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外篇·至樂》原文鑒賞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莊子·外篇·至樂》原文鑒賞

《莊子·外篇·至樂》原文鑒賞

(解題)本篇命題取首句 “天下有至樂無有哉” 中的二字,雖非句首的二字,亦當視為相同。本題的特點在于本篇內容正討論這一問題。

主旨在于論定世俗之樂非是樂,得來至苦。憂樂各自不同,無為方是樂,各適其適而已。

原 文



天下有至樂無有哉?有可以活身者無有哉?(一)今奚為奚據(二)?奚避奚處?奚就奚去?奚樂奚惡?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所下者,貧賤夭惡也; 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聲。若不得者,則大憂以懼,其為形也亦愚哉(三)!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積財而不得盡用,其為形也亦外矣。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其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與憂俱生,壽者惛惛,久憂不死,何苦也! 其為形也,亦遠矣。烈士為天下見善矣(四)!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誠善邪?誠不善邪?若以為善矣,不足活身; 以為不善矣,足以活人。故曰: “忠諫不聽,蹲循勿爭(五)。”故夫子胥爭之,以殘其形;不爭,名亦不成。誠有善無有哉?今俗之所為與其所樂,吾又未知樂之果樂邪?果不樂邪?吾觀夫俗之所樂,舉群趣者(六),誙誙然如將不得已,而皆曰樂者,吾未之樂也,亦未之不樂也,果有樂無有哉?吾以無為誠樂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樂無樂,至譽無譽。”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雖然,無為可以定是非。至樂活身,唯無為幾存。請嘗試言之:天無為以之請,地無為以之寧,故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生。芒乎芴乎,而無從出乎!芴乎芒乎,而無有象乎!萬物職職(七),皆從無為殖。故曰: “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 人也孰能得無為哉!

解 說



(一)“有可以活身者無有哉”: “活身”不當只作活命看,而是如今所謂之健康成長,即內外無憂。

(二) “今奚為奚據”: “今”發語辭。“據”安守也。

(三)“其為形也亦愚哉”:“形”之所指為人,但這里所指的人是有特殊意義的,賦形于天,是無所牽累而自由自在的,承受外物的干擾,則是自找麻煩。以下幾個“其為形也”,意義相同。

