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吳組緗先生的豬》作品賞析|導(dǎo)讀
吳組緗先生的豬
從青木關(guān)到歌樂山一帶,在我所認(rèn)識的文友中要算吳組緗先生最為闊綽。他養(yǎng)著一口小花豬。據(jù)說,這小動物的身價,值六百元。
每次我去訪組緗先生,必附帶地向小花豬致敬,因?yàn)槲遗c組緗先生核計過了:假若他與我共同登廣告賣身,大概也不會有人出六百元來買!
有一天,我又到吳宅去。給小江——組緗先生的少爺——買了幾個比醋還酸的桃子。拿著點(diǎn)東西,好搭訕著騙頓飯吃,否則就太不好意思了。一進(jìn)門,我看見吳太太的臉比晚日還紅。我心里一想,便想到了小花豬。假若小花豬丟了,或是出了別的毛病,組緗先生的闊綽便馬上不存在了!一打聽,果然是為了小花豬:它已絕食一天了。我很著急,急中生智,主張給它點(diǎn)奎寧吃,恐怕是打擺子。大家都不贊同我的主張。我又建議把它抱到床上蓋上被子睡一覺,出點(diǎn)汗也許就好了;焉知道不是感冒呢?這年月的豬比人還嬌貴呀!大家還是不贊成。后來,把豬醫(yī)生請來了。我頗興奮,要看看豬怎么吃藥。豬醫(yī)生把一些草藥包在竹筒的大厚皮兒里,使小花豬橫銜著,兩頭向后束在脖子上:
這樣,藥味與藥汁便慢慢走入里邊去。把藥包兒束好,小花豬的口中好像生了兩個翅膀,倒并不難看。
雖然吳宅有此騷動,我還是在那里吃了午飯——自然稍微的有點(diǎn)不得勁兒!
過了兩天,我又去看小花豬——這回是專程探病,絕不為看別人;我知道現(xiàn)在豬的價值有多大——小花豬口中已無那個藥包,而且也吃點(diǎn)東西了。大家都很高興,我就又就棍打腿地騙了頓飯吃,并且提出聲明:
到冬天,得分給我?guī)捉锱D肉。組緗先生與太太沒加任何考慮便答應(yīng)了。吳太太說:“幾斤?十斤也行!想想看,那天它要是一病不起……”大家聽罷,都出了冷汗!
(原載1942年6月22日《新民報晚刊》“西方夜談”)
【導(dǎo)讀】
小花豬的悲喜劇
豬,在中國人眼中是骯臟蠢笨的,老舍筆下的這口小花豬卻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并且身價不菲,超過了兩位文友“共同登廣告賣身”的身價之和。這是為什么呢?
這口小花豬的嬌貴無處不在,一舉一動牽動著所有人的心。“絕食一天”便讓“吳太太的臉比晚日還紅”,讓“我”為之憂心著急、建言獻(xiàn)策,使吳宅“騷動”。這種種做法于一位病人而言是絕無不妥的,但如此厚待一口病豬,就讓人忍俊不禁了。正當(dāng)讀者陷入對人豬深摯情誼的感動、對小花豬病情的牽掛時,老舍先生卻意外地給我們來了一個情感和情節(jié)上的大突轉(zhuǎn):“我”提出到冬天要分幾斤臘肉!乍讀此處,絕對令人難以接受!再來看看吳太太的反應(yīng),“幾斤?十斤也行!”這更是讓人大跌眼鏡,驚愕不已!受盡恩寵的小花豬,要是能聽懂人話,懂得人心,看著這一群不久前為自己的病情憂心操勞的人,如今卻在商議著將自己制成臘肉,該作何反應(yīng)?而最后,作者寫道:“大家聽罷,都出了冷汗”更是讓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