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夏日諸從弟登汝州龍興閣序》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李白:夏日諸從弟登汝州龍興閣序
李白
夫槿榮芳園,蟬嘯珍木,蓋紀乎南火之月也。可以處臺榭,居高明。吾之友于,順此意也。遂卜精勝,得乎龍興。留寶馬于門外,步金梯于閣上。漸出軒戶,遐瞻云天。晴山翠遠而四合,暮江碧流而一色。屈指鄉路,還疑夢中;開襟危欄,宛若空外。嗚呼!屈宋長逝,無堪與言。起予者誰?得我二季。當揮爾鳳藻,挹予霞觴,與白云老兄俱莫負古人也。
這是李白為諸從弟登上汝州龍興閣而作的一篇序,道出了登臨者飽覽山川美景時心曠神怡的情懷,也寫出了作者面對美景飲酒揮毫的雅興。
“夫槿榮芳園,蟬嘯珍木,蓋紀乎南火之月也。可以處臺榭,居高明。”文章的開頭,點出了諸從弟出游的時令,這是化用古書的記述。《禮記·月令》云:“仲夏之月,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是月也,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臺榭。”在概述了仲夏景致的宜人之后,作者以“遂卜精勝,得乎龍興”交待了諸從弟出游的地點,“精勝”二字預示著來此將有不同尋常的收獲。“留寶馬于門外,步金梯于閣上,漸出軒戶,遐瞻云天。”簡潔的文筆記敘了下馬步行,登閣觀賞的過程。“晴山翠遠而四合,暮江碧流而一色”,這是多么富于詩意的畫面!放眼遠處青山迭翠,四周皆然;近處江水碧綠,在暮色中緩緩流向天邊,與青山融為一體。登高而望,景色如此之美,遙指來時路徑,不禁令人產生恍若夢中的感覺。“開襟危欄,宛若空外”,是啊,憑欄而立,極目茫茫天地,使覽者頓覺胸懷開闊,不是該把此景此情生動地描述下來嗎?“嗚呼!屈宋長逝,無堪與言。起予者誰?得我二季。”古人已逝,堪與知賞者有諸從弟在。這里對親人的贊美與期待中,飽含著李白摯烈的友愛之情。“當揮爾鳳藻,挹予霞觴,與白云老兄俱莫負古人也。”文章的結尾,作者以奇情異思呼喚白云,熱誠地勉勵自己的堂弟們提筆作文,描繪美麗的山川,抒發胸中的抱負,以無愧于文采風流彪炳一時的“古人”。
此序以議論開端,繼而敘述,然后側重寫景,末以抒懷收束,篇幅短小,然而開闔自如,筆墨酣暢,情韻深美,足見李白動人的辭采和豁達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