(四)“烈士為天下見善矣”: “烈士” 見義勇為不怕犧牲自己的人。“見”讀“現”。

(五) “蹲循勿爭”: “蹲循”通“逡巡” 踟躕不進。

(六) “舉群趣者”: “舉”合也,全也。“趣”通 “趨”。

(七)“萬物職職”: “職職”皆以繁多為釋,但其本身并不含此義,實為“熾”之假。《說文》: “熾,盛也。”“熾熾”正繁盛之意。

語 譯



天下有沒有最大的快樂呢? 有沒有可以使生命健康存活的辦法呢? 是哪個做哪個放著不做? 哪個推開哪個接受? 哪個靠近哪個遠離? 哪個喜愛哪個嫌棄?天下人所看重的是富貴壽善; 所喜歡的是身體的安逸、醇厚的滋味、華麗的服飾、鮮艷的色彩、悅耳的音響。所討厭的是貧賤夭惡; 所苦惱的是身體不得安逸,口不得品醇厚的滋味,身不得著華麗的服飾,目不得視鮮艷的色彩,耳不得聽悅耳的音響。如果得不到這些,便萬分擔心而怕起來,對一個賦形于天的人來說,也太愚蠢了。提起富有的人,不顧身體的勞累,拼命勞作,財富積累很多,用之不盡。對一個賦形于天的人來說,也太外物化了。提起高貴的人,沒晝沒夜地琢磨怎么便好怎么便壞,對一個賦形于天的人來說,也太不親切了。人在生存的時候,是與愁苦共在的。長壽的人糊里糊涂地長期處在愁苦之中不能自拔,多么痛苦啊! 對一個賦形于天的人來說,距離也太遠了。舍己為人的人,倒是為天下做了好事,但生命不能夠健康存活。我不知道這個好事真是好事呢,還真不是好事?如果真是好事,卻不能夠健康存活;如說不是好事,卻能夠助人存活。過去有這樣的話:“真誠的進諫不被接受,就不要再說下去。”所以伍子胥諫夫差不停地爭持,因而被殘害了性命;如果不與爭持,就又難以成名。真的有所謂好事還是沒有呢? 當今世俗的所作所為和他們引以為樂的,我也不知道這種樂是真的樂呢,還是真的不樂呢? 我看到世俗所引為快樂,成群的人去追求的,都硬頂著像是不能不這樣做似的,而都說這是樂,我卻不覺得有什么樂,也不覺得有什么不樂。真的有樂還是沒有呢?我認為無為真的是樂,卻又是世俗所認為最苦的。過去有這樣的話:“最大的快樂是沒有快樂,最高的贊揚是沒有贊揚。”天下的是非確實不能定呢。話雖如此,無為可以確定是非。最大的快樂和生命健康存活,只有無為才能辦到。且讓我試著談一下: 天無為因而清明,地無為因而寧靜,從而兩個無為合在一起,萬物便都化育產生。渺茫呀,恍惚呀,是從哪里生出的呢! 恍惚呀,渺茫呀,是怎樣有的形象呢!萬物多種多樣,都是從無為繁殖的。過去有這樣的話:“天地是無為的,卻又是無不為。” 人哪,誰能夠無為呢!

原 文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 “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一),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 “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二),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解 說



(一) “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 “與人居”是說女人出嫁建立家室。“居”當為“居室”。《孟子·萬章上》:“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可以為證。脫“室”字,或為“居室”之略。“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有兩種斷句法,一、“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二、“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第一法“老”只一字,處于“長子”、“身死”之間,很不協調,與漢語習慣不合。第二法“長子老身”,四字為句,合于漢語習慣,“老身”義不明顯,“身死” 義則甚明。兩法均欠妥。按“子”為幼,“老”乃與之相對之詞,因可推定其上當有類“長”之一字,姑定為“撫”。“撫老”便是照顧老人。這句話應是“長子撫老,身死不哭亦足矣”。

(二) “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 “概” 注家多以為“慨”之假,實當讀如字。《釋文》 記有“音骨” 的讀法,入“月”韻,釋為“哀亂貌”,可以為用。又: 句的斷法也有不同,“然” 或屬上,或屬下。屬上為“概然”,語氣充足;屬下為“然察其始”,逆承的語法明確,上下都需要有此“然”字。如果補一“然”字,則問題迎刃而解。也可能原本就是兩個“然”字,寫做重號而誤脫。

語 譯



莊子的妻子故去了,惠施前往吊唁,莊子正在伸著兩條腿打著瓦盆歌唱。惠施說:“女人嫁了男人成了家,養育子女,照顧老人,她死了不哭也就可以了,你又來打著瓦盆歌唱,不也太過分了嗎?”莊子說: “話不是這么說。在她剛死的時候,我怎么會不傷心呢!但經過思考,覺得她本來是沒生命的;不止是沒有生命,而且沒有形象; 不止是沒有形象,而且連個活氣都沒有。就夾雜在恍惚之中,一下子變得有了活氣,活氣變得有了形象,形象變得有了生命。現在又變得走向死亡,這就像春秋冬夏四時的運行一樣。人家很舒服地睡在天地這個大屋子里,我卻在哇哇地跟著痛哭,我覺得這是不通曉性命之理,所以也就不哭了。”

原 文



支離叔與滑介叔觀于冥伯之丘、昆侖之虛(一)、黃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二),其意蹶蹶然惡之(三)。支離叔曰: “子惡之乎?”滑介叔曰: “亡,予何惡! 生者,假借也(四)。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五),死生為晝夜,且吾與子觀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惡焉!”

