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J.p.里克特《兩條路》抒情散文鑒賞
作者: 〔德國〕J.p.里克特
【原文】: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佇立在窗前。他悲戚地舉目遙望蒼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靜的湖面上。老人又低頭看看地面,幾個比他自己更加無望的生命正走向它們的歸宿——墳墓。老人在通往那塊地方的路上,也已經消磨掉六十個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過失和懊悔之外,再也沒有得到任何別的東西。他老態龍鐘,頭腦空虛,心緒憂郁,一把年紀折磨著老人。
年輕時代的情景浮現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莊嚴的時刻,父親將他置于兩條道路的入口——一條路通往陽光燦爛的升平世界,田野里豐收在望,柔和悅耳的歌聲四方回蕩;另一條路卻將行人引入漆黑的無底深淵,從那里涌流出來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滿處蠕動,吐著舌箭。
老人仰望昊天,苦惱地失聲喊道:“青春啊,回來!父親喲,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會選擇一條正路的!可是,父親以及他自己的黃金時代都一去不復返了。
他看見陰暗的沼澤地上空閃爍著幽光,那光亮游移明滅,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輕拋浪擲的年華。他看見天空中一顆流星隕落下來,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陡然的懊喪象一支利箭射穿了老人的心臟。他記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們,他們走的是高尚、勤奮的道路,在這新的夜晚,載譽而歸,無比快樂。
高聳的教鐘堂樓鳴鐘了,鐘聲使他回憶起兒時雙親對他這浪子的疼愛。他想起了發蒙時父母的教誨,想起了父母為他的幸福所作的祈禱。強烈的羞愧和悲傷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親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淚珠兒泫然墜下,他絕望地大聲呼喚:“回來,我的青春!回來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來了。原來,剛才那些只不過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兒時做的一個夢。盡管他確實犯過一些錯誤,眼下卻還年輕。他虔誠地感謝上天,時光仍然是屬于他自己的,他還沒有墮入漆黑的深淵,盡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條正路,進入福地洞天,豐碩的莊稼在那里的陽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門口徘徊逡巡,躊躇著不知該走哪條路的人們,記住吧,等到歲月流逝,你們在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蹌時,再來痛苦地叫喊,“青春呵,回來!還我韶華!”那只能是徒勞的了。
(羅務恒 譯)
【作者簡介】:
里克特(Jean pauL Ricther,1763——1825) 德國作家。所寫散文、小品頗為精致。
【鑒賞】:
人生的路不見得每一條都通向光明的終點,人往往會由于年輕時的不慎選擇而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那是通向黑暗和罪惡的路。韶華不再、死亡襲來之時,悔恨已經晚了。《兩條路》寓深刻的人生哲理于形象的描繪中,真誠地勸諭年輕人要珍惜青春,要慎重選擇人生道路。
本文在寫作技巧上不同凡響,作者先將勸諭性的道理寓于幻象的描寫之中,寫得煞有其事,最后點破事實,指出這不過是一場夢,然而勸諭世人、抒發悔恨之情的目的卻已達到了。
新年的夜晚,幻象中那個虛度人生的老人回首來時路,只有過失和懊悔,而青春已永遠逝去,已經鑄就的人生再難改變,他不禁回想起父親引他到過的人生入口,那時他錯誤地選擇了一條通向黑暗深淵的道路,他象一顆流星劃過天空而隕落,生命中沒有留下有意義的痕跡。而和他一起踏入人生旅途的同年人,卻走上了一條高尚、勤奮的道路,度過了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他羞愧,他悔恨,他絕望,他悲傷,他大聲呼喚著青春的復歸。
至此文章有了戲劇性的轉變:老人的青春真的回來了,先前的一切不過是一場夢??上攵@會給這個人帶來怎樣的教訓和驚喜。他還年輕,還可以重塑人生,夢中的一切又會提醒他謹慎地選擇正路,珍惜青春年華。
作者在結尾懇切地勸告人們:別再徘徊,別再盲目,要抓住屬于自己的機會和青春歲月。
這篇散文不僅構思奇特,內涵豐富,貫穿于其中的感情線索也明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