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源明《秋夜小洞庭離宴序》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蘇源明:秋夜小洞庭離宴序
蘇源明
源明從東平太守征國子司業,須昌外尉袁廣載酒于回源亭,明日遂行。及夜留宴,會莊子若訥過歸莒,相里子同袆過如魏,陽谷管城、青陽權衡二主簿在座,皆故人也。
徹饌新樽移方舟中。有宿鼓,有汶簧,濟上嫣然能歌者五六人共載。止回源東柳門,入小洞庭。
遲夷彷徨,眇緬曠漾,流商雜徵,與長言者啾焉合引。潛魚驚或躍,宿鳥飛復下,真嬉游之擇耳。源明歌曰:
“浮漲湖兮莽條遙,川后禮兮扈予橈。橫增沃兮蓬仙延,川后福兮易予舷。月澄凝兮明空波,星磊落兮耿秋河。夜既良兮酒且多,樂方作兮奈別何!”
曲闋,袁子曰:“君公行當揮翰右垣,豈止典胄米廩邪!廣不敢受賜,獨不念四三賢!”源明醉曰:“所不與吾子及四三賢同恐懼安樂,有如秋水!”
晨前而歸,及醒,或說向之陳事,源明局局然笑曰:“狂夫之言,不足罪也。”乃志為序。
本文寫作者從東平(今屬山東)太守調任京官國子司業,與友人夜泛小洞庭(今東平湖)飲酒作別的情景。《新唐書·文藝傳》:“既而卒廢濟陽,……召源明為國子司業。”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廢濟陽郡事在天寶十三載六月一日,則此文當作于其年(754)夏秋之間。文章開頭,作者簡單地交代了舉行離宴的原由、地點和參加人員之后,即轉入離宴情景的描述。
由于這是行前離宴之作,故全文充滿了依戀惜別之情。那天夜晚,明月當空,星漢燦爛,湖水漾金,夜色可人,然而這優美的景色卻增添了作者的眷戀之情。雖有宿鼓汶簧,流商雜徵,樂舞美饌,仍沖淡不了作者的別情離緒,“遲夷徬徨、眇緬曠漾”兩句便揭示了作者的這種心理。這里的山,這里的水,一草一木,游魚飛禽,都是那樣值得深深回味。那別宴作樂的喧鬧聲,打破了沉寂的夜空,使沉睡中的“潛魚驚或躍,宿鳥飛復下”,更增添了動人的情趣。于是作者情不自禁地長歌一曲,借以抒發別離時悵然若失的心情。
全文景語不多,卻寫得十分生動形象。刻畫出魚、鳥受驚不安的情態,顯示出善于捕捉精于描寫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