解 說



(一)“支離叔與滑介叔觀于冥伯之丘、昆侖之虛”:“支離叔”與“滑介叔”都是假托人名。“支”通肢。“支離”身體畸形之意。“滑”亂也。“介”操守,分辨的能力。“滑介”思維混亂。“冥伯之丘”、“昆侖之虛”是假托地名。前者意為朦朧縹緲,后者表示高遠莫測。

(二) “俄而柳生其左肘”: “柳”瘤之假。

(三)“其意蹶蹶然惡之”:“蹶蹶”舊釋為吃驚。但“蹶”之本義為頓挫,為踏。二字相重,加深其意。“蹶蹶然”釋為像被人踏了一腳樣,更為生動。

(四)“生者,假借也”:“生”指生存。“假借”意為假借天地,即寄托。

(五)“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 與上“生者,假借也”相連,句意是生存是暫時的,那假借這個生存物而生存的,有如塵埃,更是一吹就散了。但“假之而生生者”,似有語病,如以“之”為代詞,“而”后有一“生”,其意已足,何必重“生”?實則字有誤倒,句應為“假之生而生者”,“而” 與其后之“生” 乙。“之” 通 “是”,其下之 “生” 即上 “生者” 之“生”,第二“生” 乃寄托其上者。

語 譯



支離叔和滑介叔一同到冥伯山脈、昆侖地界、黃帝居住的地方去考察。沒多久滑介叔的左肘上長了一個瘤子,看上去他像被人踹了一腳那樣令人厭惡。支離叔說:“你厭惡了吧?”滑介叔說:“沒那回事,我厭惡什么?活著,只是暫時的寄托,寄托在它上面而活著的,就像塵埃,〔更是一吹就散〕。死和生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樣。況且我和你正是在考察變化,現在變化降臨我的頭上,我又有什么可厭惡的呢!”。

原 文



莊子之楚, 見空髑髏, 然有形(一)。檄以馬棰, 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子有亡國之事(二)、斧鉞之誅而為此乎?將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丑而為此乎?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將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于是語卒,援髑髏枕而臥。夜半,髑髏見夢,曰:“向子之談者似辯士,視子之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則無此矣。子欲聞死之說乎?” 莊子曰: “然。”髑髏曰:“死,無君于上,無臣于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三),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莊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復生子形,為子骨肉肌膚,反子父母妻子閭里知識(四),子欲之乎?”髑髏深矉蹙頞,曰:“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為人間之勞乎!”

解 說



(一) “然有形”: “”音消 (xiao), “然” 白骨貌。“有形”形狀完好。

(二) “將子有亡國之事”: “將” 猶抑也。

(三)“從然以天地為春秋”:“從”多以為是“縱”之假。但與上下相結,意則不協。實應讀如字。其下“然” 用同“而”,以順承上文。

(四)“反子父母妻子閭里知識”: 在斷法上一般四分,即“父母、妻子、閭里、知識”,而釋 “閭里” 為鄉鄰,“知識” 為舊相識或朋友。這樣,“反子”便成為把這些人還給你。這種理解顯然不合,而應是把你送到他們之中去。被送之處當是一個集體,不能是多處分散的,因而舊相識和朋友則不合條件。實當二分,“父母妻子”為一分,代表家內; “閭里知識”為一分,為鄉里鄉親,代表家外,是家鄉的人。

語 譯



莊子到楚國去,路上看到一具人的頭骨,骨質干枯,頭形完整。莊子拿起馬鞭敲打著,這樣問道:“先生是貪圖享受失去控制以致這樣呢? 還是你做了喪權辱國的事,遭受刑戮而這樣呢? 還是你有著不光彩的品行,怕把恥辱留給父母妻子而這樣呢? 還是你忍受不了挨餓受凍之苦而這樣呢? 還是你的年歲只能活這么大呢?”話說完后,就拿過這具頭骨枕在上面而睡下。半夜時分,頭骨托夢給莊子,說:“你的談吐很像一個辯士,看一下你說的那些事,都是活著的人的拖累,死了就沒這種麻煩了。你愿不愿意聽聽關于死的說法呢?莊子說: “好。”頭骨說: “死了,沒有君上在其上,沒有臣下在其下,也沒有按季節分配的役事,就這樣,天地就成了我的流年,就是有南面稱王的快樂,也比不上呢。”莊子不同意它的意見,說:“我請掌管生命之神恢復你的形體,給你裝上骨肉肌膚,把你送回到父母妻子、鄉里鄉親群體去,你愿不愿意?” 頭骨緊皺雙眉、蹙起額頭說: “我怎么能放棄南面稱王式的快樂再去受人世間的痛苦呢!”

