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書李若之事》原文翻譯注釋與鑒賞
《晉·方技傳》有幸靈者,父母使守稻,牛食之,靈見而不驅(qū)。牛去,乃理其殘亂者。父母怒之,靈曰:“物各欲得食,牛方食,奈何驅(qū)之?”父母愈怒,曰:“即如此,何用理亂者為?”靈曰:“此稻又欲得生。”此言有理,靈故有道者也。呂猗母皇得瘺痹病十余年,靈療之。去皇數(shù)步,坐瞑目,寂然有頃,曰:“扶夫人起。”猗曰:“老人得病十有余年,豈可卒令起耶?”靈曰:“但試扶起。”令兩人扶起,兩人夾扶而立。少頃去扶者,遂能行。學道養(yǎng)氣者,至足之余,能以氣與人。都下道士李若之能之,謂之“布氣”。吾中子迨,少羸,多疾。若之相對坐為布氣,迨聞腹中如初日所照,溫溫也。若之蓋嘗遇得道異人于華岳下云。
———《蘇軾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