不見天也看不見太陽;房里陰暗,地下潮濕;沒有樹,更不用說是花草了。惟獨在晚上,從那一扇小鐵窗吹進來的風才似乎給我們帶來了一絲絲微涼的清新的春底氣息。
也就是這陣風,常常給我們帶來一些不知在哪個角落里飄蕩的凄慘慘的呻吟和嘆息。這使我們煩惱;他常常因此皺起一雙濃黑的眉來。
離別的那天晚上,他在夢中欣慰地低喃著說道:“……這是春天,到底來了。你嗅這氣味都知道……你看,你看!在那里,有一朵花!……多么美麗的天藍色的……象一顆星星……唉,也象那,……那眼睛……。”
他繼續地有些憂郁地輕聲道:
“你……你怎么會不看見的呢?……我想,這不象春天的花……也許,……也許我記錯了,這不是春天!但是,你怎么會記錯……我清清楚楚知道這是春天……為什么不讓我出去看看?……”
我屏住氣坐在他的身旁,心陣陣緊縮著,覺得從心底涌起一陣微栗;我躊躇著,不知是叫醒他好呢,還是聽他去——不過你真有些受不了,我終于輕輕喚醒了他。
“你好象從來不做夢的,今天怎樣了?”我問他。
“不,”他好象憂郁地望我笑道,“每天晚上我都夢的!”
“那么,你剛做的夢還記得么?”
他低著頭想了一想。
“記得一些些。”他把一雙手交叉著枕在腦后,眼睛睜大向上凝視。“我看見一朵藍色的花……”
“你說它象一顆星星,又象那,那眼睛。”
“我真地這樣說過么?”他極坦白地微笑了。
我一下子不能明白他的笑,我緘默地點點頭。
“好,不要管它,”他拍拍我,坐了起來;過一會,他思索什么地沉默了一陣,又說:“也許,知道你要走了,我也想出去。”
我不知道再向他說什么好。
“我總是懷念春天,”他自語地說,“可是現在,我連春天底氣息都泛有呼吸到!”
“但是春天也并不會如我們想象的那樣好!”
“倒不如夏天底暴雨或是冬天的狂風來得夠勁吧!……春天不是我們的!”
…………
“什么時候再見呢?”
我攀著鐵棚子向里面叫著他問。
他先不做聲地凝視著我,過后揮揮手苦笑道:
“還是春天吧!”
——我過了好幾個春天了。
春天還沒來,我就懷念著它,但它來了和沒來一樣;在我還沒有看見一朵花兒或是一根青草的時候它就又要去了。
而今,春天又將去了。
“讓它去吧!”
我憤恨和苦惱地想;但我并不詛咒它,我今天有些懷念那個知道春天不是我們的,卻又還是和我約著還是春天再見的朋友。
那個朋友底意思是說我們永遠不能再見么?
我卻有些不信我們永遠沒有春天!
【作者簡介】:
陳荒煤(1913——),湖北襄陽人。現代作家,著名電影理論家。著有《荒煤散文選》,《荒煤短篇小說選》,《荒煤文學評論選》,《回顧與探索》等。
【鑒賞】:
這是一篇把記人與抒情完美結合的散文。作者通過對春天和友人的懷念,強烈地抒發了對黑暗社會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作者抒寫對春天的懷念,并不是直白地表露感情,而是詛咒使人看不到一朵花兒、一根青草的春天。而且,這個春天,空氣里充滿了各種腐爛氣味,令人窒息,更強烈地反映出作者對美好春天的渴望,“我總是渴望著一個明朗的春天”,并把那種對美好春天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當那么一個好天氣到來了,我簡直不知我將做些什么好;想得太多了,我想到一個靜寂的地方去狂笑或是吶喊一陣……”狂笑或吶喊對于一個自由人來說是無謂之舉,而對一個久居牢籠,復返自然的人來說,這是何等暢快之舉,是莫大的欣喜與享受。作者對眼前的春天感到憤恨與苦惱,他渴望一個美好的春天。文章的大部分是寫人,記述作者從相識到別離只有四五天的一位友人,顯然他是被敵人投進監獄的堅貞的革命者,作者懷念的正是這位友人。作者寫人與眾不同,沒有寫友人的形象和斗爭事跡,在敵人酷刑面前堅貞不屈也只略略幾筆,而是以細致的筆觸、豐富的感情,著重描寫了那位友人對春天的熱切向往,寫他每天晚上都做夢,夢見春天來到,夢見天藍色的花,寫他也總懷念春天,渴望春天,他明明知道春天不屬于他,卻在分離時與作者相約春天再見……通過友人對春天的渴望,描繪出他鮮明而感人的形象。作者把自己對春天的渴望與友人對春天的渴望融為一體,把自己對春天的懷念與對友人的懷念融為一體,于是,抒情與寫人達到了完美的結合,渾然一體。作品運用象征、含蓄手法,給人一種朦朧美。“春天”一詞是全文命脈,這是雙關語,既指自然界中的春天,又象征著春天一樣美好的新生活。它既是現實,又是理想,在那特殊的環境里,作者只好借現實春天含蓄表達出自己的內心世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使文章意味深遠。而那種對美好生活的熱烈渴望之情,永遠激勵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