原 文



顏淵東之齊,孔子有憂色。子貢下席而問曰: “小子敢問: 回東之齊,夫子有憂色,何邪?”孔子曰: “善哉汝問。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夫若是者,以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適也(一),夫不可損益。吾恐回與齊侯言堯、舜、黃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農之言(二)。彼將內求于己而不得,不得則惑,人惑則死(三)。且女獨不聞邪?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四),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夫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游之壇陸(五), 浮之江湖,食之鰍鰍, 隨行列而止, 委她而處。彼唯人言之惡聞,奚以夫澆澆為乎(六)!咸池、九韶之樂,張之洞庭之野,鳥聞之而飛,獸聞之而走,魚聞之而下入,人卒聞之,相與還而觀之(七)。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彼必相與異,其好惡故異也(八)。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名止于實,義設于適,是之謂條達而福持(九)。”

解 說



(一) “以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適也”: “命”本性。“成”定也,指數。“形”形式。以形式要與本性相適合,暗示顏回向齊侯進言要量體裁衣。

(二) “而重以燧人、神農之言”: “重” 音蟲 (chong),再加。

(三) “人惑則死”: “人”指與之交談的對方。“死” 不通。

(四) “魯侯御而觴之于廟”: “御”音訝 (ya),通迓。

(五) “游之壇陸”: “壇”通, 寬曠。

(六)“彼唯人言之惡聞, 奚以夫����為乎”: “彼”注家多以指鳥, 實指齊侯。這是在講過要“以鳥養養鳥”以后,直言本意。其意是既然齊侯聽不進別人的話, 又何必爭個不休呢! “��” 音撓 (nao), “����” 爭也。

(七) “相與還而觀之”: “還” 通環,圍繞。

(八)“其好惡故異也”:一解以“故”通“固”;另解以“故異”乙倒,均通。

(九)“是之謂條達而福持”:“福”或讀如字,釋為幸福。窺之文意,“條達而福持”所說是順情合理,涉及不到幸福的問題。實則通“幅”,寬也,以與“條”相對。照現在的說法就是塊塊。“條達”條條順通。“幅持”塊塊穩妥。

語 譯



顏淵東行到齊國去,孔子表示擔心。子貢站起身離開座位向前問道:“學生要問一下,顏回 (即顏淵) 到齊國去,老師表示擔心,是怎么回事?” 孔子說: “好哇你提這問題。當初管仲有過這樣的話,我很欣賞。話是這么說的: ‘小布袋裝不了大物件,短吊繩難入深井打水。’ 所以是這樣,就是因為本身有一定的成數,形式要有所適應,不能減少也不能加多。我生怕顏回對齊侯講說堯、舜、黃帝的做法。再加燧人、神農的主張。齊侯把他們與自己相比而感到不行,感到不行便生疑惑,人疑惑了就走不通了。而且你就沒聽說過嗎? 當年有一只海鳥棲止在魯國的城外。魯侯把它接來供奉在宗廟里,給它演奏九韶古樂來取樂,為它準備了太牢規格的上等食品作為膳食。可鳥干瞪兩眼看著,愁苦悲傷,而不敢吃上一塊肉,不敢喝上一杯水,三天就死去了。這是把自己的供養用來供養鳥了,不是把鳥的供養用來供養鳥啊。要是用鳥的供養來供養鳥,就要讓它住在深密的樹林里,活動在寬曠的田野上, 漂浮在江湖間, 嘗著鰍鰍等小魚, 隨同同類一起行動, 隨隨便便地生活。齊侯他就聽不進別人的話,為什么還來和他爭吵不休呢! 把咸池、九韶這種古樂舞,在四面洞開的場地擺開,鳥聽到飛走,獸聽到跑掉,魚聽到深入水底,人眾聽到都跑著圍攏來看。魚泡在水里才能活,人泡在水里就會死,他們的結果是不同的,這是他們好惡不同的緣故。所以先代的圣人不要求能力齊一,不要求同樣處事,是怎樣的實際就擔負怎樣的名義,適合做什么就做什么 (附注: ‘義’ 宜也),這就是條條通暢,塊塊穩妥。”

原 文



列子行,食于道,從見百歲髑髏(一),攓蓬而指之曰:“唯予與汝知而未嘗死、未嘗生也(二)。若果養乎(三)?予果歡乎?”

解 說



(一) “食于道,從見百歲髑髏”: “從” 字在此,處理頗有困難。實為“徒” 的誤字,形近致誤。通涂,“道涂” 即道途。前人已有言及者。

(二) “唯予與汝知而未嘗死,未嘗生也”: “而” 通爾。從其下句看,“若”、“予”并提,此句亦當如此以上下相應。“未嘗生也”非是對髑髏而言,乃列子自謂,其上脫“予”字。

(三) “若果養乎”: “養” 隱憂也。

語 譯



列子外出,在路上就食,看到一具上百年的頭骨,于是拔了一根蒿草指點著說:“只有我和你知道你并沒有死,我也沒有活著,你真的痛苦嗎? 我真的偷快嗎?”

原 文



種有幾(一),得水則為㡭,得水土之際則為蛙��之衣,生于陵屯則為陵舃,陵舃得郁棲則為烏足,烏足之根為蠐螬,其葉為蝴蝶,蝴蝶胥也化而為蟲(二),生于灶下,其狀若脫,其名為鴝掇。鴝掇千日為鳥,其名為干魚骨。干魚骨之沫為斯彌,斯彌為食醯。頤輅生乎食醯,黃軦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寧,青寧生程,程生馬,馬生人,人又反入于機。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

解 說



(一)“種有幾”至“皆入于機”:在于揭示生物發展的過程。其程序是:先是微生物的產生,繼之產生了植物,次而產生動物——昆蟲、鳥、獸,相繼而生,最后產生了人。雖然不夠科學,但這種發展的觀點是可貴的。不過所舉種物,有的竟不知為何物。以校譯者本身這方面的知識甚少,自不敢妄加臆測,也無法進行考證,只能掇拾舊說,勉為釋譯。不當之處,有待博學、博物之君子!

本章意在闡明“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的道理。“幾”依從微小的解釋,以為微生物。

(二) “蝴蝶胥也化而為蟲”: “胥” 通須,待也。

語 譯



物種先有了微生物,得到水便生成絲狀的水棉,在水土交融的地方生成蝦蟆衣式的苔蘚。生在土崗子上為車前草。車前草得到糞土的滋養變成烏足,烏足的根子變成蠐螬,葉子變成蝴蝶。蝴蝶稍待變化為蟲,生在灶膛之下,形狀像個蟲子蛻出的皮,名字叫做鴝掇。鴝掇一千天化為鳥,名字叫做干魚骨。干魚骨的唾沫為斯彌,斯彌變作醋虱子。醋虱子產生頤輅,九猷產生黃軦,腐爛的小甲蟲產生瞀芮。羊奚和不生筍的老竹子相配產生青寧,青寧生豹子,豹子生馬,馬生人。人又返歸于物種產生的地方。萬物都是從產生的地方生出,再歸還產生的地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同性女恋大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欧美成人家庭影院| 国产真实伦偷精品|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dvd| 日本视频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天堂影院在线播放|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yy6080理aa级伦大片一级毛片|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精品午夜久久网成年网| 在现免费看的www视频的软件|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色135综合网| 夜夜爽夜夜叫夜夜高潮漏水|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天使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一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www高清直播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车上做好紧我太爽了再快点| 好痛太长太深弄死我了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丝瓜草莓www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 selaoban在线视频免费精品| 欧美一级黄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99精品视频在线在线视频观看|